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話故事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當中蘊藏着很多人生道理和作者的細膩感情,因此老少咸宜。作家兼大專講師唐希文主持的「小作家培訓計劃」初小組「作家精讀坊」,帶領一眾小作家「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了解這位身世傳奇的作者生平事迹、他的童話背後隱藏的含意,以及如何從改寫故事鍛煉寫作技巧。
討論過後,每組分別選出小作家代表發表意見。
丹麥作家安徒生(1805~1875)一生共創作了156個童話故事,包括廣為稱頌的《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人魚公主》、《國王的新衣》及《勇敢的錫兵》等,每個童話都似乎反映着他的人生經歷,事實上,他曾在自傳中說過:「我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則精彩絕倫的童話,生命本身就是最奇幻的童話故事。」
坎坷經歷 融入作品
安徒生出生於丹麥歐登塞小鎮一個貧窮家庭,母親是洗衣工人,患有抑鬱症的父親是一名鞋匠,並在安徒生11歲時離世。14歲時,安徒生獨自前往哥本哈根謀生,初時在丹麥皇家劇院學唱歌,可惜唱壞了嗓子,輾轉換過幾份工作,後來幸運地受人賞識,被送到學校讀書。但因為出身不好,在校內備受歧視,令他的求學過程相當痛苦,他因而沉醉在寫作世界之中。最初他寫的是遊記,出版後大受歡迎,由17歲寫到30歲才轉寫童話故事,奠下童話大師之名。
貧窮的安徒生渴望躋身上流社會,卻飽受輕視和排擠,其經歷每見諸作品中,譬如《人魚公主》,海底和陸地及人魚和人類的設定,代表着現實中的兩個世界,一個是上層較優越的世界,另一個則是低下階層。同樣地,在《賣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也加入了兩個對比強烈的世界,窗外的冰天雪地和窗內的溫馨家庭,小女孩擦火柴產生的幻覺,令故事更具張力。
運用想像 改寫故事
初小組小作家在創作路途上剛起步,下筆自有相當難度,唐希文建議可以從改寫故事入手,包括改寫人物性格和加入新角色。以《人魚公主》為例,可將人魚公主的性格由善良改成邪惡,或者把自私的女巫轉變為樂於助人,結局將大不同。
唐希文強調,只要多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就可以將原著改寫,有助創作新故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加入一些新角色,像垂死的小女孩碰上仁慈的醫生,假若小女孩遇到另一位賣火柴的小男孩,甚至將火柴用擬人法加入生命變成會說話的魔法火柴,故事便增添更多姿彩。
百多年來,《安徒生童話》已翻譯為150多種語言出版 發行,箇中故事還不斷被改編為 電影、芭蕾舞劇。
寫作BB班
問: 剛開始寫故事,沒有什麼新意念,有何練習方法?
答: 可以先從改寫原著開始,激發靈感。例如有人曾經將家傳戶曉的《西遊記》情節倒轉:由孫悟空獲封鬥戰勝佛的大團圓結局開始,後來他在取經旅途期間慢慢揭發背後原來隱藏着天庭權力鬥爭的陰謀,沙僧、八戒,甚至唐僧都不堪壓力而逐一離隊歸隱,最後以孫悟空起義失敗、被壓五指山作結。創新的鋪排不但為故事賦予了新的意義,更增添一種悲劇味道。可見單單將原著中事件發生的次序倒轉,已經可以創作出另一個全新的故事!
問: 除了倒轉順序,還有其他改寫法門嗎?
答: 當然!譬如從敘述者方面入手,把一般童話所採用的全知角度,變成由某一個角色的視角出發,那人可以是主角,亦可以是反派角色、配角,甚至裏面的物件。同一個故事,由不同人表達,觀點可以南轅北轍,甚至變成另一個版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