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年後的自己-記得回家

迦密愛禮信中學
小作家大使
塗梓辰

親愛的自己:

一年了,過得怎麼樣?一年之後,我想你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樣的另類、一樣的沈默寡言。我知道,你肯定有受了不少委屈。我知道,你不需要我的什麼羅哩羅嗦,我也相信你的能力。只是想要提醒你一句,受傷時,記得回家。

還記不記得家是什麼?對於家的概念,你似乎一直很朦朧。或許,小時候很清晰,而長得越大反而越難以領悟吧。小的時候,一大家子,都在身邊,父母、祖父母、叔伯……一直覺得那個小小的山村,就是家,無論身居何方,總是要回來的。

長得這麼大,感覺自己渡過的每一天都是如此漫長,但再次回首,才會覺得不經意間,白駒已然過隙,日月也的確如梭了。隨著長大,離開故鄉,有父母的陪同,外出求學。幾歲開始?——忘記了。何時結束?——不曉得。是不是覺得,父母還在身邊,自己便一直在「家」,無論身居何處,只要父母還在身旁,自己,便可以很安心……

寒暑假的來回奔波,在兩個「家」之間,平時渾不在意,可每當和人談及「回家」時,你心中會不會浮現出兩個不同的場景:父母在身邊,三個人看看電視、逛逛街;一大家子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家」,到底是哪一個?或許,對於你來說,有個住的地方,就是家吧。

「那只是我的房子,不是家。」這是我們初中課本里的一個情節,還記得只是一剎那,心中蕩起無數漣漪,一切有關「家」的理解,又一次回到原點。

後來,真的發生了很多的事啊。媽媽,爸爸忙於應酬,很少回家。整個屋子里,一下子只有你一個,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覆習、一個人翻看以前的點滴……有時還會發呆,這是「家」嗎?

有時候也會疑惑,空蕩蕩的房子,為什麼會不捨呢?親人都不在身邊,怎麼叫「家」呢?

慢慢覺得,所謂家,不一定是都麼奢侈的房子,不一定要有什麼人陪在身旁。

每到黃昏都會想念的那個地方,心裏面唯一可以寄託的地方,分隔多少時間都不會忘記的地方……

那是「家」。

越長大,越戀家;越長大,越想回家……

長大後,經常外出,去旅行,去營地等等,似乎經歷了很多的「家」,但始終無法改變的,是對家的眷戀,是對家的依賴。那個真正的家,只屬於自己,畢竟家中的人總會一個個遠去,有一個個的增多,唯有自己總在家中。也只有在自己家中,才會不修邊幅、毫不掩飾,只有在家中,才會褪去一切虛偽,與自己赤誠相見。家,是唯一一個無須顧忌的地方,赤子身上的傷痕,一道道,或深或淺;赤子衣上的泥垢,一塊塊,或大或小……他們本該在不為人知的地方,但在家中,卻那麼清晰。

家是每個人最初的回憶,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 靈魂的綑綁,除了家,還能在哪裏鬆綁呢?

一年前的自己

評語:

當前的我對一年後的我,提出很多勸勉與激勵,對於什麼是「家」,有特別多的言說,頗有自我開解之意。面對同樣問題的讀者,該有安慰與共鳴。

評審人:梁望峯

名銜:香港小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