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班

靈感大爆發 五感探索 由食出發 精煉創作 從微入門

作家是一門非常講求觀察力的職業,他們假若欠缺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力,寫作時很容易因為缺乏靈感而陷入瓶頸。著名作家蒲葦及蕭欣浩早前獲邀擔任小作家計劃的培訓班導師,分別向小作家們分享從生活細節取材的竅門,以及教授別開生面的寫作文體,讓小作家們大開眼界。 一次品嚐美食的經歷,可會勾起小作家的深刻回憶?作家蕭欣浩以飲食為主題,分享運用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來寫作,能夠更加生動、細膩地描繪事物。小作家也可以透過描寫食物,引發更多寫作聯想,例如懷緬與家人分享美食、難忘的旅行經歷,達到借事抒情的效果。 五感立體呈現美食面貌 在日常生活中,飲食與我們的關係最密切,也是順手拈來的寫作題材。蕭欣浩表示:「味道是一種很抽象的感覺,小作家可以利用五感,更加形象化地表達食物的味道及面貌。」他以英國美食作家Nigel Slater的著作《吐司》,解釋如何巧妙地使用五感來描寫美食,例如吐司、果凍等。 Nigel Slater運用了視覺、嗅覺及觸覺,將平日吃早餐時常見的吐司(多士)活現眼前,「我的母親懊惱地皺着眉頭,把一片吐司烤焦的部分刮到窗外…」(視覺)、「事實上,我懷疑她這輩子沒有一天不使廚房充滿嗆鼻的焦吐司味。」(嗅覺)、「一旦那帶點鹹味的溫熱奶油接觸到你的舌尖,你立刻為之神魂顛倒,聽任他們擺佈。」(味覺及觸覺)。 他在另一文章裏,更用了聽覺來描寫果凍,「…世上只有一種真正不可或缺的果凍,就是當你用湯匙挖進它的深處時,會發出『噗』的一聲那種…把兩小包果凍粉放入水中,這樣你就能做出放響屁的果凍。」 借事抒情 飲食與人的關係 小作家也可以透過描寫食物,帶出對不同人物、事情的回憶,抒發內心的情懷,「飲食可以引發許多創作上的聯想,除了食物本身外,煮食的過程、期間出現的人物及場景及品嚐美食的感覺,都可以成為豐富的寫作靈感。就像Nigel Slater寫《吐司》時,便同時表達了與母親的關係,其中一段『你不可能不愛為你烤吐司的人。當你的牙齒穿透烤過後的吐司粗糙的表面,進入底下鬆軟的白麵包時, 這些人的所有缺點,包括逼你穿短褲去上學這種天大的缺點,立刻變得無足輕重。』從這段進食吐司的過程,作者自然流露了與母親相處的真感情。」 以飲食帶出地道文化 除了帶出人物感情外,飲食也可以表達不同地方的文化,「台灣一位作家寫的《涼茶舖》,便寫出香港的特色,『…今年又踫上全球一百四十年最熱的夏天…趁着還有奄奄一息,趕緊搭船進城,去上環的涼茶舖喝碗救命水。』作者不單寫出香港的炎夏、特色的涼茶舖,還生動地以『救命水』來形容涼茶的消暑作用。」 小作家心聲 李蘊琦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 小五 “「我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希望改進自己的寫作技巧。今次活動很有趣,原來五感也可以用來寫作。我也有一些下廚經驗,希望寫一篇關於製作蕃茄炒蛋、班戟的文章。」” 陳睿姿 天主教明德學校 小五 “「活動中最深刻是蕭博士分享有關果涷的文章。在味道以外,聲音也是一種描寫食物的方式,用「響屁」來形容刮開果凍的聲音十分生動、貼切。另外,我也學到通過食物來刻劃感情,藉此拉近人與人的關係。」” 步入生活步伐快速的時代,小說文體的篇幅也不斷改短,在長、中、短篇小說外,近來更出現了微型小說,在短至一千字內帶出故事,更加考驗作家的功力。作家蒲葦歸納創作微型小說的七大要訣,讓小作家深入淺出地掌握箇中技巧。 四一三不 微型小說的篇幅較短,更加注重寫作技巧,作家必須快速吸引讀者追看下去。蒲葦引用小說家陳葒(陳校長)《微型小說和語文教學》中「四一三不」,作為創作微型小說的注意事項,「四一是指『一千字』、『一時段』、『一場景』、『一件事』,簡而言之要集中情節,免得故事流於走馬看花,不能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三不』是指不是散文、不是詩歌、不是故事大綱,提醒作家的創作不要偏離微型小說文體。」 許多人容易將散文及微型小說混淆,蒲葦解釋:「與散文作比較,微型小說更著重故事佈局,也會加插人物對白,令情節更加生動,或者製造高潮爆發點。」 不作無謂情節安排 如何運用短小的篇幅,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香港小說家董啟章便在專欄中分享過「契訶夫的槍」(Chekhov’s gun)的寫作理論,大意是「如果在故事的開頭,在房間的牆上掛着一把槍,在故事的後面這把槍一定要發射。」蒲葦指出:「在這理論中,其實『槍』只是一個代號,真正的意思是指『不作無謂的安排和描繪』,在作品出現的事物要符合讀者或觀眾的預期。」上述理論還有其他要點,例如:「藝術不應該解決問題,它只應該提出問題」、「不要說教」,為讀者預留更大思考空間;而「忠實地描繪人生」、「不要?造你沒有經驗過的痛苦」,均有助更真實地刻劃故事情節。 巧設懸念 加強追看性 即使篇幅有限,作家也可以運用各種技巧,例如設計一些懸念,加強微型小說的追看性及趣味。香港著名小說家劉以鬯的《打錯了》便是一經典示範,「整個短篇由兩段結構相似的文字組成,分別只是一個打錯電話的橋段,故事主角的結局已經有生死變化。作者透過看似重覆的文字,當中只有微細的文字改動,便寫出『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對比結果,在讀者腦海裏製造震撼衝擊。」 另一篇由小作家大使陳欣豫創作的《羅生門》,亦是善於巧設懸念的作品。作者設計了富翁、窮學生及書包三個角色,從不同的角色的自述,拼貼了富翁跳傘失事的真相。「小作家創作時,也不宜平鋪直敘,不妨加入倒序、插序,或製造一些誤會情節,均可加強小說的趣味。」 小作家心聲 葉凱瑩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中五 “「活動加強了我對微型小說的認識。蒲葦老師解答了我對散文及微型小說的疑問,散文較重描寫、抒情;而微型小說則重視情節的帶動。我亦對劉以鬯《打錯了》的深象很深,作者巧妙微細的改動,為故事帶來大變化。」” 黃秀怡 嘉諾撒聖家書院 中五 “「蒲葦老師在活動上分享了許多有趣的例子,例如林夕填詞的《她成功了他沒有》,簡短歌詞寫出了精彩故事;而陳欣豫的《羅生門》,亦有懸疑推理小說的味道。另外,我也十分認同「不要揑造你沒有經驗過的痛苦」這一點,可能令小說情節更加紮實。”

想像虛擬世界 感悟生活故事

創作源自生活,許多出眾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從生活小事感悟而來。因此,擁有豐富的想像力甚為重要,可引導我們發掘創作靈感。較早前,小作家培訓計劃的作家精讀坊活動邀請了作家唐希文和鄭子遴擔任嘉賓講者,前者分享幾米的作品,鼓勵小作家即席發揮創意;後者分析阿濃的作品,教大家如何提升寫作技巧。 以多彩的顏色 代表心情、環境或時間變化 幾米不單擅長繪畫,他的作品更是充滿色彩。作家唐希文首先與初小組小作家們分享幾米作品的特色,然後一起觀看短片《Kiss & Goodbye》,帶大家進入幾米繪本的想像世界。 在這段短片中,色彩的變化貫徹了幾米的創作風格。火車由最初的粉藍色,經過富士山變成橙紅色,到達海邊變成綠色,穿梭月亮夜晚的情景時變為紫色,最後變成彩色。唐希文說:「火車在漫長的行駛過程中不斷變色,代表旅程中心情、環境或時間的轉變;幾米也喜歡轉換動物、人物和背景顏色,如刻意將白色的兔子繪畫成綠色,來代表他當時的心情。小作家平時寫文章或繪畫時,不妨參考這種表達方法,除了直接描述事物以外,也可以顏色來交代心情變化。」 引用擬人法 故事情節更生動 幾米筆下的繪畫並非寫實的事物,他經常加入超現實的元素,令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Kiss & Goodbye》短片中也出現了各種天馬行空的動物,如會飛天的巨型兔子、緊抱樹幹的獅子……這些都是幾米其中一個繪畫特色。唐希文解釋:「他運用了擬人法,賦予動物擁有人性的特徵,或是融入人的感覺,幾米筆下的動物有時會哭泣,表達出不同的情緒。另外,寫文章時也可嘗試用擬物法,運用「可能」或「假如」去想像,讓死物都擁有生命,如幾米的另一繪本《藍石頭》,便講述美麗的藍石頭被撞裂成兩半,一半留在森林裏,另一半卻被運往城市,藉藍石頭的旅程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唐希文 作家 寫作錦囊 1.幾米的圖畫是現實中看不到的畫面,或是日常生活中不會發生的事情。寫文章最重要就是想像力。 2.寫動物故事或角色時,不妨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加上大膽聯想,例如會飛天的白兔。 3.幾米繪畫的大象色彩繽紛、造型百變,帶給別人歡樂。運用擬人法時,可先從動物的主要特徵加添想像。 從故事感悟生活 創作故事時,小作家要懂得捉緊讀者的喜怒哀樂,情節才會引人入勝。然而這些寫作技巧並非與生俱來,要怎樣捉住這些情緒,還需要從學習、練習及生活感悟而來。兒童文學作家、五屆青年文學獎得主、「小小作家腦作動」創辦人兼導師鄭子遴,早前主持初中組的作家精讀坊,幫助小作家們整理生活、情緒練習,從而訓練他們將生活點滴化成故事情節。 故事三元素 鄭子遴以本地著名童話故事作家阿濃的作品,分析創作故事的主要元素。阿濃曾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也是電台節目主持以及愛情短篇故事作家,曾以「濃濃」為筆名,擅長寫與情有關的文章與故事。 ▲鄭子遴要求小作家試用喜怒哀樂的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感受。 鄭子遴認為,創作故事是一種對生活有所感悟的描述,並且以三種元素為核心,包括人物(角色)、問題或慾望,以及衝突或解難,才能構思出引人入勝的情節。他以阿濃的作品《留堂》(出自輕小說《惡人》)為例,跟小作家講解創作故事的三個元素。鄭子遴說:「阿濃透過一件小事,講述兩個同學之間的友情,雙方從錯誤中學習成長。人物是李志明和張小娟,故事中的『問題』是李志明沒做功課,而『慾望』是他想借功課抄;引發高潮的『衝突』是張小娟不肯借功課,最終的『解難』是李志明留堂補做功課。故事中有兩種感悟,一種是人物的感悟,作者沒有直接交代,似要讀者自行推測李志明從事件中的感悟。在結局裏,藉張小娟送給李志明的一份獎品『薯片』,暗示張小娟希望李志明明白,留堂補做功課對他來說是有益無害的。」 佈下「彩蛋」 引發讀者聯想 至於阿濃的寫作風格,鄭子遴稱讚他的寫法沉穩而不傷人,他曾經自比一把「鈍刀」,沉穩、準確而志在不傷人,點到即止,手下留情,使人感到舒服自然而又能有所領會。其次,阿濃亦擅寫浪漫而俏皮的故事,例如《浪漫這回事》(出自《日日是好日》)透過老夫老妻的對話,帶出日常生活都可以很浪漫。 ▲兩位小作家即場演繹《留堂》中的內容,引起全場充滿歡笑聲。 阿濃是個幽默風趣的作家,他的幽默感在於喜歡在故事或文章的末端給人「彩蛋」( 小驚喜) , 例如《初吻》(出自輕小說《惡人》)中主角阿東的女友萍萍在游泳時遇溺,被他的好友阿明用人工呼吸拯救了,阿東覺得阿明奪去了萍萍的初吻,因而對他心存芥蒂,彼此關係陷入僵局。阿濃最後以此作為文章的結尾:「直到阿東游泳也出了事,也是阿明給他做了口對口人工呼吸……如今阿東已回足球隊,下星期正有一場比賽。」阿濃雖然沒有明確交代三人關係,但答案盡在字裏行間,可令讀者有無限聯想,當中的幽默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鄭子遴 作家 小作家心聲 賴裕東 聖公會聖彼德小學 小三 我覺得透過文字或繪畫,可以表達內心所想。之前我只懂得描寫真實的事物,但發覺內容不多,完成今次訓練班後,令我明白到可以運用想像力去創作故事,希望今天所學習的寫作技巧,有助日後創作更多文章。 梁鈞皓 九龍塘宣道小學 小三 今天我學懂了可以運用想像力去寫作,跳出現實世界,例如玩具帶你去另一個星球;我自小喜歡玩長頸鹿,也希望創作性格友善的長頸鹿角色,平日會與人聊天和替人做功課,也會安慰不開心時的我。 余汶蕙 聖安當書院 中三 我最初接觸阿濃的作品是《幸福窮日子》,窮是較為負面的詞語,我心想為何窮日子會幸福呢?因而被那標題吸引。之後我繼續追看他的作品,發覺他的故事平淡得來卻令人有種舒服的感覺,不像科幻小說般抽象,將生活化成故事,閱讀後令人體會深層的意義。在精讀坊中,《白菊的故事》的彩蛋能突出故事內容,包含更多人物的性格,令我最為深刻。 謝雨恒 馬鞍山祟真中學 中二 我曾閱讀阿濃的《幸福窮日子》,他那不直接、幽默的方式令我們明白當中道理,對他的寫作風格頗為欣賞。藉著今次寫作班不但可以加深對阿濃的認識,而且能夠從中學習他的寫作風格,如字詞的運用及有條理的寫作。 撰文:陳幸如 攝影:黃永昌 此活動及相關版面由明報市場部統籌及編輯 查詢:2515 5052(馮小姐)

寫作必讀要點 多感官觀察多練習

寫文,怎樣寫得好,除了平日積累寫作素材外,更要善於觀察,培養出描寫事物形態的方法,例如觀察時可找出事物的特點,再運用聯想力及想像力進行寫作。是次寫作訓練日營邀來李寶瑜(寶兒)及唐希文分享寫作要注意的地方,給小作家作為學習的參考。(撰文:曾劍華)   旅遊飲食寫作必備要素 用感官寫下當刻感覺 平日我們習慣以視覺去看事物,但其實可以運用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本體感覺等來描述。作家寶兒借自己親身到法國的經歷,於高小組活動分享如何以感官寫作,就能讓文章變得富立體感。正如煮食一樣,要花心機才能做好一道菜! 打開人生視野 寶兒分享自己是個屋邨女孩,愛幻想,又愛煮法國菜,每當煮食時會將家變成法國餐廳。「2012年做編輯時,看了本《美味關係》的書,講述Julie發現了一本法國菜食譜,提到煮紅酒燉牛肉。當時就好奇那道菜好吃嗎?於是自己嘗試做,有感煮法國菜不是Fine Dining這麼複雜,在家一樣都可以煮出法國風味。之後愛煮法國菜的程度一發不可收拾,還去了法國參加工作假期,帶着履歷去餐廳見工。記得到了法國時, 特地點叫紅酒燉牛肉, 自豪地以法文「Boeuf bourguignon」說出來。 對景物進行微觀 如何把景物寫得生動?除觀察外,可直接把第一刻看到的印象仔細地說明。「在著作中提到『的士轉進橙黃色的街燈底下,公路收窄成小馬路,旁邊的矮建築物綴上了優雅的花欄杆,我知道,我們已經進入巴黎了。』當讀者看後,就能想像那裏是怎樣的感覺。」 詳細略寫的好處 細節的描寫,往往能讓讀者具體地理解生活中細微情節,就如她住巴黎期間,吃了一頓時間最長的聖誕大餐。「從前未去巴黎,以為吃法國餐花3小時已很長,誰知吃聖誕大餐足足花上7小時。『推門進去,室內好溫暖,他們裝了個新式火爐,木頭在爐裏噼啪地燒,沒有一點煙灰冒出來。……他們家還有一個寬大的開放式廚房,飄着烤焗的香氣,廚房長桌早已有一盤焗好的法式忌廉焗薯,切得透薄的薯仔片吸滿牛油忌廉,面層烤得焦香。』因此,細節的描寫能讓讀者印像深刻,提高文章的閱讀性。」 善用動詞添氣韻 很多人喜歡飲食,尤其是那些美食節目中的主持,如何道出食物美味可口呢?因此,她特地分享寫美食,可多運用動詞,就能讓人有畫面感。「一大盤新鮮生蠔……小王子教我用生蠔叉子把肉整顆挑出來……。要形容食蠔,除可使用『取』字,也可『挑』,可讓事物變得生動,令句子變得不平凡。」   小作家心聲 聖保羅書院小學 小五 孫博仁 是次小作家活動令我學會了新的寫作技巧,和怎樣令文章變得生動和有吸引力。也許平時在學校沒有寫這一類的文章,覺得這類文章富吸引力,啟發了我對寫作的興趣。 聖公會主風小學 小六 李考峰 作家李寶瑜分享自己的法國經歷,很有趣,令我想寫一篇關於旅行的文章。她在課堂上與我們重溫了以前學過的寫作技巧,例如步移法、五官描寫等,還教了一些新的寫作手法,怎樣挑選適合的形容詞、數量詞,對作文絕對有幫助。   改編是鍛鍊寫作好方法 從童話寓言入手創造無限可能 坊間有兒童故事改編自耳熟能詳的童話,有些顛覆了原有角色的性格,更有的賦予了新道理,令故事變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為了能體悟改編寫作的趣味性,唐希文為初小組活動擔任導師,指導同學們以「故事改編──假如我是作者」為題,從學習的過程中認識改寫童話或寓言可提升想像力、觀察力,以及養成創作小說的興趣。 題材熟悉 易注入想法 究竟如何將既有的故事再創造成有趣故事?何解非要運用童話或寓言來改編不可? 唐希文稱同學本身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加上對那些童話或寓言內容十分熟悉,當改編起來就不會被難倒。「相信同學看過不同類型的故事,也上過了多次的培訓班,使閱讀的寶庫變得豐富;如要改寫故事,可參考兒時看過的童話或寓言。像《龜兔賽跑》中的龜比喻做事就算只是平平,但勝在勤力的人;兔仔則暗示有小聰明,卻很自滿的人,說明人們不能驕傲自大,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要誠實處事。」 因童話或寓言都是非黑即白,好人非常好,壞人非常壞的情節,結局往往潛藏着發人深省的道理。當壞人有着好心腸的一面,或可能令結局出人意表。 身份互換 感悟新道理 要改編童話或寓言時,可以將主角的性格、特徵等給予新元素;尤其是場景、情節和敘事方式有了新方向,使故事成為更有趣的作品。例如看慣童話的情節,多為王子救公主,倘若變成了公主救王子,會是怎樣的一回事?「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主角換成男孩,會否沒有凍死街頭呢?如果《美女與野獸》的主角變得很醜,野獸還會喜歡她嗎?如果野獸不是中了魔咒,醜女會有甚麼反應?「在《醜女與野獸》裏,野獸不介意醜女生得醜,道出情人眼裏出西施,不應以貌取人。」 所以要令故事改編得有趣,大可選擇塑造主角的性格跟原著有別;背景及劇情的發展可注入更多想像力或超現實的劇情。「例如將主角特徵交換時,男與女、富豪與窮人、美與醜、人類與動物等全部倒轉來看,故事發展可能變得更有趣。就如《小紅帽》的主角變成了《小白帽》,主角性格變得勇敢、聰敏,跟狼群是好朋友;嫲嫲則懂法術,有智慧、身手不凡;獵人本來在童話是好人,卻換成奸險、貪心、想獨佔森林資源;故事雖跟原著有別,卻道出與動物和平共處的訊息。」 小作家心聲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小二 何樂晴 我喜歡寫作,因可以寫下自己心中所想,猶如日記把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偶爾重看昔日的點滴,叫人回味;甚至可活用在日常中的作文,鍛鍊寫作技巧。參加了是次的「寫作訓練日營」,導師教曉了我倒敍法,順敍法等不同的記敍方法,還指導我如何用想像力來寫作,令我對作文充滿好奇!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 小三 龐卓熹 首次參加「寫作訓練日營」,有感活動不只訓練了創作思維,更啟發了改編寫作的空間。例如導師提到將原有的童話主角性恪改變,情節穿越到奇幻世界,令創作變得有趣。沒想到寫作可以如此富趣味性,令我對寫作有了深刻的體會;期待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舉辦的活動,希望學習到更多寫作知識。

從生活「竊取」創作靈感 精讀暢銷叢書 細說人物描寫

小說是我們成長的良伴。生動有趣的角色、貼近生活又意想不到的劇情,為我們的休閒時光注入了無比快樂。早前,暢銷兒童叢書《老鼠記者》的翻譯者及引進者嚴吳嬋霞,以及曾出版多本校園小說的作家梁望峯來到小作家的課堂,分別與高小及初中組學生分享小說角色設計及精彩情節設計的秘訣。 梁望峯創作經驗分享 梁望峯(峯哥)由17歲時出版第一本校園小說《校方線人》成為全職作家,至今出版書籍超過200本,包括:《戍班生週記》系列、《叛逆青蔥》系列、散文集、旅遊書等,讀者群包括七十、八十、九十,甚至千禧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長。早前,梁望峯來到初中組小作家培訓班分享個人的創作經驗及閱讀習慣,並鼓勵小作家透過閱讀、偷聽身邊人講述真人真事,吸收創作的養分,寫出引發讀者共鳴的作品。 創作源於生活,選取最熟悉、最常接觸的題材,才能寫出令讀者產生共鳴的作品。峯哥就讀中學時,班上同學經常打架、做壞事,他為了避開充滿校園欺凌的課室環境,於是每逢小息及課餘時間,他都躲在圖書館,於是愛上了閱讀,更當上了圖書館管理員,每天把大量想看的書帶回家看。與此同時,他把經常接觸到的叛逆青少年的故事,寫成了第一本小說《校方線人》。 偷聽別人談話獲靈感 峯哥續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校園生活很平淡,寫不出精彩的劇情,然而我們可以偷聽別人談話來獲取靈感。記得有一次在咖啡店寫書,聽到旁邊幾個學生在討論明日中午,不外出吃飯,帶電磁爐及食物回學校,在班房裏偷偷打邊爐的計劃。這樣戲劇化的真人真事,被我寫在小說中,記得當時出版社編輯形容這劇情太超現實。所以,沒有親身有趣的經歷並不重要,可透過偷聽別人談話,獲得創作素材。」 身邊人的經歷,也是作家的創作素材。峯哥說:「在我的小說中有一個角色——金水,他是一個茶餐廳太子爺,他凡事親力親為,為食客斟茶遞水,並推出極優惠的學生餐、免費長者餐等。這個茶餐廳太子爺其實是我一個好朋友的心願,於是我透過小說幫他把夢想實現了。」 「曾有幾年, 我不再寫校園小說, 亦不到學校舉辦寫作講座, 因為我覺得很灰心, 現在已經沒有人喜愛閱讀。直到近年, 我接二連三地看到學生乘車時看電子書, 我發現原來還有學生愛閱讀, 加上女兒的出生, 令我再次接觸校園, 於是又開始了校園小說的創作。閱讀真的很重要, 當我某段時間沒有閱讀就寫不出創新的內容, 因此鼓勵各位愛寫作的小作家, 多閱讀吸收養分,寫作更多精彩文章。」 梁望峯 作家 電影感劇情設置 除了閱讀、收集身邊的故事,看電影也能吸收不少創作素材。峯哥分析道,現今每人每日都接收大量資訊,因此小說創作,必需節奏明快、簡潔,才能吸引讀者往後追看。他說:「正如現今不少商業電影,每十分鐘就有一個巨變,令人意想不到,藉此吸引觀眾。由於我很害怕讀者覺得悶,因此我寫小說亦會參考電影的做法,時不時製造驚喜,令人有興趣追看下去。」 角色活出自己生命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寫作習慣,峯哥喜歡在嘈吵、有人的地方寫作,因為他認為寫作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沒有人可以幫到你,為了不讓自己那麼孤單,在有人的地方就有種被陪伴的感覺。另外,他形容寫作的過程是非常煎熬的,因為太喜歡自己創作的角色和故事,會不自主地投入全部心思。他說:「有時甚至覺得角色好像有生命一樣,不斷催逼我寫下去,直至寫完為止,甚至有時候一本書寫完了,還是放不下,於是在下一本書安排該角色出場交代一下近况,才會安心。我認為讓角色活出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創作的最高境界。」 小作家心聲 鍾曉楠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中一 作家分享從偷聽陌生人談話中獲取靈感的方法,感覺很有用,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有限,把朋友的故事轉化成自己的創作,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種可行方法。另外,作家提醒我們寫作時,有靈感就要立刻寫下,因為當情懷過了,就再寫不出了,我曾經也試過這情况,所以之後應該會更注意,以免錯失靈感。 蔡樂晴 沙田官立中學 中二 透過講座我學習到以最熟悉的事物為題材,從而寫出令人有共鳴的文章。今次課堂上的創作題目是「一年後的我/你」,我希望一年後的自己可以踏出舒適區,發揮所學,去韓國旅行時,用韓文與當地人溝通。 作家精讀坊 《老鼠記者》魅力所在 15年前,《老鼠記者》系列叢書被引進,一直深受一眾兒童喜愛。早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老鼠記者》的引進者嚴吳嬋霞,來到高小組精讀坊,帶領一眾小作家精讀《老鼠記者.預言鼠的神秘手稿》,分享小說角色及故事細節探究。 《老鼠記者》系列圖書憑着緊張刺激的故事、惹人發笑的情節、富創意的排版、精美的插圖、角色鮮明的個性,以及可學習相關知識的特色,深受一眾香港小學生的喜愛。 嚴太稱,人物角色是一個好故事的靈魂,其次是設定主題、故事背景和情節。當日,小作家們一邊朗讀文章,一邊完成角色分析表。 現在,《老鼠記者》已經出版至第89冊,這一系列書籍之所以精彩,持續出版那麼多冊,是因為它本身幽默、惹笑的獨特風格。例如,原作者聲稱這本書的作者是一隻名為謝利連摩.史提頓的老鼠,也就是本書主角的名字,他作為《預言鼠的神秘手稿》第一個出場的角色,職業是老鼠出版商《老鼠公報》的總裁,口頭禪是「我以一千個莫澤雷勒乳酪製成的飲料發誓!」性格是對飲食有要求,討厭別人叫他「老闆」等等。原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增添角色的趣味性。 ▲嚴太與小作家交流讀書心得。 「精讀不同於閱讀, 學生若想從文章中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可以先略讀一遍, 然後再一字一句地朗讀出來, 並進行分析, 你就會發現, 好的文章不會忽略細節的描寫。期望各位小作家可從閱讀中獲得樂趣之餘, 學習到寫作技巧, 同時謹記寫作前首先要多觀察所要描寫人物的細節特徵。」 嚴吳嬋霞 兒童文學作家 刻劃立體角色 嚴太分析道,寫一個完整故事,簡單而必要的元素是把每一個角色,不論主角還是配角都描寫得很真實、很具體。我們學習描寫人物時,可從身邊人入手,首先觀察他的特徵,包括外貌、表情、衣著、說話、小動作、性格、職業、討厭的事、喜歡的事等方面,從而逐步塑造出立體形象的人物。 ▲一眾鼠迷,從喜愛的書籍中學習寫作技巧。 小作家心聲 謝安琪 元朗商會小學 小五 《老鼠記者》這一系列書情節緊湊,透過嚴太的講解,令我更明白寫作一個有吸引力的故事,要刻劃人物的性格、外貌、語言、動作等。 關有朋 佛教慈敬學校 小五 《老鼠記者》的角色各有特色,其中謝利連摩.史提頓的口頭禪「我以一千個莫澤雷勒乳酪發誓…」很有趣。記得嚴太強調描寫細節的重要性,她把書中不同芝士的名稱都翻譯了下來,並加入註釋,讓讀者可以學習不同意大利芝士的知識,同時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及生動性。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此活動及相關版面由明報市場部統籌及編輯 查詢:2515 5052(馮小姐)

以物抒情 藉文字力量引起心靈共鳴

很多人都喜歡到處吃喝、旅遊或享受人生。不同的事、物令人產生各種感覺,全因那些東西能觸動心靈。對於擅長以文字表達內心感覺的兩位作家思詩及唐啟灃,特別為今次的「小作家培訓計劃」分享如何醞釀情感、托言志,好讓同學能夠掌握以物抒情的寫作技巧。 在課堂上,思詩通過自己喜歡的美食,啟發初小同學的創意思維。例如:如何從生活上取得寫作靈感?漢堡包、汽水或甜品等美食, 除了可以吃, 也可了解自己的個性,「自己是繪本作家、插畫師,也是內容創作者,即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的Facebook 、Instagram或為品牌撰寫故事。我從小已喜歡吃、繪畫, 超過十年時間進行寫作及創作。2006年流行網上寫作,我於是在網誌上開始發表畫作,畫些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並寫下對那些美食的感覺。有幸被出版社發掘,晉身為繪本作家。」 多角度美食之旅 思詩問初小同學是否喜歡吃,這「提問」就是誘發同學們以多角度去思考食物的趣味, 「有一天, 當你走進快餐店,點好一份套餐,你會先吃哪項?」初小同學十分踴躍地回答,結果大多同學揀選薯條。原來先選薯條的,代表個人喜歡規律的生活, 次序不能突然遭打亂。選漢堡包的,則代表他是「非黑即白」的人,做事很直接,有追求完美的心態、好勝心很強。選汽水的,代表他從不正面去表達自己的意圖,很喜歡從側面去探討事情。最後選甜品的,是個不能被猜透的人,意謂以為自己考試成績差,結果考得很好。」         思詩,繪本作家 / 內容創作者,畢業於香港插圖設計學院,作品散見於不同媒體。2007年被出版社發掘,由網誌小畫家踏上繪本作家之路,出版多本繪本作品,其中兩本筆下著作連續兩年獲得「十本好讀」獎項,深受老師及同學愛戴。2012年,思詩由教育界轉戰數碼營銷公司擔任社交媒體廣告人,包括內容創作、市場營銷、公關等工作。至今已為超過50個品牌構思內容策略寫作點子,筆下創作帖子超過2500條。         思詩隨即以寫作技巧舉例,「要多觀察事物,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觀點,然後寫下來成為記錄。或者可以簡單地列出一些方向,例如它叫什麼名字?這是什麼?從哪兒得到?喜歡或不喜歡?為什麼?有什麼趣事等,便能容易地掌握寫作技巧。以大白兔糖為例,它的名叫大白兔糖,或大白兔奶糖。類似西方的太妃糖、牛軋糖,白色的,成份有牛奶,由米紙包裹着。相傳用7粒大白兔糖沖水後等同一杯牛奶,在士多或超市有售。」 她表示因為美食可以帶出個人成長、環境變遷,人物來去的故事等,因此更加要記錄這些食物背後的故事。「尤其飲食文化的演變歷史頗有趣,而不同的飲食喜好都可成為被觀察的方向,建議同學可從自己身邊的飲食趣事作為寫作靈感。如想多點發掘身邊飲食趣事,不妨留意坊間有哪些零食正在消失。所以食物不只形容味道,也能從視覺、觸覺、回憶等去擴張寫作方向。」 寫作靈感從何來 寫作靈感可以從寫日記的習慣來鍛練,以抒發自己生命的痕跡和心情,也可反省一天的對與錯。「例如當天返學放學遇上有趣事,媽媽買了很好味的雞給我吃。這就是透過身邊的人和事加以觀察,從而提升寫作技巧。」 她自言有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有多種表達形式,如筆記本、電腦或於網上寫下來;或可以把發過的夢寫成夢遊日記。例如曾經夢過與殭屍交了朋友,又或夢過全校同學被剃光頭,這些夢境都可成為寫作題材。自己很喜歡繪畫,成了有圖有文字的繪本日記。或是每天選一張相,寫下句子抒發當時的心情,或寫作相片日記。我亦試過與好友每周交換對方日記,寫下一些回應,成了『交換日記』。還有貼滿紙膠帶、小貼紙及相片,用彩色筆加以美化,成了另一種手帳。」 小作家心聲 王苡說 嘉諾撒聖心學校 小二 “「很開心可以首次參與培訓班,有感老師的教學與學校課堂所學習的寫作很不同,例如課堂內容有趣生動及輕鬆,給予同學多點時間慢慢消化,從中會發現原來食物都可成為寫作題材,擴闊了寫作靈感。我自己很喜歡吃芒果雪糕、棉花糖,或許可作為寫作題材。」”   胡瑋晴 聖公會德田 李兆強小學 小三 “「課堂內容很有趣。平日沒想過可以用食物作為寫作題材,老師清晰地分享了如何描寫食物,例如以趣事入手,啟發我的寫作靈感。雖然還未想到將會寫什麼,但老師講解淺白易明,日後動筆都不會感到困難,亦會嘗試將老師所講的方法融會貫通。」”   感情是抽象的東西,沒有實體存在,透過寫文章來抒情,是表達感情的好方法。在抒情文中,有抒情的對象或意象,也有想抒情的主體,及對抒情主體的抒發態度。撰寫多本以「見字抒情」著稱的作者唐啟灃,於初中組活動擔任導師,分享抒情文定義、寫作之原則與方法,以【見字抒情 · 由構思到出版的旅程】提出個人觀點,讓同學加深理解「抒情文」的寫作技巧。 唐啟灃,寫作旅程只有數年,就出版了6本著作,包括書寫美國唸書經歷的《逃學到美國》,到最新著作《回憶維修師》,主題各有不同。他以網絡流行的標籤「#」來形容自己及其著作,如「#九十後」、「#作家」、「#回憶維修師」、「#喜歡寫作」;「#治癒」、「#情感」;但稱「#文字」最能表達自己。「因為文字,才能讓讀者認識自己;因為文字,我才可以認識不同的人,所以在創作路上,要寫好一篇文章,文字可謂相當重要。」 從內心深處出發  導師主打抒情文、散文,先拋出一大堆問題,讓同學想想抒情文有什麼要素,「怎樣寫好一篇抒情文?如何去書寫?怎樣令抒情文變得突出?從構思到出版等工序與步驟,是怎麼的一回事?」 他以「旅程」作為切入點,講解如何寫好一篇抒情文。「從旅程出發,目的地是『抒情』,首要條件先了解何謂『抒情』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表達情緒?例如一個旅程,一定要帶上機票、護照,這好比寫抒情文,條件是帶『情』,可以是『親情』、『愛情』、『友情』;但每種情都一定跟自己有關。情感是如何尋找?由自己內心出發,寫出來就會夠真。」接著拋出另一組提問:「世間物,有哪些跟情有關?如人物、植物,時物、景物,舊物,動物,事物等。」逐步引發同學該如何掌握寫抒情文的技巧。 要表達細膩的情感,應該怎樣來形容呢?導師建議用「五感」來寫。「要寫出細膩的情緒,可以有百感交集、喜怒哀樂;但怎樣形容,都不夠入肉,那就需要拿着放大鏡,把每個情緒放大,像把肌膚放大到能看清楚毛孔般,才能將敏感的情緒寫得細緻。此外,可用五感來嘗試形容秋天,會看到什麼?聞到什麼?吃到什麼?」同學們隨即回應,能令人聯想到秋天的詞語:涼意、乾燥、風箏、橙色、登高等。 」 小作家心聲 郭麗明 五邑司徒浩中學 中二 “「今次導師所分享,合符我們年紀寫作的需要;寫作好比一場旅程,要預備護照之類。讓我了解到應該怎樣寫作,怎樣規劃文章結構,更了解如何運用想像來豐富內容,頗有得著。現在我不時跟同學私下分享自己所創作的短篇小說。日後再舉辦培訓班,很想推介給同學,讓他們也知道這是個很好的計劃。」” 廖謙瑜 中華基督教會 蒙民偉書院 中三 “「首次參加培訓計劃,有感跟學校課堂不同,加上導師分享得很立體,讓我們有當作家的願景。也許導師本身是作家,已具說服力,還有簡報花了心思排版,令人印象深刻。除了解寫作技巧外,導師建議多用比喻修辭手法,更強調「拿着筆的人是你」,不要被框架限制,也不要模仿別人筆風,自己就是作者,不要隨便放棄對寫作的熱情和夢想。這是一個很有建設及鼓勵性的課堂,真能燃點我對寫作的熱情。雖然還未想到將來會不會當作家,但一定不會放棄用文字來表達自己日常生活的點滴。」”   唐啟灃,一位喜愛文字的香港人。文字創作的路上,沒有深厚的文學基礎,沒有膾炙人口的著作,有的,只是單純的喜愛。但能在這浮華盛世找到一件打從心底喜愛的事情,卻是一種單純的幸福。個人作品:《逃學到美國》、《別怕不一樣》、《在相遇與別離之間》、《我傷故我在》、《花與花語》、《回憶維修師》 作結構借物策略 要寫好一篇抒情文,還有其他元素,唐啟灃再舉例說明。他認為要寫好一本著作,至少要有十萬字;寫好一篇抒情文,要有千字。如要寫一篇好看的抒情文,那就要通過鋪排才能突出。「像廸士尼與彼思所創作的動畫手法,故事開頭與結尾會帶出想傳達的價值觀。在轉、合的過程,通常會加插大量冒險情節,叫人看得緊湊。這跟寫作一樣,要有說故事的技巧,怎樣將故事鋪排有序地說出來?用什麼角度來描述?透過看電影,是學習講故事的最佳方法。」 在最後部份,導師特別指出,寫作沒有對與錯,最重要是放膽去嘗試。「不需要完美得可怕,不要怕寫錯,因為永遠都不會十全十美。記住,拿着筆的人是你,不需要跟人家的筆來比較,你寫什麼都沒有所謂,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還以「如果今天我變成了___」為功課題目,讓同學運用是次課堂所學技巧來寫抒情文章。

跟村上春樹細味文學 借舊人舊地抒發感情

要在文學著作中展現濃厚的個人風格,作者事前必須掌握一些創作技巧。有人會透過出色的作家借鏡,也有人會透過重遊舊地啟發靈感。今次「作家精讀坊」請來了老師兼作家徐振邦及多媒體創作人何故,分別教授小作家們透過場景抒情,以及參考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寫出具自己特色的作品。 成長經歷 奠定創作路向 村上春樹是一位多產作家,作品的種類多樣化,曾出版10本短篇小說、5本遊記、3本紀實文學、7本翻譯作品、9本共同創作作品及5部小說改編成電影。想深入剖析村上春樹的文學哲學,必須了解他的經歷及喜好。村上春樹除了是一位著名小說家,亦是一個愛貓的男人、美國文學翻譯家和熱愛音樂的咖啡店長,這些元素也影響了他的創作生命。 何故是村上春樹的書迷,他向小作家介紹村上春樹的成長經歷。村上春樹從13歲到現在都一直有收集唱片的習慣。爵士樂對村上春樹寫作風格的形塑有極大影響。他曾經這樣說過:「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美國文學對村上春樹的影響也很深。他高中時期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翻譯一段段自己喜歡的美國驚悚小說。 後來,村上春樹報考法律系落榜,自修重考時在一本英文參考書裏讀到楚門.卡波(Truman Capote)的短篇小說《無頭鷹》(The Headless Hawk),大受感動並且確定自己喜歡文學,重考後入讀東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戲劇系。 經典金句 突顯鮮明個性 何故指出,村上春樹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他本人創作了不少金句,例如《舞!舞!舞!》中寫到:「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甚麼》:「我們在學校學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最重要的東西不可能在學校學到。」這些都成為了村上春樹的經典金句,呈現出他鮮明的個性。 另外,我們也可以在一些金句中,找到他對創作的看法。「村上春樹第一部作品《聽風的歌》便這樣寫:『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而他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亦提到:『如果不能讓全部人快樂,就只好讓自己快樂。』」 虛幻的寫作手法 村上春樹見證日本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學運潮,大學長期遭封鎖而停課,他原本採取支持的態度,但後來隨着反體制的派系間對立加深,使他開始對運動的方式感到幻滅。因此,村上春樹以「虛無主義」寫成《挪威的森林》,由「虛無」衍生出「孤獨」和「死亡」。 另外,村上春樹是愛貓之人,貓甚至成為了他的寫作手法。專門研究村上春樹作品的日本評論家鈴村和成認為:「在村上的小說中,我是貓的同類,是貓的分身;貓也是我的同類,是我的分身。」 小作家心聲 呂宛渝 可風中學 中三 “這次活動讓我更加了解村上春樹的作品,他不但忠於自己,亦會將自己生活上的愛好融入作品。我將閱讀他的名作《1Q84》,參考他如何演繹兩個對立的世界,藉此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 周子媛 真光女書院 中三(右) “作家何故是村上春樹的粉絲,從他的介紹,令我更加了解這位作家的風格,例如憂鬱、超現實及時空交錯的寫法。出席這次工作坊後,我想多閱讀村上春樹的作品,例如《挪威的森林》、《身為職業小說家》,更深入認識這位作家。” 5個寫作素材 豐富寫作場景 簡單來說,「景」是最重要的一部份,小作家可以描寫一個曾經到訪的地方,透過對眼前景物的描寫,產生出不同的感情。對於固有的場景,怎樣才能寫得更加精彩呢? 徐振邦表示:「關鍵是掌握『時、地、人、景及情』5個元素,即使是同一個場景,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畫面及產生的情感也會變得不一樣。因此,只要眼前的『景』,無論是動態、靜態;無論視覺、味覺、嗅覺如何;無論是生物還是死物,所有花草樹木、山水河雪、春夏秋冬、早午晚上、陰晴圓缺,都可以寫出來。」 此外,小作家也可以運用不同的視角來寫景,令文章有更多變化,「例如寫北角春秧街景色,我們可以從電車司機、電車上乘客、街道旁商戶、小販,以及街坊的角度出發,大家留意的景色也會有所不同。」 取「景」三大要訣 寫「景」時面對另一難題,是怎樣將眼前的景物,與想表達的情感扣連?我們應該怎樣選取適當的場景?「首先,我們寫景是可以加入聯想,但不能完全靠想像。如果你要寫沒有到過的地方,便難以寫得好,甚至可以說,不可能寫得到;其次,取景『宜取易不取難』、『宜取熟悉不取陌生』及『宜取能產生情感而不取沒有聯想的物件』,例如曾光顧的食肆、熟悉的街道、遊覽過的公園、跟朋友一起到訪的地方、與同學一起參加、有家人留下痕跡的活動、很久沒有嚐過的兒時小吃、勾起童年回憶的地方、找到失落了的物件等,都是很好的題材。」 同時,寫景時也可以與其他人物扯上關係,藉此帶出深刻的情感,「例如推着手推車的婆婆、拖着小朋友的母親、在街上叫賣的小販。」 從新聞取材 發掘動人的場景 小作家的閱歷未必夠多,可以從新聞、圖書中找到特別的場景,「有時我們可從新聞報道中選取素材。一件新聞事件,當中所出現的景,或許會成為你寫作的題材。舉例說,剛結業的珍寶海鮮舫是香港重要的建築,它附近一帶的香港仔避風塘、當地特色的艇仔粉,都是值得細味的『景』。」 除了從新聞取材外,小作家也要多閱讀,「如果可以的話,找一找作家寫過有關街道的文章,再去了解自己角度出發的街道,比對兩者,看看箇中有什麼不同。或許,你會對作家的文章、對自己的看法甚至對街道的認識,有另一番的體會。」 在珍寶海鮮舫附近一帶,也有不少值得細味的景物,例如:香港仔避風塘、當地特色的艇仔粉。「有些景物,可能在自己眼中,是平平無奇,沒有特別之處,但在別人眼中,卻是很新鮮、很有感覺、很特別。」 小作家心聲 簡裕峰 陳瑞祺(喇沙)小學 小六 “我希望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所以踴躍參加小作家活動。徐老 師在工作坊上教我們要夠「八卦」,多留意身邊的事物才能寫出好文章。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台灣,因為在飛機航班上我掉了一顆牙齒,以後每次到台灣我都會想起這件事。” 董諾澄 嘉諾撒聖心學校(全日及下午) 小四 “以前寫描寫景物的文章,我都欠缺抒發自己的感情,今次工作坊令我學懂「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我對新加坡的水上樂園有深刻印象,因為我很喜歡游水,在那裏既可以玩很多水上活動,又可以接近海豚。”

金像導演現身交流會 分享電影劇本創作心得

有人說,電影劇本是一部電影作品的靈魂,好讓導演能按照編劇寫下的指示,運用崇尚唯美的表達方式,將一段段驚心、動人、淒美、浪漫、甜蜜、悲傷的情節,逐一展現在觀眾面前。由語常會贊助,明報舉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日前就邀請了憑電影《淪落人》榮獲金像獎「新晉導演」殊榮的陳小娟導演,出席「小作家培訓計劃大使交流會」,以「電影劇本創作及靈感來源」為主題,與一班小作家大使面對面交流,分享創作的經驗和心得。不少同學於活動後都表示獲益良多,對提升自身的劇本創作技巧大有幫助。 《淪落人》由陳小娟親自執導及編劇,故事講述由黃秋生飾演的主角,因工傷意外半身不遂,要在輪椅上渡過餘生,同時遭逢家庭破裂的打擊,對人生前路感到灰暗。由 Crisel Consunji 飾演的菲籍傭工,則離鄉別井來到香港展開新生活,主僕兩人在相處同住的磨合過程中,漸漸發展出一段珍貴的情誼,互相扶持走過了人生低谷,情節笑中有淚,真摯感人,打動不少觀眾。電影在剛剛舉行的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八項提名,結果陳小娟以大熱姿態贏得「新晉導演」殊榮,而黃秋生及 Crisel Consunji 則分別獲頒「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新演員」獎項。 活動當日,陳導演向一班小作家介紹電影劇本的特色,例如一般劇本採用的故事結構、主題的闡述鋪陳方式、如何塑造人物角色、如何透過衝突展現故事張力,以及如何尋找劇本創作靈感等。她更帶來了由自己親自執導及編寫劇本的廣告及短片作品,在講解期間加插播放片段及互動討論環節,場面別開生面。 ▲陳導演還帶來了《淪落人》的精彩預告片,讓同學們有機會在金像獎頒獎典禮舉行前先睹為快! 什麼是劇本? 劇本是一種有別於小說、散文的獨一無二之文學形式,亦是各種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例如電視劇、電影、歌劇或舞台劇等,導演、演員以至整個拍攝團隊,均需要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至於電影劇本,顧名意義,即是專為拍攝電影而創作的文本,主要由人物對話和場景提示組成,用以交代故事涉及的「時間」、「人物」、「地點」、「行動」四大元素。 ▲陳小娟 金像獎「新晉導演」 陳導演強調,劇本必須使用能夠「以畫面可呈現方式」來表達,同學們初時聽得一臉茫然,不明所指。陳導演續解釋,例如劇本若想表達角色的焦急心情,一般不會直接寫某角色「顯得焦急」,而會使用某角色「不斷踱來踱去」、「時宜坐着,不出一會又站起來張望」等方式,指示導演及演員應如何具體地在拍攝畫面中表達「焦急」的模樣。 劇本也有指定結構? 所謂劇本的結構乃指編劇向觀眾講故事的方式,就好像建築工程中所用的鋼筋結構一樣,能讓編劇為故事訂立清晰的目標和方向,適用於任何類型演出的劇本,例如荷里活電影經常採用的「三幕劇」結構,就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希臘悲劇時期,一直是觀眾容易接受的典型劇本型式。 陳導演指出,三幕劇簡單來說一般包含「前提」、「障礙」、「解決」三個階段,分別代表了故事鋪成、問題、衝突或懸念浮現、高潮與故事結局三種目的。她以曾經為某金飾品牌拍攝的廣告短片《可尋》為例,故事背景是一對已結婚50年的老夫老妻,一直互相扶持過着平淡溫馨的生活,劇本中段刻意製造懸念,令觀眾以為妻子擔心丈夫患上了腦退化症,直到後段才揭露,原來患病的竟是妻子本人。最後丈夫為了幫助太太重拾昔日的浪漫回憶,換上了相識時所穿的校服,還買了妻子以前最喜歡吃的砵仔糕,妻子看到這一幕,終於想起眼前人正是相依50載的伴侶,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觀眾深感動容。 看罷短片,陳導演再帶領同學討論,分析故事中的三幕劇結構,大家都掌握到箇中竅門。不過陳導演亦強調,現時許多編劇為了給觀眾帶來新鮮感,都會視乎故事風格等考慮因素,刻意採用破格手法,建立各式各樣的劇本結構,例如加入倒敘、平行時空等。 ▲陳導演要即場測試一班小作家大使的創作力,安排他們分成小組,以一人一句的接龍方式合力撰寫一段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令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如何塑造人物角色? 人物設定的作用是方便編劇在撰寫劇本時能有所依據,陳導演認為,塑造人物角色的成功關鍵是必須由內至外全面地進行設定,這樣才能令角色的性格顯得更為立體和統一。 她舉例說,例如在電影中,主角到底有什麼「戲劇性需求」?即是他在戲內展現的欲望、他想透過行動來得到什麼。編劇對角色所進行設定,包括主角的性格、嗜好、家庭背景、戀愛經歷,以至他的主張、他的人生價值觀、對社會時事的看法等,都會影響主角在故事中的一舉一動,為什麼會是這些欲望,又會做什麼行動來換取,還有面對衝突所作出的每個判斷和轉變,而觀眾看完又會覺得合情合理,並不會感到情節犯駁或兀突。因此她建議同學,創作劇本時,不妨先多花時間心思在人物設定上,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如何展現故事張力? 有同學問到,為什麼電影故事中的角色經常遇到生活上的衝突。陳導演笑言,如果人物所遭遇的每件事均稱心如意,生活毫無轉折或領悟,即所謂故事欠缺戲劇性,一般觀眾未必喜歡和接受。相反,若編劇在故事結構中加入一些衝突元素,從而加強故事張力,往往可引領觀眾反思,將劇本的內容提升至更高層次。 電影劇本中最常見的衝突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人與世界或大自然的衝突,例如人類面對天災、戰爭等不可抗力;第二種是人與社會或其他個體的衝突,例如英雄面對壞人、少數族群面對主流社會價值觀等;第三種是人與自己內在人性的對決,例如個人對自我貪念、嫉妒、各種私慾的內心掙扎等。 陳導演帶來的另一套作品,是一套以反貪污為主題的競賽短片《三個金幣》,講述主角眼見父親因行賄而為家庭帶來一連串悲慘遭遇,決定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幾經波折和失敗終於成功扭轉結局,最終以非說教的手法,帶出貪念不但影響自己,更會影響自己所愛的人之重要訊息,同時要及早為下一代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學看完短片,都對在劇本中加入衝突元素所發揮的作用有了確切的了解。 如何尋找創作靈感? 最後陳導演還與同學們分享了她尋找創作靈感的心得。她建議同學們平日不妨從日常生活、新聞時事、社會動態等方面着手,用心觀察,便不難發現其實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成為打動觀眾的故事。她分享道,新作《淪落人》之中,菲傭推着輪椅人士的故事情節,其實是她在街上親眼看到的真實見聞,於是她再在此基礎上加以發揮,終於寫成了《淪落人》的劇本。 她更透露,平日會隨身帶着一本專用記事簿,每當想到什麼靈感,便馬上寫在筆記簿上,坊間亦有許多手機應用程式,方便創作人有系統地以文字方式,記錄腦海中突然閃過的每個靈感片段。適逢活動在金像獎頒獎典禮的前一日舉行,小作家大使都感謝陳導演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並送上祝福,而《淪落人》最終以大熱姿態摘下三個獎項,誠為對陳導演的編劇及導演表現之一份肯定。 小作家心聲 何鍵朗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中四 「很感謝陳導演帶來了她的短片作品,讓我們更容易掌握她所講解的內容,令我掌握了如何着手創作劇本的基本概念。我自小六開始便經常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所舉辦的活動,幾年以來我看到自己在文字素養上的進步,因此我十分鼓勵身邊的朋友一同參加!」 黃俊朗 聖芳濟書院 中四 「今次活動的主題十分吸引,而且更有重量級嘉賓面授劇本創作技巧,實在非常難得。我很喜歡看電影,亦知道《淪落人》的觀眾口碑很好,聽過陳導演親身分享她在日常生活擷取靈感的經驗,終於明白為何這套電影能如此充滿真實感。」 葉凱瑩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中四 「回想去年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時,我亦曾試過構思劇本,不過自己對作品並不滿意。累積了寶貴經驗後,今次有機會與陳導演面對面交流,感覺好像給我注下了一支強心針一樣,再次燃起了撰寫劇本的衝動!」 郭子弘 聖芳濟書院 中四 「我以往曾試過在中文科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將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改編成劇本,再交由同學演出,覺得編劇一職實在殊不容易!今次活動最大得益是學到只要細心留意生活尋常事,原來題材無處不在,俯拾即是!」

即興而畫 隨心而作 Art Jamming 靈感碰撞新體驗

近年,自助繪畫(Art Jamming)十分流行,透過即興、隨心的藝術創作,不但能陶冶性情,亦可碰撞出寫作靈感。早前,憑作品《等待》成為本港第一位獲得「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的得獎者高佩聰,來到高小組小作家的流動教室,向大家介紹繪本創作中圖畫和文字的運用。另外,小作家們即席揮毫以動物為主題,繪畫圖畫,分享故事。 認識繪本 繪本是一種專為兒童設計的書籍,以圖畫為主,輔以文字,或是沒有文字。讀者可單從圖畫領略故事大概意思。高老師介紹道:「繪本作者可一個人完成圖畫及文字,或是跟個性、想法相近的作家合作,一人負責文字,一人負責圖畫。」 ▲高佩聰——繪本作家 創作繪本需要首先了解書的結構及閱讀繪本的方式。頁數方面,繪本需要被4或8整除,常見的繪本大概是32至40頁。書本開口方面,中式直排書,會從左邊開口,西式橫排書,則從右邊開口。閱讀繪本的次序,從封面、環襯、扉頁(又稱為蝴蝶頁)、正文、封底,每一處都不能錯過。高老師說:「繪本的每一頁都在說故事。以《等待》為例,繪本講述家中貓咪等待與小主人成為朋友的故事,然而封面的貓與封底的小嬰兒望向彼此,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封面及封底已透露了結局。」 留心細節 當日,高老師透過導讀《你會咚咚咚嗎?》介紹繪本特色。此書講述小男孩到森林中,到處問不同的動物:「你會咚咚咚嗎?」遇到的動物,會有不同的回應,青蛙說:「呱!呱!呱!」獅子說:「吼!吼!吼!」而小男孩每一次都回答說:「你好棒呀!」到最後小男孩親自示範「咚咚咚」,原來是吃東西和喝水後,大便時會發出「咚咚咚」的響聲,此時森林中的動物一起說:「你好棒呀!」簡單,卻溫暖人心的故事,教導了小朋友欣賞別人。 ▲小作家們踴躍地分享自己的畫作故事。 高老師分析道:「看繪本需要細心留意圖畫細節,有些內容不會用文字提及的,就像《你會咚咚咚嗎?》蝴蝶頁中有一隻小蝸牛,他在小男孩訪問不同動物時,一直悄悄地出現,在池塘中喝水,在一旁吃東西,最後蝸牛有像小男孩一樣咚咚咚,十分有趣。此外,小男孩訪問獅子的時候,畫面的一角露出了一條小象鼻,讀者可猜測下一隻出現的動物,十分好玩。」 學生即席揮毫 在即席揮毫環節,小作家們發揮創意,有的畫出開心的童話,有的畫出驚恐的故事,有的涉獵了環保議題,有的繪畫了心愛寵物,形形色色的故事,構成了繽紛的大圖畫。其中,吳心瑜同學分享道:「我的作品,主角是一隻小鷹,牠因翅膀發展不健全飛不起來,然而牠努力學飛。同時,在遠處有一位坐着輪椅的小女生,在看鷹學飛。鷹的積極態度,鼓勵了坐輪椅的女孩站起來。」高老師讚賞她的作品完成度高,而且不同的圖畫細節也在說故事,十分精彩。 小作家心聲 陳雋曦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小六 「我畫了一幅畫,圖中的馬是從馬戲團逃出來的,牠在草地中自由自在地奔走。我的靈感源自之前看的一本書《動物解放》,在馬戲團生活的動物都痛苦,希望牠們可以回歸大自然,快快樂樂地生活。」 吳心瑜 北角衛理小學 小六 「這次學到了如何製作繪本,例如:頁數要被4或8整除,而封面、封底及蝴蝶頁的圖畫同樣重要,能說故事。另外,今天所畫圖畫的靈感來自以前的自己,雙腿長滿濕疹,不太能走路,所以聯想到用坐輪椅來表達。圖中的小女孩是我,希望鷹的積極態度能鼓勵自己。」 撰文:李翠琼 攝影:Mike Ho

詩詞成才 淺談學寫詩詞的要法

文筆不好、詞彙貧乏,是否就不能寫出好文章?這也許只是缺乏練習、不懂技巧而已,當找對了學習方向,寫作便得心應手。像古詩詞內容含意豐富,用字精準,提供了寫作技巧的參考價值。今次小作家培訓計劃邀來關夢南及葉德平兩位作家,為小作家分享如何從詩詞中汲取寫作養分,從而提高寫作水準。(撰文:曾劍華) 寫好童詩 具童心童趣 自由無拘束 很多人都聽過兒歌,但有沒有唸過「童詩」?究竟童詩是甚麼、怎樣寫?與一般詩歌有何分別?連串問題也許你未有頭緒,就讓作家關夢南為小作家逐一解答。 關夢南今次在課堂與小作家分享寫童詩的心得與技巧。他還分享兒時讀過的李白詩歌《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寫法工整,每首詩歌有四至八句,每句五或七個字。但現在寫童詩,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句子行數長短不拘,每句字數不限,可以四至五個字組成,甚至可以一句一字的。 放鬆心情像遊戲般 關夢南指出,童詩跟大人所寫的詩有別,「因大家年紀、思想不同,童詩就是兒童所寫的詩,是表現了兒童的心聲。有一次自己搭港鐵,看到一位小孩子與媽媽。小孩子問媽媽:如果我是一個蘋果,你會買我回家嗎?很簡單的三句,從兒童的心聲出發, 也許是小孩想測試媽媽對自己的愛有多深。」 他認為寫作童詩是表達兒童世界的一種方式。「尤其是要寫兒童的想像世界,或兒童遇到的事物,可不要一本正經地寫出偉大詩歌,也不要只著眼要寫一首非常可愛的詩歌;寫童詩最好的心態是像玩遊戲般,把日常愛玩的跳繩遊戲,捉波子棋、象棋等都可作為寫童詩的靈感,只要放鬆去寫便可以了。」 表現形式變化多端 寫童詩有很多種表達手法,可以是一行一行的歌謠,像童謠《月光光》描述「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瞓落床。聽朝阿爸要捕魚蝦咯,阿嫲織網要織到天光,啊……蝦仔你快高長大咯,划艇撒網就更在行。」但換到現在的生活狀況,也許同學對考試有較多想法,改寫成「月光光,照地堂,溫書溫到跌落床,聽朝考試要攞滿分啊,如果失手,阿媽喊打……阿爸唔比零用錢,咁就真係喊都無謂囉!」 另一種表達形式是將之變成一幅圖畫,利用標點符號充份發揮想像力。「例如字數與標點符號,把所有能夠調動的元素放進去。像《假期》一詩,弄成一幅釣魚的圖畫,作為藝術作品來欣賞。」*(示範圖) 又或者可以寫成一個謎語, 打造成「隱題詩」或「遊戲詩」,讓人猜謎。「但謎底不一定會有答案,就讓大家想像一下吧!」 他希望同學寫童詩時多加點想像,並以「鬼」作為投稿題目。他表示,「對於寫童詩要有多些想像,寫以『鬼』為題的童詩,不一定要集中寫鬼是多麼恐怖;其實不一定對人有傷害,可以寫得有趣正面的。」他接著又分享多篇以「鬼」為題的童詩,如《老漁夫和替死鬼的故事》說明鬼有人性化的一面,改善了主角的生活;或是《天空掉下一隻鬼》假設了很多對環境的聯想。《寂寞鬼》描寫一隻孤單的鬼,除影子以外,沒有人與他交朋友,暗喻非常寂寞的人。另一篇《走鬼》並非寫鬼,乃寫一種生活現象,描述無牌小販擺賣的日常生活。 小作家心聲 嘉諾撒聖芳濟各學校 小六 楊昀諭 「以前雖看過童詩, 卻沒寫過這類文體,但只要從童心出發,相信不會太難掌握。而且導師講得有趣,以『鬼』作為切入點,帶來無比的想像空間,激發起無窮創意,令我對寫作的熱愛有增無減,所以我很喜歡是次培訓班。其實,去年已參加過培訓計劃,學習微小說創作;今次學童詩,讓我每次都很享受整個學習過程。」 德信學校 小五 李鎵灃 「最初學習童詩感到有點難理解,也許是因為以前沒有學過,這是首次接觸, 看了幾篇例子後感到很有啟發性, 原來寫一篇童詩是很好玩有趣的。例如童詩有許多類型可呈現,也可以透過文字想像繪成一幅奇妙圖畫。參與這活動,學到很多課堂以外不知道的文體,這將來會繼續參加,令自己的寫作有更多變化。 」 學作詩詞 需讀通詩歌的弦外之音 常說詩情畫意,其實詩中言情固然直接令人感動,懂得聽弦外之音,亦是學習創作詩詞要具備的能力,作家葉德平在初中組以「工夫在詩外——讀詩詞,學寫作」為主題,點出大家學習寫詩歌時,容易忽略的要點。 「工夫在詩外」是宋代詩人陸游的名句,意思是如果讀詩詞學寫作,真正學習詩歌技巧的方法,是要留意詩以外的世界,葉德平借名人的詩歌來點題,希望同學在寫作時可以汲取到箇中知識。 解讀詩詞豐富語彙 葉德平指出,寫作是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不能準確地運用語言表達,就無法傳達自己的意思,也就無法寫出好文章,所以只有擁有豐富的語彙,才能通過語言表達的感情。「詩詞語言,精煉而又讓人感受到美感,這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它自身就是語言中的代表,通過千年的傳承,經過了不同時代,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和藝術形象。所以,學習及深入解讀詩詞,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彙,使得寫作時能進行有效的運用,這樣也就使寫作語言更具有文學和詩意。」   逐步培養創作的能力 創作 》》》字詞 》》》知人 》》》論世 》》》感受 借名詩提升寫作能力 葉德平更借具代表性的古詩詞為例,展示出詩詞可帶出意象的威力。「唐代詩人盧廷讓《苦吟》的『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鬚』、賈島《題詩後》的『兩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都是用字造句非常精準,這就是古人用字功夫的體現。」 詩人為了在簡短有限的語言中,將自己所表達的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往往須要使用獨特而又豐富的表現手法。葉德平還表示,能流傳至今者,皆是千百年來經典之作。「這些詩詞,在抒情思想的表達,人物角度的刻畫、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上,對於中學生的寫作來說,是具有極高的借鑒和可參考的價值,都會成為課堂中寫作能力提升的最好的教材。」 按部就班實踐創作 雖說創作是很個人的事,但在學習古詩詞時,需要累積經驗才能創作出來;如果沒有根底,創作不會見得好。葉德平表示學習詩歌時就不能只欣賞詩詞,更需要認識詩歌以外的東西,以及欣賞古詩詞的美學藝術,才能增強文章的美感。「在文體的運用上,可以在自由命題創作時,引用詩詞作文章題目,也可以作為各段小標題,引用詩詞作為文章段落開頭。例如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作為文章開頭,開門見山地表明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如果學生今後能夠用行雲流水的文字,創作出內容豐富且極有內涵的詩詞,是最吸引的。總之,要結合詩詞與生活,多對生活進行觀察和感受,發揮創作的美!」 從過程中,他希望學生多嘗試創作及練習如何閱讀詩詞以外的世界,建議學生可以跟從作品在什麼背景下創作?作者心情又如何?寫的是什麼主題?表層及深層意思是怎樣?詩歌與生活的經驗能否給合?有沒有啟發?一連串問題,加深了解詩詞。 小作家心聲 迦密中學 中一 侯銘恩 平日沒有寫詩詞,雖然年幼時在課外活動有接觸,但是對創作詩詞的技巧感到陌生。首次參加,有感活動吸引。經過這次活動,學習到原來可以把詩詞用於作文中,我會嘗試按葉德平的方法去翻查資料,認識詩以外的元素。 屯門官立中學 中二 楊雯雯 因自己對詩詞了解不多, 經過導師的分享, 對文學、古代文化提升了興趣。如此, 看多了詩詞, 從中可引用在平日創作,豐富了作文詞彙。其實,有感多了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 就能容易掌握詩詞。在簡報上,最深刻是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來有歌者將古詩詞改編成歌曲蠻有趣;亦因作為女性,能在男詩人的世界裏脫穎而出,令人記憶猶新。

武俠小說 古典文學 陪伴年輕一代成長

由語常會與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日前分別為高小組及初中組舉行「作家精讀坊」及「培訓班」,一眾熱愛文字創作的小作家與主講嘉賓作現場交流,氣氛熱烈。 初探金庸文學 被譽為香港文學代表人物的華人知名作家查良鏞(金庸),其筆下武俠小說著作對華人文壇以至影視文化均帶來重大貢獻。高小組「作家精讀坊」邀請了現職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曾主編《金庸:從香港到世界》一書的鄭政恆,為小作家介紹這位華語武俠文學泰斗。 鄭政恆先簡介了金庸的生平及從事武俠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金庸於1948年移居香港, 自1955年起,創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並於報章每日連載刊登, 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他於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宣布正式封筆,18年間,他共創作了15部長、中、短篇小說作品。 影響幾代人的作品 金庸的武俠作品多年來廣為流傳,也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廣播劇、舞台劇、漫畫、動畫甚至電腦遊戲,對當代華人社會影響極其廣泛。鄭政恆建議同學們可到香港文化博物館特設的「金庸館」,透過當中展出的300多項展品,了解金庸的武俠小說創作歷程及貢獻。 ▲鄭政恆指出,金庸的武俠小說不但在華人社會備受推崇,近年來他的作品更陸續被翻譯成其他語言,包括英語、日語和韓語等。 適逢電視台現正播出內地拍攝的新一套《倚天屠龍記》電視劇,鄭政恆亦以此作互動話題,與小作家交流討論,例如劇中情節有多少程度參照小說原著、作出改編的劇情是否合理、演員在鏡頭前的演出能否演活文字描述中的人物角色精髓等。不少小作家正在追看劇集或讀過原著,因此都熱烈參與討論,踴躍發言,場面好不熱鬧。 鄭政恆指出,金庸的武俠作品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同時加入大量古代文藝、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及展現出他行俠仗義、抱打不平的胸懷和氣度。此外,金庸亦曾不止一次為其小說作品作出大幅修訂,新修版的故事細節以至結局也略有變動,多年來一直引發不少迴響。 ▲鄭政恆 作家 鄭政恆認為,小作家應以金庸對文字創作力臻完美的態度為楷模,完成作品後不妨反覆重讀,自然可找到改進的空間。至於小說創作方面,他認為小說的篇幅一般來說相對較長,對今時今日的學生來說,要一時間抽出大量時間進行創作,難免較為困難,因此他建議小作家可仿效金庸創作這些武俠經典的模式,每日抽出一點時間,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每當想到適用的構思,更應即時筆錄記下備用。 作家錦囊 ❝金庸的武俠小說多年來為電影、電視、電台廣播劇, 以至近年流行的電腦及手機遊戲等, 提供了豐富的故事素材, 對當代華語文壇及流行文化發展帶來極大貢獻, 值得年輕人細讀。❞ 小作家心聲 梁穎哲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小五 ❝我平日喜歡看武俠小說和推理小說,特別喜歡金庸的作品。去年暑假和聖誕假期一直埋首追看《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覺得故事情節非常引人入勝!❞ 姜佩彤 循理會美林小學 小五 ❝我之前從改編電視劇接觸到金庸這位知名作家,但對他的生平所知不多,今次活動加深了我對他的了解,亦令我開始想讀他的小說作品,走進他筆下的武俠世界。❞ 古典文學結合創意元素 踏入中學階段,小作家們愈來愈多機會在中文科的課堂上接觸到中國古典文學,初中組「培訓班」邀請了資深中文科科主任兼作家蒲葦老師,以「如何將古典文學及創意元素融入寫作」為題,發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嶄新手法演繹古典文學的例子。 ▲蒲葦老師的講解生動有趣,小作家們聽得津津樂道。 蒲葦老師提到,不少小作家認為古典文學予人難以理解、與時代脫節的印象,因此無法提起閱讀興趣,更遑論於文字寫作及創作之中加以應用。因此他就找來了一些具體實例,洗去大家對古典文學的既有刻板觀感。 他說:「好像著名創作歌手周杰倫,與填詞人方文山攜手合作的多首大熱歌曲,包括《東風破》、《七里香》、《菊花台》、《青花瓷》、《蘭亭序》和《霍元甲》等,示範了如何將古典文學融入現代生活的層面。」 以歌詞婉轉細膩的《青花瓷》為其中,內容令人聯想到煙雨朦朧的江南美景。簡單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更言簡意賅地營造出戀人之間的浪漫意境。至於《蘭亭序》一曲則以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同名書法作品為靈感,借書法行書的行雲流水,比喻所愛之人的絕世美貌,表達歌者對傾慕者的一番思念之情。 讓古典文學融入現代生活 說到以嶄新手法演繹古典文學,蒲葦老師亦與本地新聞媒體平台合作,開設「3分鐘讀經典」欄目,透過全新拍攝的網上短片,以視頻講解唐詩背後的故事。他認為,中國古代的經典詩文雖與今天相距千年,卻並不是老舊過時的事物,詩詞中的行文美感、文字背後的豐富意涵,總是歷久常新的。每當我們遇到困境與煩愁,只要重讀舊日詩文,往往能從古人的智慧以及處世姿態中得到啟發。 ▲在古今融合的技巧方面,蒲葦老師認為應留意着重保留古典文學中的意境,解說宜簡明而不落俗套,方為合適。 蒲葦老師亦介紹了他與漫畫作者馬仔合作出版的《一本正經學成語》,漫畫家精心創作了60個成語漫畫,以幽默的表達方式將成語運用於生活,而蒲葦老師則為每句成語說明出處、典故、近義詞和反義詞,有助讀者掌握運用,推出後廣獲好評。蒲葦老師認為,成語多數源自古代寓言、歷史故事及文人經歷,對後人有啟發作用,利用時下流行的漫畫作媒介,誘導年輕一代熟習古典成語,更能為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蒲葦 老師兼作家 作家錦囊 ❝無論是聽歌學古文、看漫畫學成語, 以至各種形式的創新嘗試, 都是旨在運用貼近現代人生活的手法, 達至融會古今、加強新鮮感的效果, 令受眾更易理解古典文學的豐富內涵。❞ 小作家心聲 陳潔冰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中三 ❝以往測驗及考試時經常會遇到以文言文出題的題目,我覺得難以理解,亦不明白為什麼現代人仍要讀這些古文。今次活動令我對古典文學有點改觀,覺得原來古典文學的應用也可十分生活化。❞ 馬睿鋒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中一 ❝我之前曾拜讀蒲葦老師的著作,覺得獲益良多。我知道今次活動由他主講,我於是便馬上報名了。蒲老師所列舉的生活實例都相當有趣,例如以漫畫形式介紹成語典故和用法,有助中學生提升應用成語的能力。❞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