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七巧板



黃凱悅

魯迅在《風箏》一文中曾説過:「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可見玩具是兒童正常的心智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環。而在眾多「天使」之中,論到能最直接地啟發兒童對數理的興趣並從中獲得樂趣的,一定是七巧板了。

七巧板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智力遊戲,由七塊形狀大小不一的板塊組成,可拼出成千種以上的圖案。七巧板有各種材質和尺寸,大多為木或塑膠製,價格相對廉宜,頂多十元便可買到一個。現代的七巧板是由兩個大三角形、一個中三角形、兩個小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可是在這種現代七巧板出現並流通以前,是經過很多演變的。

根據近代歷史學家的研究,七巧板是於明、清兩代間由中國人改良發明的;也有少數人說七巧板已經被發明了一千多年。而明朝的「燕几圖」和「蝶翅几」都只有七十至百餘種拼法,遠不及七巧板有多達千餘種拼法。但我們仍可從這兩種七巧板的前身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其後七巧板更傳至日本等地,成為國際性的玩具。

七巧板的玩法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從已知圖形來排出圖案的「以圖成形」;第二種是從已知圖形找出一種或以上排法的「見影排影」;第三種是自己創造新排法的「自創圖形」;第四種為利用七巧板來求解或證明數學問題的數學研究。通常,用七巧板拼出的圖形應由全部的七巧板組成,且版與版之間要有點、線的連接。小小幾塊板子可以變成花鳥蟲魚的形狀,也可以變回一整個正方形,就像魔術一樣神奇,實在令人愛不釋手。

七巧板不只是玩具,還是有趣的教學器材。在初小的時候,學生很多時會獲發一個七巧板,用來啟發學生對數學幾何的思維能力。七巧板因為其獨特的形狀,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各種幾何圖形、數字、認識周長和面積的意義,了解畢氏定理。

可是,我卻認為七巧板作為玩具,比作為教學器材更能打動人心。畢竟我到現在還記得小學時第一次拼七巧板的興奮和喜悅,卻早已忘記當時老師的話語了。即使時代變遷,玩具的種類日新月異,七巧板仍然是受小孩子喜愛的,奇趣無窮的一種玩具。它雖然只有七塊板子,卻為我的童年帶來無限意趣。

評語:

此為一篇層次分明的說明文,說明七巧板的發明及其妙用,同學在資料搜集方面下過工夫,值得嘉許。此文重在客觀描述,如能加些個人經驗,應更有說服力。

評審人:蒲葦

名銜:資深中文科主任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