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香港

聖保羅書院
中一
邵振輝

你會想像得到香港會經歷另一場沙士嗎?

回想2003年的沙士,人們的經歷,人們的恐慌,人們的絕望,如今再次重現。新型冠狀病毒近日在香港、中國、以及全球爆發。韓國、日本,以及意大利都成了肺炎的爆發地。確診人數指不勝數,更讓人擔心的是,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但康復的人並不多。在香港,所有學校停課,面對這個假期,(大家)也只好無奈接受。每一天,我們都在和病魔抗爭,希望儘早打贏這場仗。正當我們齊心協力,共度時間的同時,有些人卻自私地搶口罩、米、甚至衛生紙等,令真正需要的人,手忙腳亂,缺乏真正需要的用品。難道普通市民真的要像超市一樣,賣日常生活用品嗎?(這句不太明白,一般市民的目的是儲足夠的生活用品,可不是「變賣」呢。)

一個口罩,理應每日更換,但有些長者卻不斷重覆使用,導致細菌感染;至於米飯,有些人因為缺少糧食,而導致每天要以昂貴的金錢到餐廳吃飯(這個情況不太理解);然而,衛生紙也成了搶購的目標,有些人因為要買衛生紙,而發生口角,甚至打架。不要說是長者或低收入人士了,就連一些較富裕的人也不一定買到上述的用品(一圈卑微廉價的衛生紙)其中,有些人竟然(甚至)趁火打劫,出售不良的口罩,或製造口罩騙案,很多人也因而受騙。每個人都想獲得更多的資源,但卻忽略了真正有需要的人。如果大家互相幫助,共同對抗疫情,事情總會解決;相反地,如果大家自私自利,就會發生不愉快的事。(例如?)

這一場防疫之戰,不單單讓人明白到健康的重要,還更加強調(體現)人性有正反兩面(?)。眾所皆知,善良就是正,自私就是反。在社會上,有些人會努力購買口罩,然後以低價賣給長者或有需要的人,甚至免費派發。同樣地,有些人會囤積口罩,不擇手段,騙取我們的金錢。回想2003 年,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嗎?沒有(當時又有另外的社會問題,只用有沒有搶口罩等事進行分析,可不夠全面)以往,我們沒有那麼自私,也不知道它(?)的殺傷力有多強,所以沒有搶購(何以見得沒有那麼「自私」?)。可是,到了現在,我們吸收了沙市(士)的教訓,衛生意識確實加強了,但自私的行為也多了(問題同上)

工作、學校,停頓了。整個城市的生活方式都改變了。每一次走出家門都要戴口罩,跟人說話要有1.5米…… 究竟這種生活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呢?(這一段的內容跟上文銜接不理想,作為總結也有一點奇怪)

評語:

對於香港的疫境生活有頗多的感悟,分析的方向頗多,這種體會是很難得的。不過,有些地方值得關注。首先,文章寫來似是分析社會現況,評論的文句較多,看來較像新聞評論。用詞方面,一般描述市況和敘述事情的文字較多,但很多情況,都只是一筆而過,未見深入發揮。即以「衛生紙」為例,你希望突顯搶廁紙的慘況,可以加入「今昔對比」,談談過往的情況是怎樣,如今的情況是怎樣。多點刻劃一些情景,讓讀者在閱讀你的文字過程中,可以親切地感受一些實實在在的畫面,這樣遠比單純記述事情的發展經過有意思得多。此外,最後一段跟上文沒有多大的關係,作為文章的收結,似乎不太適合。

評審人:甄沃奇

名銜:中學中文科助理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