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暑假前報了一個戶外活動,就是(名叫)“礦工學堂”。
當我下車後,便踏上平安橋,再踏上(行)一百級樓梯,便到達鞍山探索館,(。)眼前的礦場已荒廢了,只剩下礦洞遺址、三級文物遺跡(蹟)─信義會恩光堂及礦場相關的舊建築,(。)由於舊址日久失修,導致存在危險,所以教會將舊址改建成模擬礦場作教學用途,令探索者切(置)身處地感受礦工的工作環境。參觀途中,導賞員拿出了一塊神秘的石頭,原來是(乃)一塊鐵礦石,若果用放大鏡可清晰看到鐵礦石的粒狀表面結晶紋理,那就代表它的質素較好,而這裡出產的礦石含鐵量高達四成,所以被評為最佳的上上礦。(,)而礦場全盛時期有高達三千名礦工在此工作,不過,到了1976年,礦場因產量及競爭力不足等問題而結業,並逐漸荒廢,直至2015年信義會將遺址改建成今天大家所見的鞍山探索館作歷史保育,又將五座礦場舊建築翻新成活動中心及度假營。
今天的行程後,令(使)我不只聽過礦場的情況(歷史),還親身體會到當時礦場的(工作)情況,亦令想和家人(日後)一起到這裡體驗一下。
評語:
內容真確,我也有去參觀。
評審人:何駿傑
名銜: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