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趣談

跟村上春樹細味文學 借舊人舊地抒發感情

要在文學著作中展現濃厚的個人風格,作者事前必須掌握一些創作技巧。有人會透過出色的作家借鏡,也有人會透過重遊舊地啟發靈感。今次「作家精讀坊」請來了老師兼作家徐振邦及多媒體創作人何故,分別教授小作家們透過場景抒情,以及參考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寫出具自己特色的作品。 成長經歷 奠定創作路向 村上春樹是一位多產作家,作品的種類多樣化,曾出版10本短篇小說、5本遊記、3本紀實文學、7本翻譯作品、9本共同創作作品及5部小說改編成電影。想深入剖析村上春樹的文學哲學,必須了解他的經歷及喜好。村上春樹除了是一位著名小說家,亦是一個愛貓的男人、美國文學翻譯家和熱愛音樂的咖啡店長,這些元素也影響了他的創作生命。 何故是村上春樹的書迷,他向小作家介紹村上春樹的成長經歷。村上春樹從13歲到現在都一直有收集唱片的習慣。爵士樂對村上春樹寫作風格的形塑有極大影響。他曾經這樣說過:「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美國文學對村上春樹的影響也很深。他高中時期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翻譯一段段自己喜歡的美國驚悚小說。 後來,村上春樹報考法律系落榜,自修重考時在一本英文參考書裏讀到楚門.卡波(Truman Capote)的短篇小說《無頭鷹》(The Headless Hawk),大受感動並且確定自己喜歡文學,重考後入讀東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戲劇系。 經典金句 突顯鮮明個性 何故指出,村上春樹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他本人創作了不少金句,例如《舞!舞!舞!》中寫到:「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甚麼》:「我們在學校學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最重要的東西不可能在學校學到。」這些都成為了村上春樹的經典金句,呈現出他鮮明的個性。 另外,我們也可以在一些金句中,找到他對創作的看法。「村上春樹第一部作品《聽風的歌》便這樣寫:『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而他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亦提到:『如果不能讓全部人快樂,就只好讓自己快樂。』」 虛幻的寫作手法 村上春樹見證日本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學運潮,大學長期遭封鎖而停課,他原本採取支持的態度,但後來隨着反體制的派系間對立加深,使他開始對運動的方式感到幻滅。因此,村上春樹以「虛無主義」寫成《挪威的森林》,由「虛無」衍生出「孤獨」和「死亡」。 另外,村上春樹是愛貓之人,貓甚至成為了他的寫作手法。專門研究村上春樹作品的日本評論家鈴村和成認為:「在村上的小說中,我是貓的同類,是貓的分身;貓也是我的同類,是我的分身。」 小作家心聲 呂宛渝 可風中學 中三 “這次活動讓我更加了解村上春樹的作品,他不但忠於自己,亦會將自己生活上的愛好融入作品。我將閱讀他的名作《1Q84》,參考他如何演繹兩個對立的世界,藉此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 周子媛 真光女書院 中三(右) “作家何故是村上春樹的粉絲,從他的介紹,令我更加了解這位作家的風格,例如憂鬱、超現實及時空交錯的寫法。出席這次工作坊後,我想多閱讀村上春樹的作品,例如《挪威的森林》、《身為職業小說家》,更深入認識這位作家。” 5個寫作素材 豐富寫作場景 簡單來說,「景」是最重要的一部份,小作家可以描寫一個曾經到訪的地方,透過對眼前景物的描寫,產生出不同的感情。對於固有的場景,怎樣才能寫得更加精彩呢? 徐振邦表示:「關鍵是掌握『時、地、人、景及情』5個元素,即使是同一個場景,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畫面及產生的情感也會變得不一樣。因此,只要眼前的『景』,無論是動態、靜態;無論視覺、味覺、嗅覺如何;無論是生物還是死物,所有花草樹木、山水河雪、春夏秋冬、早午晚上、陰晴圓缺,都可以寫出來。」 此外,小作家也可以運用不同的視角來寫景,令文章有更多變化,「例如寫北角春秧街景色,我們可以從電車司機、電車上乘客、街道旁商戶、小販,以及街坊的角度出發,大家留意的景色也會有所不同。」 取「景」三大要訣 寫「景」時面對另一難題,是怎樣將眼前的景物,與想表達的情感扣連?我們應該怎樣選取適當的場景?「首先,我們寫景是可以加入聯想,但不能完全靠想像。如果你要寫沒有到過的地方,便難以寫得好,甚至可以說,不可能寫得到;其次,取景『宜取易不取難』、『宜取熟悉不取陌生』及『宜取能產生情感而不取沒有聯想的物件』,例如曾光顧的食肆、熟悉的街道、遊覽過的公園、跟朋友一起到訪的地方、與同學一起參加、有家人留下痕跡的活動、很久沒有嚐過的兒時小吃、勾起童年回憶的地方、找到失落了的物件等,都是很好的題材。」 同時,寫景時也可以與其他人物扯上關係,藉此帶出深刻的情感,「例如推着手推車的婆婆、拖着小朋友的母親、在街上叫賣的小販。」 從新聞取材 發掘動人的場景 小作家的閱歷未必夠多,可以從新聞、圖書中找到特別的場景,「有時我們可從新聞報道中選取素材。一件新聞事件,當中所出現的景,或許會成為你寫作的題材。舉例說,剛結業的珍寶海鮮舫是香港重要的建築,它附近一帶的香港仔避風塘、當地特色的艇仔粉,都是值得細味的『景』。」 除了從新聞取材外,小作家也要多閱讀,「如果可以的話,找一找作家寫過有關街道的文章,再去了解自己角度出發的街道,比對兩者,看看箇中有什麼不同。或許,你會對作家的文章、對自己的看法甚至對街道的認識,有另一番的體會。」 在珍寶海鮮舫附近一帶,也有不少值得細味的景物,例如:香港仔避風塘、當地特色的艇仔粉。「有些景物,可能在自己眼中,是平平無奇,沒有特別之處,但在別人眼中,卻是很新鮮、很有感覺、很特別。」 小作家心聲 簡裕峰 陳瑞祺(喇沙)小學 小六 “我希望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所以踴躍參加小作家活動。徐老 師在工作坊上教我們要夠「八卦」,多留意身邊的事物才能寫出好文章。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台灣,因為在飛機航班上我掉了一顆牙齒,以後每次到台灣我都會想起這件事。” 董諾澄 嘉諾撒聖心學校(全日及下午) 小四 “以前寫描寫景物的文章,我都欠缺抒發自己的感情,今次工作坊令我學懂「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我對新加坡的水上樂園有深刻印象,因為我很喜歡游水,在那裏既可以玩很多水上活動,又可以接近海豚。”

藉童話認識普世價值 用文學連結現實生活

生活與文字的世界,往往是互相影響和扣連,讀者受文字創作而有所啟發,作家因應環境轉變然後在創作中回應,彼此的關係密不可分。這次的小作家培訓班邀請了繪本作家楊瑾和青年作家游欣妮,他們除了跟小作家們分享發掘靈感的心得之外,更教導他們從閱讀中學習待人處事的態度和精神。 每個人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應該擁抱公義、多元、愛、和平及可持續發展等價值觀。作家楊瑾利用繪本故事書,引導小作家從童話故事中,學習如何成為「世界公民」,關懷地球村上發生的事情。 公民教育 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楊瑾透過繪本故事書,向小作家灌輸「世界公民教育」,她列舉了許多地球村上出現的問題,例如「清潔姨姨沒有足夠口罩開工」、「海龜被膠帶纏住,活活餓死」、「菲律賓的香蕉小農,孩子沒有錢上學」、「全球氣溫上升,東非國家農作物失收」等,並且引導小作家思考這些問題究竟由誰造成?大家有沒有能力改變? 楊瑾表示:「『世界公民教育』即知識、價值觀及批判能力,讓大家明白自己和其他人及生物是相互依存的;相信別人的情感和權利與我同樣重要;相信行動能改變不公義,以及相信世界可以變得更美好。對於小作家而言,這些大道理較為深奧,而繪本故事書便是一個好媒介,讓他們建立『世界小公民』意識。」 圖畫配文字 繪本產生化學作用 繪本故事書最大的特色是以精美的插畫為主,配以簡單的文字來講故事。「繪本故事有神奇的魔力,貼近孩子的視覺,吸引他們走進遙遠而陌生的國度。由於繪本故事書以圖畫為主導,創作上也可以更加天馬行空和有趣,從而衝破文字的框框。 「日本作家長谷川義史的《肚臍的洞洞》便是一個好例子,這本書講述胎兒出生前,從肚臍感受『未來世界』,由於小寶寶出生前數月,頭部會朝向下方,所以作者亦將書中所有的圖畫上下顛倒,用小寶寶的視覺來看世界。這種有趣的創作方法,只有繪本故事書才能呈現出來。」 借粟米反思糧食公義 繪本故事書透過圖畫與文字的結合,也有利表達難以言喻的感情。「正如一首詩或流行歌詞,短短的篇幅已經可以蓋過千言萬語,表達憤怒、嫉妒及哀傷的情感。繪本故事書便具有這種神奇魔力。」 楊瑾創作的《風吹過,粟米田》,便是一本反思糧食公義的繪本故事書,它講述粟米寶寶(粟米花粉)在風力吹送下遊歷不同的國家,見盡每條粟米背後的不同故事,有些地方粟米是主糧,有些地方則是小吃;有些國家為種粟米,令原居民世代居住的森林被砍伐;有些人每日都捱餓,有些國家卻用粟米來飼養農場的禽畜。「我用粟米來當這個故事主角,因為它既平凡又獨特,是全球第二大農作物,亦可以製作成不同的食品,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故事探討糧食公義的議題,角色必須與世界有關連性,所以我用粟米、花粉與風,將全世界串連起來。」 小作家心聲 趙容漪 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 小三 “我很喜歡閱讀繪本故事書,從中對世界有更深的認識,工作坊上分享了《風吹過,粟米田》,令我明白珍惜食物的重要性外,亦知道粟米繁衍的過程,原來是靠風力來傳播。” 陳祉希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小三 “作家楊瑾以繪本故事來講解「世界公民教育」,讓我學會何謂 「同理心」,即代入他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工作坊上亦教我們製作自己的繪本故事,我曾以這方法創作了幾本書,介紹不同顏色可以代表的感情。透過繪本的形式,我覺得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文學創作過程中,需要不斷發掘新靈感。作家游欣妮向小作家介紹了閱讀及總結生活經驗的方法,以及引導他們以這方法豐富自己的見聞及想像力,並且轉化為創作上的泉源。 閱讀像尋寶 蒐集別人的故事、經歷 小作家年紀輕輕,人生閱歷不多,如何累積各種創作靈感?游欣妮說:「閱讀便是一個好方法,幫助我們蒐集別人的故事及經歷,不單開闊自己的眼界,亦可以引發更多意想不到的聯想。無論閱讀文字小說、繪本,甚至是字典,過程就像尋寶一樣,對各種事物有新認識。例如我的學生愛看旅遊書籍,因為他們從未去過外國旅行,透過閱讀這類書籍,就像遊覽了這些地方。」 當小作家訂立了寫作主題後,便可到圖書館尋找相關主題,並且將閱讀材料轉化為創作靈感,「例如以大自然為主題時,我們可以閱讀相關材料,包括文本、雜誌、影片等,思考土地、動植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帶出尊重生命和健康飲食的信息;或寫視障人士時,我們可以閱讀視障人士的創作、關於導盲犬或講述肢體障礙人士生活的作品。認識不同人的需要,學習關顧他人,勇敢面對困境及克服困難,同時建立珍惜生命、尊重、愛護他人的正面價值觀。」 寫作與現實生活扣連 除了閱讀不同的圖書外,小作家也可以從生活上的體驗、觀察,累積創作上的靈感及材料。「我平日在教學上,也安排了不同的活動,讓學生親自觀察及體驗不同的事情。當這些觀察與聯想力扣連起來,學生寫作的文章內容便更加豐厚,並且從中賦予自己的感情。同樣以大自然為主題,我為學生安排了田野考察活動,讓他們走進大自然。學生走到有機耕地觀察植物生長情況和特質,親身體驗種植的樂與憂,學習珍惜食物,也反思大自然對人的供應與人的需求。有些同學寫文章鼓勵弱小的植物努力生長以自勉;有的寫觀察到植物的缺陷,聯想到成長的困惑和感悟,借景、借物抒情兼備。」她也在校內舉辦了「Green Monday」活動,一邊與學生製作鮮果素菜米紙卷;一邊重點閱讀《為甚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鼓勵同學多注意素食材料,建立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尊重生命與動物權益,反思是否仍堅持長期做餐桌上的食肉獸。 游欣妮也為學生安排多項活動,感受視障人士的需要,「我讓同學輪流矇住眼睛和嘗試口述影像,例如圖片或影片,讓大家初步認識「藝術通達服務」相關資訊,設身處地感受視障人士觀賞圖畫或影像時的需要,並學習與他們相處的技巧;亦讓他們學習英文字母的點字,嘗試用點字組成句子,配合立體素材製成觸感書籤,讓同學感受視障人士閱讀時的限制和需要。」 從生活觀察 發掘有趣地方 生活經驗是轉化為寫作題材的好方法,游欣妮鼓勵小作家由此出發,「我們可以從親身經歷、校園、家庭,甚至是街道上的所見所聞,作為寫作的材料。即使是千篇一律的校園生活,我們仍然能夠從中找到有趣、獨特的事情。」 小作家經常擔心自己的經歷有限,難以找到適合的材料,游欣妮指出:「我們可以從回憶入手,將兒時的經歷與現今比較,例如幼稚園畢業,離開校園的感受,如今有否改變?我們也可以在生活圈子中,找出感興趣的話題及見聞,這些都是寫作的好材料。」 小作家心聲 黃翊翹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 小四 “游老師很清晰地講解如何在生活經驗中找創作靈感,她更建議我們選擇一個器官為主角,寫出對生活的感受。我會選耳朵為主角,因為我很喜歡大自然,可以用耳朵聽到蜜蜂的「嗡嗡聲」、雀鳥的叫聲,這些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事物。”

想像虛擬世界 感悟生活故事

創作源自生活,許多出眾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從生活小事感悟而來。因此,擁有豐富的想像力甚為重要,可引導我們發掘創作靈感。較早前,小作家培訓計劃的作家精讀坊活動邀請了作家唐希文和鄭子遴擔任嘉賓講者,前者分享幾米的作品,鼓勵小作家即席發揮創意;後者分析阿濃的作品,教大家如何提升寫作技巧。 以多彩的顏色 代表心情、環境或時間變化 幾米不單擅長繪畫,他的作品更是充滿色彩。作家唐希文首先與初小組小作家們分享幾米作品的特色,然後一起觀看短片《Kiss & Goodbye》,帶大家進入幾米繪本的想像世界。 在這段短片中,色彩的變化貫徹了幾米的創作風格。火車由最初的粉藍色,經過富士山變成橙紅色,到達海邊變成綠色,穿梭月亮夜晚的情景時變為紫色,最後變成彩色。唐希文說:「火車在漫長的行駛過程中不斷變色,代表旅程中心情、環境或時間的轉變;幾米也喜歡轉換動物、人物和背景顏色,如刻意將白色的兔子繪畫成綠色,來代表他當時的心情。小作家平時寫文章或繪畫時,不妨參考這種表達方法,除了直接描述事物以外,也可以顏色來交代心情變化。」 引用擬人法 故事情節更生動 幾米筆下的繪畫並非寫實的事物,他經常加入超現實的元素,令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Kiss & Goodbye》短片中也出現了各種天馬行空的動物,如會飛天的巨型兔子、緊抱樹幹的獅子……這些都是幾米其中一個繪畫特色。唐希文解釋:「他運用了擬人法,賦予動物擁有人性的特徵,或是融入人的感覺,幾米筆下的動物有時會哭泣,表達出不同的情緒。另外,寫文章時也可嘗試用擬物法,運用「可能」或「假如」去想像,讓死物都擁有生命,如幾米的另一繪本《藍石頭》,便講述美麗的藍石頭被撞裂成兩半,一半留在森林裏,另一半卻被運往城市,藉藍石頭的旅程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唐希文 作家 寫作錦囊 1.幾米的圖畫是現實中看不到的畫面,或是日常生活中不會發生的事情。寫文章最重要就是想像力。 2.寫動物故事或角色時,不妨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加上大膽聯想,例如會飛天的白兔。 3.幾米繪畫的大象色彩繽紛、造型百變,帶給別人歡樂。運用擬人法時,可先從動物的主要特徵加添想像。 從故事感悟生活 創作故事時,小作家要懂得捉緊讀者的喜怒哀樂,情節才會引人入勝。然而這些寫作技巧並非與生俱來,要怎樣捉住這些情緒,還需要從學習、練習及生活感悟而來。兒童文學作家、五屆青年文學獎得主、「小小作家腦作動」創辦人兼導師鄭子遴,早前主持初中組的作家精讀坊,幫助小作家們整理生活、情緒練習,從而訓練他們將生活點滴化成故事情節。 故事三元素 鄭子遴以本地著名童話故事作家阿濃的作品,分析創作故事的主要元素。阿濃曾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也是電台節目主持以及愛情短篇故事作家,曾以「濃濃」為筆名,擅長寫與情有關的文章與故事。 ▲鄭子遴要求小作家試用喜怒哀樂的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感受。 鄭子遴認為,創作故事是一種對生活有所感悟的描述,並且以三種元素為核心,包括人物(角色)、問題或慾望,以及衝突或解難,才能構思出引人入勝的情節。他以阿濃的作品《留堂》(出自輕小說《惡人》)為例,跟小作家講解創作故事的三個元素。鄭子遴說:「阿濃透過一件小事,講述兩個同學之間的友情,雙方從錯誤中學習成長。人物是李志明和張小娟,故事中的『問題』是李志明沒做功課,而『慾望』是他想借功課抄;引發高潮的『衝突』是張小娟不肯借功課,最終的『解難』是李志明留堂補做功課。故事中有兩種感悟,一種是人物的感悟,作者沒有直接交代,似要讀者自行推測李志明從事件中的感悟。在結局裏,藉張小娟送給李志明的一份獎品『薯片』,暗示張小娟希望李志明明白,留堂補做功課對他來說是有益無害的。」 佈下「彩蛋」 引發讀者聯想 至於阿濃的寫作風格,鄭子遴稱讚他的寫法沉穩而不傷人,他曾經自比一把「鈍刀」,沉穩、準確而志在不傷人,點到即止,手下留情,使人感到舒服自然而又能有所領會。其次,阿濃亦擅寫浪漫而俏皮的故事,例如《浪漫這回事》(出自《日日是好日》)透過老夫老妻的對話,帶出日常生活都可以很浪漫。 ▲兩位小作家即場演繹《留堂》中的內容,引起全場充滿歡笑聲。 阿濃是個幽默風趣的作家,他的幽默感在於喜歡在故事或文章的末端給人「彩蛋」( 小驚喜) , 例如《初吻》(出自輕小說《惡人》)中主角阿東的女友萍萍在游泳時遇溺,被他的好友阿明用人工呼吸拯救了,阿東覺得阿明奪去了萍萍的初吻,因而對他心存芥蒂,彼此關係陷入僵局。阿濃最後以此作為文章的結尾:「直到阿東游泳也出了事,也是阿明給他做了口對口人工呼吸……如今阿東已回足球隊,下星期正有一場比賽。」阿濃雖然沒有明確交代三人關係,但答案盡在字裏行間,可令讀者有無限聯想,當中的幽默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鄭子遴 作家 小作家心聲 賴裕東 聖公會聖彼德小學 小三 我覺得透過文字或繪畫,可以表達內心所想。之前我只懂得描寫真實的事物,但發覺內容不多,完成今次訓練班後,令我明白到可以運用想像力去創作故事,希望今天所學習的寫作技巧,有助日後創作更多文章。 梁鈞皓 九龍塘宣道小學 小三 今天我學懂了可以運用想像力去寫作,跳出現實世界,例如玩具帶你去另一個星球;我自小喜歡玩長頸鹿,也希望創作性格友善的長頸鹿角色,平日會與人聊天和替人做功課,也會安慰不開心時的我。 余汶蕙 聖安當書院 中三 我最初接觸阿濃的作品是《幸福窮日子》,窮是較為負面的詞語,我心想為何窮日子會幸福呢?因而被那標題吸引。之後我繼續追看他的作品,發覺他的故事平淡得來卻令人有種舒服的感覺,不像科幻小說般抽象,將生活化成故事,閱讀後令人體會深層的意義。在精讀坊中,《白菊的故事》的彩蛋能突出故事內容,包含更多人物的性格,令我最為深刻。 謝雨恒 馬鞍山祟真中學 中二 我曾閱讀阿濃的《幸福窮日子》,他那不直接、幽默的方式令我們明白當中道理,對他的寫作風格頗為欣賞。藉著今次寫作班不但可以加深對阿濃的認識,而且能夠從中學習他的寫作風格,如字詞的運用及有條理的寫作。 撰文:陳幸如 攝影:黃永昌 此活動及相關版面由明報市場部統籌及編輯 查詢:2515 5052(馮小姐)

從篆刻藝術開始 理解文字本意

中國文字源遠流長,從最早的甲骨文,逐步演變成篆書、隸書等書體;而用來蓋上名字的印章—「篆刻」,也成為中國傳統藝術。今次小作家「流動教室」除了介紹篆刻藝術外,作家袁兆昌拆解了許多甲骨文的字型及字義,讓小作家了解不同文字蘊含的深意。

踏進大自然教室 即席創作樂無窮

嘗試選用不同文體甚至透過跨媒體創作,既可大大提升創意與觀察力,又可增加寫作靈感。在2018年12月2日舉行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中,大會請來作家關夢南和漫畫家馬龍,講授寫作童詩、角色與故事的創作技巧,小作家更有機會即席以大自然環境為題材進行創作,並由兩位導師即席互動點評,小作家獲益良多。 童詩為新詩之中一個較特別的種類,特式包括字數少,容易讓兒童理解及閱讀,不使用標點及善用分行,也有新奇的想像及感人的情節,甚至可以用文字來堆砌出與主題相呼應的圖案,創作空間可謂海闊天空。恰巧迎新活動在保良局賽馬會大棠度假村舉行,大會特意為高小組小作家安排「在自然環境中創作詩歌」環節,學生可走進大自然的環境尋找創作靈感,並以「我要做小作家」及「紙飛機」兩個饒富意義及趣味的題目,創作隱題詩及新詩,激發創意。 ▲作家關夢南指導小作家撰寫童詩。 或許有些學生會被「童詩」二字嚇怕,認為創作詩句並不是容易的事。作家關夢南笑言,其實不少「童詩」也是家傳戶曉甚至可以唱出來,「有隻雀仔跌落水、跌落水、跌落水,有隻雀仔跌落水,被水沖去!」這首無人不識的童謠原來也是一首童詩,當中只運用了十多隻字,簡單易明得來又充滿想像力,「有無人見過雀仔跌落水?相信不多,但這情景每個人都能想像得到,一唱已幾十年」。 ▲關夢南 作家 又如昔日在農業社會出現的童謠,「雞公仔,尾彎彎,做人新抱甚艱難」以及「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團。阿媽帶我睇龍船,我唔睇,睇雞仔。」之類,也是童詩之中的經典之作。關夢南提議小作家,在平日學習或讀書感到壓力之時,可多唱甚至創作童詩,既可減壓又可鍛鍊寫作能力。 童詩可以化成圖像猜謎語 原來童詩也可以用圖像的方法展示出來。關夢南引用有學生以「山」為主題,把童詩砌出山的形狀,創意無限。亦有學生以「雨」為主題,「雨不停地下/////////雨不停地下/////////,/////////」,巧妙利用了文字與標點符號的特點,把童詩做到字中有畫,增加其觀賞性。 ▲小作家用童詩砌出飛機的形狀。 把童詩化成謎語增加其趣味性與吸引力。關夢南即席舉出「紅布包白布,白布包豬膏,豬膏包紅棗」這首謎語童詩,估一種時令水果。經小作家們搶答後,才知答案原來就是荔枝。另有謎語「百鳥圖」,「天生一隻地一隻,三四五六七八隻。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天下石」。只要把詩中的數字相加及相乘出來,便可得到100這個總數。 ▲小作家互相交流意見,氣氛輕鬆愉快。 隱題詩耐人尋味 更進一步,隱題詩更可訓練出強大的文字功力。關夢南出題「我要做小作家」分別置於第一至第六個字,要求小作家即席撰寫隱題詩。其中不少學生以當日的課堂為主題,表明希望成為小作家的心願;也有以飛鳥為題,表達展翅飛翔的獨特意境。關夢南提醒,撰寫隱題詩字眼可以重複,每句的字數也可以不同,但必需要注意隱題的字數,如「我要做小作家」分別是在第一至第六個字,若前後字數有誤便失去了隱題詩的功能。 隨後關夢南指定了另一題目「紙飛機」讓小作家創作童詩,他提醒紙飛機可寄託很多事情,如夢想般一飛萬里;也可以以現實的角度去形容,或與真實的飛機作比較等,可隨小作家的想像而創作。 童詩寫作方法 童詩可以唱:以童謠及歌詞方法表達出來,需注意歌詞的優美及讀音 童詩可以看:善用文字的行距、前後編排及標點符號, 讓讀者未細讀文字已看到圖像 詩是謎語:把謎題藏在詩歌之中,讓讀者細味 隱題詩:要注意隱題前後的字數與意義 善用圖像思維 增加創作元素 在多媒體的年代,學生接觸的圖像可能比文字還要多,利用圖像思維進行創作,再融入文字之中,可以更事半功倍。漫畫家馬龍以畫為喻,教導小作家們利用圖像來刺激寫作。他以寫作「環保」為主題,「不妨在紙上多繪畫一些與環境及環保相關的元素,畫出太陽、樹木、風車甚至蝴蝶等,在文字之中加入插圖,可觀性大增之餘也能找到更多創作靈感。」 ▲小作家坐在戶外尋找靈感,即席寫作。 同時,平時多觀察周遭事物構成的圖像,加上聯想甚至幻想,靈感也會源源不絕,提升觀察力之餘文字也會特別深刻。馬龍鼓勵小作家除了寫散文外,也可嘗試小說創作,皆因小說內容千變萬化,更能訓練出超卓的聯想與想像力。「如普通一塊石頭,它是從何而來?會否是外星的隕石?」已可創作出有趣的故事。就算小作家要撰寫較少接觸的題材,也可以利用現成的元素加以想像,「你們想寫愛情小說好像很困難,與其強迫自己去想像,不如多觀察,如見到蝴蝶便可想起化蝶故事」,寫作起來增添了凄美的感覺。 寫小說吸引法則 嚴守死線 小作家可能閱讀過許多名家的小說作品,但要撰寫起來可能感到無從入手。有多年漫畫及廣播劇創作經驗的馬龍,公開了一條簡單的編劇「吸引法則」,「編劇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故事的開頭,用情景表達主角正面性格與可愛的一面,讓讀者喜歡了這位主角,自然會追看下去」。他舉例指,有編劇改篇阿拉丁神燈故事,原本主角並非正面人物,游手好閒又無所事事,如同街童一樣偷取別人的食物,「編劇保留了原著的內容,但巧妙地增加了一個場景,說主角見到年紀更小的街童,因同情其遭遇而把偷來的食物分享,令主角成為正面人物」。 ▲馬龍 漫畫家 小說的內容也講求起承轉合,法則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別以為只有推理或懸疑小說才需要佈下迷陣,其他題材的小說也可利用佈局吸引讀者。「每逢主角走入死胡同,讀者便會很關心其處境,自然會追看下去」;更甚者一些大師級的小說作家如剛離世的金庸,更會「把主角推向死亡」,如有主角跌入絕情谷,眾人以為主角必死無疑,但原來絕處逢生,成為經典的橋段。 ▲馬龍請小作家分享創作心得。 馬龍提醒小作家,在交出上乘的作品前,必需嚴守死線,「每次我接到工作時,都要詢問一下對方的死線」。只要訂下死線,無論行路、吃飯或處理其他事情,這件工作都時時刻刻記在心上,定會在死線前完成。 ▲小作家聆聽馬龍講解寫作技巧之餘,也於台下嘗試創作。 隨後馬龍出題「從大自然找靈感 - 角色和故事創作」,讓小作家走進大自然之中,自由選擇繪畫或撰寫文章,或兩者兼備,並由馬龍即場點評。有小作家除了素描現場環境外,也加入了現場沒有的噴水池或湖景倒影元素,馬龍認為小作家普遍視像觀察能力很高, 即使無接受過任何繪畫訓練,也能畫出不錯的作品。他寄語小作家要多細心觀察,「街上每棵樹的形態都有不同,可作多方面的描述」,多作親身經歷,有深刻的體會後文字也會更為生動。同時, 小作家要多閱讀吸收,「其中舊年代的作家如金庸或張愛玲等,用字豐富且秀麗,沒有太多『的了麼他』的虛詞,十分值得學習」。 創作與寫作技巧 一.觀察圖像,加以聯想及幻想 二.文章的開頭要吸引 三.若寫故事或小說,要利用場景把主角的正面性格顯露出來 四.嚴守交稿死線 小作家心聲 梁迪晞 英華小學 小四 我今日學到用不同形式撰寫童詩,但最意想不到是原來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更多寫作靈感。剛才我在大自然環境下步行時,感到比在室內時身心更舒暢,靈感更多,更從中領悟到可把一些看似無關的事物,通過創作把它們聯繫起來。日後我會多到不同地方走動,找尋靈感。 關守一 香港培正小學 小六 我把「紙飛機」的童詩寫在自製的紙飛機之上,一邊是機翼模擬飛機的自述,另一邊講述紙飛機像我一樣都有渴望自由的共同夢想。我認為把這首詩寫在紙飛機上,加上我選用了較為軟性的文字,令整首詩有更特別的意境。 高靖 拔萃女書院 中三 我學到身邊每一件事物,也可以為創作帶來靈感,而且寫作與繪畫一樣,除了客觀的環境描述外,也可融入主觀的意念,令內容更為生動。如我今日繪畫了大棠的山水時刻意加入了一個湖的倒影,令畫面更為有趣。日後我寫作文章也會加入這些想法,相信文章會生色不少。 塗梓辰 迦密愛禮信中學 中三 原來寫字和繪畫一樣,可以隨心所欲不受限制,即使有固定的題目,也可多作想像把題目擴展至意想不到的地方。未來我寫文章時也會運用導師傳授的編劇技巧,利用吸引的筆觸作為開頭,吸引讀者追看下去。 撰文:麥志信 攝影:陳國良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