漫遊東涌古道 觀察生態 同遊古蹟

東涌古道, 古蹟, 遊記, 自然生態, 東澳古道, 葉曉文,

活潑可愛的招潮蟹、色彩美麗的蝴蝶、威武的小炮台、神聖莊嚴的古廟,通通都可以是寫作的好題材。今次小作家流動教室以本港著名的行山線 —「東澳古道」為主題,作家葉曉文分享了多位著名作家的文章,他們寫下了遊歷這條古道的見聞,藉此引導小作家從觀察生態及古蹟方面入手,發掘值得描寫的好題材。

「東澳古道」全長15公里,是連接東涌及大澳之間的路段,沿途有不少具歷史文化和考古價值的地點,包括滿清政府為保護商船而建的東涌小炮台、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的東涌侯王廟及大澳楊侯古廟、由膠樽製造的裝置藝術「龍王」、大草人「千里眼」等。同時,遊覽這條古道時可發現很多動植物,例如蜘蛛、招潮蟹、巴黎翠鳳蝶、香港大沙葉(滿天星)等。

詳細描述動植物外型

葉曉文專注生態寫作多年,她認為動植物的外形千變萬化,是練習描寫的好對象,「作者對動植物的描繪愈仔細,可以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許多人誤以為蟹只有8隻腳,其實牠與蝦一樣,屬於10足目動物;而描寫植物也有很多方法,例如花的顏色、葉的形狀、生存環境等。」她的一篇文章〈香港大沙葉〉,便詳細描述了香港大沙葉(滿天星)的外型。

東涌古道, 古蹟, 遊記, 自然生態, 東澳古道, 葉曉文,
▲來到大自然,可以考驗小作家的觀察力,不難發現蟹原來不只有8隻腳,而是10 隻。

〈香港大沙葉〉 葉曉文

順沿東澳古道往逸東?方向走,又看到香港大沙葉,在陽光下振奮盛放潔白花兒。這是1850年間於港島區被發現,但直到1934年才被命名的新品種植物。屬灌木或小喬木的它,葉片薄紙質,花冠白色。特別之處在於葉面上佈滿固氮菌瘤,摸之,感覺如沙。在陽光底下,深綠的老葉上瘤點反光如天上繁星,故又俗名『滿天星』。

運用比喻和聯想

為了令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有趣,小作家也可以運用比喻和聯想的寫作手法。50年代當紅作家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便是最早期記錄香港出現鳥獸草木的著作,其中一篇〈香港的蜘蛛〉,便用了幽默的比喻來描寫雌雄蜘蛛:

〈香港的蜘蛛〉 葉靈鳳

香港最常見的是一種結在樹上的黑蜘蛛。這是一種大蜘蛛,雌的有五公分長,但是雄的卻很小,小得可憐,某位研究香港蜘蛛的英國動物學家曾作了一個有趣比喻,他說,一隻這樣的雄蜘蛛和雌蜘蛛放在一起,就好比一個身長六尺的英國紳士娶了一位有聖約翰大教堂鐘樓那麼高的太太!

東涌古道, 古蹟, 遊記, 自然生態, 東澳古道, 葉曉文,

記錄生物的特別行為

另一個描寫動物的手法,便是記錄生物的特別行為,例如活潑的招潮蟹愛打架。而葉靈鳳曾經這樣寫雌雄蜘蛛的生活習性:

〈香港的蜘蛛〉 葉靈鳳

一般動物,多是雄的比雌的大,但是蜘蛛卻是例外,雌蜘蛛往往比雄蜘蛛不知要大若干倍。我們平日所見到的蜘蛛,事實上多是雌蜘蛛,因為蜘蛛先生的身體不僅小得可憐,而且根本也很笨,牠不會結網。所有的網都是蜘蛛太太結的。牠坐鎮網中心,蜘蛛先生只能遠遠地枯坐在網邊上靜候使喚。牠的任務只是交尾之後,往往就成了牠太太的食糧。

東涌古道, 古蹟, 遊記, 自然生態, 東澳古道, 葉曉文,
▲只要細心留意,香港郊野生態同樣豐富多變,稍加想像,蜘蛛都可以是創作主題。

葉曉文則記下巴黎翠鳳蝶的求偶方式:

〈香港大沙葉〉 葉曉文

時晴時雨的午後,大夥兒跟佐治到東涌看蝴蝶。正值春夏之交,風雲常變,早晨暴雨,午後陽光;餓了半天的蝶兒陸續自葉底轉醒,快快樂樂尋花覓食去。

黑色翅膀上散佈綠色鱗片,後翅兩大點翠藍色班紋在陽光下光輝閃爍……那是一雙瑰麗的巴黎翠鳳蝶,在我們面前展示獨特的求偶方式:雄蝶在下方痴纏緊隨上方的雌蝶,一下一上翩然若舞,互相調情追逐。

點明路線 同遊古蹟

除了觀察生態的特性外,描寫歷史及文化古蹟,也是訓練寫作的好方法。葉曉文表示:「由於讀者未必有相同的遊歷經驗,所以寫古蹟遊記時,不妨寫出遊歷的路線,讓讀者先有基本的概念,更有動力追看下去。」

東涌古道, 古蹟, 遊記, 自然生態, 東澳古道, 葉曉文,
▲香港鄉郊環境保留了不少古蹟和歷史遺物,相當有紀念價值,是不少作品的素材。

台灣作家劉克襄亦曾經遊歷過東澳古道,更寫下遊覽的路線:

〈東澳古道〉 劉克襄

出了東涌站,往西過馬路,登上一水泥覆蓋甚多的小山崙。此丘雖矮,可不能小覷。山頂昔時軍事要津,清初設有一小炮台居高臨下,如今可遠眺昂坪纜車站及逸東?。隨即下馬路,抵寧靜的馬灣涌。

細膩的景觀描述

小作家也應該觀察周遭的環境,將獨特的景觀細膩地描繪下來,例如東澳古道屬漁鄉地區,村民亦保留古老的生活文化,劉克襄便一一記錄下來:

〈東澳古道〉 劉克襄

村內因蝦鮮海味攤檔,彷彿也還保留著,一點昔日漁村的閒淡風情。風景如綺麗宜人,好不快哉。接下幾處農宅,周遭栽種了不少龍眼、黃皮。其次是木瓜、香蕉,也有荔枝和釋迦。

反思人與城市發展關係

現代人追求生活進步、城市發展,舊有的鄉村文化難免被犧牲,小作家也可以在親身遊歷過後,反思人與城市發展的衝突。劉克襄遊東澳古道後,便有這樣的反思:

〈東澳古道〉 劉克襄

繼續上路,步過鱟殼灣。有此名,過去想必有鱟到訪過,如今只剩下行抵人口集聚較多的沙螺灣。初抵甚是幽靜,但這是幻象,旋即便聽到飛機轟隆起降之聲。我才驚覺,機場就在對面,僅隔著一小小水道。當地村民掛起白布條,抗議飛機起落的吵雜,更抗議即將興建的第三跑道,但這些反對都如妣蜉撼樹。為了香港的發展,偏遠而少人知悉的沙螺灣,注定要被犧牲。

葉曉文也引用了台灣詩人吳晟的〈只為你寫一首詩〉,感慨家鄉彰化縣因興建石化工廠,令一片濕地及動物的生活被摧殘: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吳晟

這裡是河川與海洋
相親相愛的交會處
招潮蟹、彈塗魚、大杓鷸、長腳雞
盡情展演的濕地舞台
白鷺鷥討食的家園
白海豚近海迴游的生命廊道
世代農漁民,在此地
揮灑汗水,享受涼風
迎接潮汐呀!來來去去
泥灘地上形成歷史
稍縱即逝的迷人波紋
這裡的空曠,足夠我們眺望
足夠我們,放開心眼
感受到人生的渺小
以及渺小的樂趣
這裡,是否島嶼後代的子孫
還有機會來到?

名為「國光」的石化工廠
正在逼近,憂傷西海岸
僅存的最後一塊泥灘濕地
名為「建設」的旗幟
正逆著海口的風,大肆揮舞
眼看開發的慾望,預計要
封鎖海岸線,回饋給我們封閉的視野
驅趕美景,回饋給我們
煙囪、油汙、煙塵瀰漫的天空
眼看少數人的利益
預計要,一路攔截水源
回饋給我們乾旱
眼看沉默的大眾啊,預計要
放任彈塗魚、放任招潮蟹、放任長腳雞
放任白鷺鷥與白海豚
甚至放任農漁民死滅
只為了繁榮的口號

這筆帳
環境影響評估
該如何報告
而我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小作家心聲

江俊軒 余振強紀念中學 中一

東涌古道, 古蹟, 遊記, 自然生態, 東澳古道
江俊軒 余振強紀念中學 中一

”這次活動讓我認識描繪身邊事物的技巧外,還可以加入反思的感情。如果創作這類遊記,我會寫小學時常經過的九龍城寨公園,這不單是歷史古蹟,更曾是三不管地帶,有許多值得記下的故事。“

鄭正弦 聖類斯中學 中一
東涌古道, 古蹟, 遊記, 自然生態, 東澳古道,

”這次介紹了東澳古道,認識了許多值得保育的古蹟。作者的講解中,印象最深刻是雌雄蜘蛛的比喻,幽默得來又加深了對這動物的認識。我亦想寫家居附近的『高街鬼屋』,既是歷史古蹟,網上亦流傳了很多驚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