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
中三
黎曉田

  香港享有「美食天堂」的稱號,自不然有着林林總總的美食,當中不少美食極具香港特色,如茶樓的點心,街頭的地道小食,舊式的茶餐廳及大眾化的大排檔等,這些食肆美食富有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氣息。   每逢假日,一家大小,扶老攜幼的把整間茶樓擠得水洩不通。為了享受天倫之樂,這也是人之常情,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個位置,卻給那喧嘩吵雜的叫聲所擾亂心神,這與平日冷清的寧靜環境截然不同、宛如有天壤之別。上茶樓是傳統的中國文化,因此以老人長者居多。大家朋友、家人圍坐在一桌、品嚐那蒸氣騰騰,剛出籠的「一盎兩件」點心。較為耳熟能詳的想必是燒賣、蝦餃了。由於茶客甚多,因此侍應生的工作都十分忙碌,要常常往來為不同茶客端菜,上茶,根本沒有空為我去服務,而點心經常供不應求。很多時候要等很久才能夠等到想吃的點心。因此我只好匆匆吃畢,匆匆結帳離去。   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少不了街頭的地道小食,形形色色的有碗仔翅,咖喱魚蛋,雞蛋仔,砵仔糕,格仔餅……香港各式各樣的地道特色小吃為人津津樂道。通常在路經的地鐵站、巴士站、街頭巷尾會看到一檔檔小販檔攤,尤其在旺角街頭,賣的是一串串的咖喱魷魚、魚蛋、煨蕃薯等小食。不論男女老少,都對這些街頭特色小吃有說不清的感情。這些小吃都伴隨着 每個香港人的成長,每一款小吃都是我們成長的回憶,甜的、鹹的、酸的、辣的,各種不一樣的滋味都帶給我們各樣不同的感覺。這些小食價格便宜,深入民心,而老闆慈祥的臉容更令人難以忘懷。   到了下午時段,就少不了到茶餐廳吃個下午茶,那些新鮮出爐的蛋撻、菠蘿油,再加上香滑的奶茶,真是絕配到極了!兼之那些舊式的擺設,讓人感到悠閑舒適。在煩囂的都市生活底下,若然能夠靜靜地享受一番,別有一番滋味!   到了晚飯的時候,不錯的選擇是到大排檔去–生猛海鮮、熟食小炒,應有盡有。大排檔最大的特色是沒有冷氣和環境凌亂,這卻給人一種自然、親切的感覺。街邊大排檔之所以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除了價錢便宜之外,其風味和特色也是一大因素。風味就是炒菜的火爐夠猛夠大夠力,炒出的小菜夠鑊氣夠新鮮。顧客坐在火爐鐵鑊旁,一邊等一邊看師傅炒菜動作,實在是另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和感受。 但隨著時代的演變,真正的大排檔已是碩果僅存,全香港只是剩下二十八間。過不多久,大排檔遲早會在城市一片繁榮的景象下消失得無影無蹤,最後只能成為老一代香港市民的一種深深的懷念和追憶。   在這中西文化的交流地,有著很多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摻雜其中。日積月累,具香港特色的美食遲早會被西方文化所融合,加上城市的急速發展,舊有的傳統美食也會隨之而消失。這實在值得我們細味思想,免得將來遺留下來的只有懷緬與追憶啊!

評語:

分段敍寫本地的食物,條理分明之餘,少卻點睛之趣。似介紹文章而較少創意。

評審人:陳惠英博士

名銜: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