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酥

福建中學(北角)
小作家大使
施玉兒

對於一個外地人而言,廣東知名菜品就屬叉燒一類了。什麽「叉燒酥」、「叉燒包」在外地已是家喻戶曉的廣東美食,一聽便令人垂涎三尺,但「叉燒酥」便顯得陌生了。第一次品嘗叉燒酥,也頗感新奇。

盤中的叉燒酥,中部高高隆起,飽滿豐富,似一個大胖娃娃。它們都裹著金黃色的外衣,或黑或白的芝麻粒點綴著做裝飾;一層薄薄的油覆蓋全身,在水晶燈的照射下,放大了金黃的燦爛色彩,閃著耀眼的光,令人聯想到黃金百兩與一個個芝麻臉的土氣財主。而邊緣繞著一圈略微褐色的痕跡,不由得想到它們在烤箱里受高溫烘烤,慢慢變熟、再慢慢由熟變微焦的情景;烘烤酥皮的香味,早已飄進鼻尖,直入心底。

輕輕咬下一口,入嘴的酥皮,帶著尚熱的溫度,在唾液里的浸濕,在齒間中遊離,慢慢變軟、變碎,奶香四溢散開來,刺激著味蕾。這烘烤的時間與溫度控制得恰到好處!再往裏咬一口,心中意外一陣————是剁碎了的叉燒肉與洋蔥。肉汁混著洋蔥的香氣撲鼻而來,是熟悉的港式風味。原來,所謂的叉燒酥便是西式的酥皮包著中式的叉燒肉,再加以烘烤而成的。酥皮帶走叉燒肉的油膩,碎屑般的酥皮與柔軟的肉粒,金黃色與紅色,烘烤后的奶香與叉燒的肉香,造成了新的口感。

如此中西混合的點心創意十足,令人眼界大開。突然間,想起學校裏,那個金髮碧眼、鼻樑高挺的同學,雖是一副歐美女孩精緻的面孔,一張嘴卻是一口純正流利的廣東話。中國的詩詞歌賦也難不倒她,每逢與人談論詩詞,她信手拈來,吟詩作對,大有才女風範。

我想,她便像是那叉燒酥,雖擁有西式的外表,內心卻住着中式的靈魂。這樣的人、這樣的事物,在香港並不罕見。那一段殖民的歷史,卻也是西化的過程,留下了文化交融的產物,獨特而美好,這亦是文明發展進步的另一種形式吧。

評語:

玉兒富想像力,為叉燒酥帶來不同的描寫,對口中的滋味,能細緻品味,並用文字呈現出來。以同學為例,與叉燒酥比較,也十分有趣。

評審人:蕭欣浩博士

名銜: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