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漁村風情 發掘寫作元素

語常會及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為參加者舉辦多元化的創意寫作活動,當中寓教於樂的流動教室每次都深受小作家喜愛。早前,由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副教授、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博士帶領一眾高小組小作家到訪大澳,體驗織漁網、曬咸蛋黃及製作豆腐花,認識當地獨有的文化,從而發掘寫作元素。

認識大澳歷史文化背景
廖博士19歲以前都在大澳生活,因此對大澳的歷史發展及漁民生活十分熟悉。他首先向小作家們簡介了大澳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特色。大澳位於大嶼山西方,是香港著名漁村之一。大澳處於珠江河口,是鹹淡水交匯的水域,水產資源豐富,因而吸引漁民聚居。上世紀50年代,大澳漁業十分興旺,停泊超過500艘漁船。當時,鹽業是大澳主要的經濟生產活動,全盛期大澳市鎮約一半以上的面積是鹽田。今時今日,雖然大澳的漁業及鹽業已式微,然而當地仍保留着別具特色的漁村風情,例如建在河道兩旁密密麻麻的棚屋。

大澳, 漁村生活,
▲廖迪生博士

織漁網體驗漁村生活
流動教室的行程之一是到訪棚屋居民十三叔家,學習編織漁網。廖博士介紹道:「棚屋又名高腳屋,建在河道上的房屋,方便漁民停泊漁船,並在棚頭位置,也就是漁民的工作平台,進行補給及維修。」十三叔所居住的棚屋為第三代棚屋,共有兩層,第一層是大廳,第二層是睡房。當日,小作家就在十三叔家的大廳學習織漁網。

織漁網是大澳漁民自小就學會的技能,十三叔向小作家們親身示範編織漁網的動作細節,用竹製的梭子帶線在漁網中往來穿梭、拉線系結,不費吹灰之力就織成菱形的網格,小作家們看得入神,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十三叔所做的動作。十三叔又指,一個出海捕魚用的大網,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織成。他慨嘆這種傳統行業日漸式微,這門手藝恐怕難以承傳下去,希望透過舉辦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本土的漁民文化,用文字保留下來,使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不至於失傳。

大澳, 漁村生活,
▲大澳漁民十三叔(右)耐心教導小作家編織魚網。

值得一提的是,漁網跟大澳的特產之一「生曬咸蛋黃」,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六十年代以前,漁網並非以透明的尼龍線製成,而是採用麻線。為了令漁網更柔軟、更耐用,漁民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把漁網浸泡在蛋白中,再拿去蒸,使魚網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所選用的蛋必須是鴨蛋,因為鴨蛋的腥味,可吸引魚群。漁民取鴨蛋白用作維修漁網,為免浪費食物,於是想出了延長蛋黃食用期的方法,就是把蛋黃和蛋清分開後,灑上海鹽,放在太陽下曬至乾身,之後可用作煮製不同的菜式。時至今天,雖然沒有漁民再採用麻線漁網,原為維修漁網而產生的副產品「生曬咸蛋黃」卻成了大澳特產,這是十分有趣的文化變遷。

大澳, 漁村生活,

此外,廖博士跟小作家們分享了漁民的捕魚技藝。我們經常食用的黃花魚會發出聲響,所以漁夫會伏在魚船底憑聲音判斷魚群的位置,然後下網捕魚。而下網獲魚的方法有幾種,其中刺網法是把漁網垂直張開在水中,然而漁夫需要判斷水流的方向,因為魚群習慣逆流而游,而每天有兩次潮汐漲退,所以要正確下網亦十分考究。對於漁夫捕魚的方法,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並積極發問。

記錄所見所聞
在寫作方面,廖博士鼓勵小作家可把當天所見到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例如:描寫蜑家人十三叔的動作、語言、神態,或是曬咸蛋黃、製豆腐花的有趣經歷。此外,小作家亦可以漁民生活為題,描寫他們的棚屋居住環境、他們的捕魚工作、織網手藝等。他提醒小作家寫作前想清楚文章的主旨目的,不一定要長篇大論,但需要主題明確清晰。

小作家心聲
馬杏宜
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 小六


「今天是第一次到大澳,亦是第一次到棚屋參觀。棚屋有兩層,挺大間的,而且內裏設施很現代化,跟我家差不多。棚屋的主人十三叔所說的語言蜑家話,十分有趣。」

盧德賢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小五


「今天的活動令我認識到大澳的風土人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漁民以前會用麻繩織漁網。為令魚網更耐用,想出用鴨蛋蛋白浸泡漁網,再拿去蒸,而蛋黃亦不會浪費,因被整成生曬咸蛋,由此見識到漁民的智慧。」

問:寫作遊記時,應否將每項細節都寫進文章?
答:遊歷一個地方,有很多親身經歷固然能為寫作提供很多素材,但過於着重交代每一項經歷會分散文章焦點,而且寫得愈多細節則愈花時間,最好挑選有印象或有感受的經歷重點描寫。開始寫作前,可以先回想旅途期間有什麼事讓你印象深刻。

問:如何寫好遊記?
答:寫遊記,可着重在景觀的敘寫和鋪陳上,利用五感的描寫令畫面更添立體;亦可偏重在個人的感受,加入自己的觀點與角度,思索當地的風土人情。加入地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可讓文章更添深度,但要確保資料的真實和可靠。

撰文:李翠琼
攝影: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