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寫作指導

走出固有寫作框架 粵寫越生動

寫作從來都不會有既定的公式,只需多讀多聽多寫,朝向目標再加點想像力,自然能找出屬於自己的一套寫作公式。為了跟小作家分享寫作的趣味,「小作家培訓計劃」於日前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作家精讀坊,邀請《木棉樹》創辦人黃雅文指導寫作童詩的技巧,利用概念圖及聯想法,協助初小學生衍生意念。另外,英華書院中文科老師及專欄作家甄沃奇老師透過培訓班,讓初中小作家了解粵語詞彙及其應用,鼓勵他們嘗試在寫作中適當地加入粵語。 童詩欣賞與創作 寫童詩,可以無拘無束地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嗎?什麼是童詩?黃雅文為了培養初小學生對童詩的欣賞、分析能力及創作能力,借台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及台灣兒童繪本作家方素珍的文集來解說。 認識童詩格式 黃雅文表示寫童詩,可以很輕鬆、很自由,但一定要夠「黐線」,即有豐富的想像力,然後把第一刻的想法沉澱下來,好好地將它們整理,新的念頭就會呈現。另外,文字要淺白,文筆要幽默,如讀起來像音樂一樣具有韻律感,如歌曲一般有節奏,快慢適中,效果更佳。 ▲嘉賓利用概念圖及聯想法協助學生認識童詩。 當然,童詩更要適合兒童欣賞, 當中多以童詩多是大人寫給孩子看的。比起作文結構上較簡單,用最少的字來表達最多的意念,甚至一句一行,不用留兩個空格,及只要在每段之間空一行便可;更不用標點符號;內容上要多加想像的空間,充滿童心,便能在孩子中引起共鳴,及呈現出美麗的畫面。 若要表達對媽媽的愛,大可透過記敘文、描寫文或議論文來說明媽媽在家中的重要性;又或是繪畫一張感謝咭來傳遞心意。但詩可以將文字巧妙地給予讀者想像的空間,言簡意賅地抒發內心感情。 提出善意引導 黃雅文認為寫詩最忌直截了當地敘述事與物,或寫一些難以表達的情意。題材最好是自己熟悉的人、事和物,因為自己經歷過,才較容易寫出自己的情感。 例如《林煥彰童詩精選》當中的一首詩,呱呱呱!呱呱呱!青蛙只會唱一首歌,從頭到尾都是:呱呱呱!呱呱呱!整個夏天晚上的田野,都是牠們的歌聲,呱呱呱!呱呱呱!好像很多學生在教室裏,大聲講話,大聲講話,呱呱呱!呱呱呱!就是表達課堂內學生們大聲講話的情景。 雖然,寫詩不一定要好文采,但也要能提高表達效果,所以可用一些修辭的方法,如暗喻、擬人、反覆、疑問等形式來調整語句,再以聯想力與想像力把文字帶入意念裏,就像剛才的一首詩,善意地提醒同學不要嘈吵得像青蛙叫。因此,平日要多觀察身邊的事物。 ▲黃雅文 《木棉樹》創辦人 ❝寫詩跟寫作其他文體很不同。有靈感才寫,寫時亦不該給自己壓力, 並要加些想像力, 擺脫慣常的正規文法, 還要培養把文字拼貼出新意念,這樣就可以寫出好詩了。❞ 小作家心聲 林海嵐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小三 ❝由於學校沒有講解童詩,我對這個題材充滿好奇,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就是希望可以多點認識童詩,我會聽從老師的建議多閱讀相關的書籍。❞ 馬昀樂 拔萃小學 小三 ❝因我喜歡寫詩,所以特別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參與活動後,我感到寫詩與一般寫作很不同,沒想過寫童詩跟平日課堂學到的寫作手法完全不同,提升了我的寫作興趣。❞ 思考粵語入文可能性 寫作時,一般都以書面語為主。適當地加入一些地道粵語,可令作品生色不少,令表情達意更傳神到位。甄沃奇表示要留意粵語寫作並非一種有意識的創作手段,絕不能肆意寫錯別字,不能作為把文句變得口語化的籍口。究竟怎樣令自己的作品多點特色呢? ▲愛學習粵語寫作的小作家們特地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的培訓班,課堂完結後還與甄沃奇來個大合照! 詞彙充滿想像 甄沃奇認為粵語最有趣的表達方式, 是了解粵語詞彙, 尤其是人們愛避開讀音聯繫不祥之意的字詞, 像「空」跟「兇」在粵語同音, 意有不祥, 所以借「吉」來取代,就好似空置單位本稱「空屋」,便會以「吉屋」來說明。又例如「書」跟「輸」同音,「輸」指失敗,所以在某些場合使用某些詞語,可令文章有如謎面般富趣味性。 而且,某些粵語歇後語會把主旨內容藏起,令字句充滿玩味。例如一家十五口意指七嘴八舌、八仙過海表達各顯神通。若能融會貫通粵語歇後語,可提升文章的表達能力,亦可豐富想像空間。 九聲聲調難學 另外,音樂有DO、RA、ME、FA……等,其實粵語也有,可分為「九聲」,比起普通話的「四聲」還要多,如「詩、史、試、時、市、是、識、錫、食」,唸起來變化精妙,讀起唐詩時更特別好聽。 ▲粵語入文不止令閱讀起來感覺親切,還可提升文章趣味性,及傳承粵語文化。 甄沃奇表示,所講的九聲是由「四聲」,即是「時、是、試、詩」出發。而古代四聲,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後三聲為仄聲;現代普通話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前二者是平聲,後二者是仄聲。當理解過後,粵語是承中古漢語而來,保存古代漢語的音韻特色,入聲字按長短分成高音、低音來區分,創作時亦根據古音及地方方言來書寫,這有助提高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創作界線規範 雖說香港人多說粵語,但多數都不會以粵語來書寫。 甄沃奇對粵語入文抱持開放的態度,認為粵語入文應視乎場合及語境。雖然寫作一般以書面語為主,若然將詞彙運用得當,就令文章看起來更生動活潑。不過,如果是正式文體,例如新聞報道、社評、語文教育文章,就應該用正式的書面語,避免滲入不必要的方言口語成分。畢竟同學應該先建立正式文體的寫作方法,下一步才思考怎樣以先後有別、主次有別的原則加入有趣的粵語元素。粵語的研究與應用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甄沃奇 英華書院中文科老師及專欄作家 ❝同學書寫時, 一般以書面語為主, 適當地加入一些地道的粵語色彩,可令文章更為生動。❞ 小作家心聲 余汶蕙 聖安當女書院 中三 ❝平日我看到粵語入文會感到有點陌生,並認為以書面語寫出來才容易溝通及理解。這次活動認識到在寫作上運用粵語的樂趣,大長見識,將有助提升我的語文技巧。❞ 謝婉茹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中一 ❝小作家培訓計劃的導師講學很生動,雖然學習起來比平日課堂有點困難,但卻令自己眼界大開,沒想到粵語入文如此富趣味性,我希望日後能修讀文學。❞

剖析小說創作 巧設懸念 發掘靈感

寫作與創作靈感,好比汽車與燃料的關係,若欠缺靈感持續不斷地推動,文章很多時就不能創作下去。2019年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中,大會邀請了作家袁兆昌和厲河,以自身的創作經驗,向小作家們傳授尋索靈感、創作故事及設定角色等寶貴的心得,令一眾小作家都獲益良多。 不少人迷上偵探小說,最愛在閱讀過程中猜想誰是兇手。為了吸引讀者追看下去,作者必須製造各種懸念,令故事情節更加曲折離奇。今次作家厲河便以自己創作的《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為例,引導小作家如何運用偵探小說的懸疑手法進行創作,從人物性格、巧設懸念入手,創作出精彩的推理故事。 曲折情節 引發讀者好奇心 《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原型來自英國作家柯南道爾於130年前創造的偵探人物—福爾摩斯。在厲河改編下,主要角色都變成了動物,例如福爾摩斯是一隻狗、助手華生變成一隻貓,不變的是福爾摩斯仍然充滿智慧,四出破解各種奇案。厲河說:「在偵探小說中,懸疑是最重要的部份,它可以令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結局常常出乎意料之外,令讀者欲罷不能。」作者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在偵探小說裏製造懸疑氣氛,例如尋找疑兇、提出謎團,甚至是埋下線索,都可以引起讀者的好奇心,渴望知道隱藏的真相。 利用角色視點 營造懸疑氣氛 小作家也可以利用故事裏的配角,協助營造緊張及懸疑的氣氛,通過他們的視點,交代故事情節。「其中一段改編故事中,我刻意寫華生躲在睡床底,偷聽福爾摩斯與疑兇的對話。這種安排讓讀者通過華生的眼睛,觀看福爾摩斯怎樣查案;另一方面亦因為華生匿藏的位置,令他不能看清全部事實,將最關鍵的真相隱藏起來,達到引起讀者好奇的效果。」 同樣,角色之間的對話,也可以引發懸念,厲河寫華生年少時到貧民醫院當實習醫生時,從另一位實習醫生口中得知院長、外號「赤鬍子」生人勿近的駭人傳聞。「這個時候『赤鬍子』尚未現身,讀者卻從角色之間的對話預知其性格,從而引起他們好奇及猜想,院長為何如此恐怖?」 設計事件 塑造人物性格 除了製造懸念外,厲河認為無論是創作偵探、科幻及愛情小說,塑造角色性格也是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夠在讀者心中留下鮮明印象。「介紹新角色時,切忌平鋪直敘,如『他是一個小氣、衝動或正直的人。』這樣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小作家反而要設計一些事件、爭論來突出他們的性格,讓讀者更易投入這些角色之中。我寫扒手小兔子出場時,正是偷竊時被福爾摩斯逮個正着,仍在不斷掙扎,顯示他頑皮的性格;而房東太太的遠房親戚愛麗絲,經常要追福爾摩斯繳交房租,所以我將她寫成一個牙尖嘴利的女孩子,連福爾摩斯也拗不過她。」厲河建議小作家多閱讀日本名家松本清張的作品,並鼓勵他們提筆作,以《XX的神奇雨傘》為題投稿。 學生心聲 陳心悠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 小五 ❝我是厲河的書迷,最愛《大偵探福爾摩斯:指紋會說話》一書。我在平日寫作時習慣直腸直肚。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運用懸疑的寫作手法,令文章更有趣味。❞ 孫博仁 聖保羅書院小學 小四 ❝我希望成為小作家,培養自己寫作的興趣。今次學到懸疑的寫作技巧外,厲河也特別提醒小作家要「盡快入戲」,適時解謎或揭曉答案,才能牽引讀者。❞ 借鏡古典文學和動畫 為小說創作滲入更多靈感和想法 更多小說及創作參考 本屆及歷屆小作家「佳作共賞」

粵劇欣賞 融匯童詩

粵劇又稱為「大戲」,是廣東的主流戲曲之一。在戲棚上,粵劇演員穿著華麗的戲服、頭飾,以「唱、做、念、打」等功架,演出一齣齣經典的戲目。經過多年傳承,粵劇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於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次詩人關夢南除了介紹粵劇的知識外,亦教導小作家引用粵劇元素,寫出新奇、充滿創意的童詩。 粵劇在明朝靖年間出現,現已被列入重要的文化遺產。除了在傳統戲棚欣賞粵劇,戲曲中心、香港文化中心及高山劇場等地方都有精彩的粵劇上演。香港流行的粵劇戲寶,多以愛情及神話故事為題材,前者有《帝女花》、《紫釵記》;後者則有《寶蓮燈》、《白蛇傳》都深受戲迷歡迎。 回到古代時空 虛擬動作 引發想像空間 粵劇裏的經典故事,大多取材自古典文學作品、歷史人物故事,當中也可以聯繫到現代寫作上。關夢南表示:「欣賞粵劇演出,可以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古代的世界。從演員特別的衣服、頭飾,都反映了舊時代的生活習慣,對寫作有一定幫助。」 受制於舞台,粵劇也常透過道具,或虛擬動作來演繹複雜的場景及動作,引發觀眾的想像空間,例如演員常用一條馬鞭,表達正在策騎的場面;或者利用長袖遮面,代表羞澀的心情。「有時演員會用虛擬的動作,表達『開門』、『關門』的動作,這些都是粵劇有趣的地方。小作家不妨以這些元素,創作特別的童詩、新詩。」 粵劇四大基本功—「唱、做、念、打」 「唱、做、念、打」是粵劇的四大元素,互相配合才能令演出更加豐富,「唱」是演出中歌唱的部份;「做」是演戲的身段,演員一個眼神、手勢都表達不同的情感;「念」是講對白的部份;而「打」是武打場面的戲份。」 演員分六柱制 粵劇主要演員分「六柱」制,即「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二幫花旦」、「鬚生」及「丑生」。其中「生」是男性角色,「旦」是女性角色;而「鬚生」是年紀較大的角色,「丑生」則扮演滑稽的角色。另外,粵劇亦有配戲演員,行內稱為「梅香」、「手下」及「龍虎武師」等。 衣飾辨別身份 粵劇演員穿着許多華麗的戲服,原來當中也大有學問,身份地位有別,或參與不同場合,演員所穿的服飾也有所不同,例如「蟒」是帝王、丞相、元帥和高級官員上朝時穿的服裝;「帔風」則是男角官員的便服。「紅蟒」是公主、皇后、太后上朝或到公眾場合時穿戴;「霞帔」則是她們家居穿著的便服。 粵劇元素創作童詩 粵劇有許多值得欣賞的地方,關夢南示範了幾首童詩,從不同的角度將粵劇優勝的地方融入創作中。 小作家心聲 鍾柏謙 聖公會榮真小學 小五 ”活動介紹了許多創作新詩的技巧。我很喜歡新詩的自由度,例如不拘字數、不必押韻,亦可以運用句子的排列創作圖畫詩,利用簡短的文字,抒發深厚的感情。“ 林海嵐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小四 ”小時候曾在YouTube上觀看粵劇《帝女花》,媽媽陪伴我一起觀 看,並講解故事內容。今次活動令我對粵劇有更深入的認識,尤其是演員穿的戲服也很講究。如果以粵劇為題創作童詩,我會以美麗的戲服作靈感。“

校園文學綻放異彩 童話童趣富含哲理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接觸童話和校園小說等書籍,這些成長讀物豐富我們的心靈,開拓我們的思維,滋養了我們日後的文學創作。近日,小作家培訓計劃的培訓班活動請來擅長創作兒童故事的Auntie Van Van和校園小說作家江澄,向小作家分享他們推薦的書籍以及寫作心得。 ▲小作家專注地聽嘉賓的分享。 校園題材 多元豐富 學校為我們帶來知識,也提供了不少創作靈感給學生。香港每年都創作不少以校園為故事背景的小說故事,或是熱血的友情經歷,或是純真的愛情小品,或是耐人尋味的推理小說,甚至是令人膽戰心驚的靈異故事,統統也會發生在富有青春氣息的學校之中。 著名校園小說作家江澄在高小組的培訓班上,為小作家們介紹了幾本本地的校園小說,除了小學生都喜愛的《鬥嘴一班》外,還有《超凡學生》、《戀上白羊的弓箭》、《公主傳奇》系列和《我搣時很煩》等等。外國也有不少精彩的校園小說,例如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以及《草房子》、已改篇為電影的《奇跡男孩》等等。 ▲江澄 校園小說作家 從以上推介的書籍之中,已能看出校園小說可延伸出來的故事類型非常寬廣,不但可以描寫輕鬆有趣的校園生活日常,亦能涉及沉重的題材。江澄解釋「校園小說」並非「類型小說」,是無法以商業角度去分出這個類別,換句話說,「校園小說」除了說明故事的地點大部分發生在校園之外,讀者不會對當中包含的元素產生預設的心理準備,是能夠讓人迎接閱讀驚喜的一類創作。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閱讀校園小說呢?江澄認為,是因為這類小說一般都在營造一個公平且有秩序的世界,壞人通常都落得悲慘下場而令讀者產生激憤和大快人心的感覺,透過書中的故事實踐心中和平、美好的想像。 善用生活素材 其實,小作家要去創作校園小說,相對是一個較簡單的任務。因為校園小說中,會出現的人物都是小作家非常熟悉的角色,例如是校長、老師和同學,設定人物的難度不會太高。 ▲江澄細心向小作家講解寫小說的技巧。 而故事的內容情節,也能圍繞小作家平日的校園生活,包括是上課、課外活動,又或是旅行和運動會等等。當中小作家也能加入不同的元素去豐富內容,例如很多作家都會採用的「成長」、「認識自己」、「友情」,也能寫寫「愛情」,甚至帶有奇幻色彩的「穿越」,以及懸疑的「查案」推理等等。 ▲現場氣氛輕鬆融洽,同學主動表達意見。 江澄指,寫作校園小說就似是「吃一口美味的維多利亞三文治」,寫小說也需要四種材料:「時、地、人、事」,三段結構:「緣起、衝突、化解」,最後是數之不盡的吃法:「順敘法、倒敘法、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等」,加以混合就能成就一部完整、獨特的作品,給讀者享受一段五味雜陳的奇幻歷程。 小作家心聲 郭曉晴 屯門官立小學 小六 「我最喜愛的校園小說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以及作家君比創作的故事,當中我尤其喜歡含推理元素的小說。我覺得校園小說的好看之處,是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令人更投入在故事之中。我認為培訓班中學到的寫作手法很有用,日後會嘗試運用在自己的創作之中。」 劉海蕎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小五 「我最深刻的校園小說是《哈利波特》,因為包含了最吸引我的魔幻元素。作家江澄推介的書籍之中,我對《暮光之城》最感興趣,將會試閱。我以前沒有試過創作校園小說。不過,我感到此類小說的創作空間很大,會嘗試把穿越、奇幻的情節加入創作之中。」 童話故事帶有幻想色彩,或多或少也受到現實的影響。《三隻小豬》、《灰姑娘》或《小紅帽》的童話角色都帶領我們從現實出發,走入作者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之中,讓我們學會一個個處世做人的道理。想創作一篇童話故事,原來也不是太困難,只要我們願意打開創意的小宇宙。 深藏人生哲理 住滿了野獸的森林、仁慈的王子、等待一個吻的公主,這些是你對童話故事的印象嗎? 不論是哪個國家的小孩,口袋中都必有幾個倒背如流的童話故事。兒童故事作者Auntie Van Van和初小組的小作家分享她最愛的童話故事《快樂王子》。 ▲小作家即席嘗試創作。 一說起這位無私的王子,他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請小燕子把身上值錢的寶石和黃金都分享給他人,隨即引起在座小作家的共鳴,紛紛談及自己最深刻的童話故事。有小作家說最喜歡《狼來了》,因為他從中學會不要說謊,別人也不會相信同一個謊話兩次;也有小作家談起《三隻小豬》,認為即使年齡很小的小朋友,也會被故事內容吸引。 Auntie Van Van告訴小作家,原來童話故事的公式就是「對象為兒童、文字淺白、字數少、故事有好人和壞人角色,最後以快樂的結局帶出一個道理」。道理可以涉及家庭倫常,例如《孔融讓梨》;也可以談及人生的道理、因果定律等等,讓讀者在故事之中有所領悟。 創作 從提問開始 Auntie Van Van指,創作童話故事並不困難,可以循三個問題去想像:「如果……不是這樣,而是那樣……?」、「假如……」、「為什麼?」。 她又拋出三個題目,讓小作家即席創作。小作家立即動腦筋,發揮想像,他們構思的故事令人喜出望外。第一個題目是「洗頭水」,有小作家說用了他創作的洗頭水不只香,更可加熱令頭髮速乾,亦有小作家指使用後會變得幸運,也能令人安睡,更有指用後會整個人變透明及力大無窮。 ▲Auntie Van Van 兒童故事作家 第二個題目是「鞋」,小作家亦不吝創意,有人說這是一雙穿梭時光的鞋子,一下就能跳到考試後,毋須再受溫習考試之苦;有人說警察穿上它,就能變「飛毛腿」去追捕賊人;有人說鞋子可以內置定位系統,旅行時就非常管用了。 第三個題目是「帽」,不同的題目當然不阻小作家們繼續創作,最有創意的莫過於有人指,法官戴上帽子後便能立即知道案件的真相,把犯錯的人拉進監牢,儆惡懲奸。 ▲Auntie Van Van鼓勵同學表達自己的想法。 Auntie Van Van十分欣賞小作家面對平日常常見到的物品,也能想出各種各樣的功能,假如能配上不同的故事,相信便能成為非常獨特的作品。最後,她提醒小作家創作童話最重要的是「感染力、感動人心」的力量,包含着「感動」的故事,即使人物、情節簡單,也能烙印在人心,直至長大了也不磨滅。 小作家心聲 黃翊翹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 小三 「我也很喜歡《快樂王子》的故事,欣賞王子樂於助人的個性。在三個題目之中,「洗頭水」是我最能發揮創意的,我想寫一篇有關使用了洗頭水的人會變聰明,考試就會取得100分的故事。」 高依莎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 小三 「我平常較少看童話,反而喜歡閱讀改篇的童話故事,因為它們圖畫漂亮,情節又豐富。剛才我最深刻的是創作「帽」的故事,戴上了它就會為頭痛的人按摩,紓緩一下痛楚。」 此活動及相關版面由明報市場部統籌及編輯 查詢:2515 5052(馮小姐)

即興而畫 隨心而作 Art Jamming 靈感碰撞新體驗

近年,自助繪畫(Art Jamming)十分流行,透過即興、隨心的藝術創作,不但能陶冶性情,亦可碰撞出寫作靈感。早前,憑作品《等待》成為本港第一位獲得「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的得獎者高佩聰,來到高小組小作家的流動教室,向大家介紹繪本創作中圖畫和文字的運用。另外,小作家們即席揮毫以動物為主題,繪畫圖畫,分享故事。 認識繪本 繪本是一種專為兒童設計的書籍,以圖畫為主,輔以文字,或是沒有文字。讀者可單從圖畫領略故事大概意思。高老師介紹道:「繪本作者可一個人完成圖畫及文字,或是跟個性、想法相近的作家合作,一人負責文字,一人負責圖畫。」 ▲高佩聰——繪本作家 創作繪本需要首先了解書的結構及閱讀繪本的方式。頁數方面,繪本需要被4或8整除,常見的繪本大概是32至40頁。書本開口方面,中式直排書,會從左邊開口,西式橫排書,則從右邊開口。閱讀繪本的次序,從封面、環襯、扉頁(又稱為蝴蝶頁)、正文、封底,每一處都不能錯過。高老師說:「繪本的每一頁都在說故事。以《等待》為例,繪本講述家中貓咪等待與小主人成為朋友的故事,然而封面的貓與封底的小嬰兒望向彼此,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封面及封底已透露了結局。」 留心細節 當日,高老師透過導讀《你會咚咚咚嗎?》介紹繪本特色。此書講述小男孩到森林中,到處問不同的動物:「你會咚咚咚嗎?」遇到的動物,會有不同的回應,青蛙說:「呱!呱!呱!」獅子說:「吼!吼!吼!」而小男孩每一次都回答說:「你好棒呀!」到最後小男孩親自示範「咚咚咚」,原來是吃東西和喝水後,大便時會發出「咚咚咚」的響聲,此時森林中的動物一起說:「你好棒呀!」簡單,卻溫暖人心的故事,教導了小朋友欣賞別人。 ▲小作家們踴躍地分享自己的畫作故事。 高老師分析道:「看繪本需要細心留意圖畫細節,有些內容不會用文字提及的,就像《你會咚咚咚嗎?》蝴蝶頁中有一隻小蝸牛,他在小男孩訪問不同動物時,一直悄悄地出現,在池塘中喝水,在一旁吃東西,最後蝸牛有像小男孩一樣咚咚咚,十分有趣。此外,小男孩訪問獅子的時候,畫面的一角露出了一條小象鼻,讀者可猜測下一隻出現的動物,十分好玩。」 學生即席揮毫 在即席揮毫環節,小作家們發揮創意,有的畫出開心的童話,有的畫出驚恐的故事,有的涉獵了環保議題,有的繪畫了心愛寵物,形形色色的故事,構成了繽紛的大圖畫。其中,吳心瑜同學分享道:「我的作品,主角是一隻小鷹,牠因翅膀發展不健全飛不起來,然而牠努力學飛。同時,在遠處有一位坐着輪椅的小女生,在看鷹學飛。鷹的積極態度,鼓勵了坐輪椅的女孩站起來。」高老師讚賞她的作品完成度高,而且不同的圖畫細節也在說故事,十分精彩。 小作家心聲 陳雋曦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小六 「我畫了一幅畫,圖中的馬是從馬戲團逃出來的,牠在草地中自由自在地奔走。我的靈感源自之前看的一本書《動物解放》,在馬戲團生活的動物都痛苦,希望牠們可以回歸大自然,快快樂樂地生活。」 吳心瑜 北角衛理小學 小六 「這次學到了如何製作繪本,例如:頁數要被4或8整除,而封面、封底及蝴蝶頁的圖畫同樣重要,能說故事。另外,今天所畫圖畫的靈感來自以前的自己,雙腿長滿濕疹,不太能走路,所以聯想到用坐輪椅來表達。圖中的小女孩是我,希望鷹的積極態度能鼓勵自己。」 撰文:李翠琼 攝影:Mike Ho

說故事 橫跨文學與電影

文學創作的體裁可以很多樣化,由純文字的小說,到影像主導的電影都可以表現出來。集小說家、編劇、導演多重身份於一身的黃勁輝,對文學抱有深厚的熱情,無論是寫小說或劇本,都用不同方式來說故事。

當多啦A夢遇上韋小寶 一字一句構建立體角色

武俠小說與漫畫對不少青少年來說,是成長過程中必讀的書籍,藉着閱讀這些書籍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小作家計劃」培訓班早前請來作家黃獎,向初中小作家分享從武俠小說取材的心得;而作家精讀坊則邀請到繪本作家路邊攤,向初小小作家分享如何從漫畫中學習塑造人物性格。 武俠小說或動漫作品中,武功高強的主角往往是年青人的偶像。這些潮流文化不單影響我們的生活,其中塑造人物、構思劇情的手法,也具有一定的文學性。作家黃獎教小作家從不同角度欣賞潮流文化作品,並且轉化為創作的養分。   動漫VS文字小說 補完故事細節 潮流文化的種類很多,武俠、愛情、歷史小說、日本及美國動畫、粵劇、電影、舞台劇都是其中之一,有些大熱作品更加會以跨媒介的形式出現。黃獎表示:「就以最近大熱的日本漫畫《鬼滅之刃》為例,除了出版漫畫、動畫之外,還出版了文字小說。動漫為了營造緊張氣氛,故事推進的節奏較快,刪減了一些枝節劇情;而文字小說正好發揮補完作用,例如故事中的九柱(九大高手)的經歷,令他們的性格面貌更加完整。」 摘下精彩內容 轉化為創作資料 潮流文化作品有許多吸引讀者的內容,例如緊張的劇情、刻畫人物的方法。小作家應該注意這些作品成功的地方,並轉化為自己創作的資料。黃獎表示:「以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為例,作者特別以小說1/4篇幅,講述主角父母—張翠山及殷素素的故事,用意是與主角張無忌與趙敏兩代的遭遇作比較,突顯角色不受價值觀枷鎖,正派與魔教、漢族與蒙古人政治之爭。金庸藉此表達出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價值觀,彼此的衝突將故事情節推向高潮。」 武俠小說的主題除了報仇、查案及正邪之爭外,「追女仔」也是常見的橋段,《鹿鼎記》韋小寶、《天龍八部》段正淳、《越女劍》范蠡都是「追女仔」的箇中高手。「金庸並非只是直述這些角色『追女仔』十分了得,而是細緻地描繪他們『追女仔』的方法,例如段正淳會隨身攜帶情人的訂情信物;范蠡為了討好牧羊女阿青,寧願讓羊群嚼掉自己心愛的牡丹花,藉此塑造出獨特的人物性格。」 加入自己的新想法 除了借鑑潮流文化作品外,小作家也要追求創新,為創作帶來新變化。「閱讀及思考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門,我們除了透過閱讀參考別人的優點,也要加入新的想法。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便是結合歷史的創作,作者羅貫中曾經有志成為反元朝將領的軍師,可惜懷才不遇,故將這股熱誠投放到小說創作中,將諸葛亮塑造成一位無敵軍師;又例如段正淳在歷史上真有其人,更是一位十分敬畏妻子的人物,然而金庸卻在《天龍八部》裏將他變成風流成性的花花公子,這種性格改造的寫法也很有趣。」 同時,黃獎認為作者在創作的路上必須完全忠於自我,「在創作上,我們不要拋棄自己喜歡的題材,盡量寫出自己想講的故事,這樣作品自然可感染讀者。」 小作家心聲 黃星縈 瑪利曼中學 中三 “今次作家以潮流文化為主題,講解寫作上可以運用的技巧,只要 經過細微的觀察,從武俠小說、漫畫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寫作靈感。印象最深刻是作家講解武俠小說裏有許多『追女仔』橋段,原來可以用許多生動的方式去寫。接下來我會寫一篇『欺凌王』短篇故事,我會以《多啦A夢》裏胖虎為主角,寫有關校園欺凌的故事。” 歐卓怡 拔萃女書院 中一 “今次小作家工作坊以潮流文化作品為主題,讓我知道它們亦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尤其是擅於刻畫人物的鮮明個性,勾起我小時候閱讀《老夫子》時,對經典角色老夫子、大蕃薯的回憶。現在我正閱讀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藉此參考作家的創作手法。” 無論是冒險、偵探、校園或愛情故事,除了要構思精彩的結構佈局外,也要有形象鮮明的角色來帶動情節。繪本作家路邊攤引用了多部日本著名漫畫,例如藤子·F·不二雄《多啦A夢》及Troll的兒童繪本《屁屁偵探》裏的角色,講解創造經典角色的技巧。 創造角色前 思考三大問題 人物角色是帶動故事發展的重要部分,路邊攤指出,創造角色前應該仔細思考三大問題,「首先,我們要想想創造這角色的意義是什麼?他們為了達成什麼目標?為了幫助什麼人?還是為了傳達某種意義?其次,他們在故事中擔當什麼角色?主角?配角?吉祥物?引導故事發展的關鍵角色?」 當構思好故事角色後,還要反覆推敲他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路邊攤解釋:「小作家應留意角色之間在功能、意義,或者性格上有沒有重疊的地方。如果有的話,要將他們合併或刪減,避免令讀者感到混亂,令故事發展也更加流暢。」 起名配合造型性格 加深讀者印象 設定好角色後,便要為他們創造名字。為了盡快讓角色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我們可以將不同角色的性格及外形特徵,融入他們的名字之中,「《多啦A夢》裏的胖虎、靜香便是很好的例子,『胖虎』一名與他身型魁梧,性格霸道凶惡非常貼切,而『靜香』的起名,亦表達了她文靜、乖巧及愛乾淨的性格。」 另一部日本漫畫《屁屁偵探》中,主角屁屁偵探的臉部長得像屁股,亦會使用「放屁」攻擊來追捕犯人,這種利用改觀及性格來創造角色名字的手法,可以令讀者更有代入感。 深度及反差設定 塑造角色多樣性 下一步是創造角色的特色,可以從外觀、性格、服裝及喜惡等方面入手,為角色製造獨特記憶點,例如《多啦A夢》裏懦弱的大雄,或者是愛吃豆沙包、怕老鼠的多啦A夢,都是他們獨有的個性。 為了令角色個性更加豐富,小作家可以嘗試為角色作深度及反差設定,「我們可以為創造人物設定多面性格,好處是令角色不會流於單一,呈現多樣化面貌,例如胖虎雖然行為霸道,但是他另有愛錫妹妹的溫柔一面;而懦弱的大雄亦十分重情義,會因此變得勇敢,展現善良的特質。」 「至於反差的性格設定,更加可以打破角色刻板的形象,引起讀者對他們的好奇心,例如平日凶惡粗魯的胖虎,原來十分喜歡玩洋娃娃和「煮飯仔」;《屁屁偵探》裏的馬爾斯警察局長,卻是一隻超級弱小的小狗,當他以細小身軀坐鎮龐大的警局時,形成強烈對比,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角色生活背景 創造故事情節 除了名字、性格外,角色的生活背景也在創造故事情節上起關鍵作用,「塑造人物時,不要忘記為他們設定生活背景,例如他們來自什麼國家?地區?做什麼工作?在什麼學校就讀?有怎樣的家庭?有怎樣的朋友?政治觀?宗教觀?金錢觀?人生觀?這些設定對整個故事發展也有所影響。以多啦A夢為例,牠是來自擁有高科技的未來世界,所以牠擁有許多未來神奇道具,包括穿越時空的時光機,《多啦A夢》裏各種大冒險亦由此展開。」 另一方面,創造角色的生活背景,也有助塑造人物個性,例如《多啦A夢》裏小夫出身自富裕家庭,造就了他愛炫富及囂張牙擦的性格。 小作家心聲 陳恩陶 九龍禮賢學校 小三 “今次有繪本作家分享創造角色的心得,令我感到很開心!現在我也嘗試創造自己的角色,以一支顏色筆為主角,到處為大家帶來快樂色彩。我會為它畫一幅漫畫,交給路邊攤老師評分。” 梁惠頎 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小二 “路邊攤老師引用了許多生動的例子,講解創造角色的技巧,印象最深刻是人如其名的胖虎、貌似屁股的屁屁偵探。我希望創造一個『神奇記憶糖』的角色,到處幫助善忘的人回復記憶!”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古文總是予人一種艱澀難明的感覺;而故事書則予人一種天真瀾漫的印象,身為一個作家,閱讀時必須涉獵不同的題材與文體,才能豐富創作視野。兒童讀物作家菜姨姨及方舒眉早前就為「小作家培訓計劃」培訓班擔任導師,跟小作家們大談創作兒童書籍的心得,透過加入古文或插畫等元素,為作品增添色彩。 「三顧草蘆」、「魚與熊掌」及「完壁歸趙」等成語,背後都有精彩的故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值得小作家好好學習。作家方舒眉以「細看古與今:趣味學古文」,講解在精鍊的文字背後古人的生活智慧及思想,讓小作家領略閱讀古文的樂趣。 成語故事 充滿智慧 不少人認為古文內容艱深難解。方舒眉卻認為,其實古文裏有許多成語、詩詞名句,簡易得來亦蘊含充滿智慧的故事,她嘗試從淺入深,列舉了幾個例子,如「撲朔迷離」、「青出於藍」、「完璧歸趙」等。「『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由雌雄兔子的特徵,引伸到事物錯綜複雜,難以明瞭真相的意思;『完璧歸趙』的典故,則是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戰國時代趙國藺相如奉命攜帶國寶和氏璧出使秦國,雖受到秦王威脅仍安然而返的故事,現在這成語可以表達物歸原主的意思。」 方舒眉表示:「利用這些四字成語,以精鍊的文字便能表達豐富的意思,小作家可以多學習這些成語,對提升寫作能力有很大幫助。」 古文題材多樣 中國古文的題材也很多樣化,有人描寫美麗的景色;有人表達自己的志向,亦有人用來抒發懷才不遇的心情。其中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中,開首四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便用了簡潔的文字,將明月、松樹及山澗等景色寫得躍然紙上。范仲淹在《岳陽樓記》除了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外,亦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表達了自己的志向,成為流傳至今的名句;作家蘇軾雖然被貶官,但是他仍然保持樂觀精神,在《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中「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短短幾句,既表達瀟灑氣慨,亦勉勵弟弟不要放棄,要努力實展抱負。 古文亦可用作發表議論。方舒眉特別介紹清代文學家彭端淑的《為學一首示子侄》一文,「這篇文章探討求學問上,究竟是天資還是勤力較為重要。作者以『聖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短短幾句,指出孔子的學問,最終由不甚聰敏的弟子曾參流傳下來,作為他重視勤學的論證。」 現代散文 秉承簡潔文字 即使到了現代,古文的特色仍然影響?現代作家,方舒眉創作《城市之書》,內有多篇散文記錄了她對遊歷不同城市的回憶。「寫這本書時,我也運用了古文帶給我們的智慧及技巧,用精鍊、簡潔的文字,記下不同城市的風光。其中一篇寫布達佩斯之旅,我用短小的篇幅,記下多瑙河、大橋美景,以及整個城市的浪漫氣色。」 另一位作家譚寶碩的《石頭記》,同樣用優美的文字,寫下一次在玉器市場買石頭的經歷,「他以『石上無紋,天上無雲。』一句,由石頭的裂痕,寫出中華文化的『殘缺美』。」 小作家心聲 李欣婷 香港嘉諾撒學校 小六 “今次工作坊引起了我對閱讀古文的興趣,原來我們平日常用的金句,例如『不遠千里而來』,便是來自古文。今後我會主動讀一些古文,例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及孔子的《論語》。” 歐澄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小五 “我以往接觸的詩詞不算多,今次學到許多成語故事,背後有精彩的歷史典故。古文的詩詞名句,不單傳承中國文化,我也希望學習及運用它們,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 許多小作家都愛聽家長或老師講故事,原來當中也有不少技巧,可以運用在寫作上。故事媽媽「菜姨姨」便在小作家工作坊上親身示範,並演繹講圖畫書及文字書的技巧,鼓勵小作家與家人一起親子共讀,分享故事帶出的智慧。 注意圖畫變化 配合文字 盡情發揮 小作家講故事時,可先注意圖書的種類,例如是圖畫書還是文字書,再用適合的方法來講故事。「菜姨姨」說:「講故事時,圖書的封面非常重要,直接帶出故事的主題。以我的創作《害羞的芋頭》為例,封面用簡單線條畫出捲縮的芋頭,小作家只要仔細觀察這個封面,便能掌握她害羞、欠缺自信的性格。」 圖畫書以插畫為主,講故事者應該從多幅生動的圖畫,感受角色的情緒變化,例如喜、怒、哀、樂的情感。「小作家也可以配合圖畫書的文字,盡情發揮想像力,令故事主角的性格更加突出。在《害羞的芋頭》一書中,便有寫道:『她希望別人了解自己;她很想,很想改變自己,可以把內心想說的話說出來。』進一步補充了芋頭害羞的性格。」 抑揚頓挫 演繹文字故事 至於文字書,主要靠朗讀來演繹故事,「菜姨姨」親自演繹「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出自《呂氏春秋》一書,闡述國君治國的道理,他認為國君治國應要符合時宜,明白世事在變,若一味沿襲舊法而不知改革,那麼就無法治國。後來這典故就被濃縮成「刻舟求劍」這一句成語,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的人。 「整篇文字故事,一字一句都由講者讀出來,假如平鋪直敘的話,聽眾難免會感到沉悶。因此,演繹文字故事時,要注意抑揚頓挫,這種講故事手法與朗讀有所不同,要憑節奏來吸引聽眾,關鍵是掌握句與句之間的頓。講者也要留心每一段文字,說到歡喜的事情時,要配合快樂的語調,帶出相應的情感。同時,講者也可以多花心思,將故事內容變得更加口語化,就像平日跟朋友交談一樣,令聽眾更加容易將故事記入心裏。」 寓言故事往往內含哲理,小作家與家人、朋友分享故事後,不妨一起思考當中的意義,「例如講完『刻舟求劍』的故事,大家可以討論一下『這位楚國人刻舟求劍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這位楚國人找不到他的劍?』、『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等問題。小作家在這些互動討論過程,不單學習到人生智慧,亦有助發掘出更多創作靈感,對日後寫作有很大幫助。」 從生活喜好入手 發掘創作靈感 除了愛講故事外,「菜姨姨」也創作不少故事,包括《害羞的芋頭》、《正義的辣椒》、《自信的甘筍》、《好動的菠菜》及《認真的西蘭花》等。「菜姨姨」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泉源,主要來自生活喜好,「我喜歡種菜、洗菜、炒菜、食菜及買菜……蔬菜便成為我的寫作靈感。同時,我透過自己的喜好進入閱讀世界,先了解蔬菜的特質,並且結合生活體驗來創作角色,例如創作《正義的辣椒》時,我先閱讀辣椒的資料,從它的外型、味道及營養等特質入手,再加入聯想,創作出它充滿正義感的性格特徵。」 小作家心聲 黃苡因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小三 “工作坊讓我學習到講故事時,要注意抑揚頓挫,以後我可以用這個技巧,跟媽媽一起分享故事。『菜姨姨』創作的火紅色、充滿正義感的辣椒角色令我印象深刻,我也想創作一個性格囂張的朱古力金幣角色。” 麥昕喬 聖公會基福小學 小二 “在圖畫書及文字書中,我較喜愛圖畫書,因為美麗的插畫可以表達更豐富的內容。『菜姨姨』鼓勵我們用一種蔬菜來創作角色,我會起用自己最愛吃、最熟悉的粟米來做主角。”

精讀古典神話名著 拆解詩詞細味情意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作品形式豐富多樣,不同朝代皆有不同的文學主流形式,要掌握所有文體及其精髓殊非易事。是次作家精讀坊活動特邀著名作家和學者以古典文學為題,導讀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探討幾位主角的性格特質,並透過學習古詩詞,感受古人對美的認識和理解。 唐三藏帶領三個徒弟去天竺取西經,當中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卻沒有閱讀過原著小說, 令我們對小說的節,甚至每個人物的性格都「有所誤解。原來唐僧有四名徒弟?原來豬八戒並非好吃懶做,而是非常忠心?原來到了最後,他們差一點就無法成佛?就讓作家李洛霞帶大家細讀文本,解出不一樣的《西遊記》。 取材於真實歷史 《西遊記》是明代的長篇小說,由古代的白話寫成,遣詞用句較為淺白,因此讀者只要在開始的幾個篇章明白了文法和風格,就不難閱讀。此書是作者吳承恩根據一些史實,再糅合歷代的民間神話傳說,發揮創意而寫成的。歷史上的確有唐三藏取經的事件,其創作原型為玄奘法師,有傳他有感各地傳揚「法相之說」多有差異,甚至出現矛盾,因此他決心前往印度求法。 由於當時的交通不便,唐三藏前往印度的路途艱險。他亦受到部分西域國家的熱情款待,甚至想強留他在國內弘揚佛法。幾經艱辛,他終於抵達天竺學習佛法。經他翻譯的經書,對日後的交通和佛教發展也帶來重大的影響。 歷史中當然是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在玄奘取得經書的過程中,當然亦是沒有如來佛祖、觀音大使等神仙的幫助,更沒有令人甚為驚喜的妖精鬼怪。不過,在創意無限的小說之中,這些創作人物統統都有。 唐僧的四位弟子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性格聰明活潑、好勝、嫉惡如仇,他既懂得「七十二變」,又有「金睛火眼」,還有「定海神針」化成的「金剛棒」做武器。在旅途上,他一直以除魔伏妖為己任。大家又可否知道,他是一個把師父放在第一位、極其忠心的人物嗎?在小說第27回「三打白骨精」的情節中,唐僧誤會孫悟空打死的白骨精是平常人,以為他殘害無辜百姓,因而唸兩次緊箍咒來懲罰他。孫悟空最後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在離開前仍不忘叮囑豬八戒和沙僧要繼續努力保護師父。 而當唐僧被擄去時,平時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也沒有逃避退縮,他奮力作戰期望奪回唐僧。正當他因失敗而垂頭喪氣之際,唐僧的白馬居然出聲了! 很多人都以為唐僧只有三名弟子,其實白龍馬亦算其弟子之一,只是他一直默默地為唐僧付出。他的真身是龍王三太子,為了補償自己吃了唐僧白馬的過失,而化身為馬保護唐僧上路。當唐僧遇到性命危險時,白龍馬便衝口而出,叫豬八戒找孫悟空幫忙。豬八戒一開始被白龍馬出聲而嚇了一跳,其後也認真地和他商量,最後打動孫悟空前來幫助,化險為夷。 不少人認為,沙僧在取經小隊中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除魔、闖禍都沒有他的份兒。其實他負責擔任小隊中的「和事佬」的角色,凝聚小隊繼續向前。李洛霞更表示,假如沒有沙僧,取經小隊很有可能在途中已解散了! 借神話故事反映現實 唐僧一行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了西天,當他們要進行最後一步「取真經」時,竟然被兩位尊者「迦葉」和「阿難」明目張膽地索取「賄賂金」。他們沒有答應,結果只獲得「無字真經」。 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西遊記》是一本神話小說,讀到這裏方才明白,這是一個諷刺時弊的故事,透過德高望重的皇帝或權貴身邊的小人,暗示「妖魔鬼怪」也可能隨時螫伏在大家的身邊呢! 小作家心聲 周靖曼 聖保祿中學 中一 「由於我知道今次會解讀《西遊記》,所以在活動前已閱讀了原文版本。我非常喜歡開首孫悟空做上「美猴王」的情節。而今次嘉賓的解讀更加深了我對豬八戒和沙僧的認識,知道了很多之前忽略的性格特質。」 莊穎思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 中三 「我以前都有看過《西遊記》的故事,我認為是一個很有趣的小說。原以為豬八戒只是一個好吃懶做,在重要關頭也沒有發揮大作用的角色,但經嘉賓解讀後,才明白原來他也很愛護師父,顛覆了我之前的一些認知。」 古詩是古代文人用來抒發情感的一種方法,不單用詞精煉,而且字字鏗鏘。可惜,對現代人來說,由於說話的方式已隨時間轉變,很多詩詞就變得晦澀難明。其實,只要我們學懂了方法,不但可以領略到文人雅士的情懷,更能親自寫下優美的詩句! 賞析古詩意境 不少學生一看到古詩詞便大感頭痛,因為古人僅用寥寥數十字,便把眼前的風景和滿腔的情緒都放了進去,要把這些字句一一拆解,對小學生而言是一項大挑戰。 一群初小組的小作家跟從葉德平博士,來一場「小學生︰古詩遊」。葉博士首先向小作家們解釋,詩歌其實是關乎「字詞、知人、論世、感受、創作」的一種循環,詩人透過文字去表達他對人和事的感受,從而創造出詩歌。在云云的作品之中,大家對《詠鵝》並不陌生,這首由7歲的駱賓王所創作的詩歌,每位小作家也能琅琅上口。當中用詞淺顯易懂, 讓小作家們明白,其實身邊的小事物也能成為創作的靈感。 善用「加字法」 面對很多學生對古詩解讀的困惑,葉博士則介紹了幾個有用的方法,其中一個就是「加字法」。這個方法就是把古詩中的一些看起來較難明白的文字,為它「加字」變成一個詞語,再組成句子,便能簡單地解通一首詩了! 以詩人孟浩然所寫的「春曉」為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葉博士教作家們, 為「眠」、「曉」、「聞」、「啼」等字配成詞語,再自行解讀詩句,看看是否貼近原文的意思。小作家們分組討論,圍在一起,積極地參與討論。雖然不少同學在「曉」和「聞」字上感到少許疑惑,不過稍加點撥,已猜出詩人想表達的意思。全詩的意思是說:在春天的時候,睡覺睡到不知何時天明,四周傳來鳥兒啼叫的聲音,憂心花兒不知有被風雨打落了多少。 葉博士再用小作家們耳熟能詳的《憫農》來練習,這次他們很順利地解讀當中以描述農夫的辛勞,勸勉大家珍惜食物的道理。 把詩唱出來 古詩除了用詞講究,也需要合乎音韻,讀起來才具有音樂感,非常悅耳。葉博士就找來了《宜蘭酒令》一曲再配以普通話唱出,他更請來女兒用王安石的《元日》示範唱出,為一群小作家帶來驚喜。 葉博士讓小作家們發揮創意,參考《詠鵝》,用五言絕句寫下對指定動物的感覺。最後,他還需把詩句唱出來。小作家們的作品都相當有意思。小作家們不只對動物的外形仔細觀察,還留意牠們的叫聲和習性,把這些特色化成古詩的創作元素。經此一課,相信小作家們都提升了解讀古詩的能力,嘗到創作詩詞的樂趣! 小作家心聲 郭宇詩 滬江小學 小三 「我覺得這次活動很好玩,平日對古詩的興趣只是一般,但今次上課以分組比賽的形式進行,又教導了我如何自行解讀古詩,真是有趣又有用!」 連浩霆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小三 「我覺得作詩既有趣又有難度,其他同學在創作過程中互相討論及提問,葉博士給予我們很多意見。最後我們終於也寫出來了,真的很開心!」 此活動及相關版面由明報市場部統籌及編輯 查詢:2515 5052(馮小姐)

暢遊新詩捕捉文字細膩 漫遊寓言領略故事含義

文學新詩與寓言故事的相近之處,莫過於是要在簡短的篇幅中,利用精闢的文字,帶領讀者進入富有情感的世界。作家精讀坊今次邀請到黃巴士總編輯許芷茵及詩人飲江,分別向初小和初中小作家大談創作寓言故事和新詩的心得,讓小作家們對這兩種文體有更深入的理解。 寓言故事是深受孩童喜愛的讀物,從有趣、緊張的情節中慢慢體會抽象的人生哲理。作家許芷茵透過分享自己創作的《沒用的蘋果》,引導小作家如何取材、設計角色及運用五感等,寫出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 藉寓言解釋抽象道理 每一個經典寓言故事背後,都帶出深刻的道理,例如《小紅帽》教人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三隻小豬》則教人凡事全力以赴,不要苟且。然而,許多哲理都是抽象的概念,小作家在表達時有一定的難度。寓言故事則是一個很好的包裝方法,引領讀者逐步領會這些抽象概念。 許芷茵表示:「我們透過趣味而充滿寓意的故事,可以寫出人性的素質,例如善良、友愛、勇敢、忠誠、驕傲、貪心、狡詐及懶惰等;亦可以表達各種生活哲理,如謹言慎行、全力以赴、樂於助人及把握機會等。同時,小作家也可以借助寓言故事抒發不同的感受,如開心、慚愧、光榮及失望等。」 故事表達豐富主題 一個精彩的寓言故事,可以表達多個主題,許芷茵跟小作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沒用的蘋果》,故事講述蘋果弟弟長得又瘦又小,總覺得自己沒用,聽見哥哥姐姐的鴻圖大計,心裏只有羨慕的份兒。蘋果媽媽一直鼓勵他要有自己的夢,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蘋果弟弟得以一展所長,跟年青科學家牛頓成為好友,更啟發對方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許芷茵說:「在這個寓言故事裏,我嘗試表達了多個主題,包括『每個人都有用』、『要欣賞自己的長處』、『在適當的時候發揮』、『可為世界帶來改變』及『不要放棄夢想』,除了這些主要的哲理外,我們也可藉故事宣揚其他 訊息,例如『夢想人人不同』、『多鼓勵他人』、『要有觀察力及好奇心』、『遇上問題細心鑽研』、『對人友善及關心別人』。在文章講解這麼多哲理並不容易,但是通過寓言故事來表達便簡單、有趣得多。」 以行動及情節 鮮明刻畫角色 寓言故事有了主題後,便要著手設計不同的角色,令他們的個性更加鮮明突出。「當我們設計角色時,不必刻意使用形容詞,如『溫柔、善解人意的蘋果樹媽媽……』,而是應該以行動及情節,在故事裏帶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徵。」 在《沒用的蘋果》裏,作者成功為不同角色賦予了鮮明的形象,蘋果弟弟外形不出眾、缺乏自信,卻有心地善良、關心別人的優點;蘋果樹媽媽雖然捨不得眾孩子,仍鼓勵他們追尋自己的夢想;年青牛頓喜愛閱讀、愛思考,充滿好奇心,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多用五感寫作 為了令寓言故事更加生動,小作家也可以運用五感來寫作,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甚至是直覺來描寫事物。「我們可以利用人類的官感來寫作,令故事的情節更加真實、細膩,例如小狗不同的吠叫聲,可以表達開心、緊張、痛苦的情感;又圓又大的蘋果,會否發出誘人的香味?當觸摸蘋果媽媽粗大的樹幹,又會有什麼觸感呢?」 同時,小作家也可以透過角色之間的互動,帶出不同情感的交流,「例如蘋果樹媽媽跟蘋果弟弟真切的互信、疼愛與支持;蘋果哥哥、姐姐與弟弟的不同性格;蘋果弟弟與年青牛頓友誼的建立,都令故事情節更加豐富有趣。」 小作家心聲 吳倬綸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 小一 “我參加小作家活動,希望學習更多寫作技巧,最深刻是講者分享了寓言故事《沒用的蘋果》,令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華。我將會起用自己最喜愛的玩具熊仔、雞仔為主角,創作寓言故事。” 何樂晴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小二 “我很喜愛寫作,平日也常閱讀寓言故事書。參加小作家工作坊後,我也想創作一則關於驕傲的寓言故事,讓讀者明白驕傲帶來的壞處。” 1917年,教育家、文學家胡適提倡「新文化運動」,為中國文學發展帶來改革,以白話文寫的新詩出現,不拘格律、篇幅自由都是它最大的特色。詩人飲江介紹了多首新詩,引導小作家賞析新詩的方法,並鼓勵他們從生活入手,尋找新詩創作的靈感。 捕捉心的觸動 轉化文字作品 對於小作家而言,新詩、詩人是較抽象的概念。飲江以李聖華的〈詩人〉作解釋,他是20年代寫詩,曾經出版香港最早期的新詩集。 〈詩人〉 李聖華 詩人是神秘的蜘蛛, 在宇宙黑暗的角落上, 佈滿了心的網羅。 一切隱藏的悲哀, 一切秘密的快樂, 慣在角落上飛翔, 一觸動了心網,便被詩人捉到了。 飲江說:「作者將詩人比喻為蜘蛛,一直在網羅上等候靈感的出現,一旦觸動到他們的心靈,便會立刻捕捉下來,並變成文字(新詩)作品。」 從生活經驗發掘題材 在發掘創作新詩的靈感上,飲江認為日常生活的遭遇、對話、經驗及回憶,都是很好的題材。他引用了一位台灣小四生的作品: 〈我們去捉魚〉 我們去捉魚, 河裏沒有魚, 我們變了魚, 捉來捉去。 飲江也以他與父親相處時留下的回憶,寫成了〈挨身挾餸〉、〈四方木〉,將父親的教晦與叮囑融入新詩之中,其中 〈四方木〉 飲江 父親說 你呀   就是這  天 四方木  你呀   圓 踢一踢  踢一踢  地  第一下推動 郁一郁  郁一郁  方  永恒的推動 「父親非常熟悉我的性格,笑我是一塊四方木,行事欠缺主動。新詩裏提到的『推動』,也引伸到對世界的思考,是誰引發『第一下推動』,令世界永恒運轉?有人認為是科學家,有人認為是宗教,於我而言,父親的叮囑便是無形的動力。」 觸動事件 抒發內心感受 除了在日常生活裏發掘寫作靈感外,小作家也可以留意一下社會上有那些事情,可以觸動自己的心靈,並且透過新詩創作來抒發感情,就像飲江的〈美人魚〉,創作背景是美國曾經發生的幾宗恐怖襲擊,詩人借助美人魚銅像的獨白代入事件,抒發內心難以平伏的悲傷。 〈美人魚〉 飲江 請鋸去我的            而如果 手        酒醒以後    你哭笑不得 在你酒醉時候   把臂談心    周遭的人 要是失業難耐   景氣到來          (如果到來)  漠不關心的人 請砍下      我們又     試試 我的頭      重新聚首    把槍交給我                  把絕望                  交給安徒生 註:一九八四年七月,美國聖路易斯特羅一失業保安警衛在當地一家快餐店內射殺二十一人,數日後,熱泉市又有一失意男子闖進汽車旅店,肆意開槍,把四人殺死,其間新聞報導,丹麥哥本哈根港口著名銅像「美人魚」,被兩名酒醉青年鋸去手臂,後駁回。據悉,此銅像頭部,亦曾於二十年前給人鋸去,後修復如舊。 這幾宗恐襲事件造成難以挽回的傷亡,作者借這個著名的美人魚銅像安慰施襲者,並反問假如他們酒醒了、或得到別人的關心,會否有另一個結局?作者藉?這首詩,排解自己對這些悲劇的難過情緒 。 小作家心聲 林傲芹 英華書院 中四 “這次工作坊令我對新詩有更深入的了解,認識到它有清新的一面。飲江老師教了幾個創作新詩的方法,我會嘗試從生活經驗開始,尋找創作新詩的靈感。” 陳文千 協恩中學 中三 “相對於古典詩的工整,新詩有不拘規格的特性,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印象最深刻是飲江老師分享了一位小四學生的作品,以有趣的捉魚為題材,短短幾句便流露了童真。”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