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不過一杯茶。
陽光從窗邊灑了下來,我舉起了手,輕輕搭在眼前,擋去那刺眼的光芒,而一縷陽光穿過玻璃,靜靜地為那杯涼了的普洱茶渡上金邊。
小時候的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與他一同出入酒樓,在人來人往的酒樓,叫上三籠點心,當中必不可少我最喜愛的鳳爪,再點上一壺普洱茶。茶入口腔,苦澀的味道沖上味蕾,年少的我不禁吐了吐舌,爺爺在旁邊笑得口不攏嘴。我嘟囔道:「這個茶真苦啊!」,爺爺搖搖頭,靜靜地看著那杯金黃色的茶,遲遲才回答說:「很甜的。」
長大的我卻迷上了茶,喜歡上那先苦後甜,喜歡上那(充斥著整個口腔的苦澀味道)。普洱茶(的茶香濃郁而醇厚四溢),就像我的知己般,煩躁時令我心平氣和;苦惱時替我解開心結;開心時令我身心愉悅。
(後來進一步了解)香港的茶文化後,打破了我對茶的普通印象--其實飲茶也是一門學問,茶道、茶禮及沖茶儀軌等,有著大大小小的規矩。
茶就如同人生般,初時苦,後時甜。正所謂苦盡甘來,「先耕耘,而後才有收穫。」我堅信這一句。細細品味才能真正體會到不同的滋味。
中國的茶文化豐富多彩,注重天時地利人和,甚至泡茶用的水也需要精挑細選。香港的茶文化簡單直接。沒有繁複的品茶步驟,沒有千年深厚的歷史,只有深入人心的「飲茶」。茶文化躲藏在香港每個角落,無論大時大節、過年或結婚等,在香港隨處可見的茶文化。與日本的茶文化不同,日本的茶文化更偏向表達動作及思想。香港追求淺易的茶文化,與其他地方不同,香港的思考方式也較為簡單。
香港茶文化延伸出不同的枝葉,例如種茶、制茶的流程和茶的藝術表現等,(發展)出香港獨一無二的茶文化。
評語:
同學文筆細膩,開首生動地描寫了和爺爺一起品茶的點滴,回望未懂得欣賞茶的自己。可惜未能在抒情和說明之間作取捨,沒有集中說明茶文化對自己的啟發,反而多著墨香港茶的歷史或者發展等等,減弱了文章的感染力。其實同學還是很年輕,不必強作老氣橫秋的感言,只需仔細紀錄習茶的感想,已經很有意思!
評審人:葉惠民
名銜: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