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記

開啟五感 探尋自然寫作的美學

每次到訪香港迪士尼樂園,小朋友都會沉醉在一個有如童話故事的夢幻國度之中,不過原來這裏除了驚險的冒險旅程之外,還有另一個值得我們細心探索的玩樂角度。「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舉辦多元化的流動教室活動,讓小作家們有豐富的戶外體驗。熱愛大自然的知名作家兼畫家葉曉文,早前就帶領一班高小同學參加香港迪士尼樂園舉辦的「迪士尼青少年奇妙學習系列」之環境教育體驗行,增進對大自然的欣賞及認識,繼而分享自然書寫的靈感和寫作心得;之後在自然生態導賞員的帶領下,小作家們細心觀察樂園內的獨特自然生態,體驗了一次與別不同的香港迪士尼樂園之旅。 若大家有留意本地文壇動態,相信對葉曉文的名字絕不陌生。這位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曾獲得青年文學獎小說公開組冠軍的年輕作家,尤其擅長於自然書寫。近年她更專注於與植物相關的文字及繪畫工作,作品散見於報章及雜誌。 葉曉文於2016年出版的圖文著作《尋花2-香港原生植物手札》,是她花了一年時間,走遍香港山林,將本地原生花卉植物記錄在案,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於讀者眼前。她堅持用人手一筆一畫作真實記錄。此書出版後即大獲好評。翌年她再向高難度挑戰,遍尋全港郊野,完成了動物相關著作《尋牠-香港野外動物手札》,優美的文字配上生動可愛的動物插圖,不但令讀者愛不釋手,同時亦提升了公眾對生態保育的關注。 將親身觀察化成文字記錄 是次活動由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自然生態導賞員帶領。小作家們穿梭多個主題園區,認識樂園內種植的各種樹木以及棲息其中的雀鳥和昆蟲。此外,導賞員透過互動遊戲的形式說明樂園日常營運中如何融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小作家們明白園方如何以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可持續發展盡一分力。 ▲酷愛大自然的葉曉文分享她對自然寫作的心得,她建議同學先學習細心觀察,掌握對自然環境作客觀描述的技術,然後再嘗試加入主觀情感。 導賞行程完結後,一班小作家便在葉曉文的指導下,嘗試將他們剛才所觀察到的自然生態環境,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寫下來。部分同學早已將導賞路線上出現過的不同動物及植物一一捕捉於鏡頭之下,並且將名字及特性作詳細記錄。 例如導賞員特意介紹的山欖科植物星果樹,其樹冠外形不規則,葉片則呈橢圓形,前端突尖,葉背及嫩枝披上金褐色兼富有光澤的毛茸,部分樹枝上更開了淡黃色的冠鐘形小花。導賞員解釋,此樹在夏季開花後還會結出果實,其外形像一個小蘋果,顏色則呈暗紫色,切開後果心呈星形,星果樹的名稱亦由此而來。 另一種遍植於樂園內的是外形突出的細葉榕,它亦是香港最常見的本地喬木之一。同學們留意到它的樹冠十分濃密,而且有許多從樹枝下側及主幹表面長出的氣根,形狀像髮絲一樣。葉曉文解釋:「當這些氣根接觸土壤後,便會長粗並呈木質化,用以支撐樹幹和樹冠的重量。位於元朗錦田的樹屋,就是由一棵細葉榕依附在一間相傳建於明朝的磚屋生長,經過數百年兩者融為一體而成。」導賞員亦補充,細葉榕會於夏秋季間長出外形渾圓的無花果,成熟時果實會掉在地上,成為各種雀鳥的美味大餐。 ▲餐廳忽然傳來熱鬧響亮的鳥聲?原來幾隻樹麻雀趁沒有人注意之時悄悄地佔據了餐桌一隅,難道這是牠們的流動教室? 童話世界中的鳥語花香 樹木的果實是雀鳥的重要食物來源,偌大的樹冠亦是牠們棲息和繁殖的安樂窩。在這次行程中,小作家們觀賞到不少長駐樂園中的留鳥,包括樹麻雀、珠頸斑鳩、白頭鵯和紅耳鵯等。這些平日習慣與樂園訪客「朝夕相對」的鳥兒,有時更會飛近小作家們的身邊停留結集,發出亮麗的叫聲,或者趁沒有人察覺的時候,啄食地上遺下的雜糧。眼明手快的小作家們,當然亦不放過這些近距離拍攝野生動物生態的寶貴機會。不少小作家坦言,儘管以往曾不止一次到訪香港迪士尼樂園,但都沒有留意,原來樂園除了童話和歷險元素之外,還有如此優美和多樣性的自然生態。 着重細心觀察 加入主觀情感 說到自然描寫的寫作心得,葉曉文認為最重要的是懂得運用不同的感官,例如用眼睛仔細查看植物各個部位的特徵,包括顏色、外形、大小、紋理等。部分植物的花朵和果實, 以至樹葉和樹皮,還會發出獨特的香氣,不難以嗅覺識別。另外,在不損毀植物的大前提下,亦可用手去觸摸植物的表面,例如粗糙的樹幹和柔滑的樹葉,就帶來大相逕庭的觸感。 ▲「迪士尼環境教育體驗行」特設活動教學環節,帶領同學探討減少製造廢物、珍惜水資源及能源等可持續發展議題。 葉曉文還教導小作家們如何在進行自然寫作時大膽地加入個人聯想,即在客觀描述之外加入主觀情感,為文字創作帶來另一種效果。她說:「例如細葉榕以生長快、適應力強而見稱,經過一段時間,甚至可將附近環境的建築物侵佔吞沒。大家可發揮無窮想像和創意,為這種獨特的植物特性賦予情感投射。」 ▲葉曉文 自然畫家及作家 有同學覺得細葉榕好像一個擁有驚人意志的生命鬥士,每天都在為活下去而拚命;有同學則認為它更像一個軍隊的將令,在嚴峻的環境下奮勇抗戰,保衛家園。相信各位小作家都在今次流動教室活動當中,學到許多關於自然描寫的要旨。香港迪士尼樂園青少年教育項目拓展經理吳韻琴亦表示,很高興這次環境教育體驗行讓同學們親身觀察自然,在學習旅程中一邊提升對環境、人與物的觸覺,一邊培養閱讀及寫作的技巧,機會難能可貴。 小作家心聲 袁浠翹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 小六 ❝這次活動加深了我對保育大自然的關注,我會嘗試透過文字創作,傳達保護自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希望大家都愛惜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姚悅生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 小六 ❝十分感謝葉作家的分享,教我們如何運用五官與大自然溝通,細心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我幾乎每星期都會跟爸爸媽媽到郊外遠足,這次活動中學到的自然描寫技巧,日後一定能大派用場!❞

窺探海下灣迷人風光 生態體驗啟迪思維

珊瑚礁被譽為「海中的熱帶雨林」,是海洋中非常重要的棲息地,孕育出多種海洋生物,甚至連鯊魚亦間接依賴珊瑚群落生存。而香港最美的珊瑚群落位於水質優良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早前,高小組小作家的流動教室在海下灣進行,透過海灘活動、角色扮演活動,讓一眾小作家認識不同魚類的有趣特徵。當日的重頭戲是乘搭特製玻璃底船到珊瑚群落,觀賞多種香港常見的珊瑚,如:扁腦珊瑚、牡丹珊瑚、石葉珊瑚等,小作家們都十分投入。 認識有趣海洋生物 在海下灣海岸公園職員的帶領下,一眾小作家在海灘上尋找小魚的食糧及躲藏棲身的地方。魚類的食糧包括枯樹葉、蜆、螺等;而小魚棲身及保護自己的地方,則有貝殼、蠔殼及石縫等。 接着,小作家們學習了關於珊瑚的知識。珊瑚是珊瑚蟲及其骨骼的通稱,珊瑚蟲是刺絲胞動物,生長在珊瑚骨中,與蟲黃藻共生。蟲黃藻透過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源源不絕的營養物資。珊瑚的繽紛色彩,來自共生藻的多種色素,讓它能隨不同環境而呈現不同的顏色。然而,當海水溫度過高,共生藻離開珊瑚骨,珊瑚會失去色彩,這種現象稱為「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時,令珊瑚蟲無法吸收足夠營養,甚至令珊瑚蟲死亡,影響整個珊瑚群落正常運作,問題不容忽視。 ▲小作家們乘搭特製玻璃底船,觀賞不同種類珊瑚和海洋生物。 除了珊瑚,小作家們亦認識了其他在珊瑚礁生活的生物。顏色豔麗的鸚鵡魚,牠的嘴巴長得像核桃的開合器,以便牠咬碎珊瑚骨,吞食蟲黃藻。而長滿尖刺的海膽,嘴巴長在腹部,方便吸食岩石上的藻類食物,另一方面牠的肛門就長在頭頂上,十分有趣。再者,不同的海洋生物會利用自身保護色,以應對海洋中的重重威脅,正如鯊魚腹部是白色,背部顏色較深,有助年幼的鯊魚在大海中保護自己,因為當有陽光時,從海底往上望是鯊魚可隱藏在白光中,較難被敵人發現,反之從上往下望,顏色比較深,鯊魚的保護色亦能發揮作用。 ▲梁永健(Tony Sir) 細心觀察大自然 曾出版《與孩子一起上的十三堂自然課》、《生態悠行─綠色香港》、《綠色香港─生態欣賞與認識》的中學地理老師梁永健(Tony Sir)亦來到小作家課堂,分享創作多本生態書籍的心得及技巧。Tony Sir熱愛旅行,他分享了自己到訪復活島看摩艾石像、北極圈探訪聖誕老人,以及在沙漠車輛掉進沙坑無法前進的經歷。他鼓勵小作家們平時多觀察、接觸大自然,可到城門郊野公園看猴子、夏天到大埔滘看螢火蟲、秋天到大棠看紅葉等,對事物有興趣亦可上網搜尋資料多加認識,再把經歷和感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另外,他亦跟小作家們討論香港面對珊瑚白化的威脅,呼籲小作家們可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減少用電,例如:房間沒有人就關掉燈和冷氣。 ▲海下灣保留了四座石灰窰遺址,也就是從前海下灣村民利用珊瑚骨和貝殼燒製石灰的地方。 小作家心聲 鄧卓豐 聖類斯中學(小學部) 小五 今天學到很多海洋知識,而且透過船底玻璃,看到珊瑚和附近生物,覺得很有趣。 楊鈺凝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 小五 由於第一次坐玻璃船看珊瑚,十分難忘,同時亦認識不同魚類的有趣特徵,例如有些魚類利用自身顏色來保護自己。 郭冰瑩 聖公會彼得小學  小四 坐玻璃船見到不同種類的珊瑚、海參、小魚等,十分刺激。另外,透過課堂活動,設計魚服裝,令我可以思考魚類在大海中如何保護自己。我們以石頭為設計理念,衣服是灰色,上面有些石紋,希望小魚能在石縫間躲藏,不容易被捕食者發現。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體驗漁村風情 發掘寫作元素

語常會及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為參加者舉辦多元化的創意寫作活動,當中寓教於樂的流動教室每次都深受小作家喜愛。早前,由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副教授、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博士帶領一眾高小組小作家到訪大澳,體驗織漁網、曬咸蛋黃及製作豆腐花,認識當地獨有的文化,從而發掘寫作元素。 認識大澳歷史文化背景 廖博士19歲以前都在大澳生活,因此對大澳的歷史發展及漁民生活十分熟悉。他首先向小作家們簡介了大澳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特色。大澳位於大嶼山西方,是香港著名漁村之一。大澳處於珠江河口,是鹹淡水交匯的水域,水產資源豐富,因而吸引漁民聚居。上世紀50年代,大澳漁業十分興旺,停泊超過500艘漁船。當時,鹽業是大澳主要的經濟生產活動,全盛期大澳市鎮約一半以上的面積是鹽田。今時今日,雖然大澳的漁業及鹽業已式微,然而當地仍保留着別具特色的漁村風情,例如建在河道兩旁密密麻麻的棚屋。 ▲廖迪生博士 織漁網體驗漁村生活 流動教室的行程之一是到訪棚屋居民十三叔家,學習編織漁網。廖博士介紹道:「棚屋又名高腳屋,建在河道上的房屋,方便漁民停泊漁船,並在棚頭位置,也就是漁民的工作平台,進行補給及維修。」十三叔所居住的棚屋為第三代棚屋,共有兩層,第一層是大廳,第二層是睡房。當日,小作家就在十三叔家的大廳學習織漁網。 織漁網是大澳漁民自小就學會的技能,十三叔向小作家們親身示範編織漁網的動作細節,用竹製的梭子帶線在漁網中往來穿梭、拉線系結,不費吹灰之力就織成菱形的網格,小作家們看得入神,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十三叔所做的動作。十三叔又指,一個出海捕魚用的大網,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織成。他慨嘆這種傳統行業日漸式微,這門手藝恐怕難以承傳下去,希望透過舉辦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本土的漁民文化,用文字保留下來,使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不至於失傳。 ▲大澳漁民十三叔(右)耐心教導小作家編織魚網。 值得一提的是,漁網跟大澳的特產之一「生曬咸蛋黃」,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六十年代以前,漁網並非以透明的尼龍線製成,而是採用麻線。為了令漁網更柔軟、更耐用,漁民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把漁網浸泡在蛋白中,再拿去蒸,使魚網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所選用的蛋必須是鴨蛋,因為鴨蛋的腥味,可吸引魚群。漁民取鴨蛋白用作維修漁網,為免浪費食物,於是想出了延長蛋黃食用期的方法,就是把蛋黃和蛋清分開後,灑上海鹽,放在太陽下曬至乾身,之後可用作煮製不同的菜式。時至今天,雖然沒有漁民再採用麻線漁網,原為維修漁網而產生的副產品「生曬咸蛋黃」卻成了大澳特產,這是十分有趣的文化變遷。 此外,廖博士跟小作家們分享了漁民的捕魚技藝。我們經常食用的黃花魚會發出聲響,所以漁夫會伏在魚船底憑聲音判斷魚群的位置,然後下網捕魚。而下網獲魚的方法有幾種,其中刺網法是把漁網垂直張開在水中,然而漁夫需要判斷水流的方向,因為魚群習慣逆流而游,而每天有兩次潮汐漲退,所以要正確下網亦十分考究。對於漁夫捕魚的方法,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並積極發問。 記錄所見所聞 在寫作方面,廖博士鼓勵小作家可把當天所見到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例如:描寫蜑家人十三叔的動作、語言、神態,或是曬咸蛋黃、製豆腐花的有趣經歷。此外,小作家亦可以漁民生活為題,描寫他們的棚屋居住環境、他們的捕魚工作、織網手藝等。他提醒小作家寫作前想清楚文章的主旨目的,不一定要長篇大論,但需要主題明確清晰。 小作家心聲 馬杏宜 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 小六 「今天是第一次到大澳,亦是第一次到棚屋參觀。棚屋有兩層,挺大間的,而且內裏設施很現代化,跟我家差不多。棚屋的主人十三叔所說的語言蜑家話,十分有趣。」 盧德賢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小五 「今天的活動令我認識到大澳的風土人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漁民以前會用麻繩織漁網。為令魚網更耐用,想出用鴨蛋蛋白浸泡漁網,再拿去蒸,而蛋黃亦不會浪費,因被整成生曬咸蛋,由此見識到漁民的智慧。」 問:寫作遊記時,應否將每項細節都寫進文章? 答:遊歷一個地方,有很多親身經歷固然能為寫作提供很多素材,但過於着重交代每一項經歷會分散文章焦點,而且寫得愈多細節則愈花時間,最好挑選有印象或有感受的經歷重點描寫。開始寫作前,可以先回想旅途期間有什麼事讓你印象深刻。 問:如何寫好遊記? 答:寫遊記,可着重在景觀的敘寫和鋪陳上,利用五感的描寫令畫面更添立體;亦可偏重在個人的感受,加入自己的觀點與角度,思索當地的風土人情。加入地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可讓文章更添深度,但要確保資料的真實和可靠。 撰文:李翠琼 攝影:Ken

體驗農耕苦與樂 發掘寫作題材

投入動物保育十多年,與朋友合作開設「清潭地產」農場的生態作家馬屎老師,早前為初中組的小作家們主持流動教室,讓小作家們體驗悠閒農夫的生活,並介紹香港的農業現况,以及如何將農務體驗和自然觀察的感受得來的第⼀手資料,運用在寫作之中。 香港農業概况 5月12日,馬屎老師帶領一眾小作家來到「清潭地產」農場,向小作家們簡介香港農業發展的情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政局動盪不安,大批移民湧入香港,他們大部分是農夫,因此帶來了農業技術。而人口暴增導致食物需求急劇上升,政府為解決糧食供應問題便鼓勵港人耕種,配合在香港多個農地附近建立灌溉水塘,例如清潭、鶴藪等,促進本地農業的發展。到了七、八十年代,香港農業蓬勃發展,農作物自給率達百分之三十。然而,隨着城市化及製造業發展,加上香港的飲用水不足,政府把灌溉水塘改為飲用水塘,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農業在九十年代已由蓬勃走向式微,目前香港主要靠中國大陸來滿足對農作物的需求。 ▲生態作家 馬屎老師 馬屎老師再講解香港現時的農業狀况,他說:「清潭這區的農地,可大概反映香港現時的農業狀况,包含幾個類別的農場:以傳統方式耕種的常規農莊,重視環保及食用安全的有機農莊,以試驗性質及實踐興趣形式經營的農莊,以及讓人前來休息放鬆為目的的悠閒農莊。」 他續稱,「清潭地產」屬於悠閒農莊,以安息為宗旨,農莊內搭建了一個竹棚,棚內安裝了兩張吊牀。竹棚右邊規劃了一個讓人踱步默想、思考人生的迷宮——明陣。而竹棚左邊的一塊農地則種植了玉米。值得一提的是,農莊內種植了幾棵向日葵。當日所見,其中一棵開得十分燦爛,另一棵則含苞待放。馬屎老師解釋,這幾棵向日葵在不同時期栽種,因此當第一株凋謝了,第二株剛好花開,那麼任何時候都有向日葵點綴農莊。 創作初期,大家不用想太多,只要熱愛寫作就夠了, 什麼都寫, 亂七八糟也沒關係。當你慢慢長大, 就可以從以往亂七八糟的作品中,整理出個人思想及寫作風格特色。 —— 生態作家 馬屎老師 了解農夫生活 馬屎老師曾出版書籍《非常生態人》。他主張用五官感受、觀察生態,然後再寫作,那樣文章才會精彩吸引。他與小作家們分享作為農夫的悠閒生活:「早上五、六點天剛亮就會起牀,到農地整理農作物;到九點左右陽光變得猛烈就會離開農地,或是約家人『飲茶』、或是躲在竹棚裏睡吊牀乘涼、喝花茶;到了傍晚時分太陽下山,才會再幹農活。由於『清潭地產』的定位是悠閒農莊,所種的農作物也比較粗生,不需要太多時間打理。此外,農場特別設置了水溝,製造適合營火蟲生活的環境,所以入夜後可看到螢火蟲,還有機會遇到從附近郊野公園走來的小鹿、貓頭鷹和野豬等,生活十分寫意。」 ▲馬屎老師教導小作家們正確使用泥鏟。 流動教室原定安排小作家們在「清潭地產」體驗種植睡蓮的農務,但當日烈日當空,戶外氣溫高達三十多度,活動被迫中止。儘管未能體驗整項農耕活動,小作家們仍到農地嘗試田園工作。部分小作家拿起尖頭鏟幫忙鬆土、翻泥,把泥鏟進膠桶,其他小作家就排成一列,把膠桶傳遞到馬屎老師事前挖好的大坑,將泥倒進坑中,為日後種植睡蓮作準備。在炎炎烈日下,小作家們曬得滿頭大汗,但沒有因此放棄或停下手。馬屎老師就以農莊的農作物慰勞一眾小作家,將蕃薯製成餅乾,將菊花煮成菊花茶,給辛勞過後的小作家們享用。 馬屎老師說:「耕種有苦亦有樂,今天的活動,若有同學覺得被曬得很辛苦,請記住這種辛苦;若有同學覺得睡吊牀很舒服,也請記住這種感覺。因為有一天在寫作時,這些體驗和感受就會再次浮現於腦海,成為你的靈感。」生態作家創作心得 馬屎老師的正職是從事動物保育工作。他表示,寫作於他而言,是一個讓大眾反思人與大自然、或不同生物關係的途徑,亦可以算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教育。他分享道:「寫作時,首先要了解受眾是誰。若是普羅大眾,則不能使用過多專有名詞,文章需要盡量淺白直接;若受眾主要是關心動物的保育人士,我就會寫得比較深入。」 小作家心聲 李晉顥 英華書院 中三 「看得出馬屎老師很有心思地規劃農莊,特別是那幾棵向日葵,一棵凋謝,另一棵就會盛放,給人一種朝氣勃勃的感覺。」 江怡霖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中一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首先用心感受,再寫作,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今次寫作活動令我明白到農夫的生活,既有悠閒的時刻,亦有辛苦的時候。」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從平安包細說歷史 感受長洲習俗變遷

長洲太平清醮是香港別具道地特色的文化傳統,不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被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評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早前,香港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主持小作家流動教室,帶領一眾初中組小作家來到扎根長洲40年的傳統中式餅店「郭錦記餅店」體驗製作平安包,以及簡介長洲的歷史文化。 製作平安包 當日,由「郭錦記餅店」第二代老闆郭宇鈿,講解平安包的製作。他說:「每年長洲太平清醮期間,餅店大概會售出6萬個平安包。平安包之所以大受歡迎,並非因為其味道好,而是『平安』二字。」為了確保質量和產量,現時不少舊式餅店亦以機器代勞部分製包的工序,郭錦記亦不例外,搓麵團及分麵團的工序以機器代勞,而包餡的工序依然由人手進行。 小作家們參觀餅店工場的同時,也親身體驗了包餡,以及最後在蒸熟的平安包上蓋印的步驟。夏日炎炎,餅店工場雖然悶熱,但無減一眾小作家的興致。各人一邊學習包餡的技巧,一邊聽郭老闆分享餅店的歷史及逸事,再將各自的平安包放進蒸爐。待平安包蒸好後,小作家們輪流用蓋章,配以紅色食用色素,為自己的包蓋上「平安」二字。 在蒸熟的包子印上平安包的靈魂——「平安」二字。 簡介長洲歷史 除了製作平安包的環節,鄭寶鴻先生也向學生展示了關於長洲的舊報紙及舊照片,以簡介長洲歷史。他說:「從一份1884年的報紙資料可知,當時仍然是清政府統治時期,為了驅趕疫症,已有進行太平清醮這項祭祀活動。當中最大的包山高度差不多是4、5層樓,採用6千個包製成,重達6噸。長洲居民相信包子能保一家平安,到清醮後期紛紛把包子搶走,漸漸形成了搶包山比賽。」鄭生續稱,不幸的是1948年及1978年都發生過包山倒塌的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因此長洲太平清醮自1978年起遭停辦,至2005年才獲准復辦。 太平清醮的高潮可以算是飄色巡遊,一個個扮相別緻的小孩站在色櫃上,穿梭於大街小巷中。飄色巡遊期間,居民會把各種神像抬出,一起巡遊,到了活動的尾聲,各遊行隊伍會把神像以最快速度送回神棚中,也是飄色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稱為「走菩薩」。相傳最早到達者福氣最多,因此各人爭先恐後地搶着跑回神廟。然而,過去為此屢起衝突,現已經改為由不同隊伍順序跑回神棚中。 此外,鄭生亦分享了長洲警局被海盜入侵、三名印籍警員被殺的故事,香港淪陷時期東江中隊保護長洲居民的事蹟,以及長洲醫院、留產所、金鋪等建築的歷史,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樂道。 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 資料蒐集心得分享 鄭寶鴻先生著書近30本,包括《香港城區發展百年》、《港島街道百年》、《百年香港慶典盛事》等。他分享道:「我喜歡攝影,到處拍攝香港的舊建築、物件等。另外,亦喜愛收藏舊報紙、照片和郵票,並寫下筆記。到要出書的時候,我把筆記整理好,已經有很多有用的資料。因此,鼓勵各位小作家於平日收集有興趣的資料,對日後寫作、出書都有幫助。好像今天來到長洲看到、聽到、體驗到不少關於長洲的事物,回家可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化成文字記錄下來。」 小作家心聲 李正皓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中一 「很開心可以親手製作平安包,同時學習到長洲的歷史文化。」 董雯悅 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 中二 「體會到在餅店工作的辛苦,廚房沒有冷氣,又熱又焗。另外,透過鄭生的分享,更清楚長洲太平清醮的歷史,飄色中走菩薩的環節,感受到人們的誠心,祈求平安。」

突破課堂教學框架 活動多元激活創意

寫作源於生活,日常每個細節都可以是寫作的靈感來源。在過去的學年,《明報》與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安排一系列多元化的寫作活動,邀請不同範疇的作家、專家、學者,教導小作家從生活中發掘素材,訓練創作思維,增強寫作技巧。 鄧宛霞(圖左)和耿天元(圖右)為小作家講解角色行當的分類。 認識本土 涉獵文化 「小作家培訓計劃」自2012/13學年開始舉辦,起初只為初中學生提供寫作培訓,目前計劃涵蓋初小組、高小組及初中組,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寫作活動。新學年的培訓計劃即將展開,現正招募參加者。 2015/16學年培訓活動的其中一個焦點是歷史與文化,不同組別的小作家,分別走訪文化館、博物館、電影資料館、戲曲劇場等,實地認識香港歷史,涉獵中華文化;而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作家,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和互動教授形式,培訓小作家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包括小說、自傳、描寫文、抒情文及說明文,甚至食經及影評等,讓他們能作多方面嘗試。 「流動教室」遊坪洲 賞京崑 「流動教室」是「小作家培訓計劃」別樹一幟的培訓項目,旨在突破傳統教學框架。上學年初中組的「流動教室」共有4個,各自精彩,首先是「春日坪洲文學散步」,由居於坪洲的詩人飲江帶領一眾小作家,遊走這個小島的風景名勝,穿梭橫街窄巷感受地道的風土人情,享用傳統食物,復欣賞文學,思考寫作,且即席揮毫,度過一堂不一樣的學習課。 初中組另一個「流動教室」在京崑劇場進行。京劇崑曲被尊為中華文化瑰寶,京崑劇場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鄧宛霞及導師耿天元,不僅給小作家講解「京崑藝術的文化底蘊」,介紹角色行當的分類,縷述打擊樂如何貫穿整個表演成為世界絕無僅有的一門演出,還即場示範唱腔、做手,令小作家大開眼界。 饒宗頤文化館導賞員向小作家介紹香港百年歷史,讓他們學習更多歷史知識。 訪大夫第 向文壇宗師致敬 初中組「流動教室」尚有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帶領小作家走訪元朗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察往昔士大夫的居所、科舉年代的書室和接待考生的客舍,從認識歷史古蹟到啟發寫作靈感。在香港電影資料館,作家兼電影人黃勁輝與小作家一起觀賞他花了6年時間拍攝、向當代文壇宗師致敬的紀錄片《劉以鬯:1918》,並親自講述拍製影片的歷程、劉以鬯的寫作成就及其生活點滴。 乘電車學寫作 探知歷史建築 高小組的「流動教室」精彩程度也不遑多讓,資深編輯兼作家李洛霞以「電車『慢遊』細味城市百年變遷」為題,講解也斯、小思及阿濃等知名作家描寫電車與城市面貌的筆法,再帶領一眾小作家分乘兩輛古典電車,自西環屈地街車廠,前往港島東區筲箕灣東大街總站,細看沿途風光,並印證導讀文章所述景貌,了解電車沿線市區變化之餘,也掌握箇中寫作技巧。此外,作家兼文化旅遊人陳天權,帶領小作家暢遊由昔日歷經檢疫站、監獄、醫院,而活化成功的饒宗頤文化館,又以「香港歷史建築和保育」題目主講,教導如何從中發掘寫作素材,以及遊記的撰述技巧。 觀動畫麥兜 悟做人道理 初小組亦有一堂「作家精讀坊」,就是在香港電影資料館欣賞港產動畫電影《麥兜故事》。屬於本土創作的《麥兜故事》,從繪本到動畫,既有地道的文化內涵,又標誌着香港精神,電影場景充滿大量香港本地特色街景,當中亦穿插了一些歷史大事。放映完畢,作家、大專兼任講師唐希文帶領小作家認識主角卡通人物「麥兜」的造型構思,從中學習影片縷述的香港歷史和做人道理。 初小組小作家坐在地上與「雄仔叔叔」阮志雄(圖左)互動,表現十分踴躍。 寫作日營 輕鬆多樣 「寫作訓練日營」是培訓計劃另一亮點。本學年分成高小組及初中組兩天進行,在整天輕鬆活動中,高小組既有舞台經驗豐富的張飛帆講解舞台劇劇本編寫技巧,又有資深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分享「穿街過巷 香港探奇」的心得;除此,小作家嘗試即席創作劇本,現場演繹話劇,發揮無限創意。初中組日營則有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宋淑慧,跟小作家探討新聞報道與報告文學的異同;有香港巴士迷教父稱譽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及出版人陳自瑜更主講從巴士看世情,以及作家兼資深編輯李洛霞引導小作家根據多位香港作家對香港本土風貌的描寫片段,即席「串流」創作。 小組討論有助加強團體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圖為初小組小作家的討論情況。 「寫作訓練日營」在輕鬆的活動中學習各種寫作技巧。 培訓班寫作技巧與思考並重 培訓班主要教授寫作技巧,但並非如課堂式的授課,其中初小組最為活潑,小作家坐在地上與講者互動,家長從旁「觀課」,既分享過程中的歡愉,也能掌握一招半式,往後適時引領孩子學習。初小組的培訓班,有自稱「故事人」的「雄仔叔叔」阮志雄講解故事創作的靈感來源,資深創意人劉遠章教導如何啟發創意思維,以及由擅長創作兒童故事和手製繪本的Auntie Van Van主講「寫作由幻想開始」。 高小組培訓班的講題則貼近生活,作家兼編輯方舒眉分享「觀察生活 隨心寫作」的心得,指導用心感受發生在身邊的平凡事,就能把隨想化成文字;周淑屏擅寫吃的溫情小品,她以「為食寫作:寫食物、寫人情」為題,教導怎樣將對食物的感覺,轉化成寫作材料;曾當社工的「寫作人」蔣慧瑜主張「寫作說理不說教」,認為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小故事,只要言之有物,也可引申為大道理,並透過文字發放正能量,激勵讀者;資深教育工作者、現專注兒童及青少年文學創作的馮珍今,則以「故事的構思與寫作」為題,分享箇中竅門。 兒童故事和手製繪本作者Auntie Van Van主講「寫作由幻想開始」。 廣告、電影、文學、寫作 無論是講者類別或講題,初中組的培訓班都很不同。作家兼資深廣告創作人鍾國強講解廣告創意的竅門,以及文字在廣告的運用要點;職業導演及專欄作家趙崇基,指電影與文學同屬創作,甚至互為影響,並講述「電影與寫作」的關係;曾分別以新詩及散文奪得文學獎的劉偉成,以「新詩與散文靈感的捕捉」為題,傳授創作的法門;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劉燕萍博士,則以「從妖猴到聖佛——西遊記中悟空的成長路」為題,剖析作家筆下角色帶來的感悟,以及了解當中的文化意象。 「作家精讀坊」推介傑作 「小作家培訓計劃」鼓勵閱讀,因此各組均設「作家精讀坊」,分別由作家及大專兼任講師唐希文,資深編輯李洛霞,以及資深中文科主任蒲葦主持,他們導讀名家傑作,復分析創作思維、寫作技巧,所推介的作品遍及古今中外,如《城南舊事》、《小王子》、《安妮日記》等。 小作家及家長心聲 陳欣希 九龍禮賢學校 升小五 參加了「小作家培訓計劃」後,我學到很多寫作技巧,例如描寫文和小說,以及人物角色設定技巧。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的「流動教室」,讓我認識到不同歷史建築的結構特色,很有趣。另外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介紹香港由開埠至今的歷史,從圖片中可以看到每個年代的生活情况,令我認識更深。 陳熹樂 國際基督教音樂小學 升中一 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能夠走出班房,到不同地點學習,比在校上課更加有趣。我學到各種寫文章的技巧,像如何利用開首一段吸引人閱讀下去。 陳子朗 拔萃小學 升中一 培訓計劃以互動形式教授寫作技巧,不只邀請專家主持講座,更設有「流動教室」,帶大家走出校園認識不同事物;我認為「文學散步」的形式可以讓學生親身觀察和體驗,實地尋找靈感和素材,能啟發他們的創作思維,比傳統授課更加有趣和豐富。

走訪中西交融大夫府第 感知歷史造學問之道

古舊建築遺留下許多歷史故事,反映在一磚一瓦,門廊屋簷之上。身處其中,恍如置身古代,窺探昔日社會與人民生活面貌。「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流動教室」,邀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帶領30多位小作家,一起走訪元朗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察往昔士大夫的居所、科舉年代的書室和接待考生的客舍,從認識歷史古蹟到啟發寫作靈感。 光緒御賜牌匾高懸正廳 大夫第位於元朗新田永平村,為當地大戶文頌鑾於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興建,該建築牆基以花崗條石砌築,上半則是青磚牆,周遭不乏糅合中西方建築元素的雕塑與圖案。踏入正廳還可見掛有兩塊由清朝光緒皇帝於1875年御賜的牌匾,分別刻有漢、滿兩種文字,乃全港獨有。 何佩然教授指出,大夫第將傳統中式及西方華麗建築結合,採納西方的石材、泥塑及雕塑,並製作出複雜的花卉圖案。在當中可發現石灣陶瓷和許多中國傳統吉祥物,例如八仙法器、金錢、雲、蝙蝠、鹿、麒麟、梅蘭菊竹,亦有西式的時鐘、石柱、花卉雕塑、拱門的彩繪玻璃等,反映當年士大夫接觸到西方文化,並有意將之引入村內。 科舉進仕 光宗耀祖 清暑軒位於屏山坑尾村,與毗鄰的覲廷書室皆是鄧族祖業,於19世紀70年代落成,用於接待賓客。清暑軒樓高兩層,裝飾華麗,中西建築元素相融,第二層更有通道與覲廷書室相連。覲廷書室稍早於清暑軒落成,是鄧族廿二世祖香泉公為紀念先父覲廷公而興建,設立書室以培養族中子弟考取科舉,進身仕途,光宗耀祖,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科舉制度廢除後,覲廷書室仍負起教育子弟的任務,兼具祭祀的用途。 清暑軒的漏窗兩旁書有對聯「紅日當窗花絢錦,和風繞檻桂生香」,何教授表示,對聯描述大自然與屋的關係,現時到訪者可能只感到悶熱,亦聞不到花香,但可從對聯中的紅日與和風,猜想一下究竟是作者當日對建築物的真實感受,抑或是為求工整的造句。此外,清暑軒的設計除有與功名利祿相關的中式吉祥圖案,拱門、窗框的圖案也有西方特色,可見西方文化在當時是一種潮流,民眾擁有採納西方文化的態度,同時反映屋主富裕及與時並進。 何教授認為,今次「流動教室」選擇到訪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賞歷史建築之餘,尤其值得學習是前人造學問的態度;另外,好的作品不一定需要優美詞藻堆砌,而必須用心觀察事物和加以思考,再將個人感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才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 小作家心聲 胡嘉穎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中二 初時覺得大夫第及清暑軒沒有想像中的華麗,但卻愈看愈美,當中最喜歡精雕細琢的門戶,而漏窗則最有中西文化交融的感覺。另一方面,今次「流動教室」亦令我體會到若要撰寫好文章,須做好觀察與思考的功夫,尤其涉及歷史和古舊建築時,對一磚一瓦也不能錯過。 周國曄 聖士提反堂中學 中三 我家住港島西,平日甚少踏足新界。首次參與「流動教室」,有機會接觸中西文化合璧的古老建築,感覺良好;從何教授的介紹中,知道很多中國歷史,了解到過去不少建築設計是為了炫耀,而且村民十分迷信風水。在寫作層面上,活動增加我尋找更多鄉村故事的興趣。

春日坪洲文學散步 賞景說情細味詩韻

居於坪洲的詩人飲江,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春天日子,帶領「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35位小作家,遊走這個小島的風景名勝,穿梭橫街窄巷感受地道的風土人情,享用傳統食物,復欣賞文學,思考寫作,尋且即席揮毫,度過一堂特別的「流動教室」 飲江好客 備島民茶果款待小作家 曾獲多項詩歌文學獎的飲江,當天帶着多款島上居民自家製茶果在坪洲碼頭迎接小作家,盡顯島民熱情好客的一面。大家吃過茶果後,便開始遊覽坪洲。首先,飲江與小作家路過島上唯一並已結業的戲院,以及已停辦的學校,順道介紹島上地方歷史。 之後,小作家參觀了獲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的天后宮,以了解坪洲原居民的信仰。飲江指出:「最初在坪洲定居的是漁民,他們都是信奉天后。這所天后宮建於1798年,見證着坪洲的歷史變遷和發展。」他又介紹立於廟旁《奉禁封船碑》的由來:清朝道光十五年,島上漁民稟請縣衙禁止官吏以捕捉海盜為名,而濫徵召用民船,於是立碑為記。接着,小作家參觀金花廟後,就沿岸邊而行,欣賞坪洲的山水之美。 橫貫坪洲的山路,可眺望愉景灣及迪士尼樂園。飲江一路上與小作家閒話山水美景,訴說歷史文學,邊走邊談,很快路過「大中國火柴廠」的舊址,他講解了這所曾經是東南亞最大火柴廠的事蹟,又指坪洲工業發展高峰期曾開過逾百間工廠。 參觀遊覽的環節於手指山山頂結束,小作家下山後,在勝興茶室吃午餐。該店供應傳統中式茶樓點心,舖面雖然不大,店員推着點心車叫賣馬拉糕、糯米包、粉果等,別具懷舊味道。飯後,小作家與茶室老闆有說有笑,散發濃濃的小島人情味。 生動有趣的文學課 啓迪思維 未幾,眾人轉到聖家學校的課室,參與飲江為他們準備了的一堂生動有趣文學課。飲江選取了5篇文章,內有詩歌、散文和小說,包括意大利薩巴的〈我養母家〉、西班牙希梅內斯的〈惠特曼〉、日本谷村俊太郎的〈春天〉等,希望小作家透過欣賞這些優秀作品,從而提升理解能力和想像力,並在創作取材、寫作方法上有所啟迪。 飲江十分重視讀詩,因此邀請不同小作家先誦讀詩歌,才深入闡述內容,然後讓他們分享各自的體會和心得,思考其中有什麼發現和啓發,有什麼可資借鑑。對於表現出色者,飲江更送贈其作品《行為藝術》予以鼓勵。 飲江認為寫作不難只要懂得運用簡單的文字,展現豐盛的生活,便能創作出色的文章;他建議小作家嘗試回想生活的點滴,設法收納所得,並透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接着,小作家即席揮毫寫詩,然後互相分享。及後飲江讚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寫出這樣有意境有層次的詩,實在難得。」並囑咐小作家繼續努力。 小作家心聲 李琳 嶺南鐘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中二 飲江老師的教詩方法,像一個猜謎語遊戲,讓我覺得詩歌很有趣。在創作練習時,最初我想不到題目,然而憶起在碼頭遇見的老人家,他們慈祥的臉孔給我啟發,於是把他們的五官用詩歌手法描寫出來,最後獲得老師稱讚,很開心。 黃摰毅 聖保羅男女中學 中二 這次「流動教室」讓我看見了香港樸素、寧靜的一面,特別是登上手指山山頂,俯瞰坪洲的全景,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令我覺得過程中所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另外,飲江老師的課堂增加了我寫詩的興趣,〈煙花練習20〉那首詩的比喻十分精彩,激發了我嘗試運用比喻來創作的動力。

筆下電車 盡顯城市變遷與情懷

港電車有超過100年歷史,既是無數市民的交通工具,也見證了整個世紀的城市轉變。過去,很多作家會以電車為創作素材,連結城市風貌和情感,這些作品至今讀來依然饒有趣味,令人觸動。 「小作家培訓計劃」高小組「流動教室」特以「電車『慢遊』細味城市百年變遷」為題,先由資深編輯兼作家李洛霞講解也斯、小思及阿濃等知名作家描寫電車與城市面貌的作品,再帶領一眾小作家分乘兩輛古典電車,自西環屈地街電車廠,緩緩前往東區筲萁灣大街總站,細看沿途風光,並印證導讀文章所述景况,了解沿線市區變化之餘,也掌握箇中寫作技巧。 未遊電車河 先讀名家傑作 在登上這次的「流動教室」——古典電車前,小作家先在前西區裁判法院的活動室集合,聆聽李洛霞導讀也斯、小思、阿濃、鷗外鷗、符公望、蒲葦等作家描寫「電車與我城」的作品,亦概述電車沿線各區地標的今昔變化。李洛霞表示曾居於灣仔的小思老師,非常熟悉灣仔、銅鑼灣及北角一帶,她多年前的作品〈春秧街〉寫道:「龐然的電車,幾乎逐寸向前挪移,買菜的男男女女,老老幼幼,『感覺』電車駛近,就把身子一側,僅可容寸,電車自他們背後緩緩——緩緩的路過,一切如此相安無事,遂成春秧街的一種風光。」巧妙地刻劃出電車與人的關係,同時準確地描了至今依然存在的獨特小區風貌。 李洛霞指也斯筆下的〈電車的旅程〉,亦十分精彩。也斯藉着一次帶領外國友人乘坐電車的旅程,盡述港島各區不同面貌,包括由北角街市坐電車向西行,至上環的西港城。文章中提及北角和春秧街的變與不變的景象、維多利亞公園與對街屹立的仿古大樓(興建中的香港中央圖書館)給作家的感覺、電車駛進跑馬地時所引發的生死領略…… 電車入詩的作品也有不少,且各有特色。李洛霞說很喜歡阿濃的〈電車上〉,詩中描寫他坐電車至終點再回頭,既喜歡「明月伴我行」,但同樣享受「把月兒留在後面」獨自一人的感覺。此外,李洛霞認為符公望於1949年用廣東方言撰寫的〈黃腫腳〉別有本土風味:「架架電車擒滿人/好似個甴曱摟滿成身蟻/有事去上環/重迫過去輪米」幾十年前的詩作描寫電車擠迫情况,今天看來依然不覺過時。 細緻觀察 寫出個人感情 小作家寫電車相關的文章該如何下筆?李洛霞教導說:「並非只在電車上紀錄看到的風景般簡單,宜有個人對電車的感受,或是利用電車寄託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猶如小思和也斯的文章都有寫過電車駛經的中環匯豐銀行,然而二人對這幢建築物的看法卻是截然不同。 李洛霞說:「也斯喜歡中環匯豐銀行開放式的佈局,小思則覺得這種新穎的設計不像樣,從中可看到兩位作家對同一棟建築物有兩種感覺、兩種描寫。」因此,她提醒小作家在觀察事物時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意見,懂得描寫自己真正的感覺。這些感覺除了細心觀察,也源自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和聆聽別人的說法;集思廣益後再加以思考,批判取捨,慢慢便會形成自己的觀點。 聽畢講解,小作家便登乘20年代風格的開篷電車,開始一個穿越港島的迷人旅程…… 小作家心聲 陳致誠 北角官立小學 小六 今次的「流動教室」,我印象最深刻是導讀小思的〈春秧街〉,文中講述很多人在春秧街買菜的情況,讓我明白下筆前應細心留意周遭的環境,然後設法去描寫。 張樂欣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小四 我很高興參加今次的「流動教室」,讓我能夠見識懷舊電車,沿途亦特別留意李洛霞老師提及的中環匯豐銀行。之前我沒有接觸過電車的文章,今次活動讀了也斯的〈電車的旅程〉,令我十分欣喜。

屏山嘗傳統盆菜 學寫食物五感法

新春跟親朋好友吃團年飯,很多人會選擇傳統盆菜,豐富食材確帶來多樣化的味道。描寫食材的味道,也是培養小作家寫作技巧的好機會,例如運用五感法之外,配合恰當的修辭手法,能夠具體地表達食物的滋味及人情。 為讓小作家深入了解當中的寫作技巧,培訓計劃的流動教室特意安排高小組及初中組共160位同學,來到元朗「屏山傳統盆菜」餐廳,細聽三代俱經營盆菜的原居民鄧聯興講解盆菜的源起及做法,並由作家兼大學講師唐希文講授如何透過描寫食物帶出道理的寫法,亦透過本土文化傳承的題材,讓中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撰寫食物背後的文化意義及個人情感。 利用感官寫食物 創意無限 描寫食物的方法有很多,五感是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唐希文表示:「第一步要懂得形容食物,最基本是運用『五感法』,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五個感官來形容食物。」她先要小作家嘗試從視覺上形容蘋果,有的小作家想到「紅色皮帶有光澤、紅彤彤的」等形容詞。 在聽覺方面,有小作家會使用一些擬聲詞,例如食材投入鍋時的「噗噗」聲、進食時「咔咔嚓嚓」聲,唐希文欣賞他們的創意,「將這些烹調或進食時的聲音撰寫出來,可以令人想像食物帶給你的獨特體驗。」她續表示,「利用嗅覺方面,若只用『香氣撲鼻』便較為籠統,再具體一點可用『花香』、『果香』來形容不同的香味。」 至於味覺就更加容易,常用的有甜酸苦辣;而以「滾燙燙」、「熱辣辣」等詞來描寫盆菜的觸感則最為貼切。 另外,小作家也嘗試用五感法形容喜歡的食物,有的形容巨峰提子味乳酪,「有種水果甜香,略帶濕漉漉的觸感,味道清甜香滑,吃到最後一口時刮杯底發出『嚓嚓』聲。」唐希文認為:「小作家將進食時的情境也能夠表達出來,五感的形容都非常好。」;另一位小作家形容日本長腳蟹,「橙略帶白色的蟹殼很堅硬,雪白帶有絲絲橙色的蟹肉,嗅起來陣陣的海洋鹹味,蟹肉柔軟。」唐希文也甚為讚賞,她表示:「形容得很完整,由外形到裏面的蟹肉,令人有垂涎欲滴的感覺。」 食物背後喻意深 透視社會人生 小作家掌握用五官形容食物後,下一步便可嘗試運用修辭手法,以物喻人,將食物比喻人物事或情感,反映個人的感情,甚至是對社會的意義。 唐希文透過也斯的《給苦瓜的頌詩》教導小作家:「『柔軟鮮明的事物』比喻老人家外表滄桑,內裏溫柔,看透世情。他們見識經歷多,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而詩中『把苦澀藏在心中』不輕易向別人傾吐自己的經歷,將苦瓜比喻成熟對社會有貢獻且有智慧的老人。」 接著,唐希文跟小作家分享食物詩《白粥》。「白粥跟材料的配搭,主角是照顧者,描寫人情味。另一方面,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表面寫粥,描寫人及中華文化。」最後,她以《香港盆菜》教導小作家透過食物寫出人情、社會,甚至是香港文化或歷史。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