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記

窺探海下灣迷人風光 生態體驗啟迪思維

珊瑚礁被譽為「海中的熱帶雨林」,是海洋中非常重要的棲息地,孕育出多種海洋生物,甚至連鯊魚亦間接依賴珊瑚群落生存。而香港最美的珊瑚群落位於水質優良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早前,高小組小作家的流動教室在海下灣進行,透過海灘活動、角色扮演活動,讓一眾小作家認識不同魚類的有趣特徵。當日的重頭戲是乘搭特製玻璃底船到珊瑚群落,觀賞多種香港常見的珊瑚,如:扁腦珊瑚、牡丹珊瑚、石葉珊瑚等,小作家們都十分投入。 認識有趣海洋生物 在海下灣海岸公園職員的帶領下,一眾小作家在海灘上尋找小魚的食糧及躲藏棲身的地方。魚類的食糧包括枯樹葉、蜆、螺等;而小魚棲身及保護自己的地方,則有貝殼、蠔殼及石縫等。 接着,小作家們學習了關於珊瑚的知識。珊瑚是珊瑚蟲及其骨骼的通稱,珊瑚蟲是刺絲胞動物,生長在珊瑚骨中,與蟲黃藻共生。蟲黃藻透過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源源不絕的營養物資。珊瑚的繽紛色彩,來自共生藻的多種色素,讓它能隨不同環境而呈現不同的顏色。然而,當海水溫度過高,共生藻離開珊瑚骨,珊瑚會失去色彩,這種現象稱為「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時,令珊瑚蟲無法吸收足夠營養,甚至令珊瑚蟲死亡,影響整個珊瑚群落正常運作,問題不容忽視。 ▲小作家們乘搭特製玻璃底船,觀賞不同種類珊瑚和海洋生物。 除了珊瑚,小作家們亦認識了其他在珊瑚礁生活的生物。顏色豔麗的鸚鵡魚,牠的嘴巴長得像核桃的開合器,以便牠咬碎珊瑚骨,吞食蟲黃藻。而長滿尖刺的海膽,嘴巴長在腹部,方便吸食岩石上的藻類食物,另一方面牠的肛門就長在頭頂上,十分有趣。再者,不同的海洋生物會利用自身保護色,以應對海洋中的重重威脅,正如鯊魚腹部是白色,背部顏色較深,有助年幼的鯊魚在大海中保護自己,因為當有陽光時,從海底往上望是鯊魚可隱藏在白光中,較難被敵人發現,反之從上往下望,顏色比較深,鯊魚的保護色亦能發揮作用。 ▲梁永健(Tony Sir) 細心觀察大自然 曾出版《與孩子一起上的十三堂自然課》、《生態悠行─綠色香港》、《綠色香港─生態欣賞與認識》的中學地理老師梁永健(Tony Sir)亦來到小作家課堂,分享創作多本生態書籍的心得及技巧。Tony Sir熱愛旅行,他分享了自己到訪復活島看摩艾石像、北極圈探訪聖誕老人,以及在沙漠車輛掉進沙坑無法前進的經歷。他鼓勵小作家們平時多觀察、接觸大自然,可到城門郊野公園看猴子、夏天到大埔滘看螢火蟲、秋天到大棠看紅葉等,對事物有興趣亦可上網搜尋資料多加認識,再把經歷和感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另外,他亦跟小作家們討論香港面對珊瑚白化的威脅,呼籲小作家們可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減少用電,例如:房間沒有人就關掉燈和冷氣。 ▲海下灣保留了四座石灰窰遺址,也就是從前海下灣村民利用珊瑚骨和貝殼燒製石灰的地方。 小作家心聲 鄧卓豐 聖類斯中學(小學部) 小五 今天學到很多海洋知識,而且透過船底玻璃,看到珊瑚和附近生物,覺得很有趣。 楊鈺凝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 小五 由於第一次坐玻璃船看珊瑚,十分難忘,同時亦認識不同魚類的有趣特徵,例如有些魚類利用自身顏色來保護自己。 郭冰瑩 聖公會彼得小學  小四 坐玻璃船見到不同種類的珊瑚、海參、小魚等,十分刺激。另外,透過課堂活動,設計魚服裝,令我可以思考魚類在大海中如何保護自己。我們以石頭為設計理念,衣服是灰色,上面有些石紋,希望小魚能在石縫間躲藏,不容易被捕食者發現。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小作家親手烤焗叉燒酥 認識香港飲食文化發展

《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飲食文化至為重要。 「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籌辦多元化創意寫作活動,尤以流動教室最受歡迎。今次流動教室移師到烹飪教室,讓小作家們親自炮製本地代表食物 -- 叉燒酥,並邀請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帶領小作家們一同穿越時空,回到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感受當時社會基層的飲食文化。 小小叉燒酥 糅合中西飲食文化元素 今次流動教室變身烹飪教室,小作家親手製作香港本地代表食物 -- 叉燒酥,其濃厚的廣東「內涵」與西式酥皮外表,恰好代表香港中西夾雜的飲食文化。蕭博士解釋:「叉燒跟其他燒味一樣,都是中國粵菜中的一種廣受歡迎的美食。燒味源於廣東,在香港、澳門、台灣及華南地區流行,遠至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餐館都吃得到。 顧名思義, 叉燒乃是將「半肥瘦」脢頭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燒熟而成,燒烤時會在表面塗上紅色的叉燒醬,醬汁主要材料包括生抽、蒜蓉、麥芽糖、南乳、五香粉和酒等廣東菜常用的調味料。至於用以包裹餡料的酥皮,有指源於17世紀的法國,由麵粉、牛油和水混合製成,迄今已成為西方糕點廚師的常用材料。可見,叉燒酥其實是中西飲食文化碰撞交流之下的「混血兒」,慢慢地不論在中式酒樓還是西式餅店,都可輕易找到!叉燒酥成為了香港飲食文化中的代表食物。 新派叉燒酥 創意出爐 聽罷蕭博士的解說後,一班小作家已急不及待大顯身手了!由烹飪教室Cooking Fever創辦人兼烹飪導師Celia,指導小作家們烤焗叉燒酥。她大讚小作家們拿起刀和鑊剷的模樣甚有功架,甚有小廚神的風範。 焗叉燒酥的步驟十分簡單:把急凍酥皮置室溫解凍15分鐘,同時預熱焗爐至200度;小作家們開始準備餡料,叉燒和洋蔥分別切粒,逐一以中火略炒,夾在酥皮之中,用鐵叉壓實酥皮埋口,刷上蛋漿和灑上芝蔴,放入焗爐焗大約15至20分鐘便可。 期間蕭博士在旁邊提點,與小作家分享入廚經驗和美食心得。部分小作家更發揮創意,設計出大小不一、形狀奇趣兼獨一無二的「新派」、「變種」、「自家品牌」叉燒酥,學習氣氛愉快。 ▲Celia老師正在細心講解及示範叉燒酥的製作步驟。 終於大功告成了!一盤盤熱烘烘、酥皮呈金黃色的叉燒酥,從焗爐端出來的時候,叉燒和牛油混雜的香氣即時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大家都讚嘆新鮮出爐、加上親自動手製作的叉燒酥,不僅色澤金黃,撲鼻而來的香氣引得小作家們食指大動。 蕭博士於是提出:「那麼我們不如『先吃為快』,吃完才聽有關香港飲食文化的講解吧!」大家當然亦欣然接受了蕭博士的建議,以極其迅速的行動作出回應,就在一片喧鬧之中,所有叉燒酥全數落入了各人的咀巴裏! ▲左起:Cooking Fever創辦人Celia、蕭欣浩博士 回顧50年代光影小說 見證飲食與文學融合 在互動學習的環節,蕭博士以「飲食與文學的融與合」為題,帶領小作家們從昔日的文學作品中,追溯50至60年代香港之飲食文化。他解釋,大家今天常常將「香港是美食天堂」掛在嘴邊,其實嚴格來說只不過是近三、四十年演變而來的。 從昔日作家所寫的報章專欄文章、黑白粵語片電影劇情可見,戰後的香港經濟尚未起飛,消費者負擔外出用膳的能力有限,絕不像我們今天隨時都能去酒樓、快餐店及茶餐廳等用餐。至於西方飲食文化對於絕大部分民眾來說,更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西餐尚未在平民之間普及又從何憑證呢? 他逐舉列, 作家侶倫於195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窮巷》為參考,此書獲公認為50年代重要的香港文學作品,內容真實地反映了香港戰後低下階層市民生活。其中一段提及三文治的章節,作家為了讓讀者理解何謂三文治,竟然煞有介事地形容它是由兩片麵包加上南乳和蔴油再夾起來吃的食物,還稱讚道一嗅已知道是人間美食,情況就像今天創科專家介紹一些日新月異的嶄新技術時,需要因應受眾的科技知識水平,以比喻的方式來解說一樣。 ▲蕭博士以「飲食與文學的融與合」為題,帶領小作家們從昔日的文學作品中,追溯50至60年代香港之飲食文化。 另外,蕭博士亦帶來了多套經典的黑白粵語片電影,好像於1960年上映、由謝賢、胡楓主演的《難兄難弟》(小作家都認不出這兩位昔日影壇巨星年輕時的模樣!),當中有一段情節講述兩人為了追求心儀的女孩,不惜典當家財,也要籌錢帶女生光顧價錢高得令人咋舌的高級西餐館,期間更因不諳西方飲食文化而大出洋相。蕭博士解釋:「當時食西餐是時尚、潮流的象徵。高級西餐館更只有上流社會才有機會踏足,電影作品加入這些場景元素,自然能為主要以平民大眾作對象的觀眾帶來新鮮感。」 ▲新鮮出爐的叉燒酥令人垂涎三尺,小作家們都忍不住要「先吃為快」! 作家錦囊 ▲蕭欣浩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 一直致力研究香港飲食文學及文化, 經常擔任電視節目的常駐出鏡學者。常與觀眾分享中文、文學、粵語、飲食等文化。❞ 小作家心聲 張嘉怡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中二 ❝我一有空便會和媽媽一起下廚,早前更曾在青年廚神大挑戰活動中晉身入圍賽。今次流動教室的主題十分吸引,讓我明白飲食原來跟歷史、文化、時代、潮流和文學等都有極大關聯,加上蕭博士風趣幽默的講解,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既充實又愉快的周末下午。❞ 王偉衡 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 中三 ❝飲食文學屬於近年新興的文學類型,平日經常有機會透過報章雜誌、網絡及社交媒體接觸得到,內容層次及寫作水平均有高有低。其實除了食評之外,好像研究菜式起源、食材與時令、歷史及文化關係的專題文章,都能令人增進知識,很有閱讀價值。❞

體驗農耕苦與樂 發掘寫作題材

投入動物保育十多年,與朋友合作開設「清潭地產」農場的生態作家馬屎老師,早前為初中組的小作家們主持流動教室,讓小作家們體驗悠閒農夫的生活,並介紹香港的農業現况,以及如何將農務體驗和自然觀察的感受得來的第⼀手資料,運用在寫作之中。 香港農業概况 5月12日,馬屎老師帶領一眾小作家來到「清潭地產」農場,向小作家們簡介香港農業發展的情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政局動盪不安,大批移民湧入香港,他們大部分是農夫,因此帶來了農業技術。而人口暴增導致食物需求急劇上升,政府為解決糧食供應問題便鼓勵港人耕種,配合在香港多個農地附近建立灌溉水塘,例如清潭、鶴藪等,促進本地農業的發展。到了七、八十年代,香港農業蓬勃發展,農作物自給率達百分之三十。然而,隨着城市化及製造業發展,加上香港的飲用水不足,政府把灌溉水塘改為飲用水塘,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農業在九十年代已由蓬勃走向式微,目前香港主要靠中國大陸來滿足對農作物的需求。 ▲生態作家 馬屎老師 馬屎老師再講解香港現時的農業狀况,他說:「清潭這區的農地,可大概反映香港現時的農業狀况,包含幾個類別的農場:以傳統方式耕種的常規農莊,重視環保及食用安全的有機農莊,以試驗性質及實踐興趣形式經營的農莊,以及讓人前來休息放鬆為目的的悠閒農莊。」 他續稱,「清潭地產」屬於悠閒農莊,以安息為宗旨,農莊內搭建了一個竹棚,棚內安裝了兩張吊牀。竹棚右邊規劃了一個讓人踱步默想、思考人生的迷宮——明陣。而竹棚左邊的一塊農地則種植了玉米。值得一提的是,農莊內種植了幾棵向日葵。當日所見,其中一棵開得十分燦爛,另一棵則含苞待放。馬屎老師解釋,這幾棵向日葵在不同時期栽種,因此當第一株凋謝了,第二株剛好花開,那麼任何時候都有向日葵點綴農莊。 創作初期,大家不用想太多,只要熱愛寫作就夠了, 什麼都寫, 亂七八糟也沒關係。當你慢慢長大, 就可以從以往亂七八糟的作品中,整理出個人思想及寫作風格特色。 —— 生態作家 馬屎老師 了解農夫生活 馬屎老師曾出版書籍《非常生態人》。他主張用五官感受、觀察生態,然後再寫作,那樣文章才會精彩吸引。他與小作家們分享作為農夫的悠閒生活:「早上五、六點天剛亮就會起牀,到農地整理農作物;到九點左右陽光變得猛烈就會離開農地,或是約家人『飲茶』、或是躲在竹棚裏睡吊牀乘涼、喝花茶;到了傍晚時分太陽下山,才會再幹農活。由於『清潭地產』的定位是悠閒農莊,所種的農作物也比較粗生,不需要太多時間打理。此外,農場特別設置了水溝,製造適合營火蟲生活的環境,所以入夜後可看到螢火蟲,還有機會遇到從附近郊野公園走來的小鹿、貓頭鷹和野豬等,生活十分寫意。」 ▲馬屎老師教導小作家們正確使用泥鏟。 流動教室原定安排小作家們在「清潭地產」體驗種植睡蓮的農務,但當日烈日當空,戶外氣溫高達三十多度,活動被迫中止。儘管未能體驗整項農耕活動,小作家們仍到農地嘗試田園工作。部分小作家拿起尖頭鏟幫忙鬆土、翻泥,把泥鏟進膠桶,其他小作家就排成一列,把膠桶傳遞到馬屎老師事前挖好的大坑,將泥倒進坑中,為日後種植睡蓮作準備。在炎炎烈日下,小作家們曬得滿頭大汗,但沒有因此放棄或停下手。馬屎老師就以農莊的農作物慰勞一眾小作家,將蕃薯製成餅乾,將菊花煮成菊花茶,給辛勞過後的小作家們享用。 馬屎老師說:「耕種有苦亦有樂,今天的活動,若有同學覺得被曬得很辛苦,請記住這種辛苦;若有同學覺得睡吊牀很舒服,也請記住這種感覺。因為有一天在寫作時,這些體驗和感受就會再次浮現於腦海,成為你的靈感。」生態作家創作心得 馬屎老師的正職是從事動物保育工作。他表示,寫作於他而言,是一個讓大眾反思人與大自然、或不同生物關係的途徑,亦可以算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教育。他分享道:「寫作時,首先要了解受眾是誰。若是普羅大眾,則不能使用過多專有名詞,文章需要盡量淺白直接;若受眾主要是關心動物的保育人士,我就會寫得比較深入。」 小作家心聲 李晉顥 英華書院 中三 「看得出馬屎老師很有心思地規劃農莊,特別是那幾棵向日葵,一棵凋謝,另一棵就會盛放,給人一種朝氣勃勃的感覺。」 江怡霖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中一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首先用心感受,再寫作,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今次寫作活動令我明白到農夫的生活,既有悠閒的時刻,亦有辛苦的時候。」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徐振邦:遊屏山文物徑 學寫旅遊文章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故事,單看文字或圖畫,絕不及親身到當地聆聽口述故事來得深刻和真切。元朗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開放給市民參觀,小作家在古物古蹟辦事處導賞員帶領下,遊走文物徑各個特色景點,聆聽當中的人文逸事。其後,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老師,分享如何利用考察經驗,撰寫具有個人特色的旅遊文章。 小作家跟隨導賞員遊歷元朗屏山文物徑,穿梭於聚星樓、鄧氏宗祠、上璋圍、書室等傳統建築,了解古今村民的生活文化,細味當中的人和事,當中更有不少喻意吉祥或風水佈置的設計,讓小作家眼界大開。 鄧氏族人在屏山開村八百年,留下許多歷史故事和傳統習俗。例如沒有井口的水井,以大小兩石作為形象的土地公公婆婆,富戶人家的灶頭,門上有竹樹圖案的書室,鄧氏宗祠的傳統風俗等,都成為小作家的新奇事物。原高七層的聚星樓在經過兩次颱風吹襲後,只剩下現有的三層。導賞員表示,當年風水師說這是天意,因此沒有重建。另外由於單數在風水學上屬於陽數,有男性和陽宅之意,因此塔層數目和樓梯數目都用上單數數目。 特色文章包含地道人情 小作家經過親身體會,對文物徑有了進一步認識,但要寫旅遊文章,還有很多資料和技巧需要掌握。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老師強調認識行程路線非常重要。他表示,考察前要先掌握基本資料,了解前往方法、步程、方向、地標及特色景物。在遊覽過程中,要留意行程內容,建築物的歷史、演變和發展,掌握這些資料便可撰寫旅遊介紹文章。同時,亦要留意資料的真確性,分析有關人士的觀點,了解最新資訊。 若想寫得更深入,徐振邦說同學可以閱讀小冊子、書籍及報章,訪問當地村民及觀看他們的私人收藏,發掘當中不為人知的景點和細節。他坦言,寫特色文章,一定要涉及人和情,了解當中的小故事,有時更要親身體驗,例如品嘗當地的盆菜等,要用更多時間,才能發掘更深入的資料。 徐振邦建議小作家要行萬里路,加上平日的知識和觀察,體會當中的歷史文化,然後加入個人感受和特別元素,寫成具有個人風格的旅遊文章。

從平安包細說歷史 感受長洲習俗變遷

長洲太平清醮是香港別具道地特色的文化傳統,不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被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評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早前,香港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主持小作家流動教室,帶領一眾初中組小作家來到扎根長洲40年的傳統中式餅店「郭錦記餅店」體驗製作平安包,以及簡介長洲的歷史文化。 製作平安包 當日,由「郭錦記餅店」第二代老闆郭宇鈿,講解平安包的製作。他說:「每年長洲太平清醮期間,餅店大概會售出6萬個平安包。平安包之所以大受歡迎,並非因為其味道好,而是『平安』二字。」為了確保質量和產量,現時不少舊式餅店亦以機器代勞部分製包的工序,郭錦記亦不例外,搓麵團及分麵團的工序以機器代勞,而包餡的工序依然由人手進行。 小作家們參觀餅店工場的同時,也親身體驗了包餡,以及最後在蒸熟的平安包上蓋印的步驟。夏日炎炎,餅店工場雖然悶熱,但無減一眾小作家的興致。各人一邊學習包餡的技巧,一邊聽郭老闆分享餅店的歷史及逸事,再將各自的平安包放進蒸爐。待平安包蒸好後,小作家們輪流用蓋章,配以紅色食用色素,為自己的包蓋上「平安」二字。 在蒸熟的包子印上平安包的靈魂——「平安」二字。 簡介長洲歷史 除了製作平安包的環節,鄭寶鴻先生也向學生展示了關於長洲的舊報紙及舊照片,以簡介長洲歷史。他說:「從一份1884年的報紙資料可知,當時仍然是清政府統治時期,為了驅趕疫症,已有進行太平清醮這項祭祀活動。當中最大的包山高度差不多是4、5層樓,採用6千個包製成,重達6噸。長洲居民相信包子能保一家平安,到清醮後期紛紛把包子搶走,漸漸形成了搶包山比賽。」鄭生續稱,不幸的是1948年及1978年都發生過包山倒塌的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因此長洲太平清醮自1978年起遭停辦,至2005年才獲准復辦。 太平清醮的高潮可以算是飄色巡遊,一個個扮相別緻的小孩站在色櫃上,穿梭於大街小巷中。飄色巡遊期間,居民會把各種神像抬出,一起巡遊,到了活動的尾聲,各遊行隊伍會把神像以最快速度送回神棚中,也是飄色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稱為「走菩薩」。相傳最早到達者福氣最多,因此各人爭先恐後地搶着跑回神廟。然而,過去為此屢起衝突,現已經改為由不同隊伍順序跑回神棚中。 此外,鄭生亦分享了長洲警局被海盜入侵、三名印籍警員被殺的故事,香港淪陷時期東江中隊保護長洲居民的事蹟,以及長洲醫院、留產所、金鋪等建築的歷史,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樂道。 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 資料蒐集心得分享 鄭寶鴻先生著書近30本,包括《香港城區發展百年》、《港島街道百年》、《百年香港慶典盛事》等。他分享道:「我喜歡攝影,到處拍攝香港的舊建築、物件等。另外,亦喜愛收藏舊報紙、照片和郵票,並寫下筆記。到要出書的時候,我把筆記整理好,已經有很多有用的資料。因此,鼓勵各位小作家於平日收集有興趣的資料,對日後寫作、出書都有幫助。好像今天來到長洲看到、聽到、體驗到不少關於長洲的事物,回家可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化成文字記錄下來。」 小作家心聲 李正皓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中一 「很開心可以親手製作平安包,同時學習到長洲的歷史文化。」 董雯悅 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 中二 「體會到在餅店工作的辛苦,廚房沒有冷氣,又熱又焗。另外,透過鄭生的分享,更清楚長洲太平清醮的歷史,飄色中走菩薩的環節,感受到人們的誠心,祈求平安。」

描寫飲食 非輕描淡寫 要深入表達

若然對飲食文化有濃厚興趣,或喜歡以文字創作的同學,值得看看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因可從描寫食物的技巧領略到寫作的技巧,尤其寫食物的外型、顏色、氣味、味道等,都可以啟發創作思路。為了能多點理解寫飲食的技巧,蕭欣浩博士於初中組活動「寫作訓練日營」,以「飲食文化與創作」為切入點,借香港著名作家也斯的著作認識飲食題材、故事與經歷,更從閱讀中拆解撰寫飲食的技巧,從而學習與模仿寫作,發展出自己的筆風。(撰文:曾劍華) 層層深入逐步推進 要食新鮮海產,必想起鯉魚門、流浮山;但對蕭博士來說,卻喜歡到西貢的布袋澳,或屯門三聖邨,「皆因那裏近海,海產多,漁民可直接打撈海鮮後直送到餐廳,然後即煮,因此最能吃到新鮮的海產。也斯亦同樣為了吃到美味的海鮮,飛到法國近海的馬賽,尋找最有名的〈馬賽的魚湯〉。」 從文學角度觀賞,蕭博士表示大師有技巧地寫魚湯,「要表達魚湯濃稠,可以用較好的魚來熬製,或用精華來描述。也斯作品的首句『是什麼巧手煮出了魚的精華』,運用熟悉的字彙放在創作中,並一步步地跳進想表達的意思如何煮製。另一句『從鋼兜裡像神仙的瓊漿』,古時以『瓊漿』比喻為天上美食,例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就是吸引孫悟空偷吃而為品桃故事添上韻味。當要形容魚湯好味,可用『神仙的瓊漿』來比喻能喝到神仙的美食,非常罕有。第三句『只分給我一點點』,形容上菜的份量及進食的狀態,描述仔細。還有最重要的部份可多加留意烹調食材的方法,文中提及『五種不同的魚細熬多時』,就是對烹調食材的方法有多了解,說明用了多種魚來熬煮;簡單地展示出〈馬賽的魚湯〉有多精采。」 感官出發深入細節 當要寫飲食,該如何下筆?就是需要越細節的形容,就能給人感覺像真;蕭博士常以感官來寫飲食,以富質感來述說。「有時候我們只管吃,卻忽略了觀察,甚至沒留意到細節,像〈馬賽的魚湯〉的『骨肉經磨練得不該隨便牛飲』,說明了魚肉和骨因長時間熬煮後分離,在視覺上展現出作者觀察入微。尤其是描寫魚的味道,除了有魚味外,作者認為魚湯烹調的方法拿捏得好,所熬出來的湯滲入到魚肉裏,道出『魚肉還有餘甘』。最後以觸覺說明『一個下午連綿的即興音樂的節拍』,吃魚都可像身處在海邊中,品嚐了一頓佳餚。」 因此,當我們書寫飲食,「除了多觀察外,更需要記憶、五感觸覺來慢慢收窄所描述的範圍,就好像肉餅或蕃茄炒蛋,用了哪些調味料來炮製呢!」 寫作特色微觀分析 蕭博士還分享創意跟寫作有着緊密的關係,可以「微觀」的寫作概念,透過物理化的方式把細節的地方展示出來。「在物理學裏,微觀是指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來進行觀察。當通過顯微鏡來觀看食物,會發現質感很有趣。故要詳細描述食物時,大可打破對食物日常的觀感,例如是怎樣的形態?如何引發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呢?只要做到有探究的想法,形容得越仔細,文章便會好看。」 也斯曾寫了好幾本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分別是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描寫香港97回歸前後的人、情與飲食文化,探討香港在地文化的多元性。散文《人間滋味》寫作者、朋友與學生之間的故事,包括餐桌上遇到的趣聞。另一本新詩《蔬菜的政治》寫世界各地特色的美食,例如有越南菜「釀田螺」、港式飲品「鴛鴦」及澳門的葡國菜等,能在日常生活中會吃到的飲料、食物至烹調方法。可從作者的不同篇章了解其文筆風格,如何展示出自己與飲食的關聯性。 延伸讀本: 《也斯的香港》、《也斯看香港》,內容除涵蓋衣飾、街道及飲食等不同範疇外,可從文中了解多年前的香港面貌,同時揭示了一些事物與現今社會作對照及密切關係。文章簡短易明,適合初中同學閱讀。 小作家心聲 聖芳濟書院 中三 徐霈恒 雖然平日會吃到不同菜式,但只留於享受而已,沒想過用視覺和味覺的感官方法,透過文字描繪出食物感覺,很有趣。經過是次活動,加深我對飲食寫作的認識,令我多欣賞了美食之餘,學到如何表達出垂涎三尺等感覺。課堂中,導師提到自己愛吃美食外, 借文章〈馬賽的魚湯〉指導寫作技巧,例如「精華」、「餘甘」等字詞描述食物的味道;「瓊漿」、「蹇踅」具體地說明出魚湯的精緻,讓美味提升到另一層次。再加上運用表格形式來協助我們如何寫作,使我在飲食寫作上學會了技巧。現在的我已敢於思考和創作,會按着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來實踐,希望能讓文章變得更清晰鮮明。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中一 黃安蕎 每次參與小作家舉辦的活動都帶來驚喜,尤其是每次請來的不同作家都介紹了有趣書籍,以及講解不同的寫作技巧,令我漸漸培養起對創作的興趣。自從參加了寫作班後,多了看書及買書,更留意了人家怎樣描述事情的手法。確實,寫作間接地豐富了我的詞彙,提高了寫作能力,還擴闊了視野和知識,也培養起創作不同類型的文體的興趣。現在的我會不時寫作,慢慢地找到自己寫作的風格。這次活動很有啟發性,導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寫作方法和技巧,特別講飲食寫作,提到五感來描述濃郁與氣味,令我更加有興趣探究運用感官去寫作。 皇仁書院 中一 趙汝謙 參加是次日營活動,讓我多點了解以另一個角度去看食物。就如講者蕭博士分享描寫飲食生動有趣,愛跟大家互動,從過程中學會了以顯微鏡看看食物的質感,並嘗試描述出來,從而啟發以微觀的角度去看事物。當觀察得仔細,就能描述得詳盡。當東西形容得透徹,就能真的感受出來。經指導後,我的寫作技巧提升了,真是獲益良多,期待能再次參加日後的寫作訓練班。

挪亞方舟大冒險 童話故事創作力大爆發

「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為小作家設計不同主題的活動,以寓學習於遊玩的方式,提升他們的創意和觀察能力,令他們的寫作靈感自然能時刻如泉湧至。這次初小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就專程到位於馬灣小島上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由兒童故事作家 Auntie Van Van 帶領一班小一至小三的小作家,即場發揮無窮想像力,構思有趣的童話故事橋段,並且化身話劇主角,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為微涼的冬日早上添上不少歡笑聲。 相信不少同學都對聖經中的「挪亞方舟」故事耳熟能詳。這次一班小作家就有機會來到坐落於馬灣小島上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登上這艘按照聖經描述仿製的巨型方舟,一起聽故事和遊玩,難怪大家都未出發先興奮! 方舟上聽童話 接續故事情節 這次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就以「童話故事的描繪與創作」為主題。導賞員薯片姐姐先帶領小作家到活動室,給他們講故事。故事內容環繞住在小鎮中一個充滿愛心的巨人,他的身型非常龐大,身高比鎮上的三層樓房還要高,每次走到街上也要小心翼翼,因他害怕會踩爛別人的東西。薯片姐姐說:「雖然他沒有華美的衣服,但他仍相當知足,而且樂於助人,覺得自己是小鎮中最優秀出眾的一個。有一天,巨人在服裝店買了一身全新漂亮的衣裳,包括襯衫、褲子、領帶、皮帶、長襪和帽子,獨個兒帶著愉快的心情到郊外遊玩。在路上他遇上了正在冷風中顫抖的長頸鹿。他不假思索就將新買的領帶脫下來,戴在長頸鹿長長的脖子上,令牠感到相當溫暖⋯⋯」 故事說到這裏便停下來了,因為是小作家發揮創意的時間。小作家分成多組,每組自行挑選一件衣物,然後構思故事接續下來的情節,並與其他小作家分享。小作家的想像力的確非常天馬行空,有小作家說:「巨人回到家中,遇上賊人在偷東西,於是用皮帶將他整個緊緊地扣起來,然後交給警察叔叔。」又有小作家說:「到了晚上,天氣愈來愈冷,小兔子冷得不斷打噴嚏,於是巨人將長襪送給牠,分別穿在兩隻長耳朵上。」薯片姐姐總結說:「巨人這份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心腸,為小鎮添上了更多關懷和愛,而且更為他贏得友誼,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像這個童話故事中的巨人一樣,學習關心身邊的人,分享希望和愛,同時明白我們不用依靠外表裝扮來換取別人的愛戴,因為內在美才是最重要。」 Auntie Van Van 教「時人地事寫作法」 經過一輪熱身後,小作家們都急不及待想一嘗創作童話故事的滋味。不過到底怎樣才能寫出生動有趣及情節豐富的故事內容?Auntie VanVan 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由她創作的《假如巴士有十層》奇趣小故事。 「有沒有想過如果街上的雙層巴士全部變成十層會是怎樣?我夢想中的十層巴士,每層各有不同主題,好像讓小朋友一上車就可盡情地吃雪糕的雪糕自助餐、天氣炎熱時可即時跳入水中暢泳的泳池、專為流浪貓狗和其他小動物而設的寵物王國、加入隔音物料讓小朋友可大聲叫喊的尖叫房子等,至於最高的露天頂層,當然要裝上一個摩天輪,為乘客送上幸福感覺!」 這時候,一班小作家腦袋中的創作細胞全部都被激發了!接著 Auntie Van Van 向已分成小組的小作家分派多張不同的任務卡,當中包括「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個不同元素,讓組員在限時之內,構思一段簡單的童話故事情節,然後再以話劇形式分享創作成果。 齊做話劇小主角 提升自信及表達能力 小作家們平日聽童話故事就聽得多,今次由他們發揮創意,不知會有甚麼驚喜?別以為這個任務會難到一班小作家,原來他們不但想像豐富,連即場表演也毫不怯場!例如有組員抽到「起床時、老虎、河邊跟朋友跳舞」四張任務卡,他們就聯想到老虎大哥早上醒來,發現一班好朋友要為自己慶祝生日,還在河邊準備了一場熱鬧的派對!於是幾位小作家負責旁白,幾位扮演老虎大哥,走到河邊遇到其他小動物向他說生日快樂,祝願他身體健康!小作家們都認為這次小作家寫作迎新營非常好玩,同時學到如何在創作故事時運用豐富聯想,令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時人地事寫作法 先準備「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個不同元素的紙卡,並依元素分別放在四個不同的小箱中,然後讓每組小作家自行從四個箱中各抽一張紙卡。 每組小作家集齊「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各一的四張紙卡後,即可發揮想像力,將這些元素串連起來,構思一段簡單的故事情節。 在構思故事時,內容情節不一定要依循「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這個次序,只要情節通順即可。 有時候,小作家或會覺得,元素卡之間的內容並不符合日常生活的認知。例如人物卡「老虎」和事件卡「吃水果」。若果拼合成「老虎在吃水果」的話,現實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過這亦是「時人地事寫作法」的特別之處,讓小作家能暫時跳出常理認知的框框,找到激發創意思維的有趣組合,尤其是在創作童話故事時,由於經常都會運用擬人法,此寫作法正好大派用場。 當小作家漸漸熟練並掌握「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組合之外,便可加入其他元素,例如「心情」,便可令故事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及帶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生心聲 張凱傑 聖公會榮真小學 小三 ❝我在學校已聽過挪亞方舟的聖經故事,真是想像不到這麼多動物如何擠進方舟裏一起生活!今次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主題公園,也是首次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的活動,希望日後能學習更多寫作技巧。❞ 楊思言 拔萃女小學 小三 ❝之前真的沒有想過巴士可以有十層高,聽完 Auntie VanVan 的原創故事覺得很有趣,很想設計一些專為小朋友而設的交通工具,例如加入一些吃喝玩樂和學習的設施,每天乘車上學一定更加開心。❞ 更多小說及創作參考 本屆及歷屆小作家「佳作共賞」

開啟五感 探尋自然寫作的美學

每次到訪香港迪士尼樂園,小朋友都會沉醉在一個有如童話故事的夢幻國度之中,不過原來這裏除了驚險的冒險旅程之外,還有另一個值得我們細心探索的玩樂角度。「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舉辦多元化的流動教室活動,讓小作家們有豐富的戶外體驗。熱愛大自然的知名作家兼畫家葉曉文,早前就帶領一班高小同學參加香港迪士尼樂園舉辦的「迪士尼青少年奇妙學習系列」之環境教育體驗行,增進對大自然的欣賞及認識,繼而分享自然書寫的靈感和寫作心得;之後在自然生態導賞員的帶領下,小作家們細心觀察樂園內的獨特自然生態,體驗了一次與別不同的香港迪士尼樂園之旅。 若大家有留意本地文壇動態,相信對葉曉文的名字絕不陌生。這位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曾獲得青年文學獎小說公開組冠軍的年輕作家,尤其擅長於自然書寫。近年她更專注於與植物相關的文字及繪畫工作,作品散見於報章及雜誌。 葉曉文於2016年出版的圖文著作《尋花2-香港原生植物手札》,是她花了一年時間,走遍香港山林,將本地原生花卉植物記錄在案,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於讀者眼前。她堅持用人手一筆一畫作真實記錄。此書出版後即大獲好評。翌年她再向高難度挑戰,遍尋全港郊野,完成了動物相關著作《尋牠-香港野外動物手札》,優美的文字配上生動可愛的動物插圖,不但令讀者愛不釋手,同時亦提升了公眾對生態保育的關注。 將親身觀察化成文字記錄 是次活動由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自然生態導賞員帶領。小作家們穿梭多個主題園區,認識樂園內種植的各種樹木以及棲息其中的雀鳥和昆蟲。此外,導賞員透過互動遊戲的形式說明樂園日常營運中如何融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小作家們明白園方如何以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可持續發展盡一分力。 ▲酷愛大自然的葉曉文分享她對自然寫作的心得,她建議同學先學習細心觀察,掌握對自然環境作客觀描述的技術,然後再嘗試加入主觀情感。 導賞行程完結後,一班小作家便在葉曉文的指導下,嘗試將他們剛才所觀察到的自然生態環境,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寫下來。部分同學早已將導賞路線上出現過的不同動物及植物一一捕捉於鏡頭之下,並且將名字及特性作詳細記錄。 例如導賞員特意介紹的山欖科植物星果樹,其樹冠外形不規則,葉片則呈橢圓形,前端突尖,葉背及嫩枝披上金褐色兼富有光澤的毛茸,部分樹枝上更開了淡黃色的冠鐘形小花。導賞員解釋,此樹在夏季開花後還會結出果實,其外形像一個小蘋果,顏色則呈暗紫色,切開後果心呈星形,星果樹的名稱亦由此而來。 另一種遍植於樂園內的是外形突出的細葉榕,它亦是香港最常見的本地喬木之一。同學們留意到它的樹冠十分濃密,而且有許多從樹枝下側及主幹表面長出的氣根,形狀像髮絲一樣。葉曉文解釋:「當這些氣根接觸土壤後,便會長粗並呈木質化,用以支撐樹幹和樹冠的重量。位於元朗錦田的樹屋,就是由一棵細葉榕依附在一間相傳建於明朝的磚屋生長,經過數百年兩者融為一體而成。」導賞員亦補充,細葉榕會於夏秋季間長出外形渾圓的無花果,成熟時果實會掉在地上,成為各種雀鳥的美味大餐。 ▲餐廳忽然傳來熱鬧響亮的鳥聲?原來幾隻樹麻雀趁沒有人注意之時悄悄地佔據了餐桌一隅,難道這是牠們的流動教室? 童話世界中的鳥語花香 樹木的果實是雀鳥的重要食物來源,偌大的樹冠亦是牠們棲息和繁殖的安樂窩。在這次行程中,小作家們觀賞到不少長駐樂園中的留鳥,包括樹麻雀、珠頸斑鳩、白頭鵯和紅耳鵯等。這些平日習慣與樂園訪客「朝夕相對」的鳥兒,有時更會飛近小作家們的身邊停留結集,發出亮麗的叫聲,或者趁沒有人察覺的時候,啄食地上遺下的雜糧。眼明手快的小作家們,當然亦不放過這些近距離拍攝野生動物生態的寶貴機會。不少小作家坦言,儘管以往曾不止一次到訪香港迪士尼樂園,但都沒有留意,原來樂園除了童話和歷險元素之外,還有如此優美和多樣性的自然生態。 着重細心觀察 加入主觀情感 說到自然描寫的寫作心得,葉曉文認為最重要的是懂得運用不同的感官,例如用眼睛仔細查看植物各個部位的特徵,包括顏色、外形、大小、紋理等。部分植物的花朵和果實, 以至樹葉和樹皮,還會發出獨特的香氣,不難以嗅覺識別。另外,在不損毀植物的大前提下,亦可用手去觸摸植物的表面,例如粗糙的樹幹和柔滑的樹葉,就帶來大相逕庭的觸感。 ▲「迪士尼環境教育體驗行」特設活動教學環節,帶領同學探討減少製造廢物、珍惜水資源及能源等可持續發展議題。 葉曉文還教導小作家們如何在進行自然寫作時大膽地加入個人聯想,即在客觀描述之外加入主觀情感,為文字創作帶來另一種效果。她說:「例如細葉榕以生長快、適應力強而見稱,經過一段時間,甚至可將附近環境的建築物侵佔吞沒。大家可發揮無窮想像和創意,為這種獨特的植物特性賦予情感投射。」 ▲葉曉文 自然畫家及作家 有同學覺得細葉榕好像一個擁有驚人意志的生命鬥士,每天都在為活下去而拚命;有同學則認為它更像一個軍隊的將令,在嚴峻的環境下奮勇抗戰,保衛家園。相信各位小作家都在今次流動教室活動當中,學到許多關於自然描寫的要旨。香港迪士尼樂園青少年教育項目拓展經理吳韻琴亦表示,很高興這次環境教育體驗行讓同學們親身觀察自然,在學習旅程中一邊提升對環境、人與物的觸覺,一邊培養閱讀及寫作的技巧,機會難能可貴。 小作家心聲 袁浠翹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 小六 ❝這次活動加深了我對保育大自然的關注,我會嘗試透過文字創作,傳達保護自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希望大家都愛惜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姚悅生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 小六 ❝十分感謝葉作家的分享,教我們如何運用五官與大自然溝通,細心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我幾乎每星期都會跟爸爸媽媽到郊外遠足,這次活動中學到的自然描寫技巧,日後一定能大派用場!❞

屏山嘗傳統盆菜 學寫食物五感法

新春跟親朋好友吃團年飯,很多人會選擇傳統盆菜,豐富食材確帶來多樣化的味道。描寫食材的味道,也是培養小作家寫作技巧的好機會,例如運用五感法之外,配合恰當的修辭手法,能夠具體地表達食物的滋味及人情。 為讓小作家深入了解當中的寫作技巧,培訓計劃的流動教室特意安排高小組及初中組共160位同學,來到元朗「屏山傳統盆菜」餐廳,細聽三代俱經營盆菜的原居民鄧聯興講解盆菜的源起及做法,並由作家兼大學講師唐希文講授如何透過描寫食物帶出道理的寫法,亦透過本土文化傳承的題材,讓中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撰寫食物背後的文化意義及個人情感。 利用感官寫食物 創意無限 描寫食物的方法有很多,五感是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唐希文表示:「第一步要懂得形容食物,最基本是運用『五感法』,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五個感官來形容食物。」她先要小作家嘗試從視覺上形容蘋果,有的小作家想到「紅色皮帶有光澤、紅彤彤的」等形容詞。 在聽覺方面,有小作家會使用一些擬聲詞,例如食材投入鍋時的「噗噗」聲、進食時「咔咔嚓嚓」聲,唐希文欣賞他們的創意,「將這些烹調或進食時的聲音撰寫出來,可以令人想像食物帶給你的獨特體驗。」她續表示,「利用嗅覺方面,若只用『香氣撲鼻』便較為籠統,再具體一點可用『花香』、『果香』來形容不同的香味。」 至於味覺就更加容易,常用的有甜酸苦辣;而以「滾燙燙」、「熱辣辣」等詞來描寫盆菜的觸感則最為貼切。 另外,小作家也嘗試用五感法形容喜歡的食物,有的形容巨峰提子味乳酪,「有種水果甜香,略帶濕漉漉的觸感,味道清甜香滑,吃到最後一口時刮杯底發出『嚓嚓』聲。」唐希文認為:「小作家將進食時的情境也能夠表達出來,五感的形容都非常好。」;另一位小作家形容日本長腳蟹,「橙略帶白色的蟹殼很堅硬,雪白帶有絲絲橙色的蟹肉,嗅起來陣陣的海洋鹹味,蟹肉柔軟。」唐希文也甚為讚賞,她表示:「形容得很完整,由外形到裏面的蟹肉,令人有垂涎欲滴的感覺。」 食物背後喻意深 透視社會人生 小作家掌握用五官形容食物後,下一步便可嘗試運用修辭手法,以物喻人,將食物比喻人物事或情感,反映個人的感情,甚至是對社會的意義。 唐希文透過也斯的《給苦瓜的頌詩》教導小作家:「『柔軟鮮明的事物』比喻老人家外表滄桑,內裏溫柔,看透世情。他們見識經歷多,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而詩中『把苦澀藏在心中』不輕易向別人傾吐自己的經歷,將苦瓜比喻成熟對社會有貢獻且有智慧的老人。」 接著,唐希文跟小作家分享食物詩《白粥》。「白粥跟材料的配搭,主角是照顧者,描寫人情味。另一方面,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表面寫粥,描寫人及中華文化。」最後,她以《香港盆菜》教導小作家透過食物寫出人情、社會,甚至是香港文化或歷史。

開拓寫作視野 關注本地農業邁向永續發展

都市人住在石屎森林中,幾乎被高聳入雲的建築物包圍着,就連草地、農地或灌叢的土地也愈來愈少,令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受到影響。因此,綠色議題是近年社會十分關注的事項。為了讓小作家開闊視野,作家梁永健特地跳出書本以外的框框,分享世界各地的農業科技化帶來的好處,還了解「都市農業」可促進本地農業有着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世界之大,有無限的知識等着去尋求,梁永健有感身處在地球表面只有一點的香港,需要了解香港以外的地方是怎樣耕作的,所以有空便飛出去看看。「對農業的印象是否留於石器時代,原始人走入森山採摘果實或手獵動物?當我們走進街市,看到新鮮的蔬菜,知不知農夫是怎樣耕種?或想想我們平時吃到的蔬菜、水果,知道產地來源嗎?以前,人們為了滿足食物需求,便會蒐集足夠的食物來充飢,為了更能穩定地提供食物,開始有條理地進行耕作,並會按季節來種植。」(撰文:曾劍華) 邁向農業科技化 別以為農夫是文盲,依然使用傳統人手擠牛奶;現代農夫會使用很多科學去研究,如何令產量大大提升。梁永健曾去過太平洋的復活島、芬蘭北極圈、秘魯等地方探索,更去到澳洲體驗擠牛奶,「想不到澳洲農夫為了提高乳牛生產的份量,使用高科技去生產牛奶。例如將牛隻排列在轉盤上,農夫只需站在原地位置,然後將擠奶的機器接駁到乳牛身體,用最少的氣力便能擠出牛奶。還分享每天會播放輕音樂給牛隻聽, 待牠們心情愉快, 便能產出更多牛奶。或另一次到馬來西亞的大片林木,農夫很有條理及規律地種植一排排的油棕樹;還以為種植植物是用來吃,卻是生產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香皂或沐浴液等原材料。有幸親身體驗,拿着工具在樹身割開小小的樹皮,白色汁液便會流落到用椰子殼造成的小兜內,這就是將來加工後成了筆袋內橡皮擦,可見農夫很有生意頭腦。」 學懂粒粒皆辛苦 梁永健除了去過外國了解農業外,亦走到本地農田觀察。可是土地隨着城市的發展下,農田空間愈來愈縮小,許多農夫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都搞盡腦汁去生存;有的農田建在貨櫃場旁、回收場等地,種植環境不太理想。「當農田設在不適當的土地上耕作,可以想像如果土地被污染,種植出來的植物亦不會健康。或試想像遇上打風,貨櫃有機會遭吹倒,輕則令農作物失收,大則對農田設施造成破壞,因此在這情況下,如要在香港推展或深化農業,可以怎樣做呢?」 他分享過,當小腿深深踩入田裏,感受耕作非易事。那刻,他真正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農夫把水稻幼苗插入田裏,待收成後收割並將稻穗打穀,再經過打磨後去除稻穀後,成了白米,所以每一粒米都是農夫的心血。現時,在香港種植稻米的農田不多,多以蔬菜為主,如西洋菜。」 發展天台農圃 梁永健認為發展都市農業,可考慮在市區上發展更多的天台農圃,便能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紐約是其中一個成功例子發展天台農圃,希望香港可以借鏡外國,選擇將天台發展成天台農圃。天台農圃就是在大廈天台或平台集體栽種農作物,都市農莊十多年前已開始被推廣,由在工廈的天台種植蔬菜,發展到租田,每天都有專人淋水、播種、施肥、除蟲等。後來,愈來愈多人參與天台種植,目前大約有60個空中農圃運作,當中包括學校、商廈、屋苑、工業大廈或頂樓,估計有1400個農友積極參與,將天台種植的規模普及到全港的工商廈。」 都市農莊資深種植師陳金寶講解,在天台上種植有限制,如受環境及天氣等因素所限制。「由於天台不像農田一樣, 沒法生根, 所以選種的蔬果亦有限制。且要控制水份,加上溫度比在地上高4至5倍,因此會影響植物的生長。故現時按季節性種植,夏天種苦瓜、櫛瓜、冬瓜、南瓜、佛手瓜、西瓜、蜜瓜;菜類則有莧菜、潺菜、通菜。冬天有芥蘭、菜心、油麥菜。」 小作家心聲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中一 李映彤 參與流動教室後,我認為能提升我寫創意故事的技巧。前輩的敘事技巧也令我明白在寫故事的時候,要細心觀察時間和地點的轉變,以及要發掘新點子。在活動上, 有關空中農圃令我印象較深,我認為這項技術非常新穎。除此之外,我也認識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蔬菜。所以我認為這次的活動, 不但能提升我的寫作技巧,還能開拓我的視野。 民生書院 中一 呂亦宬 參與作家梁永健之分享,對我作文上有一定得著及幫助。再經梁老師解釋,我更深入了解農夫原來有令人可敬的特質,及其背後的辛酸歷程。特別介紹空中耕作對我印象較深刻,想不到我們身處在石屎森林一樣的大城市,農夫很有創意地建造別有一番天地的天台種植,而且還有農作物收成,令我感覺有趣及興奮。希望有天能前往該處,去體會城市農夫的苦與甜、悲與喜。此外,梁老師還教懂我寫作之前,首先要對人或事或物有體驗,只要有了切身體驗,才能對人或事或物有深入了解,自然就會有很深的體會,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言之有物、發人深省」。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