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建築看香港城市變遷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
小五
曹釬洳

  歷史是什麼?長輩從小便教導我們歷史能令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為的重要依據。如果我們不想墨守成規參觀歷史博物館,參閱枯燥無味的歷史書籍來認識歷史,那就可以參觀歷史建築,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和探討該建築物私演變來了解歷史的變遷。   位於深水埗石硖尾的美荷樓正正是一個活化的好例子。第一座美荷樓高六層,是現在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大廈,在1954年落成,為當時的市民提供了安居之所。美荷樓是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1953年12月25日石硖尾大火,波及房屋接近30多間.更造成多達58,203個無家可歸的災民。這場火災促使香港首個徙置屋邨——石硖尾屋邨的建成,而美荷樓是石硖尾邨最早興建的徙置大廈之一。單位無水電供應,僅在兩翼中央部分設有公共水龍頭、廁所及淋浴間,兩端是居住單位,所有單位入口均由長長公共走廊連接,晚間此公共長條騎樓空間充作居民乘涼及居民耍樂。此外,部分分隔兩個單位的牆壁高處,設有長方形小孔作通風之用。   我曾到訪美荷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生活館最後的展板,關於香港公屋發展史的概括,最能夠反映香港公共房屋的進步,美荷樓標誌着香港房屋政策的開端,是香港房屋發展的里程碑。聽導賞員說,有些居民會一家九口擠在120呎單位內,晚上睡在閣仔或搭帆布牀,衞生問題亦十分惡劣,各單位沒有獨立廚廁,居民需要在單位外的走廊位置煮食,公共浴室和廁所數目不足及治安欠佳,但他們仍能發揮守望相助、鄰里合作的精神,令我們感受到人間有情。難道這種精神現在消失了嗎?   為了承傳美荷樓帶出逆境求存,自力更生的堅毅精神及人情,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將美荷樓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設有呼吸士多和美荷樓生活館生活館。美荷樓見證本港歷史,能反映50至70年代的社會文化,它同時能為本港旅遊業注入新元素,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也能提供就業機會,還能了解本土歷史文化傳承。   歷史是指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為,泛指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美荷樓的活化像老人的重生,它肩負「歷史使者」的重任,把1953年的面貌在美荷樓青年旅舍重現,讓繁忙的都市人前來思考生活的意義。美荷樓居民逆境求存的精神及那份人情散落在美荷樓的每一角,這些美荷樓居民的特徵會根深柢固留在香港,令香港人銘記。希望我們能像美荷樓那個年代的人一樣以行動改變生活環境,讓下一代生活得更好。   美荷樓青年旅舍見證香港房屋發展,是深水埗的標誌。身爲香港人,居住在香港的房屋内,你又有沒有去過?

評語:

講出歷史建築的意義,透過美荷樓講述昔日的公屋生活,但表達方式較為累贅,後半段則有助啟發讀者的保育意識。

評審人:陳天權

名銜:文化旅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