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記

窺探海下灣迷人風光 生態體驗啟迪思維

珊瑚礁被譽為「海中的熱帶雨林」,是海洋中非常重要的棲息地,孕育出多種海洋生物,甚至連鯊魚亦間接依賴珊瑚群落生存。而香港最美的珊瑚群落位於水質優良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早前,高小組小作家的流動教室在海下灣進行,透過海灘活動、角色扮演活動,讓一眾小作家認識不同魚類的有趣特徵。當日的重頭戲是乘搭特製玻璃底船到珊瑚群落,觀賞多種香港常見的珊瑚,如:扁腦珊瑚、牡丹珊瑚、石葉珊瑚等,小作家們都十分投入。 認識有趣海洋生物 在海下灣海岸公園職員的帶領下,一眾小作家在海灘上尋找小魚的食糧及躲藏棲身的地方。魚類的食糧包括枯樹葉、蜆、螺等;而小魚棲身及保護自己的地方,則有貝殼、蠔殼及石縫等。 接着,小作家們學習了關於珊瑚的知識。珊瑚是珊瑚蟲及其骨骼的通稱,珊瑚蟲是刺絲胞動物,生長在珊瑚骨中,與蟲黃藻共生。蟲黃藻透過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源源不絕的營養物資。珊瑚的繽紛色彩,來自共生藻的多種色素,讓它能隨不同環境而呈現不同的顏色。然而,當海水溫度過高,共生藻離開珊瑚骨,珊瑚會失去色彩,這種現象稱為「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時,令珊瑚蟲無法吸收足夠營養,甚至令珊瑚蟲死亡,影響整個珊瑚群落正常運作,問題不容忽視。 ▲小作家們乘搭特製玻璃底船,觀賞不同種類珊瑚和海洋生物。 除了珊瑚,小作家們亦認識了其他在珊瑚礁生活的生物。顏色豔麗的鸚鵡魚,牠的嘴巴長得像核桃的開合器,以便牠咬碎珊瑚骨,吞食蟲黃藻。而長滿尖刺的海膽,嘴巴長在腹部,方便吸食岩石上的藻類食物,另一方面牠的肛門就長在頭頂上,十分有趣。再者,不同的海洋生物會利用自身保護色,以應對海洋中的重重威脅,正如鯊魚腹部是白色,背部顏色較深,有助年幼的鯊魚在大海中保護自己,因為當有陽光時,從海底往上望是鯊魚可隱藏在白光中,較難被敵人發現,反之從上往下望,顏色比較深,鯊魚的保護色亦能發揮作用。 ▲梁永健(Tony Sir) 細心觀察大自然 曾出版《與孩子一起上的十三堂自然課》、《生態悠行─綠色香港》、《綠色香港─生態欣賞與認識》的中學地理老師梁永健(Tony Sir)亦來到小作家課堂,分享創作多本生態書籍的心得及技巧。Tony Sir熱愛旅行,他分享了自己到訪復活島看摩艾石像、北極圈探訪聖誕老人,以及在沙漠車輛掉進沙坑無法前進的經歷。他鼓勵小作家們平時多觀察、接觸大自然,可到城門郊野公園看猴子、夏天到大埔滘看螢火蟲、秋天到大棠看紅葉等,對事物有興趣亦可上網搜尋資料多加認識,再把經歷和感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另外,他亦跟小作家們討論香港面對珊瑚白化的威脅,呼籲小作家們可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減少用電,例如:房間沒有人就關掉燈和冷氣。 ▲海下灣保留了四座石灰窰遺址,也就是從前海下灣村民利用珊瑚骨和貝殼燒製石灰的地方。 小作家心聲 鄧卓豐 聖類斯中學(小學部) 小五 今天學到很多海洋知識,而且透過船底玻璃,看到珊瑚和附近生物,覺得很有趣。 楊鈺凝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 小五 由於第一次坐玻璃船看珊瑚,十分難忘,同時亦認識不同魚類的有趣特徵,例如有些魚類利用自身顏色來保護自己。 郭冰瑩 聖公會彼得小學  小四 坐玻璃船見到不同種類的珊瑚、海參、小魚等,十分刺激。另外,透過課堂活動,設計魚服裝,令我可以思考魚類在大海中如何保護自己。我們以石頭為設計理念,衣服是灰色,上面有些石紋,希望小魚能在石縫間躲藏,不容易被捕食者發現。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從平安包細說歷史 感受長洲習俗變遷

長洲太平清醮是香港別具道地特色的文化傳統,不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被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評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早前,香港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主持小作家流動教室,帶領一眾初中組小作家來到扎根長洲40年的傳統中式餅店「郭錦記餅店」體驗製作平安包,以及簡介長洲的歷史文化。 製作平安包 當日,由「郭錦記餅店」第二代老闆郭宇鈿,講解平安包的製作。他說:「每年長洲太平清醮期間,餅店大概會售出6萬個平安包。平安包之所以大受歡迎,並非因為其味道好,而是『平安』二字。」為了確保質量和產量,現時不少舊式餅店亦以機器代勞部分製包的工序,郭錦記亦不例外,搓麵團及分麵團的工序以機器代勞,而包餡的工序依然由人手進行。 小作家們參觀餅店工場的同時,也親身體驗了包餡,以及最後在蒸熟的平安包上蓋印的步驟。夏日炎炎,餅店工場雖然悶熱,但無減一眾小作家的興致。各人一邊學習包餡的技巧,一邊聽郭老闆分享餅店的歷史及逸事,再將各自的平安包放進蒸爐。待平安包蒸好後,小作家們輪流用蓋章,配以紅色食用色素,為自己的包蓋上「平安」二字。 在蒸熟的包子印上平安包的靈魂——「平安」二字。 簡介長洲歷史 除了製作平安包的環節,鄭寶鴻先生也向學生展示了關於長洲的舊報紙及舊照片,以簡介長洲歷史。他說:「從一份1884年的報紙資料可知,當時仍然是清政府統治時期,為了驅趕疫症,已有進行太平清醮這項祭祀活動。當中最大的包山高度差不多是4、5層樓,採用6千個包製成,重達6噸。長洲居民相信包子能保一家平安,到清醮後期紛紛把包子搶走,漸漸形成了搶包山比賽。」鄭生續稱,不幸的是1948年及1978年都發生過包山倒塌的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因此長洲太平清醮自1978年起遭停辦,至2005年才獲准復辦。 太平清醮的高潮可以算是飄色巡遊,一個個扮相別緻的小孩站在色櫃上,穿梭於大街小巷中。飄色巡遊期間,居民會把各種神像抬出,一起巡遊,到了活動的尾聲,各遊行隊伍會把神像以最快速度送回神棚中,也是飄色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稱為「走菩薩」。相傳最早到達者福氣最多,因此各人爭先恐後地搶着跑回神廟。然而,過去為此屢起衝突,現已經改為由不同隊伍順序跑回神棚中。 此外,鄭生亦分享了長洲警局被海盜入侵、三名印籍警員被殺的故事,香港淪陷時期東江中隊保護長洲居民的事蹟,以及長洲醫院、留產所、金鋪等建築的歷史,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樂道。 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 資料蒐集心得分享 鄭寶鴻先生著書近30本,包括《香港城區發展百年》、《港島街道百年》、《百年香港慶典盛事》等。他分享道:「我喜歡攝影,到處拍攝香港的舊建築、物件等。另外,亦喜愛收藏舊報紙、照片和郵票,並寫下筆記。到要出書的時候,我把筆記整理好,已經有很多有用的資料。因此,鼓勵各位小作家於平日收集有興趣的資料,對日後寫作、出書都有幫助。好像今天來到長洲看到、聽到、體驗到不少關於長洲的事物,回家可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化成文字記錄下來。」 小作家心聲 李正皓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中一 「很開心可以親手製作平安包,同時學習到長洲的歷史文化。」 董雯悅 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 中二 「體會到在餅店工作的辛苦,廚房沒有冷氣,又熱又焗。另外,透過鄭生的分享,更清楚長洲太平清醮的歷史,飄色中走菩薩的環節,感受到人們的誠心,祈求平安。」

小作家親手烤焗叉燒酥 認識香港飲食文化發展

《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飲食文化至為重要。 「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籌辦多元化創意寫作活動,尤以流動教室最受歡迎。今次流動教室移師到烹飪教室,讓小作家們親自炮製本地代表食物 -- 叉燒酥,並邀請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帶領小作家們一同穿越時空,回到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感受當時社會基層的飲食文化。 小小叉燒酥 糅合中西飲食文化元素 今次流動教室變身烹飪教室,小作家親手製作香港本地代表食物 -- 叉燒酥,其濃厚的廣東「內涵」與西式酥皮外表,恰好代表香港中西夾雜的飲食文化。蕭博士解釋:「叉燒跟其他燒味一樣,都是中國粵菜中的一種廣受歡迎的美食。燒味源於廣東,在香港、澳門、台灣及華南地區流行,遠至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餐館都吃得到。 顧名思義, 叉燒乃是將「半肥瘦」脢頭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燒熟而成,燒烤時會在表面塗上紅色的叉燒醬,醬汁主要材料包括生抽、蒜蓉、麥芽糖、南乳、五香粉和酒等廣東菜常用的調味料。至於用以包裹餡料的酥皮,有指源於17世紀的法國,由麵粉、牛油和水混合製成,迄今已成為西方糕點廚師的常用材料。可見,叉燒酥其實是中西飲食文化碰撞交流之下的「混血兒」,慢慢地不論在中式酒樓還是西式餅店,都可輕易找到!叉燒酥成為了香港飲食文化中的代表食物。 新派叉燒酥 創意出爐 聽罷蕭博士的解說後,一班小作家已急不及待大顯身手了!由烹飪教室Cooking Fever創辦人兼烹飪導師Celia,指導小作家們烤焗叉燒酥。她大讚小作家們拿起刀和鑊剷的模樣甚有功架,甚有小廚神的風範。 焗叉燒酥的步驟十分簡單:把急凍酥皮置室溫解凍15分鐘,同時預熱焗爐至200度;小作家們開始準備餡料,叉燒和洋蔥分別切粒,逐一以中火略炒,夾在酥皮之中,用鐵叉壓實酥皮埋口,刷上蛋漿和灑上芝蔴,放入焗爐焗大約15至20分鐘便可。 期間蕭博士在旁邊提點,與小作家分享入廚經驗和美食心得。部分小作家更發揮創意,設計出大小不一、形狀奇趣兼獨一無二的「新派」、「變種」、「自家品牌」叉燒酥,學習氣氛愉快。 ▲Celia老師正在細心講解及示範叉燒酥的製作步驟。 終於大功告成了!一盤盤熱烘烘、酥皮呈金黃色的叉燒酥,從焗爐端出來的時候,叉燒和牛油混雜的香氣即時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大家都讚嘆新鮮出爐、加上親自動手製作的叉燒酥,不僅色澤金黃,撲鼻而來的香氣引得小作家們食指大動。 蕭博士於是提出:「那麼我們不如『先吃為快』,吃完才聽有關香港飲食文化的講解吧!」大家當然亦欣然接受了蕭博士的建議,以極其迅速的行動作出回應,就在一片喧鬧之中,所有叉燒酥全數落入了各人的咀巴裏! ▲左起:Cooking Fever創辦人Celia、蕭欣浩博士 回顧50年代光影小說 見證飲食與文學融合 在互動學習的環節,蕭博士以「飲食與文學的融與合」為題,帶領小作家們從昔日的文學作品中,追溯50至60年代香港之飲食文化。他解釋,大家今天常常將「香港是美食天堂」掛在嘴邊,其實嚴格來說只不過是近三、四十年演變而來的。 從昔日作家所寫的報章專欄文章、黑白粵語片電影劇情可見,戰後的香港經濟尚未起飛,消費者負擔外出用膳的能力有限,絕不像我們今天隨時都能去酒樓、快餐店及茶餐廳等用餐。至於西方飲食文化對於絕大部分民眾來說,更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西餐尚未在平民之間普及又從何憑證呢? 他逐舉列, 作家侶倫於195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窮巷》為參考,此書獲公認為50年代重要的香港文學作品,內容真實地反映了香港戰後低下階層市民生活。其中一段提及三文治的章節,作家為了讓讀者理解何謂三文治,竟然煞有介事地形容它是由兩片麵包加上南乳和蔴油再夾起來吃的食物,還稱讚道一嗅已知道是人間美食,情況就像今天創科專家介紹一些日新月異的嶄新技術時,需要因應受眾的科技知識水平,以比喻的方式來解說一樣。 ▲蕭博士以「飲食與文學的融與合」為題,帶領小作家們從昔日的文學作品中,追溯50至60年代香港之飲食文化。 另外,蕭博士亦帶來了多套經典的黑白粵語片電影,好像於1960年上映、由謝賢、胡楓主演的《難兄難弟》(小作家都認不出這兩位昔日影壇巨星年輕時的模樣!),當中有一段情節講述兩人為了追求心儀的女孩,不惜典當家財,也要籌錢帶女生光顧價錢高得令人咋舌的高級西餐館,期間更因不諳西方飲食文化而大出洋相。蕭博士解釋:「當時食西餐是時尚、潮流的象徵。高級西餐館更只有上流社會才有機會踏足,電影作品加入這些場景元素,自然能為主要以平民大眾作對象的觀眾帶來新鮮感。」 ▲新鮮出爐的叉燒酥令人垂涎三尺,小作家們都忍不住要「先吃為快」! 作家錦囊 ▲蕭欣浩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 一直致力研究香港飲食文學及文化, 經常擔任電視節目的常駐出鏡學者。常與觀眾分享中文、文學、粵語、飲食等文化。❞ 小作家心聲 張嘉怡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中二 ❝我一有空便會和媽媽一起下廚,早前更曾在青年廚神大挑戰活動中晉身入圍賽。今次流動教室的主題十分吸引,讓我明白飲食原來跟歷史、文化、時代、潮流和文學等都有極大關聯,加上蕭博士風趣幽默的講解,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既充實又愉快的周末下午。❞ 王偉衡 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 中三 ❝飲食文學屬於近年新興的文學類型,平日經常有機會透過報章雜誌、網絡及社交媒體接觸得到,內容層次及寫作水平均有高有低。其實除了食評之外,好像研究菜式起源、食材與時令、歷史及文化關係的專題文章,都能令人增進知識,很有閱讀價值。❞

體驗農耕苦與樂 發掘寫作題材

投入動物保育十多年,與朋友合作開設「清潭地產」農場的生態作家馬屎老師,早前為初中組的小作家們主持流動教室,讓小作家們體驗悠閒農夫的生活,並介紹香港的農業現况,以及如何將農務體驗和自然觀察的感受得來的第⼀手資料,運用在寫作之中。 香港農業概况 5月12日,馬屎老師帶領一眾小作家來到「清潭地產」農場,向小作家們簡介香港農業發展的情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政局動盪不安,大批移民湧入香港,他們大部分是農夫,因此帶來了農業技術。而人口暴增導致食物需求急劇上升,政府為解決糧食供應問題便鼓勵港人耕種,配合在香港多個農地附近建立灌溉水塘,例如清潭、鶴藪等,促進本地農業的發展。到了七、八十年代,香港農業蓬勃發展,農作物自給率達百分之三十。然而,隨着城市化及製造業發展,加上香港的飲用水不足,政府把灌溉水塘改為飲用水塘,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農業在九十年代已由蓬勃走向式微,目前香港主要靠中國大陸來滿足對農作物的需求。 ▲生態作家 馬屎老師 馬屎老師再講解香港現時的農業狀况,他說:「清潭這區的農地,可大概反映香港現時的農業狀况,包含幾個類別的農場:以傳統方式耕種的常規農莊,重視環保及食用安全的有機農莊,以試驗性質及實踐興趣形式經營的農莊,以及讓人前來休息放鬆為目的的悠閒農莊。」 他續稱,「清潭地產」屬於悠閒農莊,以安息為宗旨,農莊內搭建了一個竹棚,棚內安裝了兩張吊牀。竹棚右邊規劃了一個讓人踱步默想、思考人生的迷宮——明陣。而竹棚左邊的一塊農地則種植了玉米。值得一提的是,農莊內種植了幾棵向日葵。當日所見,其中一棵開得十分燦爛,另一棵則含苞待放。馬屎老師解釋,這幾棵向日葵在不同時期栽種,因此當第一株凋謝了,第二株剛好花開,那麼任何時候都有向日葵點綴農莊。 創作初期,大家不用想太多,只要熱愛寫作就夠了, 什麼都寫, 亂七八糟也沒關係。當你慢慢長大, 就可以從以往亂七八糟的作品中,整理出個人思想及寫作風格特色。 —— 生態作家 馬屎老師 了解農夫生活 馬屎老師曾出版書籍《非常生態人》。他主張用五官感受、觀察生態,然後再寫作,那樣文章才會精彩吸引。他與小作家們分享作為農夫的悠閒生活:「早上五、六點天剛亮就會起牀,到農地整理農作物;到九點左右陽光變得猛烈就會離開農地,或是約家人『飲茶』、或是躲在竹棚裏睡吊牀乘涼、喝花茶;到了傍晚時分太陽下山,才會再幹農活。由於『清潭地產』的定位是悠閒農莊,所種的農作物也比較粗生,不需要太多時間打理。此外,農場特別設置了水溝,製造適合營火蟲生活的環境,所以入夜後可看到螢火蟲,還有機會遇到從附近郊野公園走來的小鹿、貓頭鷹和野豬等,生活十分寫意。」 ▲馬屎老師教導小作家們正確使用泥鏟。 流動教室原定安排小作家們在「清潭地產」體驗種植睡蓮的農務,但當日烈日當空,戶外氣溫高達三十多度,活動被迫中止。儘管未能體驗整項農耕活動,小作家們仍到農地嘗試田園工作。部分小作家拿起尖頭鏟幫忙鬆土、翻泥,把泥鏟進膠桶,其他小作家就排成一列,把膠桶傳遞到馬屎老師事前挖好的大坑,將泥倒進坑中,為日後種植睡蓮作準備。在炎炎烈日下,小作家們曬得滿頭大汗,但沒有因此放棄或停下手。馬屎老師就以農莊的農作物慰勞一眾小作家,將蕃薯製成餅乾,將菊花煮成菊花茶,給辛勞過後的小作家們享用。 馬屎老師說:「耕種有苦亦有樂,今天的活動,若有同學覺得被曬得很辛苦,請記住這種辛苦;若有同學覺得睡吊牀很舒服,也請記住這種感覺。因為有一天在寫作時,這些體驗和感受就會再次浮現於腦海,成為你的靈感。」生態作家創作心得 馬屎老師的正職是從事動物保育工作。他表示,寫作於他而言,是一個讓大眾反思人與大自然、或不同生物關係的途徑,亦可以算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教育。他分享道:「寫作時,首先要了解受眾是誰。若是普羅大眾,則不能使用過多專有名詞,文章需要盡量淺白直接;若受眾主要是關心動物的保育人士,我就會寫得比較深入。」 小作家心聲 李晉顥 英華書院 中三 「看得出馬屎老師很有心思地規劃農莊,特別是那幾棵向日葵,一棵凋謝,另一棵就會盛放,給人一種朝氣勃勃的感覺。」 江怡霖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中一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首先用心感受,再寫作,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今次寫作活動令我明白到農夫的生活,既有悠閒的時刻,亦有辛苦的時候。」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挪亞方舟大冒險 童話故事創作力大爆發

「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為小作家設計不同主題的活動,以寓學習於遊玩的方式,提升他們的創意和觀察能力,令他們的寫作靈感自然能時刻如泉湧至。這次初小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就專程到位於馬灣小島上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由兒童故事作家 Auntie Van Van 帶領一班小一至小三的小作家,即場發揮無窮想像力,構思有趣的童話故事橋段,並且化身話劇主角,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為微涼的冬日早上添上不少歡笑聲。 相信不少同學都對聖經中的「挪亞方舟」故事耳熟能詳。這次一班小作家就有機會來到坐落於馬灣小島上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登上這艘按照聖經描述仿製的巨型方舟,一起聽故事和遊玩,難怪大家都未出發先興奮! 方舟上聽童話 接續故事情節 這次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就以「童話故事的描繪與創作」為主題。導賞員薯片姐姐先帶領小作家到活動室,給他們講故事。故事內容環繞住在小鎮中一個充滿愛心的巨人,他的身型非常龐大,身高比鎮上的三層樓房還要高,每次走到街上也要小心翼翼,因他害怕會踩爛別人的東西。薯片姐姐說:「雖然他沒有華美的衣服,但他仍相當知足,而且樂於助人,覺得自己是小鎮中最優秀出眾的一個。有一天,巨人在服裝店買了一身全新漂亮的衣裳,包括襯衫、褲子、領帶、皮帶、長襪和帽子,獨個兒帶著愉快的心情到郊外遊玩。在路上他遇上了正在冷風中顫抖的長頸鹿。他不假思索就將新買的領帶脫下來,戴在長頸鹿長長的脖子上,令牠感到相當溫暖⋯⋯」 故事說到這裏便停下來了,因為是小作家發揮創意的時間。小作家分成多組,每組自行挑選一件衣物,然後構思故事接續下來的情節,並與其他小作家分享。小作家的想像力的確非常天馬行空,有小作家說:「巨人回到家中,遇上賊人在偷東西,於是用皮帶將他整個緊緊地扣起來,然後交給警察叔叔。」又有小作家說:「到了晚上,天氣愈來愈冷,小兔子冷得不斷打噴嚏,於是巨人將長襪送給牠,分別穿在兩隻長耳朵上。」薯片姐姐總結說:「巨人這份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心腸,為小鎮添上了更多關懷和愛,而且更為他贏得友誼,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像這個童話故事中的巨人一樣,學習關心身邊的人,分享希望和愛,同時明白我們不用依靠外表裝扮來換取別人的愛戴,因為內在美才是最重要。」 Auntie Van Van 教「時人地事寫作法」 經過一輪熱身後,小作家們都急不及待想一嘗創作童話故事的滋味。不過到底怎樣才能寫出生動有趣及情節豐富的故事內容?Auntie VanVan 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由她創作的《假如巴士有十層》奇趣小故事。 「有沒有想過如果街上的雙層巴士全部變成十層會是怎樣?我夢想中的十層巴士,每層各有不同主題,好像讓小朋友一上車就可盡情地吃雪糕的雪糕自助餐、天氣炎熱時可即時跳入水中暢泳的泳池、專為流浪貓狗和其他小動物而設的寵物王國、加入隔音物料讓小朋友可大聲叫喊的尖叫房子等,至於最高的露天頂層,當然要裝上一個摩天輪,為乘客送上幸福感覺!」 這時候,一班小作家腦袋中的創作細胞全部都被激發了!接著 Auntie Van Van 向已分成小組的小作家分派多張不同的任務卡,當中包括「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個不同元素,讓組員在限時之內,構思一段簡單的童話故事情節,然後再以話劇形式分享創作成果。 齊做話劇小主角 提升自信及表達能力 小作家們平日聽童話故事就聽得多,今次由他們發揮創意,不知會有甚麼驚喜?別以為這個任務會難到一班小作家,原來他們不但想像豐富,連即場表演也毫不怯場!例如有組員抽到「起床時、老虎、河邊跟朋友跳舞」四張任務卡,他們就聯想到老虎大哥早上醒來,發現一班好朋友要為自己慶祝生日,還在河邊準備了一場熱鬧的派對!於是幾位小作家負責旁白,幾位扮演老虎大哥,走到河邊遇到其他小動物向他說生日快樂,祝願他身體健康!小作家們都認為這次小作家寫作迎新營非常好玩,同時學到如何在創作故事時運用豐富聯想,令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時人地事寫作法 先準備「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個不同元素的紙卡,並依元素分別放在四個不同的小箱中,然後讓每組小作家自行從四個箱中各抽一張紙卡。 每組小作家集齊「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各一的四張紙卡後,即可發揮想像力,將這些元素串連起來,構思一段簡單的故事情節。 在構思故事時,內容情節不一定要依循「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這個次序,只要情節通順即可。 有時候,小作家或會覺得,元素卡之間的內容並不符合日常生活的認知。例如人物卡「老虎」和事件卡「吃水果」。若果拼合成「老虎在吃水果」的話,現實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過這亦是「時人地事寫作法」的特別之處,讓小作家能暫時跳出常理認知的框框,找到激發創意思維的有趣組合,尤其是在創作童話故事時,由於經常都會運用擬人法,此寫作法正好大派用場。 當小作家漸漸熟練並掌握「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組合之外,便可加入其他元素,例如「心情」,便可令故事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及帶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生心聲 張凱傑 聖公會榮真小學 小三 ❝我在學校已聽過挪亞方舟的聖經故事,真是想像不到這麼多動物如何擠進方舟裏一起生活!今次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主題公園,也是首次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的活動,希望日後能學習更多寫作技巧。❞ 楊思言 拔萃女小學 小三 ❝之前真的沒有想過巴士可以有十層高,聽完 Auntie VanVan 的原創故事覺得很有趣,很想設計一些專為小朋友而設的交通工具,例如加入一些吃喝玩樂和學習的設施,每天乘車上學一定更加開心。❞ 更多小說及創作參考 本屆及歷屆小作家「佳作共賞」

開拓寫作視野 關注本地農業邁向永續發展

都市人住在石屎森林中,幾乎被高聳入雲的建築物包圍着,就連草地、農地或灌叢的土地也愈來愈少,令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受到影響。因此,綠色議題是近年社會十分關注的事項。為了讓小作家開闊視野,作家梁永健特地跳出書本以外的框框,分享世界各地的農業科技化帶來的好處,還了解「都市農業」可促進本地農業有着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世界之大,有無限的知識等着去尋求,梁永健有感身處在地球表面只有一點的香港,需要了解香港以外的地方是怎樣耕作的,所以有空便飛出去看看。「對農業的印象是否留於石器時代,原始人走入森山採摘果實或手獵動物?當我們走進街市,看到新鮮的蔬菜,知不知農夫是怎樣耕種?或想想我們平時吃到的蔬菜、水果,知道產地來源嗎?以前,人們為了滿足食物需求,便會蒐集足夠的食物來充飢,為了更能穩定地提供食物,開始有條理地進行耕作,並會按季節來種植。」(撰文:曾劍華) 邁向農業科技化 別以為農夫是文盲,依然使用傳統人手擠牛奶;現代農夫會使用很多科學去研究,如何令產量大大提升。梁永健曾去過太平洋的復活島、芬蘭北極圈、秘魯等地方探索,更去到澳洲體驗擠牛奶,「想不到澳洲農夫為了提高乳牛生產的份量,使用高科技去生產牛奶。例如將牛隻排列在轉盤上,農夫只需站在原地位置,然後將擠奶的機器接駁到乳牛身體,用最少的氣力便能擠出牛奶。還分享每天會播放輕音樂給牛隻聽, 待牠們心情愉快, 便能產出更多牛奶。或另一次到馬來西亞的大片林木,農夫很有條理及規律地種植一排排的油棕樹;還以為種植植物是用來吃,卻是生產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香皂或沐浴液等原材料。有幸親身體驗,拿着工具在樹身割開小小的樹皮,白色汁液便會流落到用椰子殼造成的小兜內,這就是將來加工後成了筆袋內橡皮擦,可見農夫很有生意頭腦。」 學懂粒粒皆辛苦 梁永健除了去過外國了解農業外,亦走到本地農田觀察。可是土地隨着城市的發展下,農田空間愈來愈縮小,許多農夫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都搞盡腦汁去生存;有的農田建在貨櫃場旁、回收場等地,種植環境不太理想。「當農田設在不適當的土地上耕作,可以想像如果土地被污染,種植出來的植物亦不會健康。或試想像遇上打風,貨櫃有機會遭吹倒,輕則令農作物失收,大則對農田設施造成破壞,因此在這情況下,如要在香港推展或深化農業,可以怎樣做呢?」 他分享過,當小腿深深踩入田裏,感受耕作非易事。那刻,他真正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農夫把水稻幼苗插入田裏,待收成後收割並將稻穗打穀,再經過打磨後去除稻穀後,成了白米,所以每一粒米都是農夫的心血。現時,在香港種植稻米的農田不多,多以蔬菜為主,如西洋菜。」 發展天台農圃 梁永健認為發展都市農業,可考慮在市區上發展更多的天台農圃,便能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紐約是其中一個成功例子發展天台農圃,希望香港可以借鏡外國,選擇將天台發展成天台農圃。天台農圃就是在大廈天台或平台集體栽種農作物,都市農莊十多年前已開始被推廣,由在工廈的天台種植蔬菜,發展到租田,每天都有專人淋水、播種、施肥、除蟲等。後來,愈來愈多人參與天台種植,目前大約有60個空中農圃運作,當中包括學校、商廈、屋苑、工業大廈或頂樓,估計有1400個農友積極參與,將天台種植的規模普及到全港的工商廈。」 都市農莊資深種植師陳金寶講解,在天台上種植有限制,如受環境及天氣等因素所限制。「由於天台不像農田一樣, 沒法生根, 所以選種的蔬果亦有限制。且要控制水份,加上溫度比在地上高4至5倍,因此會影響植物的生長。故現時按季節性種植,夏天種苦瓜、櫛瓜、冬瓜、南瓜、佛手瓜、西瓜、蜜瓜;菜類則有莧菜、潺菜、通菜。冬天有芥蘭、菜心、油麥菜。」 小作家心聲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中一 李映彤 參與流動教室後,我認為能提升我寫創意故事的技巧。前輩的敘事技巧也令我明白在寫故事的時候,要細心觀察時間和地點的轉變,以及要發掘新點子。在活動上, 有關空中農圃令我印象較深,我認為這項技術非常新穎。除此之外,我也認識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蔬菜。所以我認為這次的活動, 不但能提升我的寫作技巧,還能開拓我的視野。 民生書院 中一 呂亦宬 參與作家梁永健之分享,對我作文上有一定得著及幫助。再經梁老師解釋,我更深入了解農夫原來有令人可敬的特質,及其背後的辛酸歷程。特別介紹空中耕作對我印象較深刻,想不到我們身處在石屎森林一樣的大城市,農夫很有創意地建造別有一番天地的天台種植,而且還有農作物收成,令我感覺有趣及興奮。希望有天能前往該處,去體會城市農夫的苦與甜、悲與喜。此外,梁老師還教懂我寫作之前,首先要對人或事或物有體驗,只要有了切身體驗,才能對人或事或物有深入了解,自然就會有很深的體會,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言之有物、發人深省」。

走訪中西交融大夫府第 感知歷史造學問之道

古舊建築遺留下許多歷史故事,反映在一磚一瓦,門廊屋簷之上。身處其中,恍如置身古代,窺探昔日社會與人民生活面貌。「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流動教室」,邀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帶領30多位小作家,一起走訪元朗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察往昔士大夫的居所、科舉年代的書室和接待考生的客舍,從認識歷史古蹟到啟發寫作靈感。 光緒御賜牌匾高懸正廳 大夫第位於元朗新田永平村,為當地大戶文頌鑾於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興建,該建築牆基以花崗條石砌築,上半則是青磚牆,周遭不乏糅合中西方建築元素的雕塑與圖案。踏入正廳還可見掛有兩塊由清朝光緒皇帝於1875年御賜的牌匾,分別刻有漢、滿兩種文字,乃全港獨有。 何佩然教授指出,大夫第將傳統中式及西方華麗建築結合,採納西方的石材、泥塑及雕塑,並製作出複雜的花卉圖案。在當中可發現石灣陶瓷和許多中國傳統吉祥物,例如八仙法器、金錢、雲、蝙蝠、鹿、麒麟、梅蘭菊竹,亦有西式的時鐘、石柱、花卉雕塑、拱門的彩繪玻璃等,反映當年士大夫接觸到西方文化,並有意將之引入村內。 科舉進仕 光宗耀祖 清暑軒位於屏山坑尾村,與毗鄰的覲廷書室皆是鄧族祖業,於19世紀70年代落成,用於接待賓客。清暑軒樓高兩層,裝飾華麗,中西建築元素相融,第二層更有通道與覲廷書室相連。覲廷書室稍早於清暑軒落成,是鄧族廿二世祖香泉公為紀念先父覲廷公而興建,設立書室以培養族中子弟考取科舉,進身仕途,光宗耀祖,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科舉制度廢除後,覲廷書室仍負起教育子弟的任務,兼具祭祀的用途。 清暑軒的漏窗兩旁書有對聯「紅日當窗花絢錦,和風繞檻桂生香」,何教授表示,對聯描述大自然與屋的關係,現時到訪者可能只感到悶熱,亦聞不到花香,但可從對聯中的紅日與和風,猜想一下究竟是作者當日對建築物的真實感受,抑或是為求工整的造句。此外,清暑軒的設計除有與功名利祿相關的中式吉祥圖案,拱門、窗框的圖案也有西方特色,可見西方文化在當時是一種潮流,民眾擁有採納西方文化的態度,同時反映屋主富裕及與時並進。 何教授認為,今次「流動教室」選擇到訪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賞歷史建築之餘,尤其值得學習是前人造學問的態度;另外,好的作品不一定需要優美詞藻堆砌,而必須用心觀察事物和加以思考,再將個人感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才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 小作家心聲 胡嘉穎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中二 初時覺得大夫第及清暑軒沒有想像中的華麗,但卻愈看愈美,當中最喜歡精雕細琢的門戶,而漏窗則最有中西文化交融的感覺。另一方面,今次「流動教室」亦令我體會到若要撰寫好文章,須做好觀察與思考的功夫,尤其涉及歷史和古舊建築時,對一磚一瓦也不能錯過。 周國曄 聖士提反堂中學 中三 我家住港島西,平日甚少踏足新界。首次參與「流動教室」,有機會接觸中西文化合璧的古老建築,感覺良好;從何教授的介紹中,知道很多中國歷史,了解到過去不少建築設計是為了炫耀,而且村民十分迷信風水。在寫作層面上,活動增加我尋找更多鄉村故事的興趣。

春日坪洲文學散步 賞景說情細味詩韻

居於坪洲的詩人飲江,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春天日子,帶領「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35位小作家,遊走這個小島的風景名勝,穿梭橫街窄巷感受地道的風土人情,享用傳統食物,復欣賞文學,思考寫作,尋且即席揮毫,度過一堂特別的「流動教室」 飲江好客 備島民茶果款待小作家 曾獲多項詩歌文學獎的飲江,當天帶着多款島上居民自家製茶果在坪洲碼頭迎接小作家,盡顯島民熱情好客的一面。大家吃過茶果後,便開始遊覽坪洲。首先,飲江與小作家路過島上唯一並已結業的戲院,以及已停辦的學校,順道介紹島上地方歷史。 之後,小作家參觀了獲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的天后宮,以了解坪洲原居民的信仰。飲江指出:「最初在坪洲定居的是漁民,他們都是信奉天后。這所天后宮建於1798年,見證着坪洲的歷史變遷和發展。」他又介紹立於廟旁《奉禁封船碑》的由來:清朝道光十五年,島上漁民稟請縣衙禁止官吏以捕捉海盜為名,而濫徵召用民船,於是立碑為記。接着,小作家參觀金花廟後,就沿岸邊而行,欣賞坪洲的山水之美。 橫貫坪洲的山路,可眺望愉景灣及迪士尼樂園。飲江一路上與小作家閒話山水美景,訴說歷史文學,邊走邊談,很快路過「大中國火柴廠」的舊址,他講解了這所曾經是東南亞最大火柴廠的事蹟,又指坪洲工業發展高峰期曾開過逾百間工廠。 參觀遊覽的環節於手指山山頂結束,小作家下山後,在勝興茶室吃午餐。該店供應傳統中式茶樓點心,舖面雖然不大,店員推着點心車叫賣馬拉糕、糯米包、粉果等,別具懷舊味道。飯後,小作家與茶室老闆有說有笑,散發濃濃的小島人情味。 生動有趣的文學課 啓迪思維 未幾,眾人轉到聖家學校的課室,參與飲江為他們準備了的一堂生動有趣文學課。飲江選取了5篇文章,內有詩歌、散文和小說,包括意大利薩巴的〈我養母家〉、西班牙希梅內斯的〈惠特曼〉、日本谷村俊太郎的〈春天〉等,希望小作家透過欣賞這些優秀作品,從而提升理解能力和想像力,並在創作取材、寫作方法上有所啟迪。 飲江十分重視讀詩,因此邀請不同小作家先誦讀詩歌,才深入闡述內容,然後讓他們分享各自的體會和心得,思考其中有什麼發現和啓發,有什麼可資借鑑。對於表現出色者,飲江更送贈其作品《行為藝術》予以鼓勵。 飲江認為寫作不難只要懂得運用簡單的文字,展現豐盛的生活,便能創作出色的文章;他建議小作家嘗試回想生活的點滴,設法收納所得,並透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接着,小作家即席揮毫寫詩,然後互相分享。及後飲江讚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寫出這樣有意境有層次的詩,實在難得。」並囑咐小作家繼續努力。 小作家心聲 李琳 嶺南鐘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中二 飲江老師的教詩方法,像一個猜謎語遊戲,讓我覺得詩歌很有趣。在創作練習時,最初我想不到題目,然而憶起在碼頭遇見的老人家,他們慈祥的臉孔給我啟發,於是把他們的五官用詩歌手法描寫出來,最後獲得老師稱讚,很開心。 黃摰毅 聖保羅男女中學 中二 這次「流動教室」讓我看見了香港樸素、寧靜的一面,特別是登上手指山山頂,俯瞰坪洲的全景,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令我覺得過程中所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另外,飲江老師的課堂增加了我寫詩的興趣,〈煙花練習20〉那首詩的比喻十分精彩,激發了我嘗試運用比喻來創作的動力。

活化後的舊牛奶公司倉庫 參觀藝穗會 學習劇場創作技巧

在中環鬧市裏,一幢樓高三層、紅白磚牆的舊建築格外醒目,它曾經是舊牛奶公司的倉庫,現已活化成當代藝術空間—藝穗會,場地設有賽馬會劇場、地下劇場、畫廊、咖啡室及酒吧等表演場地。今次「流動教室」邀請藝穗會助理節目經理梁嘉詠(Offy)帶大家一同參觀藝穗會,途中巧遇穿越時空的孖生姊妹「牛奶妹」及「皮草姐」,引發許多趣事;而編劇林珍真亦教大家利用舞台設計,豐富創作的內容。 早在1892年,舊牛奶公司倉庫於中環下亞厘畢道落成,直至1970年代遷出。該倉庫採用安妮女王復興式建築風格(Queen Anne Revival),現已被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建築物丟空十多年後,及至1983年,藝穗會進駐這個殘舊地方,經過多次復修及改造,變成一個多元化的藝術空間。(撰文:陳慶賢) http://video3.mingpao.com/202105/BUS20210506_01.mp4     儲存皮草地方 化身黑盒劇場 小作家參觀藝穗會時, 分別遇上穿越時空而至的孖生姊妹——「牛奶妹」及「皮草姐」,前者來此尋找「增高牛奶」;後者想找「黃金皮草」,都是與建築物前身——舊牛奶公司倉庫有關。以前外國人聚居於中環及半山區,由於天氣潮濕,舊牛奶公司倉庫便劃出一個儲存皮草的地方,(現在已經改建為賽馬會劇場),劇場仍保留舊時掛起皮草的黑色掛勾。 賽馬會劇場由古蹟改建而成,有歷史限制,規模不能跟大劇院相比,故採用「黑盒劇場」模式,沒有固定燈光、舞台,甚至觀眾席也可以隨意擺放。劇場亦保留舊牛奶公司倉庫時期的三個大窗和外框,這些建築特色深受劇作家喜愛,甚至將它們納入舞台布置。   全港首間超級市場 搖身一變成拉闊音樂場地 一行人轉移到「奶庫」,以往是售賣凍肉及奶製品的地方。1916年,「奶庫」更成為香港第一間超級市場,設有櫃位專門售賣剛剛加工完成的肉類及奶製品。Offy表示:「在保育方面,我們希望做到新舊並存效果,所以請建築師、建築顧問修補七彩繽紛的瓷磚、保留天花吊扇等。『奶庫』現時主要是舉辦拉闊音樂的表演場地,可以進行不同種類的音樂會和表演,有流行樂隊、Jazz、古典音樂等表演,場館內同時供應餐飲,觀眾可以一邊品嚐美食,一邊欣賞音樂。」   挖深地下約1.4米 改建地下劇場   活化地方不只於此,昔日加工肉類及奶製品的地方,亦改造成可以容納70至120位觀眾的地下劇場,視乎劇場設計,場地可舉辦戲劇、音樂會、分享會等活動。「以前為了以低溫來保存牛肉及奶類製品,這個地方設計成樓底矮、地板高的地方;但是改造這個空間成劇場時,我們將地下挖深約1.4米,並且加鋪彈弓地板,以保護演員及舞蹈員演出時不受勞損。」 最近藝穗會亦作了一些新嘗試,例如舉辦一些體驗劇場演出,將整個表演空間轉化,「觀眾不必坐在觀眾席上看表演,而是遊走在幾個劇場及藝術空間,欣賞不同的演出。」除了以上介紹的地方,藝穗會還有許多地方保留了歷史遺跡,例如由冰庫改建成酒吧、停車場改建的畫廊等,留待一眾小作家自行發掘,找出劇本創作的靈感吧!   自由編排觀眾席 拉近彼此距離 相對大型劇院冠冕堂皇的舞台、燈光布置,黑盒劇場的設計便簡單得多,但是在創作上卻有很大發揮空間。黑盒劇場極具彈性,舞台面積及觀眾席可切合節目需要而作出改動。是一個細的空間,沒有固定模式、著重靈活舞台設計的劇場。舞台多數是四向形式,觀眾可從不同角度欣賞戲劇。林珍真表示:「在這種自由設定下,演員與觀眾的距離非常接近;有些演出甚至是大家坐在一起,製造親密的感覺,彼此成為朋友。許多創作者都喜歡黑盒劇場的模式,可以跟觀眾一起流淚、一起笑、一起驚訝,共同經歷情感起跌的獨特性。」 如果小作家想寫一個適合黑盒劇場演出的劇本,不妨先思考兩個問題,「首先,我們要考慮將觀眾放在哪些位置欣賞演出,例如整個舞台側旁、一起圍成圓圈、分別散落於劇場四角,或者只能見到演員背影的地方,劇本完全由創作人決定。其次是設定觀眾與演員的距離,想他們近距離欣賞,或配置到較遠的地方,都是考慮因素之一。」   善用燈光、聲音、布景 融入劇作演出 「劇院空間較大,所以需要很多舞台燈;而黑盒劇場細小得多,有時只需一盞地燈便足夠。小作家寫劇本時,可以想像一下故事場景需要怎樣的燈光設計,或者只用幾支蠟燭燈光,便能令劇本更加豐富及立體。」 聲音亦是另一個重要元素,藝穗會地下劇場有一個細小窗戶,常聽到街外人聲、車聲,「創作者也要留意這些聲音,啓發撰寫劇本靈感,例如『牛奶妹』及『皮草姐』身處充滿牛隻的年代,到現今中環街道上醉酒漢的叫駡聲,交代時空穿越的背景;或者寫《安妮日記》劇本,講述主角長期匿藏在地下室裏,場外街道的聲音也可以寫入劇本,成為想像空間。」   除了燈光及聲音外,小作家還可以將布景與場景融合,藝穗會黑盒劇場保留的三個大窗和外框便是好例子,「幾隻大窗和外框帶有傳統建築風格,編劇不需再花心思設計場景,演員借此來配合演出,令觀眾有置身其中的感覺;而地下劇場亦保留了許多破舊牆壁,令人聯想到監獄、密室及秘道。林珍真也建議,小作家創作劇本前,可以去演出場地逛逛,留意這些空間的燈光、聲音及布景,以便找尋創意及靈感。」   明訂寫作重點 有助組織靈感 相信參觀藝穗會後,小作家有很多創作靈感,如何將它們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劇本,或者令文章架構更加紮實?林珍真教大家明確訂立寫作重點, 包括時間、人物( 角色)、問題、角色動機等元素。「故事發生的時間,炎夏或落雪的季節會有不同場景;而故事出現的人物,只有「牛奶妹」及「皮草姐」兩姊妹;或增至60位小作家一起參與,劇情考慮也大有分別。」 「大家參觀藝穗會後對哪些地方特別有興趣?例如賽馬會劇場、奶庫、冰庫、地下劇場、畫廊等,在這裏找出最有感覺的地方,作為故事發生的地點吧!同時,紮實的劇本一定有發生的事情,例如家庭糾紛、情侶分手,甚至是緊張刺激的謀殺案;亦要交代角色心中的動機,例如關係疏離、爭執的原因。」   小作家心聲 金文泰中學 中二 丘裕康 雖然沒接觸過舞台劇本創作,但原來創作時要留意許多細節,這對寫作上有一定的幫助,如寫人物角色時,可多加注意出場或走位的情節, 令文章變得生動有趣。這啟發了我很想加入學校的話劇組,編寫劇本。 聖芳濟書院 中一 宋志城 平日書寫抒情文、記敍文等文體,沒想到還有其他文體,完全跳出箇有寫作的框架。今次導師指導的舞台劇本是全新嘗試,令我更加熱愛寫作,及提升我對寫作的運用;期望日後能寫出動人的劇本。

寫作方法力求細節 從茶文化到茶藝學習寫作題材

寫文章前先聆聽、觀察故事中的所有細節,才能豐富寫作內容。為了讓同學更掌握箇中技巧,有茶博士之稱的葉惠民教授以茶作為切入點,透過茶文化希望能找到更多寫好文章的線索。(撰文:曾劍華) https://video3.mingpao.com/202109/BUS20210921_01.mp4 以歷史作為了解事物的開端 當規劃文章內容時,究竟文章架構是怎樣建構出來?要放什麼材料令內容好看?葉惠民放映了一個視頻,細聽茶坊主人貴州大學教授兼江西省婺源茶業學院客座教授廖子芳介紹中華茶文化,完美地示範茶文化的內容該放什麼素材。 由於茶文化在發展的路上,經歷了數千年的文化,演變出儒家茶道、佛家茶道,以及道家茶道。「茶道並非宗派,是生活上的藝術。在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飲茶的發展與時代可謂息息相關,尤其在元朝,飲茶較繁鎖;明朝以後多了飲茶方式。或是唐宋時期,將茶文化傳到日本後,經過了地方文化的融和,演變出『茶道』。另一方面,台灣受着日治時代的影響,認為茶文化是一種演釋的方式,故有了『茶藝』。」 廖教授還分享沖茶六大錦囊,「包括難以控制的天時、地利、人和,因天氣可預測卻不能控制;地理環境能夠影響孕育出來的植物質素;以及做茶的人怎樣製作茶,茗茶的水溫、茶量和沖泡的時間,都可以改變茶的濃度、味道,因此一杯茶的靈魂是受制於多方面的。」 最後她分享茶道有三樣要素值得深思,「要研究歷史、做好現在、創造未來十分重要。由於歷史已成過去,我們可借此來認識和理解整個進程。當認識了,就要創造未來,讓我們下一代有更加好的將來。」 創作思考與要求 經過廖子芳的分享,葉惠民簡單道出寫作內容的方向:你對茶有什麼印象?茶在你的生活中有什麼地位?什麼是茶文化?好讓同學了解寫茶文化的內容怎樣落筆。「講茶文化的歷史,源於中國,根據最早的文獻記載從漢代已經開始飲茶;直到近代,飲茶更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得使飲茶成為民間通俗文化。與此同時,茶與品味亦是中國人的傳統、精神文化,更是古今達官、貴族和文人雅士必備技能,正所謂八大雅士,亦即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實在,茶文化牽涉了許多歷史文化,「從神農氏嚐百草開始,作為藥用的價值,到唐宋時甚為興盛,更有了煮茶或投茶法,更衍生了點茶法,之後到明朝至近代產生了泡茶法。由於歷史因素,茶文化在近代中國內地的承傳出現了斷層。80年代始,率先在香港及台灣復興。尤其在文化藝術方面,香港為茶文化再復興,做了不少貢獻,可多點思考茶樓文化與茶文化的關係。」 所以當以茶文化作為題材,究竟怎樣去描寫或描述呢?他還提出了其他方向,「香港茶道與傳統中國文人式的茶道有什麼不同?這種不同與香港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係嗎?因此,以香港的茶文化作為主軸,在香港茶道發展的經歷中,可以選取若干的感興趣事件,再搜集更多資料以方便寫作。有關資料性的敍述,可以點到即止;或可注重於個人對事件的感受,或說明自己的想法。這想法或思考不一定限於個別事件,可宏觀地從香港文化的發展的視角切入。」 茶博士於80年代起從事茶文化的工作,致力推廣茶藝文化,不時開課講學,提高參與同學對茶藝的興趣。是次活動,他特地指導同學認識茶文化,從農業科學、商業經濟、文化藝術等多方面去深層了解,加深認識茶文化。例如種茶到製茶, 如何在市場上買賣茶, 或關注茶器設計、泡茶禮儀等社會功能,都有助認識茶文化。這好比寫作一樣,如能夠透過多方面的觀察及了解事物的多角度,就能令內容變得豐富。 有關茶文學作品推介 小作家心聲 九龍華仁書院 中三 陳雋曦 是次活動令我深入了解到茶文化,除可以作為寫作題材外,亦滿足了對茶文化的好奇心。最深刻的部分是影片中提到可以以自己喜歡的音樂取代茶道中一貫用中樂的想法,很破革。令我覺得茶文化沒有想像中沉悶,完全感受到茶文化在與時並進。 屯門官立中學 中三 劉嘉濰 我雖對茶有點了解,但參加是次活動後,更令我對茶感興趣。有感在課堂上學習到不同題材,例如寫茶文化有別於以往的文體,迅速提升自己的文筆。最深刻的部分是提到香港茶文化史,想不到80年代已成立茶藝中心,不期然加深了我對香港的茶文化史的理解。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