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的分享——內地經濟高速發展下的中港關係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中三
施俊源(小作家大使)

  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早晨!我是3A班的施俊源。今日很榮幸可以在這裏和大家演說國旗下的分享。隨着五星紅旗飛揚到第66個年頭,新中國由80年代開始,在展開四個現代化、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科技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國家高速的發展底下,香港的地位和優勢以及中港關係是怎樣演變呢?香港又是否正在褪色?   中國的GDP增幅從改革開放時期的2千億美元,到2014年已升至十萬億美元,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GDP總量的國家。在如此高速的增長中,香港一直是內地與世界接軌的橋樑,支持中國推動現代化。在改革開放初期,港商大舉北進投資設廠,帶動各國資本仿效,為中國引入了資金與技術,時至今日提供對外視窗及相應高增值服務。而在30年間,香港一直是中國內地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地,港資佔實際利用外資總量近一半。可見香港無論在回歸前後,均擔當起「超級聯絡人」的角色。   但近年來,內地城市硬體建設已斐然可觀,香港現時的優勢已轉為人才和軟體配套。《明報》的一篇社評指出:「若香港不相應保持和提高競爭力,就有可能在內地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大潮中,未能分食大餅。」隨着內地城市設立自貿區、港口物流中心及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某部分市民亦憂慮香港的優勢正續漸消退。從GDP的角度衡量,在改革開放初年,香港GDP相當於內地經濟總量約25%,但在97年下降至15%,現在只有不到3%。此亦顯示香港相對內地的經濟作用及地位正在下降。在我看來,政府需正視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的議題,提供政策支持新興六大產業發展,在加強與內地的合作之間亦需保留國際都市的特色。   香港人亦一直以獨特的「香港文化」而自豪。在香港歷史背景下,成就了中西文化和諧融合。昔日香港主導華南、東南亞的粤語文化,捧紅過多位國際巨星,著名的「港產片」使香港被譽為「東方荷里活」,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更為上一輩香港人所自豪。但近年香港被講成「文化沙漠」,「多士」已經變成「厚多士」,在中港經濟融合下,又衍生了什麼問題?香港又應如何尋回文化的獨特性呢?   隨着中港經濟活動更為頻繁,文化的融合與衝突亦應運而生。內地亦多次推行對香港的「惠港惠民」政策。在2003年沙士疫症過後,中央推出了自由行,帶動了旅遊業的擴張、香港經濟的復蘇;亦在2009年放寬了一簽多行的政策。但在發展經濟和創作就業等機遇當前,問題仍未解決——就是自由行帶來的物價上漲、影響居民、加劇文化衝突,導致「光復上水站」、「驅蝗行動」等的出現。政府以及大家亦需要反思,如何使惠民政策不成擾民措施,真正惠及所有港人。   在中港融合前提下,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受到衝擊。根據港大在2014年12月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民眾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是10分中有8.13分,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為6.54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分的認同感只有5.66分,下跌至1997年以來新低。此無疑是一個警號,客觀地反映港人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比較低,對內地的制度有所保留。而持續不斷的中港矛盾也深化了港人的本土意識。長遠來說,港人的身分認同為中港之間的合作增添了變數。作為負責任的政府,亦需要明白單憑一招半式的青年政策難以解決此現象。   我想大家收到一個資訊,就是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區,世界的金融中心,應如何尋找自己的獨特性,迎接機遇和挑戰,重拾昔日的光輝呢?我今日分享的時間有限,但希望同學本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精神,思考香港的出路,多謝大家。

評語:

此文見作者的社會關懷。以演詞的形式說明香港的景況,鋪敍各方說法卻無作者個人獨特的觀察及評價,甚是可惜。其中亦有概念上的偏差,言香港是"文化沙漠"非近年的事。"香港故事"並不易講,多看書多觀察,培養個人觸覺。加油!

評審人:陳惠英博士

名銜: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