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梁實秋散文 學寫文章高、遠而不長

▲蒲葦 作家兼中文科主任

散文寫得愈長,或許愈能夠詳細表達出作者的情緒,然而卻未必能令讀者明白文章的重點。作家兼中文科主任蒲葦主持的作家精讀坊,以「文章要高、要遠,就是不要長」為題,導讀中國著名散文家梁實秋的作品,從中探討寫作散文時要注意的地方,切忌:太多枝節、太繁冗、太生硬、太粗陋。

蒲葦:不要寫「跑野馬」文章
梁實秋在〈談志摩的散文〉中寫道:「他的文章是跑野馬」,蒲葦說意思是指徐志摩不受拘束,不會就着題目下筆,隨意而寫,直接把情感投入文章。然而,蒲葦並不鼓勵小作家仿效徐志摩「跑野馬」的寫法,因為這不是正規的文章作法。同學宜認清題目的意義,要有理性的制約去鋪排文章。

有關梁實秋的散文觀,蒲葦說他相信偉大的文學的力量,不藏在情感裏面,而是藏在制裁情感的理性裏面,原因是文學的活動是有紀律的,有標準的,有節制的;而非像好奇心的活動是任意的,不拘方面的,漫無選擇的。

小作家培訓計劃2014/15,蒲葦,散文,梁實秋,徐志摩,
▲戴龍同學(右)表示作家精讀坊的討論環節中,可以和其他小作家交流,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

文學發於人性 亦止於人性
蒲葦提醒小作家寫文章寧短莫長,他引述梁實秋的國文老師徐鏡澄所教的作文之道,在於「割愛」,指文章的最高境界是「簡單」;偉大的文學家,不在乎能寫多少,而在乎能把多少不寫出來。文章做得太短,固然不好,然而比太長還好些。

蒲葦述說梁實秋的另一點散文觀是關乎人生與人性,他認為文學發於人性,基於人性,亦止於人性。凡是文學都與人生有關,不過人生範圍很廣,除了政治經濟等要素之外還有別的美好的境界。談文學,一切主義俱屬空談,重要的是作品;而文學是人性的表現,文學的作家要培植他的同情心,要充分的體驗生活。富於感情、思路清晰的人,寫成的散文也必定是情摯纏綿,澄清澈底的。

至於行文,梁實秋指有時候使用粗淺的口語頗能傳神,而有時候要使用較雅馴的詞句方能適當表達意境,他又反對歐化的寫法。

小作家培訓計劃2014/15,蒲葦,散文,梁實秋,徐志摩,
▲吳卓霖同學(中)指這次作家精讀坊中,學到鋪排文章,既可表達自己情感之餘,也可輕鬆讓讀者引起共鳴。

討論環節助交流
蒲葦講畢梁實秋的散文觀,小作家便分成五組討論及分享。吳卓霖同學表示:「在精讀坊裏,蒲葦老師分析梁實秋的寫作風格甚至人生觀,令我更加認識這位散文作家的背景及散文觀。至於寫作方面,這次學到鋪排文章,既可表達自己情感之餘,也可輕鬆讓讀者引起共鳴。」

戴龍同學表示:「以前我從未接觸過梁實秋的散文,經蒲葦老師介紹,令我對他有更多認識,更能夠了解其寫作思維及創作技巧。之前我認為寫文章要長才能夠表達思緒,今次活動明白短篇文章尤佳。而在討論環節中,可以和其他小作家交流,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