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及《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透過不同類型的寫作活動,啟發中、小學生的寫作潛能。其中作家精讀坊活動,由導師剖析指定著名古今中外作家的寫作技巧及作品意念,令學生可從作家身上取經,寫作不同類型的文章。
科幻故事不能缺少諷刺元素
科幻小說不一定要寫未來,也不一定要寫科技。科幻小說的創作動機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源於對現今科技過分發達感到不安與憂慮;第二想要揭示人性的醜惡。早前,作家精讀坊邀請擅於創作科幻小說的作家徐焯賢,教導一眾高小組小作家創作科幻故事。
徐焯賢以科幻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及短篇小說《零件》為例,說明科幻小說的特色。除了奇幻、天馬行空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帶出被看好的科技發展,或會帶來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如:嚴重的污染問題等。另外,他以科幻短片及短篇小說《我》,解釋科幻小說另一種揭示人心黑暗的題材。科幻小說的創作靈感可從新聞中找到,正如「無人超市」,看似為人們帶來了便利,節省了人力資源。徐焯賢卻說:「若想深一層,未來所有人都不用工作,超市的運作全自動化,甚至蔬菜的種植亦不需要人類,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這些因科技太發達而產生對未來的不安想像,都能成為科幻小說的題材。」
▲作家徐焯賢
當日,徐焯賢帶領小作家們進行一項課堂活動,建立「未來博物館」。他首先講述故事背景:一千年後,地球污染太嚴重,大部分人已經去了別的星球殖民,只留下少數低下階層人士居住。原本擁有的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例如:水果、電腦、手機等。然後,他把一些我們常見的物品,例如:飛行棋、光碟、牙線棒和樹葉等分派給不同組別的學生,讓他們以未來人的角度,介紹那些物品,體驗創作科幻的故事。
創作奇幻童話角色
《愛麗絲夢遊仙境》自1865年出版以來,已被翻譯為174種語言,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童話故事之一,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兒童成長。早前,曾改編及延續愛麗絲故事、出版《給失約的愛麗絲》的作家唐希文,主持初小組作家精讀坊,帶領一眾小作家走進愛麗絲的奇幻世界,教導設計童話角色的技巧。
《愛麗絲夢遊仙境》講述了愛麗絲在夢境中,遇見各種各樣的奇怪動物角色,並一起冒險。唐希文透過介紹不同動物角色的特徵及性格,如:柴郡貓、毛毛蟲、三月兔等,教導小作家們如何設計動物角色。
▲作家唐希文
唐希文表示,創造有趣、深刻的動物角色,需要首先觀察動物既有特質及形象,然後利用擬人法,豐富原有特性,例如:三月是兔子發情期,牠們會比較活潑和行為瘋狂,所以童話故事中的三月兔,性格設計為比較神經質,看起來瘋瘋癲癲的。
另外,賦予「死物」生命,可創造出有趣的童話角色,正如愛麗絲故事中的門鎖一樣,把手是鼻子,鑰孔是嘴巴可以說話,十分生動。
學古文 實用與文化兼備
文言文字句精練,惟部分人覺得艱深難明而選擇逃避。作家精讀坊首次以古文(文言文)為題。由資深中文科科主任、作家及教科書編者蒲葦先生帶領導讀「古文研討-韓愈」,讓初中組小作家明白古文的重要性。蒲葦強調:「學古文不只為了考試,更可畢生受用。」
蒲葦指出:「不少粵語在古文中呈現,例如佢、係、傾偈、卒之等,在古文屢見不鮮。另外,短小精幹的古文,如敬啟者、久違、台端等,亦有助書寫實用文及獲取考試分數。因此學習古文既有現實需要,亦可增加文化素養。」
▲蒲葦強調古文的重要性,提醒學生不要害怕古文。
「卯」意指兩兩相對,衍生兩人共食的「卿」、金錢交易的「貿」等。蒲葦強調:「識字越多,中文就越好。通過象形字或漢字樹,有助了解字意。所謂一理通百理明,學古文最重要有足夠的聯想力,能夠舉一反三。若只作背誦,中文只會停滯不前。」
韓愈是蘇東坡極為讚賞的人物,他的著作不乏有用例句。蒲葦表示:「明白作者生平事蹟再觀賞其作品,就會產生共鳴及看得透徹。」他還介紹《唐宋散文選評》、《世說新語》、《笑得好》等作品,鼓勵小作家追求文學昇華。
小作家心聲
區珮瑤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 小四
這次講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課堂活動,向一千年後的人,介紹我們現在很常見的物品。我覺得很有趣,可發揮無限創意,想像未來世界。
楊展穎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小三
今次活動學習到創作童話故事中的動物角色,首先要了解動物的特徵,然後多加想像,運用擬人法,豐富牠原有的性格特徵。
郭子弘
聖芳濟書院 中三
一向認為古文的字句有不同解釋及意思,須花時間理解。在講座中發覺象形文字也可拆開解釋,老師還介紹一些參考書,有興趣找來閱讀。
撰文:李翠琼、王文斌
攝影:陳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