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的我

觀塘官立中學
中三
胡以可

岳飛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我就只有每年重複上演的讀書、考試、放假,甚至是明年的事,我也已經知道些了。時間如滔滔江水般流走,我在時間的流逝中長高了、長大了。前段時間《順龍記3》上映,猶記得我看《順龍記1》時還是小一,如今九年的光陰飛逝恍如一夢,如此看來,談「一年後」和談「明天」也是差不多的。

明年的今日,我已是中四學生,到了該為DSE拚搏的時候,家裏會催我放下僅於興趣層面的課外活動,學校會有沒日沒夜的補課,這似乎已成了每位學生的日常——那就是讀書,讀書,不斷地讀書,為考試讀書、為讀大學讀書、為不負師長和父母期望讀書,背着千斤重的壓力去讀書。

上中文課時,老師曾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他曾考評局負責批改試卷的老師之一,幾年前的DSE中文作文題目是「檸檬茶」,有許多人「死」在了這題目上,原來是因為從作文題目的三個字就已斷定了這文章該寫什麼——檸檬茶是苦衷帶酸、酸中帶甜的,是深褐色,但終究是清澈的,但是許多考試只單純寫了一篇普通的借事抒情文,縱然文字再華麗、文筆再絕妙,也會被判為離題。原來連有無限創作空間的寫作也能有這樣的限制。

老師最令我深刻的是那句:「作家寫的叫『名言』,學生寫的叫『病句』;文言文寫的叫『主語省略』,學生寫的叫『成分殘缺』。」這位老師愛說很多DSE的「知識」,有一次,我們賞識了韓少功的《月夜》,他先是一的讚賞,說它的文字生動,感情細膩,但下一秒就說:「但你們考公開試千萬不要這樣寫。」他說一旦駕馭不到,就會離題,就會令人看不懂,所以乾脆不要模仿,不要學。我們是這樣讀書的。

一年後的我,大概會拖著沉重的包袱活生生的熬上三個年頭,等待那場考試的審判。讀書,就像是在學習如何考試取得高分,沒有半分釣勝於魚的道理,雖然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卻怕一年後會面容憔悴,怕那狂風暴雨將我一點一點地摧殘着,再慢慢地把我揉捏着,讀書最大的樂趣就是在考試中名列前茅。古語有雲:「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既希望我會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又不想成為得那樣的虛假——僅是一個考試高手。岳飛曾言:「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說到底,讀書最終圖的是什麼?入大學?求知識?還是盡本分?

評語:

讀書苦悶單調,命運非自己能夠掌握,前路迷茫,這是作者要說的一年後的生活。文章應清簡,將感受直寫即可,首段可刪除。作者文筆有力,可喜。

評審人:梁望峯

名銜:香港小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