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作家

認識香港作家 細嚼本土風味作品

作家往往會把自身的生活經驗,寫進文學作品中。長期在香港生活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可反映出香港社會特色。舒巷城及也斯都是有名的本土作家,他們的作品,如《鯉魚門的霧》、《馬賽的魚湯》等,加入了極富香港地道特色的元素,讀起來讓人感覺親切,充滿共鳴感。日前,明報及語常會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舉行了兩場「作家精讀坊」活動,讓參加者從名家作品中學習寫作技巧。 香港著名作家 舒巷城(1921-1999) 探索舒巷城筆下的香港  舒巷城(1921-1999)是香港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充滿香港地道風味。他不但擅長小說、散文新詩及舊體詩創作,亦曾繪畫、譜寫粵曲和為詩譜曲,可謂文壇多面手。舒巷城在香港出生、接受教育,曾經歷太平洋戰爭、先後到過桂林、越南、台灣、上海、南京、東北、天津、北京等地,戰爭結束後回到香港居住及工作。在「作家精讀坊」上,《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編輯李洛霞帶領一眾初中組小作家導讀舒巷城的經典作品——《鯉魚門的霧》及《香港仔的月光》。  舒巷城最膾炙人口的作品——《鯉魚門的霧》於1951年以秦可筆名,首度在雜誌《天底下》發表。該作品兩度被抄襲,都奪得了徵文比賽冠軍,自此聲名大噪。小說開首加入了疍家人的歌曲,此外運用了很多筆墨於描寫鯉魚門的霧景,別具香港特色。李洛霞說:「故事主角梁大貴離鄉十五年後,重回筲箕灣希望要尋找從前熟悉的風景,可惜筲箕灣已面目全非,令他愁緒萬千。春天的濃霧景觀,不僅是香港東區的特色,而且有助襯托主角的心情,營造氣氛。」她鼓勵小作家創作時,寫景與抒情的部分需要互相配合,像《鯉魚門的霧》若改為刻劃秋天的景觀,就不能表達主角迷惘的心情。  此外,《香港仔的月光》把五十年代香港的漁民生活經驗融入故事中。小說講述阿木嫂和月好的故事,阿木嫂的丈夫是海員,長期不在家,連中秋這個人月兩團圓的佳節,他也沒有回來。而月好自小沒有母親,父親以前是海員,現在在岸上的大茶樓當雜工,中秋節父親卻因偷月餅被捕,同樣未能與月好一起過節。李洛霞分析道:「圓月象徵團圓,然而作者筆下的月,並非圓月。作者以天上的月缺,象徵人間的人缺,中秋佳節阿木嫂與月好未能與家人團聚的悲涼。」此外,小說亦寫出當時水上人家生活的慘况,為謀生長期離家的海員、深夜還要撐船搭載客人往來的人等,極富本土色彩。 「倘若我的某篇小說或詩,還能感動讀者的話,那是因為下筆時,其中的人或事,首先感動了我自己。」—— 舒巷城 小作家 嚴晟嘉 福建中學(北角) 中一 小作家 陳欣豫 張祝珊英文中學 中二 小作家心聲 嚴晟嘉 福建中學(北角) 中一 「今天的講座引起我的寫作興趣,《鯉魚門的霧》把霧景描寫得很細膩,而且很配合所要抒發的感情。回去我想要創作一下《西灣河公園的早晨》,把每天看到的景色描寫出來。」 陳欣豫 張祝珊英文中學 中二 「今天認識了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作家舒巷城,他的作品讀起來很親切,亦能讓我認識一些近代史及本地文化知識。」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 走進也斯的文學世界  也斯(1949-2013)是香港的傑出作家,作品涉獵範圍廣泛,涵蓋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評論、文化研究等。在「作家精讀坊」上,也斯的學生、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教授從飲食、香港、跨界三個部分,帶高小組小作家遊歷也斯的文學世界,體會當中的寫作鋪陳與技巧。  蕭欣浩通過也斯的文章,引發小作家思考相關經歷,將生活體驗和感受融入寫作之中。在也斯的食物作品之中,《馬賽的魚湯》以不同感覺表達飲食過程,蕭欣浩鼓勵學生要多用感觀描寫飲食,甚至大膽地以比喻、情境、誇張的手法表達。他亦分享也斯以《鴛鴦》比喻香港回歸帶來的文化衝擊、《給苦瓜的頌詩》則運用擬人法讚頌苦瓜「把苦味留給自己」的內涵,讓小作家思考苦瓜的「人生」狀况。  《城市風景》是也斯在2003年沙士(非典型肺炎)時創作,文章記述逛街遇見的香港景物,在食肆與朋友緬懷過去等情節。《中午在鰂魚涌》則描述也斯年青時因工作疲倦而出外走走,通過觀看景物抒發個人情感。蕭欣浩表示:「小作家可記錄深刻一天。也可藉着創作表達學業困難,描寫附近的景物。」最後,蕭欣浩借用《知本的蝸牛》及《佐和子的父親》,鼓勵小作家嘗試記錄旅遊的奇遇。他強調:「寫作內容不一定要轟動,有些小事或細微觀察,正是小作家能應付的內容。」 五種不同的茶葉 沖出了香濃的奶茶, 用布袋或傳說中的絲襪溫柔包容混雜 沖水倒進另一個茶壺, 經歷時間的長短影響了茶味的濃淡, 這分寸還能掌握得好嗎? 若果把奶茶混進另一杯咖啡? 那濃烈的飲料可是壓倒性的,抹煞了對方? 還是保留另外一種味道:街頭的大牌檔 從日常的爐灶上累積情理與世故 混和了日常的八卦與通達,勤奮又帶點散漫的…… 那些說不清楚的味道 也斯《鴛鴦》 小作家 蔡逸晴 培僑小學 小五 小作家 陳雋曦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小六 小作家心聲 蔡逸晴 培僑小學 小五 今次活動讓我接觸到更多文章和寫作方法, 當中對《馬賽的魚湯》印象深刻,雖然文字簡短,但內容詳細和深入。活動觸發我要多寫生活細節,當中更學到人物和環境描述技巧,有助我創作童話故事。 陳雋曦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小六 這次活動題材適合自己,從中學到以生動的技巧描寫環境。另外我也喜歡歷史,知道回歸時很多人對中國文化會否取締香港原有文化提出疑問,作家以香港特色飲品《鴛鴦》回應這個問題,感覺很特別。

新一屆計劃開學禮盛大舉行

過去五年,「小作家培訓計劃」以一系列輕鬆有趣生動的流動教室及工作坊,將飲食、藝術、歷史文化及文學結合,令參加同學認識不同文體寫作, 同時擴闊視野, 發掘自己的寫作興趣。2 0 1 7 / 1 8學年「小作家培訓計劃」於1 1月1 2日假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開學禮暨寫作交流會,當日出席嘉賓頒獎予去年表現出眾的學生,更為新一屆參加學員準備了精彩的一課。 《明報》總經理高志毅先生連同主禮嘉賓盧偉力博士, 以及語常會表鄧卓莊校長共同主持開學禮儀式。  「小作家培訓計劃」由明報及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合辦,自2012/13學年至今,共栽培了1234名中一至中三學生,以及825名小一至小六學生,他們來自逾278間中學及190間小學,當中包括國際學校。  計劃昂然邁進第六年,今年共有270名中學生及359名小學生參加,他們將走出框框,以餐廳、文物景點、電影院等場所為非一般教室,與作家互動交流,學習不同寫作文體技巧,閱讀及寫作的知識。 主禮嘉賓盧偉力博士致辭 盧偉力:寫作、閱讀令生命充實  當日,主禮嘉賓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組別副主席盧偉力博士分享了個人愛上閱讀和寫作的經過,此外他勉勵小學生可多以五感描寫記錄生活,表達感受;同時激勵中學生在寫作中,多加插想像,豐富要表達的內容。  盧博士說:「小時候愛玩,不太愛讀書。直到小三、小四時,一次特別的機緣,參加了豉油製造廠的參觀活動後,因看到醬油製作的過程,心情十分澎湃,寫了十頁原稿紙的日記。結果,那篇文章獲得老師大力讚賞,自己感到十分滿足。自此,每個週末都會去圖書館看書,養成了閱讀習慣。」盧博士形容參觀豉油廠是他成長中的飛躍,同時祝願小作家們今後參加流動教室,經歷與日常生活不一樣的體驗時,亦能有所飛躍。  此外,盧博士鼓勵小作家多關心、觀察生活,並多練習用文字記錄生活,訓練表達感受。對於初小的學生,他教導大家描摹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另外,亦可把喜怒哀樂這些感受書寫出來,學習用不同的詞彙豐富所要表達的內容。  至於高小或初中的學生,盧博士鼓勵多運用比喻、類比的手法。他指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而且是很有趣的,他舉例說形容暑假很長,可寫成「暑假很長,好像一條走不完的隧道」。  除了上述的寫作錦囊,盧博士認為閱讀也十分重要,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歷有限,唯有透過別人的人生經驗,豐富我們自己的生命,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寫作交流會 作家分享寫作宜忌

作家蒲葦老師及唐希文於去年的小作家培訓計劃中,擔任講師,以及參與評改小作家的文章。蒲葦老師稱自己是小作家的「粉絲」,遇到好文章會存檔收藏。他欣賞有些小作家能突破學校中文科寫作的框框,做到隨心聯想,甚至是破格的寫作情況。其中,他特別欣賞小作家大使參考「差不多先生」,創作了「等一會先生」,描寫某些人凡事延遲的習性,見解獨到,別具創意。 作家蒲葦特別欣賞小作家大使參考「差不多先生」,創作了「等一會先生」。 作家唐希文欣賞小作家的作品天馬行空,內容具體,連結現實生活。  而唐希文不僅欣賞小作家的創意,而且讚賞他們能將現實與創意結合。她指在去年的多啦A夢課堂上,有學生的文章寫道,想發明一部創意知識機,當要認識一種新動物時,透過機器可看到動物的樣子,聞到氣味,聽到叫聲等。小作家的作品天馬行空之餘,內容具體,連結現實生活。此外,她亦欣賞近年學生在寫作中加入時事議題,提升文章深度。  至於小作家們寫作上需要改善的地方,蒲葦老師認為學生要更大膽地、自由地創作,不要帶著學校中文科的寫作要求,為奪取分數而創作,因為「小作家培訓計劃」的評分標準跟學校是截然不同。唐希文則發現有些學生為奪取高分,經常使用大量深奧的成語。她分析道:「用字精準比深奧更重要,因為遣詞造句準確才會感情真摯,否則,文章便流於矯情造作。」  寫作交流會上,不僅有作家教授寫作需留意的地方,第一屆的參加者、現為中文大學新聞系學生鄭思維,以及上學年初中組的全年寫作大獎冠軍得主秦正堯亦分享了她們各自的閱讀及寫作心得。 小作家大使鄭思維表示每天都會在個人博客上撰文,訓練在平淡生活中找題材,藉此練習文筆。  鄭思維說:「第一年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提交的第一篇文章,獲得了『陳腔濫調』的評價。於是,我便開始練習用文言文撰文,學習精簡用字,改善自己的寫作問題。而且,我每天都會在個人博客上撰文,訓練在平淡生活中找題材,藉此練習文筆。」可見,思維的作品獲作家讚賞,是每日持續不斷練習的成果。 初中組秦正堯隨身攜帶一本簿,當搭巴士或等候時出現靈感,便會先記錄下來,用於往後的創作上。  而秦正堯的得獎作品《遇見另一個自己》,獲作家一致好評。她分享自小受媽媽影響,愛上閱讀及寫作,小時候會跟媽媽一起玩故事接龍遊戲,現在亦會一起討論閱讀心得。至於獲獎作品的靈感源於搭巴士時,想起多啦A夢的大雄透過時光機去到未來看到不同的自己,於是靈機一觸,想像遇到另一個自己的畫面而寫成了文章。她說:「我會隨身攜帶一本簿,當搭巴士或等候時出現靈感,便會先記錄下來,用於往後的創作上。」

學蘇東坡樂天精神 描寫生活不忘幽默

文章要寫得好,必須慎選主題、用詞也要精雕細琢。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卻在文章中大談吃荔枝、煮菜吃肉。難道這些瑣事家常也可以入文,並讓後人傳誦嗎?嶺南大學副教授陳惠英博士帶領高小組的小作家走入蘇東坡的「歡樂世界」,跟着這位文壇巨匠「咬文嚼字」,更與古人「隔空和唱」。  已故文學家林語堂曾在著作《蘇東坡傳》中形容蘇軾是位「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能夠「幽默看不幸」以及「性情像小孩」。事實上,蘇軾在北宋朝代擔任官職,卻屢次遭受不同政見的官員排擠,曾多次被貶到黃州、杭州、潁州等,最遠更被貶到儋州(今海南島)。雖然他才高八斗、聲名遠播,人生卻非一帆風順,免不了也有失意的時候。 嶺南大學副教授陳惠英博士帶領高小組的小作家走入蘇東坡的「歡樂世界」 行文反映個性樂天 擅描寫日常瑣事  不過憑着樂天知命的性格,他在每個地方也能找到值得欣賞之處,即使是在難以適應的儋州,他也揮筆寫下「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由此可見,當地連生活的基本條件也不足,偏偏他還能找到一個值得慶幸的優點——就是在當地沒有感染瘴氣疾病。  小作家被蘇東坡的樂天個性感染,紛紛向陳博士分享身邊性格樂觀又不拘小節的朋友。陳博士解釋道,即使平凡的地方,人人看到的景色或許相近,但只要加入個人性格,文章便會變得與眾不同。「例如大家看維多利亞公園的景色,看到的東西也差不多,不過所見所聞卻各人不同的,甚至你的朋友也可以成為文章的獨特元素。」陳博士如是說。 東坡原來是「吃貨」 飲食成文章題材  蘇東坡除了個性鮮明,他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吃貨」。當他被貶落惠州,第一次吃到味道清甜的荔枝時,立即愛上,還寫下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表達他一日可吃下三百顆荔枝,甚至可為此留下來長居。  不但愛吃,他同時是一位出色的廚子。蘇杭名菜「東坡肉」便是他的代表作。陳博士打趣道:「東坡肉,不是真的吃蘇東坡的肉啊!」她向小作家娓娓道出「東坡肉」的由來:蘇東坡在杭州出任知府時,為了疏導經常氾濫的西湖湖水,他決議打通西湖並建設堤壩,就是後來知名的「蘇堤」。解決了洪水,當地居民獻上豬肉給蘇東坡道謝,他便在廚房為豬肉「加糖加醋」再切成丁方,分給辛勞建堤的民工,結果人人對這道菜讚不絕口,一直流傳至今。  然而,如此愛吃之人也曾經歷「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的時候。食無肉的生活實在令他苦不堪言,可是他也一一把這些寫進文章中。陳博士指很多人以為「好文章」,就是行文遣詞必須「高雅」「冷僻」,可是大文豪卻親身示範,把「豬肉」和「雞粥」這些「俗字」入文,也不減可讀性,反添一種平實樸素的生趣。陳博士因此鼓勵小作家,「哪怕生活上的小事,其實也是很好的文章題材,因為是自己親身的經歷。假如加入自己鍾愛的人物或事物,寫出來的文章便會更有情感,更加好看。」 與陶淵明相距700年成知音  文章要寫得好,前提當然是多閱讀好文章。蘇東坡也不例外,他尤愛東晉時的詩人陶淵明。陶淵明曾任官八十日,卻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故里,寫下《歸園田居》和《歸去來兮辭》等名作。蘇東坡非常欣賞他的個性和文章,雖然二人身處的年代相差700年,可是蘇東坡不僅給予陶淵明的作品很高的評價,更創作了不少「和陶詩」,以詩詞和陶淵明隔空和唱。  陳博士又詢問小作家有沒有一些很欣賞的人,小作家都表現雀躍,有的喜愛詩仙李白,也有的喜歡具才華的作曲家和外國歌手等等。陳博士指大家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得有共鳴的思想和情感,跨越時空和地域,成為「知音」,以文章「和唱」。最後陳博士又鼓勵小作家學習蘇東坡的性格,「無論他的做人態度,還是作品的風格,都極具參考價值。」 鍾曉楠同學:了解到好的文章不一定很嚴肅,更可取材自平常生活,例如香港社會的多元性相信也很有趣。 紀麗瑩同學:學會用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件事,發掘身邊有趣的事物作為文章的題材。

田園中吟詩演戲 感受新詩與戲劇

小說、詩歌和戲劇是文學的三大源流,當中蘊含各種寫作技巧。今次由飲江及余翰廷帶領「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小作家來到西貢戶外康樂中心,漫談新詩與戲劇的寫作技巧,讓小作家思考寫作,並且即席揮毫,度過特別又有意義的一天。 作家飲江先生 分析新詩創作   飲江原名為劉以正,他於七十年代開始新詩創作。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工人文學獎」、「職青文學獎」及「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等詩歌創作獎獎項。作品散見於香港報刊雜誌,1987年與朋友合辦詩刊《九分壹》,出版詩集有《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1997)及《於是搬石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2010)。  「新詩」最大的特色是句子長短不拘,句數和平仄不限,押韻自由,是完全破除舊詩格律的白話詩。在寫作訓練日營上,飲江選取了多首新詩,包括〈難得〉、〈我們去捉魚〉、〈小花女〉及〈斷章〉等,跟小作家逐一分析。其中〈我們去捉魚〉是一位台灣小學四年級學生的作品,全詩簡單四句卻有很深的意境:「我們去捉魚,河裏沒有魚,我們變了魚,捉來捉去。」飲江表示:「詩中運用比喻手法,詩人代入了魚的角色,將生活的情况展現出來,是一首難得且有趣的詩。」他續表示寫新詩時不妨加入留白美,讓讀者保留想像空間,學習留空一些事情,例如描述將會發生的事情,卻不點破結局,讓讀者自行聯想。   至於古希臘女詩人薩福的〈斷章〉更是經典之作,其中名句:「像嬌紅的蘋果還高掛在樹梢 / 被採果的人遺忘了 /不是遺忘了 / 而是要採採不到」傳誦千古,飲江說:「簡短的詩中字字精煉,卻有着無窮的想像與回味。」  飲江與小作家分析詩歌作品後,邀請他們也即席創作,發揮創作的靈感。他要求小作家嘗試為另一首新詩〈小花女〉作分段、分行練習, 他解釋說:「不同的斷句方式,可以為詩歌帶來不同的節奏美,當中並沒有錯對之分。因為讀新詩時在不同的斷句中作停頓,得出的感受也可以有所不同。」 劇場工作室藝術總監、資深 劇場編劇、導演、演員、戲劇節目及教育策劃人余翰廷先生 小腦袋創作大世界  余翰廷為劇場工作室藝術總監、資深劇場編劇、導演、演員、戲劇節目及教育策劃人。1993年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深造文憑畢業,主修導演,畢業後曾任赫墾坊劇團全職演員,亦曾任澳門演藝學院編劇及導演系客席講師。憑劇場工作室《夜鷹姊魅》奪第22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編劇,亦獲最佳導演提名;憑《山村老師》、《這裏加一點顏色》獲第13及18屆最佳編劇提名。  余翰廷坦言戲劇最重要的元素,是故事要有吸引力,令觀眾想知道故事的發展。他說:「我們在描寫故事時,一定要將主角設定為有熱誠的人,希望達到自己的目的去行動。作者還需要構思主角在過程中會遇到障礙,能否克服困難與改變,最終成功完成事件等鋪排。」  劇本主要由人物對話(台詞或唱詞)和舞台提示組成,最好同時兼顧典型性和獨特性。余翰廷表示:「以舞台劇劇本為例,通常會分為數個場景,每個場景由時地人、事件及對白組成,小作家可由此掌握寫劇本的基本技巧。」他鼓勵小作家多觀賞舞台劇或電影,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文體的節奏和氣氛,寫作時便較為容易拿出感覺來。 寫出好戲劇 問: 戲劇分為多少種? 答: 戲劇有幾種主要類型,分別為悲劇、正劇、喜劇及鬧劇。悲劇主角遇到的障礙都與上天有關,即使付出努力,最後往往不敵命運,徒勞無功;正劇的主題則較嚴肅;喜劇的例子如《愛回家》;鬧劇如《Mr.Bean》故事則有誇張的情節。 周津兒同學:聽完講者解釋,對往後寫劇本或小說都有幫助。閱讀新詩範文〈小花女〉的分段手法讓我得到啟發 陳溢朗同學:對比喻有更多認知,學懂 怎樣運用修辭技巧融入於詩歌之中。

苦心經營的隨便—梁科慶流行小說創作經驗談

梁科慶創作了《Q版特工》小說系列共38本,深受學生歡迎,曾獲第四屆全國偵探小說大賽「最佳懸疑獎」及第12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兒童少年文學組)。早前,梁科慶以「苦心經營的隨便——流行小說創作經驗談」為題,與一眾初中組小作家分享個人的創作習慣,以及教授流行小說的創作技巧。 梁科慶向小作家分享小說創作心得。 過去的流行 此刻的經典 寫一本流行小說不難,但要寫出高水平、雅俗共賞的流行小說卻絕非易事!甫開場,梁科慶先與小作家講解「流行小說」究竟所指何物:「流行小說與嚴肅文學並非斷然割裂的兩種類型,事實上,不少當時被視作『誨淫誨盜』、難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在歲月的磨洗後亦證明了它們崇高的文學價值,奉為經典。」由流行文學「進階」到學術經典的情况,自古有 之,例如被稱為「艷科」的宋詞、元雜劇如《西廂記》、志怪小說如《西遊記》、俠盜小說如《水滸傳》等。梁科慶指出,流行小說的類型主要包括: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等,而當中有三個基本特徵:通俗性、故事性、娛樂性。能夠由暢銷流行小說,進而踏入學術殿堂,成為經典,歸根究柢仍是作品的水準問題。 青取之於藍 翻新非抄襲  小說最重要是別具創意,作者可透過加入流行元素、創作全新的情節內容,以及翻新、模仿經典作品來表現創意。梁科慶曾把「PokemonGo」捉精靈的情節放入小說《撕裂》中,十分貼合社會潮流。另外,翻新(Renovation)比創新容易,學習模仿前人的精彩作品,並非抄襲,而是挪用、改編,加以熔鑄,達到奪胎換骨、點鐵成金、捨筏登岸等效果,是作家常用的技巧之一,例如蘇軾的《赤壁懷古》是建基在杜牧的詩《赤壁》上創作,兩者都成為了名流千古的經典作品;張愛玲的小說創作養分也取自《紅樓夢》。另外,梁科慶亦分享了他在《Q版特工36:銀狐》中模仿了《紅樓夢第四十回》部分情節描寫,鼓勵中學生多從經典作品中獲取靈感,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設計銘心金句 創作刻骨情節  你聽過下列的經典金句嗎:「I’ll be back.」(電影《未來戰士》,1984)、「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電影《大話西遊》,1994)、「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小說《雙城記》,1859)。梁科慶認為,「整篇小說中,有一、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或對話,能抓住讀者的心,已經可以算是非常成功。」就如《Q版特工9:北韓危機》中的甘大枝,美艷動人,卻殺人不眨眼,角色強烈的反差感,留給讀者深刻印象。另外,梁科慶教導小作家可利用細緻的感觀描寫,以及強烈顏色對比,令小說引起讀者共鳴及留下深刻印象。 寫好開頭結尾 精彩的小說開頭需要建立不穩定狀態,吸引讀者繼續下讀,例如《藥》開頭營造出懸疑氣氛,引起讀者好奇,為何華老栓早起?拿着錢去做什麼?而結尾部分,梁建議小作家可嘗試創作像歐亨利《多情女子的麵包》那種讓讀者意想不到的結局,製造反差感。另外,也可善用留白技巧創作精彩的結局,像劉以鬯《對倒》及金庸《雪山飛狐》那樣,沒有直接寫出結局,而是留下想像空間給讀者,十分耐人尋味。 甘祉溢同學:今次課堂讓我明白該如何起筆與收尾。梁先生的個人創作習慣很好,創作時我會試試他的步驟。 徐梓誠同學:今天的講座讓我更了解不同的小說創作技巧,特別 是營造留白或大落差的的結尾方式。

散文寫作竅門多 心有靈感一點通

生活上的大小事均可以成為寫作題材,但要將這些感覺轉化成創作靈感,又談何容易?小作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培養正確有效的寫作練習和閱讀習慣,才能將腦海這些累積下來的經驗,以文字重新演繹。今次初中組的小作家培訓班「散文——靈感的捕捉與轉化」,請來作家劉偉成與小作家分享閱讀及運用靈感的心得。 各位小作家都聚精會神地聽課。  劉偉成是香港土生土長的詩人、作家,筆名超活,曾獲青年文學獎及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獎項;任職教科書編輯多年,曾應邀舉辦多場工作坊及講座,及參與香港電台舉辦的文學導賞節目;2014年出版的詩集《陽光棧道有多寬》獲得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推薦獎。今次來到小作家培訓班,創作經驗豐富的他決定先從閱讀心態入手,教導小作家如何從名家作品中吸收養分,師法前人技巧,培養轉化靈感的能力。 文學作品 讀法大不同  很多小作家都留意到文學作品的內容較一般課文艱澀隱晦,不是一下子能夠明白。在現今考試制度之下,一般學生都傾向把閱讀理解視為尋找「標準答案」的任務。接卷後,首先問的不外乎「段旨、中心思想是什麼」、「作品想表達什麼道理」,卻鮮有留心作者表達方式的用心與鋪排。當面對文學色彩較濃厚、結構較複雜含蓄的作品時,學生便如墮進五里雲霧中,不知所措。劉偉成表示,閱讀文學作品先不要急着找主旨,可先留意文章的表達手法,因為文學作品重「呈現」多於「陳述」,陳述有如日記般平鋪直叙,而文學作品通常說教味道較淡,更多利用不同的寫作手法呈現出豐富的畫面或營造不同的氛圍,引發反思,增加讀者的想像空間。 跳出固有角度 刺激靈感來源  劉偉成利用電影《魔雪奇緣》、新詩《再別康橋》及繪本《地下鐵》作例子,示範如何通過觀察,學習作家的藝術表達方法。他表示《魔雪奇緣》其中的拍攝手法包含俯角和仰角,營造出獨特的意思,在畫面的部署和鋪排上匠心獨韻,十分有文學技巧;《再別康橋》是徐志摩其中一首燴炙人口的作品,將詩中的文字轉換成畫面,當中亦包含了俯視和仰視(例子: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同樣見到作者精心鋪排;而《地下鐵》的情節亦包括「往上」和「向下」,內容富含豐富的比喻。劉偉成表示,三個作品都呈現「V」型的畫面構圖,穿梭於「上」和「下」之間,而這些手法都是靈感的來源,假如小作家可以吸收作品呈現的手法和模式,例如對比和鏡頭的運用,然後用於自己的作品之上,將令作品生色不少。 寫作錦囊 作者絮語:只要小心閱讀,就能解讀文學作品運用的手法和技巧,並成為自己的寫作靈感。 閱讀心態:若如盤子一樣,自知深度不足,則應對任何知識抱持開放的態度。當發掘到有興趣的題目,就要深入探索,盤踞於該主題上。 楊僖童同學:原來細膩的文字能夠有如此深刻的影響力,可以將內心的感受清晰地表達出來。 潘作年同學:導師引用不同的作品去說明閱讀技巧,令人容易明白,以後看文學作品就更容易明白當中真正意思。

安徒生的世界 童話顯現人生

安徒生童話故事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當中蘊藏着很多人生道理和作者的細膩感情,因此老少咸宜。作家兼大專講師唐希文主持的「小作家培訓計劃」初小組「作家精讀坊」,帶領一眾小作家「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了解這位身世傳奇的作者生平事迹、他的童話背後隱藏的含意,以及如何從改寫故事鍛煉寫作技巧。 討論過後,每組分別選出小作家代表發表意見。 丹麥作家安徒生(1805~1875)一生共創作了156個童話故事,包括廣為稱頌的《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人魚公主》、《國王的新衣》及《勇敢的錫兵》等,每個童話都似乎反映着他的人生經歷,事實上,他曾在自傳中說過:「我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則精彩絕倫的童話,生命本身就是最奇幻的童話故事。」 坎坷經歷 融入作品  安徒生出生於丹麥歐登塞小鎮一個貧窮家庭,母親是洗衣工人,患有抑鬱症的父親是一名鞋匠,並在安徒生11歲時離世。14歲時,安徒生獨自前往哥本哈根謀生,初時在丹麥皇家劇院學唱歌,可惜唱壞了嗓子,輾轉換過幾份工作,後來幸運地受人賞識,被送到學校讀書。但因為出身不好,在校內備受歧視,令他的求學過程相當痛苦,他因而沉醉在寫作世界之中。最初他寫的是遊記,出版後大受歡迎,由17歲寫到30歲才轉寫童話故事,奠下童話大師之名。  貧窮的安徒生渴望躋身上流社會,卻飽受輕視和排擠,其經歷每見諸作品中,譬如《人魚公主》,海底和陸地及人魚和人類的設定,代表着現實中的兩個世界,一個是上層較優越的世界,另一個則是低下階層。同樣地,在《賣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也加入了兩個對比強烈的世界,窗外的冰天雪地和窗內的溫馨家庭,小女孩擦火柴產生的幻覺,令故事更具張力。 運用想像 改寫故事  初小組小作家在創作路途上剛起步,下筆自有相當難度,唐希文建議可以從改寫故事入手,包括改寫人物性格和加入新角色。以《人魚公主》為例,可將人魚公主的性格由善良改成邪惡,或者把自私的女巫轉變為樂於助人,結局將大不同。  唐希文強調,只要多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就可以將原著改寫,有助創作新故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加入一些新角色,像垂死的小女孩碰上仁慈的醫生,假若小女孩遇到另一位賣火柴的小男孩,甚至將火柴用擬人法加入生命變成會說話的魔法火柴,故事便增添更多姿彩。 百多年來,《安徒生童話》已翻譯為150多種語言出版 發行,箇中故事還不斷被改編為 電影、芭蕾舞劇。 寫作BB班 問: 剛開始寫故事,沒有什麼新意念,有何練習方法? 答: 可以先從改寫原著開始,激發靈感。例如有人曾經將家傳戶曉的《西遊記》情節倒轉:由孫悟空獲封鬥戰勝佛的大團圓結局開始,後來他在取經旅途期間慢慢揭發背後原來隱藏着天庭權力鬥爭的陰謀,沙僧、八戒,甚至唐僧都不堪壓力而逐一離隊歸隱,最後以孫悟空起義失敗、被壓五指山作結。創新的鋪排不但為故事賦予了新的意義,更增添一種悲劇味道。可見單單將原著中事件發生的次序倒轉,已經可以創作出另一個全新的故事! 問: 除了倒轉順序,還有其他改寫法門嗎? 答: 當然!譬如從敘述者方面入手,把一般童話所採用的全知角度,變成由某一個角色的視角出發,那人可以是主角,亦可以是反派角色、配角,甚至裏面的物件。同一個故事,由不同人表達,觀點可以南轅北轍,甚至變成另一個版本呢!

從經典文學電影 看港式懷舊飲食

飲食文化向來是作家重要的創作靈感來源,不同年代的飲食文化更能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狀况。「小作家培訓計劃」請來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主持高小組培訓班,帶各位小作家窺探50年代的飲食文化,感受當時社會基層的生活情况,展開一次懷舊飲食之旅。  食物與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有不少關於飲食的著名諺語,如「靠山食山、靠水食水」、「民以食為天」等,都反映出飲食與民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最基本生理上的維生、充飢,慢慢發展至文化層面、餐桌禮儀、烹飪藝術,統統離不開一個「食」字。今次高小組培訓班的主題「三文治與叉燒包:1950年代的香港文學與飲食文化」,蕭欣浩博士為小作家帶來幾篇經典香港小說的節錄,以及一些黑白懷舊電影片段,縷析50年代那個中西文化碰撞、物質匱乏的香港社會。 《窮巷》:全書運用寫實主義技巧,並將廣東話詞彙融入書中,反映香港以廣東人為主的都市面貌。 《太陽下山了》:故事以戰後初期、1947年的西灣河為主要場景,講述家境複雜的少年人林江的成長啓蒙。 《半下流社會》:描寫50年代初一群文人從大陸流亡到香港之後,相濡以沫,扎求生存的悲慘處境。 飲食意義 今昔對照 「食物」不只是食物,同時承載着某種社會上的象徵意義。若然人們看待食物方式有所轉變,正正也預示着社會模式的轉變。有趣的是,現在我們一般將「出街食飯」視為一項社交活動,它過去的首要功能——提供營養/維持生命——反倒變得微不足道。蕭博士指出,50年代的香港,食物是家人親友之間表達關心的方法,因為過去很多人的生活環境欠佳,在尋常家庭的一頓晚飯,通常只有腐或豬油下飯,肉類並不常見。「在當時的社會,食物很難得,除了用來果腹,也可以作為傳遞感情的方式。」正如電影《可憐天下父母心》裏,小主角一家吃飯時,把全桌唯一「珍貴」的鹹蛋互相推讓,這種情況對於現今生活在物質富裕的小孩可能難以想像。除此之外,當時普羅大眾吃飯時,並不像現在人們習慣的聊天「吹水」。《半下流社會》中有道,「在窮人的餐桌上,惟有吃飯的聲音;只有富人的餐廳中,才會有不着邊際的談笑。」可見在當時,飲食是一件多麼嚴肅且重要的事,為的不是聯誼,而是生存。  全球化的洗禮下,香港市民對一般外國食物已經毫不陌生,而漸漸追求最新奇的烹飪方法,如新興的分子料理;或擁抱更「異國」的異國風情,如黎巴嫩菜、尼泊爾菜等,但對50年代的香港人來說,即使是最平常的西方食物,他們亦不大認識,甚至鬧出不少笑話。蕭博士笑言,從這些香港文學之中,反映出當時西方食物不甚普遍,例如《窮巷》在其中一章提到「三文治」,小說人物誤聽作「新聞紙」;在《香港居》之中「鮑許」(Borsch)一詞原來指羅宋湯,當時只能在俄國餐廳吃到。這些現時十分普通的食物,在當時的社會是新興的潮流,一般人未必接觸得到,就如同現時的分子料理,在數十年後可能相當普遍。「這些作品反映出當時人民面對的遠非生活品質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例如《太陽下山了》男主角遇上住在木屋區、在中秋節偷月餅的孩子。孩子當時顫著聲說:「月餅容易偷……人家做節,但我們到現在還沒吃晚飯呢。」故事呈現了社會上貧困家庭三餐不繼的苦况。蕭博士認為透過這些作品,小作家可以比較以往的飲食文化和現今社會豐富的飲食選擇,反思個人對於食物的需求。 寫飲寫食 問: 我每天身處「現代」,對身邊的一切飲食習以為常,怎樣才能令自己變得更敏銳? 答: 多觀察、多思考、多發問。有什麼食物/菜式長輩都很愛吃,但你與朋友從來不愛吃?為什麼?當中是否反映飲食文化、口味的轉變?例如現在人們流行「相機先吃飯」,立即上載至社交網絡,這種現象也很值得記錄!另外,小作家不妨進一步了解過去的飲食文化,再與現代飲食文化做比較,尋找靈感,皆有助提升日常觀察的敏感度。 鄒可茵同學: 我了解易明,到50年代的生活情況,學會珍惜食物,以及如何在寫作中加入對食物的情感表達。 陳熹愉同學: 活動帶給我更多寫作靈感,新潮和懷舊的食物,以及舊式飲食情懷。

韓風席捲全城 從部隊鍋揭開韓國另一面

韓劇、韓星、泡菜、K-pop、美妝、手機……相信大家對韓國毫不陌生,對韓國的特色產品甚或能夠如數家珍。不過,面對繽紛的韓國景點、潮流、歷史和民族文化,要梳理成一篇動人之作,則需下一工夫。有「韓流第一人」之稱的DJ劉偉恆(Benny)和精通韓語的名模楊崢(Vanessa)走入「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的「流動教室」,和小作家一邊分享韓國文化的獨特一面,一邊吃着部隊鍋,講解寫出好文章的技巧。 作家們試食部隊鍋,吃後發現不如想像中辛辣,很有驚喜。 小作家走入由韓國人主理的餐廳,親身感受地道的韓國文化。  不說不知,原來韓國對於Benny和Vanessa有重大的意義。Benny回想1998年一程經首爾轉飛三藩市的飛機上,他無意中聽到了當時韓國的流行音樂,一聽就醉心了,更大膽地向身旁的韓國女乘客搭訕,獲得她寫下十個當紅韓國歌手的名字。後來,他買齊了十位歌手的CD,更首次在大氣電波中分享韓國音樂,從此與韓國結下不解之緣。而Vanessa則由於代表香港參與模特兒比賽,首次踏足韓國。因緣際會,她透過拍攝飲食節目,進一步認識這個國家,並下決心學習韓語,了解更多的韓國文化。  兩位嘉賓問及小作家們所認知的韓國,韓劇、韓星、美妝牌子和菜式名字即此起彼落。見文於不同傳媒專欄,又曾出版米芝連餐廳飲食著作的Vanessa分享說:「要文章在芸芸作品之中突圍而出,行文必須情真意切。」她以自己寫作的飲食書籍為例,她特意到訪當地的街市,從了解食材入手,文章自然比單單形容菜式的賣相和味道更引人入勝。  字裏行間若要加入個人元素,令作章更有個人風格,Benny則建議寫下自己獨特的體驗,多與當地人互動,積累第一身的經歷和感受。他舉例說,他眼中的韓國人非常熱情、好客和重情重義,「即使新相識也當我是好兄弟,而這份兄弟情則反映在我們第一次吃飯的時候。他們拿一鍋湯出來,就算有我這新人在也不會使用公筷,人人吮完餐具又放回去盛一口湯,交換口水!」他說罷,小作家們立即嘩然,足見親身經歷的感染力。 試吃部隊鍋 豐富寫作題材  為使小作家對韓國文化加深了解,是次活動特意安排試吃韓國料理部隊鍋和卷飯,刺激他們的靈感,豐富寫作題材。席間,Benny也不忘介紹部隊鍋的由來。部隊鍋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韓國曾被日本統治,人民生活非常艱苦。二戰結束不久又觸發韓戰,不但令國土分裂成南北兩地,國力也大大耗損。當時韓國人民沒機會吃肉,意外找到美軍留下的罐頭糧食,便發揮創意,把罐頭的午餐肉、腸仔、芝士等食物,加入具有韓國風味的醬料,即變成美味的部隊鍋。一邊吃着眼前香噴噴的部隊鍋,小作家一邊聽着這段韓國料理背後的歷史故事。  雖然加入歷史故事,能令文章更有深度,但Vanessa卻提醒小作家們要審慎地做好資料蒐集,切忌提供錯誤的資訊。她建議小作家到韓國觀光公社,取得最準確的官方資料,公社職員均非常友善,願意詳細講解韓國的文化和歷史。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旦寫下了錯誤資訊,文章的公信力必然大減,Vanessa忠告資料蒐集這步不能疏懶。  經過一番分享和試食後,小作家不但加深了對韓國文化的了解,也對寫作有更深刻的認識。Benny和Vanessa均表示非常期待小作家的作品呢! 陳彥錏同學:了解到描寫一個地方,不只可以陳述美景和食物,我會發掘更多背後的故事,令文章的感情更真切。 曹栩嘉同學:嘉賓的分享令我更有目標去了解韓國,特別是她的歷史背景和政治局勢。 寫出好旅程 問: 寫作遊記時,如何令文章更具個人風格? 答: 多想一步,為什麼想去這個景點?它的歷史有趣嗎?對你又有何意義呢?以多角度描寫,加上個人感悟,便能令文章更具吸引力。 問: 旅途上,我到過很多地方,應該每項也寫嗎? 答: 剪裁得宜很重要。建議挑選較獨特的經歷,或是很有感受的地方重點描寫,才能令文章別開生面。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