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六何法」構思故事 按大綱演進情節

對於小作家來說,要撰寫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最困難的是構思題材和內容,以及表達手法。「小作家培訓計劃」邀請了資深教育工作者、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馮珍今主持高小組培訓班,以「故事的構思與寫作」為題,分享箇中竅門。 馮珍今著有繪本童話《奇幻泡泡與石頭貓》、散文集《見雪在巴黎》、《我的學生二三事》及《不一樣的學生》等。她教導小作家在下筆前要構思故事的大綱,按着大綱發展,寫出來的故事才會好看。在構思內容時,馮珍今提議運用「六何法」,即何人(人物)、何時(時間)、何地(地點)、何事(做什麼)、為何(為什麼)及如何(結局)。 塑造具立體感角色 她表示先構思整個故事的骨幹至為重要,「開首要介紹出場的人物和背景,藉着圍繞主角發生的事件,讓故事開始發展;然後在特定環節帶出問題,掀起一個戲劇化的轉變。要循序漸進構思故事的內容,讓這些問題得以解決,最後將情節收結,帶出結局。」 除了故事演進,作者更要花心思塑造角色。馮珍今說:「開始創作時,要設定人物的姓名、外表、個性、擅長、喜好及主角追求的目標等,這樣刻劃出來的人物才會具有立體感。有趣的角色,會故事更加精彩,諸如擁有超能力的男孩、蓋了一間樹屋的女孩、無法忍受對方的雙胞胎等。」 構思角色後,就要設定場景,她說:「不妨憑着視覺、聽覺及嗅覺幾方面的感官創造特別的場景,平日要訓練自己仔細觀察周遭的環境,記下吸引你的風景、聲音,有需要時便用於寫作。」 多角度述說 馮珍今認為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敘述情節,故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第一人稱的叙事角度令故事比較私人,好像故事中人告訴讀者他所經歷的事,但這種方式會令故事受到限制,因叙述者只能透露他知道的事情;第二人稱(你)能夠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令讀者對故事感同身受,猶如置身故事中。第三人稱(他/她/它)則可以進入不同角色的內心,讓讀者多角度來看故事,這是很多作者最常用的叙事角度,用『他』容易描寫得更加細緻。」 小作家心聲 辛啟雋 陳瑞祺喇沙小學 六年級 我喜歡看故事,如科幻小說、偵探小說等,現在也嘗試寫科幻小說。在今次培訓班學到寫故事除了對人物描述外,對周圍環境和氣氛都要有足夠的描寫,例如機械人統治世界的題材,就要詳細描寫恐怖的氣氛,以及機械人統治世界的過程所發生的事情、原由及背景。 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嚴弘傑 六年級 平日我愛讀民間和歷史人物的故事,以前我未試過運用場景來寫作,經過今次學習後,我學懂要因應故事、人物來描寫場景,例如鬼的題材,就要寫一些陰暗的場面。

故事創作3元素︰人物、情節、感受

對於高小組小作家而言,故事創作、也就是自行寫作出一個故事,需要掌握3個元素︰人物、情節、感受。知名作家周蜜蜜出任主講嘉賓。一眾小作家把握這次機會進行交流,以掌握故事創作3元素。 故事創作的三大要素 許多高小程度的同學平日都喜歡閱讀故事體裁的作品,例如童話、寓言、偵探、科幻、歷史和名人傳記等。高小組「作家培訓班」𨘋請了知名作家周蜜蜜主講,以「故事創作:憑觀察看世界」為題,帶領小作家透過用心觀察身邊事物,令故事創作的內容更吸引。 故事創作的三大要素是人物、情節和背景。以人物描寫為例,作者如能讓角色展現鮮明的個性,自然能大大增強故事的可讀性。例如人物對不同事物的想法和反應,就最能顯露角色的性格和觀念。 「觀察、聯想、投射」三部曲 觀察:且聽畫面弦外音 聯想:發掘意象的刺點 投射:讓意象黏合情感 導讀範文:黃慶雲《怪電話》 周蜜蜜帶來了由兒童文學作家黃慶雲所寫的一篇短篇故事《怪電話》作為例子。她介紹道:「這個故事的主角登平是一個頑皮的學生,平日最愛打電話捉弄別人,同學們每次接到這些怪電話時,就知道一定是他在攪鬼。有一次,登平從同學何敏處取得班主任蔡老師家中的電話,於是決定晚上進行電話惡作劇,怎知蔡老師的出奇反應,不僅令登平即時不知所措,翌日蔡老師更將昨晚的遭遇,以別出心裁的方式與班上同學分享,故事結局令讀者完全意想不到呢!」 周蜜蜜解釋,這篇《怪電話》不論角色設定以至內容主題,均十分貼近高小組小作家的所見所聞,在座不少小作家也回應,偶爾也會接到一些令人莫明奇妙的電話。周蜜蜜續解釋:「當不同人遇上這些情况時,到底他們會如何應對呢?當我們構思故事人物角色時,我們不妨參考日常生活中的實例,透過觀察和分析,細緻地刻畫主角的性格。因此,我建議今次大家聽聽其他小作家的經驗分享,觀察和了解別人接到怪電話, 或親自進行電話惡作劇時,會作出什麼反應,跟自己的處理方式有什麼異同之處,這些有趣的真實生活情節,往往都能成為日後寫作故事的靈感來源呢!」 分組討論交流生活經驗 這時活動亦進入下一階段,小作家分成多組,輪流分享他們接到怪電話的經歷,例如有小作家接到美容公司的服務員致電,推銷纖體療程優惠,當她表示她只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時,對方竟然仍不氣餒並繼續游說,說小學生也有可能體重超標云云。亦有小作家分享道,曾在家中收到來電,講出爸爸的姓名並稱當事人已因干犯罪行而被捕,但爸爸其實正在房中熟睡,小作家因此不慌不忙地直斥其非,電話騙案不攻自破,爸爸醒來後更即時跟他分享這段「趣聞」。 最後周蜜蜜總結道:「古今中外許多精彩的故事作品,其實都是由作家運用觀察,將日常生活透過規範文字加以敘述和轉載,過程中當然可能會稍加修改和創作,但最重要的,是要在故事中保留值得回味的生活細節,這樣才能令讀者領會心神,引發共鳴和反思,為作品注入內涵和閱讀價值。」 小作家心聲 張仲僖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分校 小六 ❝我很喜歡寫故事,去年開始跟幾位同學一同創作一篇數萬字的作品,大概完成了一半。今次活動讓我學到如何令人物角色性格設計得更貼近真實,相信能令我們的故事情節變得更有趣味。❞ 凌雯嫣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小六 ❝有同學去年曾參加這個培訓計劃,並且極力推薦我一同參加。今次是我第一次出席小作家培訓班,覺得這種學習寫作的方式,跟課堂教學有很大分別,比較生動有趣,令我很期待日後的其他活動! 3個步驟 激發散文創作無限可能 更多小說及創作參考 本屆及歷屆小作家「佳作共賞」

屏山嘗傳統盆菜 學寫食物五感法

新春跟親朋好友吃團年飯,很多人會選擇傳統盆菜,豐富食材確帶來多樣化的味道。描寫食材的味道,也是培養小作家寫作技巧的好機會,例如運用五感法之外,配合恰當的修辭手法,能夠具體地表達食物的滋味及人情。 為讓小作家深入了解當中的寫作技巧,培訓計劃的流動教室特意安排高小組及初中組共160位同學,來到元朗「屏山傳統盆菜」餐廳,細聽三代俱經營盆菜的原居民鄧聯興講解盆菜的源起及做法,並由作家兼大學講師唐希文講授如何透過描寫食物帶出道理的寫法,亦透過本土文化傳承的題材,讓中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撰寫食物背後的文化意義及個人情感。 利用感官寫食物 創意無限 描寫食物的方法有很多,五感是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唐希文表示:「第一步要懂得形容食物,最基本是運用『五感法』,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五個感官來形容食物。」她先要小作家嘗試從視覺上形容蘋果,有的小作家想到「紅色皮帶有光澤、紅彤彤的」等形容詞。 在聽覺方面,有小作家會使用一些擬聲詞,例如食材投入鍋時的「噗噗」聲、進食時「咔咔嚓嚓」聲,唐希文欣賞他們的創意,「將這些烹調或進食時的聲音撰寫出來,可以令人想像食物帶給你的獨特體驗。」她續表示,「利用嗅覺方面,若只用『香氣撲鼻』便較為籠統,再具體一點可用『花香』、『果香』來形容不同的香味。」 至於味覺就更加容易,常用的有甜酸苦辣;而以「滾燙燙」、「熱辣辣」等詞來描寫盆菜的觸感則最為貼切。 另外,小作家也嘗試用五感法形容喜歡的食物,有的形容巨峰提子味乳酪,「有種水果甜香,略帶濕漉漉的觸感,味道清甜香滑,吃到最後一口時刮杯底發出『嚓嚓』聲。」唐希文認為:「小作家將進食時的情境也能夠表達出來,五感的形容都非常好。」;另一位小作家形容日本長腳蟹,「橙略帶白色的蟹殼很堅硬,雪白帶有絲絲橙色的蟹肉,嗅起來陣陣的海洋鹹味,蟹肉柔軟。」唐希文也甚為讚賞,她表示:「形容得很完整,由外形到裏面的蟹肉,令人有垂涎欲滴的感覺。」 食物背後喻意深 透視社會人生 小作家掌握用五官形容食物後,下一步便可嘗試運用修辭手法,以物喻人,將食物比喻人物事或情感,反映個人的感情,甚至是對社會的意義。 唐希文透過也斯的《給苦瓜的頌詩》教導小作家:「『柔軟鮮明的事物』比喻老人家外表滄桑,內裏溫柔,看透世情。他們見識經歷多,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而詩中『把苦澀藏在心中』不輕易向別人傾吐自己的經歷,將苦瓜比喻成熟對社會有貢獻且有智慧的老人。」 接著,唐希文跟小作家分享食物詩《白粥》。「白粥跟材料的配搭,主角是照顧者,描寫人情味。另一方面,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表面寫粥,描寫人及中華文化。」最後,她以《香港盆菜》教導小作家透過食物寫出人情、社會,甚至是香港文化或歷史。

小作家培訓計劃 2018/19 開學啦!多元化課堂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致力推動學生廣泛閱讀及寫作的「小作家培訓計劃」,今年已經踏入第七年。計劃透過一系列多元化的作家指導課程,以及走出四面牆認識歷史文化的「流動教室」,激發着一屆又一屆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早前(11月10日),上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畢業生、新一屆學生及家長,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小作家培訓計劃」開學禮暨寫作交流會聚首一堂。當天大會頒獎予去年表現出眾的學生,更為新一屆參加學生準備了精彩的第一課。 「小作家培訓計劃」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及《明報》合辦。新一屆課程着重「寫作、閱讀、體驗」三大元素,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繼續舉辦豐富活動,包括:提供基礎訓練,教授不同寫作文體技巧的「培訓班」;由導師有系統地剖析個別作家的寫作技巧及作品意念的「作家精讀坊」;與作家互動交流,即席創作以啟發寫作思維的「寫作迎新營」;以視頻形式推薦及鼓勵小作家閱讀不同作家著作,擴闊學生閱讀範疇的「閱讀好時光」;以及讓參加者在校園以外,擴闊視野,增強他們的觀察力及表達能力的「流動教室」。計劃期望在各校凝聚一群小作家,在校內推廣閱讀及寫作風氣。 ▲(左起)《明報》總經理高志毅連同開幕禮嘉賓袁兆昌,以及語常會代表鄧卓莊校長共同主持開學禮儀式。 跳出框框的寫作教室 小作家課程有別於傳統學校寫作課堂,不再局限於課室內進行。過去一年小作家們多次參與「流動教室」活動,曾到訪大澳了解漁民的生活,前往長洲了解當地歷史和製作平安包,亦曾出海探索海下灣珊瑚世界,讓學生在體驗活動中獲取創作靈感,豐富創作題材。此外,計劃邀請本地作家,例如:君比、周蜜蜜、關夢南等,為小作家們主持講座,讓參加者學習不同的文體寫作,以及認識著名作家和經典名著作品。透過一系列多元化的閱讀寫作課堂、作家親授的寫作技巧,啟發不同年級學生從生活或廣泛閱讀中獲取靈感,寫出切合學生年齡、打動人心的作品。 ▲上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畢業生、新一屆學生及家長聚首一堂。 鼓勵學生持續寫作 「小作家培訓計劃」按學生的程度,每年招募初小、高小及初中組別學生,與此同時,歷屆畢業生亦可申請成為小作家大使,讓熱愛閱讀寫作的年輕人,可繼續獲得作家指導和評改作文的機會,並以行動回饋社群,幫助師弟師妹發展潛能,將經驗和精神傳承下去。 ▲典禮開始前,參加者閱讀紀念冊,欣賞出色的得獎作品。 由第一屆開始參與「小作家培訓計劃」的中文大學新聞系學生鄭思維表示:「初中時熱愛寫作,但寫得不太好,所以一直沒有得到老師給我機會去參加校外的比賽。在我就讀中三時,老師知道我對寫作有濃厚興趣,決定讓我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雖然我遞交的第一篇文章,只被作家評為「陳腔濫調」,但我沒有因此而洩氣,反而去作一篇文言文,訓練自己用最少的字數表達最多的信息。其後,我再遞交另一篇文章,而這一次有幸獲得優異獎,亦是我人生中首個作文獎項。翌年,出於報恩心態,再以小作家大使的身分繼續參加此計劃,當時真是純粹覺得自己不能拿了一個獎項就轉身走了。於是,我便一直參與此活動,一年接一年,停不了。」可見,對於有創作熱情的年輕人,只要獲得適切的指導及鼓勵,就能繼續在創作路上大放異彩。 ▲袁兆昌邀請家長閉上雙眼,讓小作家們更自在地回答是否喜愛閱讀寫作,小作家們紛紛踴躍舉手回應。 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在作家交流環節,出席嘉賓分享了各自的閱讀寫作心得。蒲葦表示:「我喜歡以文字表達心情,每當感覺不開心、不滿或憤怒等,都會執筆創作或透過社交平台發文,幫助自己抒發情緒。寫作真是一個很好的自癒過程。然而,在考試或比賽的創作上,我建議大家可以反叛一點,多些勇氣,跳出固定思維,刻意走與正常人相反的路,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突圍而出的機會較大。特別在小作家培訓計劃這個自由創作的空間,大家大可放心發揮創意,寫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 ▲得獎學生上台領獎,分享創作歷程及得獎喜悅。 每個人的生命經歷有限,卓瑩認為:「學生在描寫一些未接觸過的人物時,可以學做一個演員,例如看到同學被罵,可想像自己是被罵的人,然後設身處地,把被罵的感受寫出來。透過這方式可寫出更多自己經歷以外的事。」唐希文表示,除了把自己當成演員外,還可以多跟不同人交流、傾談,嘗試代入別人的處境,從別人的經驗中同樣可獲取靈感。袁兆昌亦分享道:「只要多點想像,就能寫出情節曲折離奇的文章。記得我曾經寫過父親生病了、母親住院了、老師患了絕症等文章,最後當然他們在我悉心照顧和祝福下全然康復。有時候,作文內容是虛構的,只要情感真摯,同樣是好作品。」 ▲學生們遇到喜愛的作家卓瑩,紛紛帶書上前索取簽名及拍照留念。 現今生活忙碌,作家們紛紛建議同學們少用手提電話,隨身帶備書籍,善用乘車或等候的時間閱讀。袁兆昌亦提醒學生們不要錯過精彩的電影或劇集,並從這些影視作品中獲取創作養分。他建議引用一些電影經典金句,例如加入「做人如果無夢想,同條鹹魚有什麼分別啊?」於文章中,可提高趣味性。 ▲在作家交流環節,(左起)唐希文、卓瑩、袁兆昌及蒲葦為新一屆小作家培訓計劃學員上了第一課。 學生、家長心聲 初中組冠軍 全年寫作大獎 陳文千 協恩中學 得獎作品︰《走佬》 第二次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再次奪得全年大獎,感到非常意外。自小我就很喜歡閱讀,特別是金庸的小說。現在由於課業繁重較少時間可以閱讀,於是我就重覆閱讀之前的小說,例如《神雕俠侶》我看過五次,有些情節和句子,我都可以背出來了,因此寫作時可靈活運用出來。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靈感,像今次的獲獎作品正是從一篇關於消防員殉職的文章獲得靈感。 高小組冠軍 全年寫作大獎 鄧耀森 九龍塘學校 得獎作品︰《頑皮的我》 可以獲獎感到很意外,同時給我很大的鼓勵,以後我會多閱讀,繼續寫作更多文章。透過小作家培訓計劃不同類型的閱讀寫作課堂,以及打破常規的流動教室,啟發我從生活中發掘寫作靈感,正如這次的得獎作品就是我和朋友打籃球的情景。可以獲得評審肯定,我很開心。 初小組冠軍 全年寫作大獎 黃翊翹 聖公會馬鞍山主風小學 得獎作品︰《影子的悄悄話》 自小我就很喜歡跟影子玩,於是把跟影子的對話寫下來。閱讀方面,我特別喜歡童話故事,覺得很有趣。黃翊翹媽媽表示,他們一家都很喜歡閱讀,每個周末都會帶兩個兒子去圖書館借書,每次都會借二十到三十本書,然後一家人每晚睡前都會看書、講故事。她認為閱讀很重要,對孩子的成長及獲取創作靈感都有很大幫助。 高小組亞軍 全年寫作大獎 梁景熹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得獎作品︰《回首》 繼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2015/16學年初小組後,我去年再次參加活動,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計劃,把看似靜態的寫作閱讀活動變成流動教室,離開四面牆的課堂,可以切身體會及學習到很多歷史文化知識。 優異寫作獎 小作家大使獎 鄭思維 香港中文大學 得獎作品︰《菲林》 這是我在小作家計劃的第七個年頭,我學會了「淡」。因為學校喜歡衝突性較大的轉折橋段,所以我寫過「我」是自閉症小孩、斷臂的魔術師,而文中一定有一段描寫哭泣的情節。早年,我得到的評語是「用力過猛」,當時我很想用自己的文字將整個情感塞進讀者的腦子。後來,我參加很多不同作家的工作坊、講座。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寫作最好題材源於生活。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其實值得深思。得到啟發後,我嘗試以日記內容為文章題材,將某一天的情感抽出來,再放入一個虛構的故事中。 嘉賓寄語(排名不分先後) 鄧卓莊 中學校長、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委員 閱讀有助於建立價值觀及改善待人接物的態度。讀一本好書, 可令人終生受用,例如:朱自清《選擇》散文集, 作者溫文爾雅的個性、熱愛工作和熱愛教育的態度對我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另外, 透過寫作的過程,可表達心聲及疏理情緒,有助學生的個人成長。 卓瑩 兒童文學作家 閱讀可以功利一點。自小我就有一個習慣, 就是隨身帶書籍, 在空閒時閱讀之餘, 亦會帶上筆記本, 抄寫好詞好句, 以及記錄有趣的意念、想法或夢境, 透過這方法累積寫作素材。 蒲葦 作家及教科書編者、資深中文科科主任 很多人認為主修中文才需要閱讀和寫作, 其實不然。閱讀可建立我們的價值觀, 而寫作可幫助表達意見、抒發個人情感。我認識不少熱愛寫作閱讀的年輕人, 他們的生命往往更堅實、他們更執著於達成理想, 因此閱讀寫作絕對值得我們投資時間。 袁兆昌 詩人、作家及出版社編輯 寫作不僅需要創意,還可透過閱讀學習描寫技巧。我學生時代很喜歡看瓊瑤的小說,...

伍成邦:寫食評反應要敏銳

經常在電視飲食節目中聽到「雞有雞味、很有口感」等令人摸不着頭腦的食評,要表達食物的味道,除了靈敏的味覺和嗅覺外,還需要準確的詞彙。 為讓小作家有切實的體驗,最後一場流動教室特移師至香港大學「一念素食」餐廳,在資深傳媒人伍成邦的講解下,嘗試運用不同詞彙表達對食材的感覺,了解飲食文化,進一步學習撰寫食評的技巧。 文字表達食物味道非易事 食物的味道和層次非常複雜,如情感一樣,有時會難以用言語表達。伍成邦表示:「寫食評是透過文字形容味道,要知道食物的味道,才能準確地表達。」他要小作家嗅一嗅食材的味道,將第一感覺記錄下來。他強調:「食評人反應要敏銳。要學會寫食評,需要平時多作練習,這需要花上很多時間及金錢去建立,非常珍貴。」 小作家仔細去嗅芒果的味道,有的說味道「甘香」、有說是「甜味」、「濃郁的果香」、「似奇異果味」。伍成邦認為:「甜味算是準確的形容,雖然用鼻子聞,但甜的感覺會在喉嚨滋長。而『果香』則太過籠統,因為生果自然有果香。」原來大家從小接觸的芒果,要用言詞來形容,也是非常困難。 寫作需「情理之內,意料之外」 有了形容芒果的經驗,小作家在分辨龍井及苿莉茶葉氣味時,便有更深入的體會。有小作家說龍井的味道很清新,如「雨後泥土味」。伍成邦很讚賞這個答案。他表示:「英文食評常見用『Earthy』來形容泥土味,過往中文食評很少用泥土味形容,但在近年已變得常見。通常是用來形容茶葉及葡萄酒;另外泥土味亦會令人聯想有根部的食物,例如牛蒡。」 伍成邦並指出「雨後泥土」是一種感覺,是「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表達。他表示:「一篇好的文章,做到『情理之內,意料之外。』是很重要的,說出來合情合理,卻帶來意外驚喜的對比,是很重要的寫作元素。」伍成邦更分享了茶葉製作及挑選方法,豐富小作家對茶葉的認識。 舌頭辨味存爭議 大眾認同是美味 要用舌頭分辨味道,很多人會從「Tongue Map」入手,「Tongue Map」是舌頭的味蕾分佈圖,主要分為甜、酸、苦、鹹。小作家用舌頭不同位置感受砂糖的味道,大多都說舌尖的感覺最強烈。伍成邦表示:「針對舌頭地圖的理論是否正確,現時分作兩派意見,一派堅持正確,另一派則認為食物的複雜性不是舌頭的四個區域能夠區分。例如有一間味精廠的產品帶有強烈的「umami taste」,近似中文所形容的『鮮味』,就不能在舌頭地圖中區分出來,因此推翻了舌頭地圖的理論。」 食物是否美味,很多時是帶有強烈的主觀性,例如某人不喜歡甜品,便認為所有甜品都是不好吃的。伍成邦指出:「除了理解自己喜好,更要懂得代入他人的心情。在主觀之中,也要客觀。因此要判斷廚師烹調的食物是否美味,應看食物是否符合大眾口味。如一間餐廳食物種類及價錢與周邊餐廳相若,為何會大排長龍呢?往往最多人認同的,就是美味。」

從《麥兜故事》看香港 認識多元本土人生哲理

屬於本土創作的《麥兜故事》,從繪本到動畫,既有地道的文化內涵,又標誌香港精神。「小作家培訓計劃」將香港電影資料館變身「流動教室」,由作家唐希文為初小組主持「作家精讀坊」,先觀賞這齣輕鬆惹笑的動畫電影,再帶領小作家認識主角卡通人物「麥兜」的造型構思,從中學習影片縷述的香港歷史和做人道理。 《麥兜故事》於2001年上映時,在座的初小組小作家還未出世。故事講述名為麥兜的擬人化小豬,從出生開始到中年的經歷。望子成龍的麥兜媽媽對麥兜寄予厚望,但麥兜只是個資質不高的平凡小孩,他們一起面對困難,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電影場景充滿大量香港本地特色,例如密集的高樓、殘舊的唐樓、貼滿街招的牆壁、茶餐廳和大牌檔等,當中亦穿插着一些歷史大事,如李麗珊奪奧運風帆冠軍及九七回歸等。電影當中也不乏音樂元素,多首改詞改編或原創作品甚受歡迎,令情節更加吸引。 中西文化 融合多元 觀畢電影後,唐希文以「從《麥兜故事》看香港」為題主講,先介紹故事的創作背景和原著漫畫的主角麥嘜及麥兜:「原作者麥家碧解釋過麥兜較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相比起來,他的表弟麥嘜太聰明太完美,而傻兮兮的麥兜則予人親切有趣的感覺,觀眾容易代入其中。」她由此領略到,在設定人物角色時,較輕鬆惹笑的形象往往更討人歡喜。 電影除了將麥兜有點笨、有點蠢、有點傻的個性表露無遺,亦充滿着華人傳統習俗及香港本地特色,例如求籤拜神及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活動等;另一方面又相當重視西方文化,例如小朋友都需要學習英文,影片中麥太選擇的幼稚園標榜外國人教英文等。唐希文說:「《麥兜故事》內的香港特色有趣而豐富,將所有元素共冶一爐,多元融合,有新發展又有舊風貌,例如新建築和唐樓、新景點和傳統節日等,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習俗,同時又嚮往西方文化,不斷求創新進步,表現出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國際大都會,亦是當下社會最重要的特質。」 結尾隱喻 發人深省 唐希文提醒小作家注意《麥兜故事》所體現的香港精神,諸如:重視家庭並孝順父母、出身草根卻自強不息、思想單純而懷有理想,堅毅不屈又默默耕耘;她形容電影內的人物都擁有樂觀性格,即使對於沒有可能發生的事,仍會努力嘗試,突顯出香港敢於冒險和勇於嘗試的精神。 影片最後講述麥兜長大後的情况,發人深省。唐希文分析:麥兜小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長大後覺得世界不再好笑;小時候經常微笑容易滿足,長大後眉頭深鎖輕易失望;小時候相信凡事「一定得」,長大後發現很多事「未必得」。電影最後鏡頭是一個穿黑白間條衣服的真人,站於沙灘面向茫茫大海,唐希文解釋:「真人現身的結尾反映童年夢的完結,由幻想回歸現實,而黑白間條戲服意象徵囚衣,隱喻現實世界其實是一個大的監獄,作者希望表達出成年人與兒童的世界顯著不同。」 小作家心聲: 張啟軒 拔萃小學 小三 我最開心是可以來到香港電影資料館看卡通片,我覺得這套電影能夠代表香港人,內容得意有趣,當中有大量與媽媽相處的情節,令我想到媽媽平日工作和照顧我的辛勞,明白體諒媽媽的重要。 林樂呈 香港嘉諾撒學校 小二 我覺得《麥兜故事》的卡通人物很可愛,故事輕鬆有趣,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他們幻想去馬爾代夫的部分,我都很想去。麥兜的樂觀性格令我感動,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例如以正面的態度應對生活困難。

3個步驟 激發散文創作無限可能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與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下的高小組及初中組「培訓班」在日前正式開鑼。知名作家劉偉成和周蜜蜜出任主講嘉賓。一眾酷愛文字創作的小作家,紛紛踴躍與他們現場交流,氣氛熱烈。 情景交融的寫作新境界 對於小作家來說,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固然重要,但如何將經觀察所接收到的景物和意像,透過充滿感染力的文字,達至情景交融,打動讀者的效果,就必須加以學習和訓練。知名作家劉偉成以「散文創作:以情入景 — 引景入情」為題,與一眾小作家分享他的寫作心得。 情景交融是散文創作常用的一種抒情手法,例如通過傳神生動的景物描寫,表露出濃厚的感情色彩,從而營造一種情和景高度融合的境界。清代詩人王夫曰:「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由此可見,情景交融是一種文人慣用令讀者產生共鳴的文字造詣。 劉偉成再以深入淺出的說法加以解釋,並建議小作家透過「觀察、聯想、投射」三個步驟進行練習。他稱:「簡單來說,我們要將眼前看到的景象,加入主觀的情感。例如平日逛街時,我們大可盡情打開五感觀察身邊的事物,當發掘到一些觸動到你的意象,好像小食店傳來令人垂涎的食物香味,這時便可發揮豐富的聯想力,記起某天媽媽接送放學途經熟食檔攤時,給剛好餓得發慌的你買了一串咖哩魚蛋,於是你再加入情感投射,將令人垂涏的食物香味扣連起媽媽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繼而抒發你和媽媽之間的深厚親情。如此一來,文章便由單純的景物描寫,昇華至結合情感的抒發,真摯地向讀者傳達你的所見所感。」 「觀察、聯想、投射」三部曲 觀察:且聽畫面弦外音 聯想:發掘意象的刺點 投射:讓意象黏合情感 旅行畫冊:邊走邊畫 劉偉成還帶來了他的個人旅行畫冊,示範如何透過仔細觀察,為日常寫作提供靈感。他解釋:「許多人每次旅遊時都來去匆匆,還未來得及在腦中留下深刻的回憶,便已趕到下一個景點。與其走馬看花,不如用心欣賞更多豐富細節,例如我喜歡在旅行時,將一些美麗的景物,或一些觸動情感的意象,即場以手繪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再附加文字註解,有時還會加入主觀的情感投射,成為一本獨一無二的旅行畫冊和筆記。每次打開畫冊重看,一幕幕愉快情景隨即在腦海清晰浮現,有時甚至會給我帶來如泉湧般的創作靈感呢!」 導讀範文:豐子愷《鄰人》 另外,劉偉成還挑選了一篇由已故作家兼畫家豐子愷所寫的一篇散文《鄰人》作範例,分析文學大師如何運用敏銳的觀察,再加入意象聯想和情感投射,達至引情入景的效果。文章從作者自己所作的一幅漫畫說起,在分隔左右兩邊露台的外牆上,鑲着一張半圓型的鐵扇骨,骨上伸出一支支用以防止別人踰牆犯案的尖刺;露台上各站着兩個人,隔着牆、背對背,彷彿兩個互不相識又互不信任的鄰居。至於《鄰人》這篇文章,就是由此漫畫出發,諷刺人類不但具有貪婪、猜疑等各種醜陋人性,還要製造出鐵線骨這種赤祼祼地宣示醜惡的物件,造物主若看到人類運用衪所賜予的創造力,竟然用優美的金屬曲線和精準的數學計算,將充滿藝術感的設計製造成象徵醜陋人性的徽章,或許只能大嘆無奈。 小作家心聲 陳紀霖 沙田官立中學 中四 ❝今年是我首次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原以為今次活動只是像一般單向式講座般灌輸知識,事實是嘉賓和小作家有許多交流互動時間,讓大家在輕鬆的氣氛下學習。十分感謝劉作家的充足準備和用心指導。❞ 袁晧華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中一 ❝今次活動讓我學到在基本記敘和描寫技巧之上,加入情感投射的方式,令作品讀起來更容易引發共鳴。我日後會嘗試運用此方法創作。 相關活動回顧︰ 故事創作3元素︰人物、情節、感受 更多散文創作參考 本屆及歷屆小作家「佳作共賞」

筆下電車 盡顯城市變遷與情懷

港電車有超過100年歷史,既是無數市民的交通工具,也見證了整個世紀的城市轉變。過去,很多作家會以電車為創作素材,連結城市風貌和情感,這些作品至今讀來依然饒有趣味,令人觸動。 「小作家培訓計劃」高小組「流動教室」特以「電車『慢遊』細味城市百年變遷」為題,先由資深編輯兼作家李洛霞講解也斯、小思及阿濃等知名作家描寫電車與城市面貌的作品,再帶領一眾小作家分乘兩輛古典電車,自西環屈地街電車廠,緩緩前往東區筲萁灣大街總站,細看沿途風光,並印證導讀文章所述景况,了解沿線市區變化之餘,也掌握箇中寫作技巧。 未遊電車河 先讀名家傑作 在登上這次的「流動教室」——古典電車前,小作家先在前西區裁判法院的活動室集合,聆聽李洛霞導讀也斯、小思、阿濃、鷗外鷗、符公望、蒲葦等作家描寫「電車與我城」的作品,亦概述電車沿線各區地標的今昔變化。李洛霞表示曾居於灣仔的小思老師,非常熟悉灣仔、銅鑼灣及北角一帶,她多年前的作品〈春秧街〉寫道:「龐然的電車,幾乎逐寸向前挪移,買菜的男男女女,老老幼幼,『感覺』電車駛近,就把身子一側,僅可容寸,電車自他們背後緩緩——緩緩的路過,一切如此相安無事,遂成春秧街的一種風光。」巧妙地刻劃出電車與人的關係,同時準確地描了至今依然存在的獨特小區風貌。 李洛霞指也斯筆下的〈電車的旅程〉,亦十分精彩。也斯藉着一次帶領外國友人乘坐電車的旅程,盡述港島各區不同面貌,包括由北角街市坐電車向西行,至上環的西港城。文章中提及北角和春秧街的變與不變的景象、維多利亞公園與對街屹立的仿古大樓(興建中的香港中央圖書館)給作家的感覺、電車駛進跑馬地時所引發的生死領略…… 電車入詩的作品也有不少,且各有特色。李洛霞說很喜歡阿濃的〈電車上〉,詩中描寫他坐電車至終點再回頭,既喜歡「明月伴我行」,但同樣享受「把月兒留在後面」獨自一人的感覺。此外,李洛霞認為符公望於1949年用廣東方言撰寫的〈黃腫腳〉別有本土風味:「架架電車擒滿人/好似個甴曱摟滿成身蟻/有事去上環/重迫過去輪米」幾十年前的詩作描寫電車擠迫情况,今天看來依然不覺過時。 細緻觀察 寫出個人感情 小作家寫電車相關的文章該如何下筆?李洛霞教導說:「並非只在電車上紀錄看到的風景般簡單,宜有個人對電車的感受,或是利用電車寄託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猶如小思和也斯的文章都有寫過電車駛經的中環匯豐銀行,然而二人對這幢建築物的看法卻是截然不同。 李洛霞說:「也斯喜歡中環匯豐銀行開放式的佈局,小思則覺得這種新穎的設計不像樣,從中可看到兩位作家對同一棟建築物有兩種感覺、兩種描寫。」因此,她提醒小作家在觀察事物時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意見,懂得描寫自己真正的感覺。這些感覺除了細心觀察,也源自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和聆聽別人的說法;集思廣益後再加以思考,批判取捨,慢慢便會形成自己的觀點。 聽畢講解,小作家便登乘20年代風格的開篷電車,開始一個穿越港島的迷人旅程…… 小作家心聲 陳致誠 北角官立小學 小六 今次的「流動教室」,我印象最深刻是導讀小思的〈春秧街〉,文中講述很多人在春秧街買菜的情況,讓我明白下筆前應細心留意周遭的環境,然後設法去描寫。 張樂欣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小四 我很高興參加今次的「流動教室」,讓我能夠見識懷舊電車,沿途亦特別留意李洛霞老師提及的中環匯豐銀行。之前我沒有接觸過電車的文章,今次活動讀了也斯的〈電車的旅程〉,令我十分欣喜。

精讀《小王子》 學習演繹手法修辭技巧

經典名著往往令人再三閱讀也不會感到沉悶,因為每次看後都可以有不同的領略,甚至提供個人寫作養份。主持「小作家培訓計劃」初小組「作家精讀坊」的作家兼大專講師唐希文,以此開場白,教導一眾年幼小作家精讀經典法國小說《小王子》,發掘書中內涵,以及學習作者的演繹故事和修辭技巧。 原著於1943年出版的《小王子》,是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撰寫的法文短篇小說體兒童文學,曾被翻譯成上百種語言再版,中文版本也繁多;此外,《小王子》亦數度被改編成電影,無論小說文本或電影作品,俱是老少咸宜。 故事主題:成長的轉變與矛盾 作者以孩子式的眼光下筆,描述來自外星的小王子,在地球的沙漠遇到墜機的飛行員,並且和他分享自己在各個星球遇到的人和事。唐希文與小作家分析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象徵意義:小王子是一名純真、善良、充滿想像力及好奇心的小孩;他在其他行星遇到的人,包括喜愛權力的國王、自以為是的帽子先生、不知悔改的酒鬼、貪得無厭的商人、一成不變的點燈人、紙上談兵的地理學家等,皆是忘記夢想、對世界不感興趣的成年人;至於飛行員,則是樂於助人、仍然擁有童心的成年人。唐希文認為,由此可見《小王子》的故事主題是成長的轉變與矛盾。 唐希文指《小王子》的另一個故事主旨在於凸顯人與自然萬物的關係,因為內容打破了傳統的角色定型:人類不能和動物溝通?蛇一定是惡毒的?狐狸一定是奸詐的?每朵玫瑰花都是一樣的?令讀者對書的描繪另有一番思考。 藉此,唐希文抽取故事當中的情節和小作家討論,詢問是什麼原因令小王子離開自己星球上種的玫瑰花,有小作家說:「因為玫瑰花太需要人照顧,令小王子失去玩樂時間。」唐希文補充:「這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繪本中的小王子,他的面容苦惱,因為玫瑰花對他諸多要求,所以他覺得很沮喪,繼而離開。大家又是否曾經有類似的經歷?」有小作家表示認同:「好像畫畫一樣,無論我怎畫都不好看,令我不想再畫。」 擅用擬人法 比喻悟人生 《小王子》的寫法淺白,但修辭技巧卻不凡,唐希文說書中擅用擬人法來表達動植物的特性,像「這朵花躲在她綠瑩瑩的屋子裏一直打扮個沒完。她精心選擇顏色,她慢慢梳妝,一瓣瓣地調整姿態。」此外,利用比喻帶出作者對人生的體悟,例如以玫瑰象徵愛情,狐狸代表友情,蛇顯示神秘及權威的力量,星星屬於寶貴、令人嚮往的東西。 唐希文又認為,《小王子》佳句妙語連篇,值得學習,舉例說:「我的玫瑰比你們重要,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的玫瑰。」旨在突出共同經歷令一切變得獨一無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說明幸福就是看不見的東西。 《小王子》有着開放式結局,後續發展充滿想像空間,唐希文要求小作家續寫小王子的故事,並提出數個點子供參考:你覺得小王子死了嗎?沒死的話,他能夠成功回家嗎?成功回家之後,他的玫瑰還在嗎?如果玫瑰還在,會跟他和好如初嗎? 小作家心聲 陳曉彤 拔萃女小學 小三 《小王子》這個故事十分有趣,精讀坊可以刺激到我的創作思維,讓我認識更多詞彙。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小王子被蛇咬,因為他為了保護玫瑰花,不顧生命危險都要回到星球上,令我很感動。 黃思錡 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 小二 今次活動讓我學到原來寫作可以這樣天馬行空,唐老師講得很仔細,我嘗試記錄下來,相信對寫作有幫助。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情節是最後小王子的離去,令我想起生活中,一位好朋友要轉校離開時的那種感覺。

城市「陌生化」寫作 重塑想像添反思空間

有些人靈感特別多,彷彿拿起筆就能寫出千百個故事;也有人呆坐半天,都找不到寫作意念。原來,想像力也能透過後天培養。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曾獲多個文學創作獎的謝曉虹博士,為小作家培訓計劃主持工作坊,跟同學詳談「城市想像與寫作」,指導小作家怎樣把想像演化為文。 謝曉虹博士引用西西的《浮城誌異》,解釋作者如何透過超現實的畫作比喻香港,並整理出想像的方法,讓同學參考。在分組討論環節,同學藉觀察超現實畫作分享個人感受及看法,暢所欲言。 謝曉虹:從《浮城誌異》看想像 曉虹表示,西西用她的作品《浮城誌異》,記下1980年代港人面對回歸時呈現的不安和焦慮。書中十三篇文章圖文互涉,以著名超現實畫家雷內‧馬格利特的畫作象徵她眼中的香港,再配以文字,完成她對城市的想像。謝曉虹補充,西西把香港「陌生化」,即運用比喻令所描寫的人或物與現實產生距離,從而引發聯想。這種手法生動地處理了人們漸覺麻木的事物,並提供細節重新表述,令讀者有新鮮感,增加他們的反思空間。 此外,謝曉虹認為,西西運用畫中的矛盾意象,表現出當時香港人的特質及思緒,如《浮城》象徵無根的焦慮;《鳥草》則以鳥首形的草表現出香港人渴望自由,卻不敢向外闖的特質。雖然這類文章或圖像未必能為讀者提供解決方向,但謝曉虹指出,文學創作與數學不同,可以有許多答案,甚至毋須總結,反能讓讀者有回味的空間。 謝博士說值得注意的是,《浮城》與一般小說不同,沒有時間性及因果關係,也沒有明顯的開首及結尾。她解釋,這種創作手法正切合意大利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提出的「時間零」理論,即打破小說着重情節及結局的成規,着重描寫特定的瞬間。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