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遊記抒情動人心 異國見聞悟道理

一篇好的遊記,可讓讀者了解文中的城市景貌之餘,更可觸動人心。「小作家培訓計劃」請來旅遊作家馮佩馨,以《遊記與文學》為題主持初中培訓班,講述遊記寫作的技巧,又分享創作歷程的體驗,並剖析遊記與文學之間的關係,帶一眾小作家進入一段遊記之旅。 遊記的四種內容 寫遊記的材料很多時,該如何取捨?大學期間曾獲「2010香港大學散文創作獎」冠軍、香港城市大學「城市文學獎」散文組冠軍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文學獎」散文組冠軍的馮佩馨認為,遊記可分為四類內容:記敘遊覽經歷、抒發感情、描繪景物及景觀、說明道理。 馮佩馨說,記下當地的見聞或同伴間發生的事情,剪裁最精彩的片段,運用首尾呼應或步移法來描寫,屬於記敘遊覽經歷類;透過旅遊反映自己生活或跟社會作比較,足以抒發感情;描繪景物、景觀,就好像用文字繪畫一幅圖畫般,這方面要寫得精彩的話,平時要多閱讀文章,嘗試記下形容花草、夜景等語句作參考;至於說明道理類,與抒發感情相近,譬如把異國的所見所聞,反思現今與以前社會的分別,表達自己所領悟的道理。 遊記既可記敘,同時亦能抒情,馮佩馨以台灣作家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中的〈街頭巷尾〉為例,形容該文「語言淺白,直抒感受」,她指出:「這篇主要描寫墨西哥吃喝玩樂的經歷,有刻劃大都會的壓迫感,有從當地人的衣著反思貧窮問題,從而抒發感情。而描寫異地食物時,靈巧地顯現當地食物的製法亦頗有趣。」 輕鬆幽默 從淺入深 城市特點乃遊記常用的題材,馮佩馨說舒國治的《門外漢的京都》中的〈京都的長牆〉,多角度寫出京都最大風景資產之一——長牆,令人了解到京都城市的特色,而行文充滿詩意,讀來賞心悅目,足見其散文技巧高超。 馮佩馨鼓勵同學多寫遊記,無論是本地或外國亦可,視乎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感觸。「寫遊記可以輕鬆幽默,在文章加入幽默的字眼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另外,由淺入深,運用淺白的文字更能夠表達意思;文句就不必冗長、緊湊,放開來寫,配合標點符號及長短句的運用,令散文更有節奏、更有氣氛。」

小作家訓練營學填歌詞寫劇本

文字創作不單能在紙上活現,通過歌手或演員演繹,更可經聲音和影像呈現。「小作家培訓計劃」特別安排於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寫作訓練日營,讓一眾小作家在輕鬆的環境下,聆聽作家、填詞人和編劇的創作心得,並即席構思校園歌詞,編寫以動物為主題的電影情節,一嚐填詞和編劇的滋味。 出色的歌詞可掀動聽眾的思緒,「誰令我當晚舉止失常,難自禁望君您能見諒」,這首由黎彼德填寫的《印象》,將他結識女孩的經歷融入歌詞之中。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多年來從事與文字創作及中學教育有關行業的填詞人簡嘉明表示,要編寫出色的歌詞,需要對身邊事物有敏感觸覺,經常思考和發掘創新意念,將日常經歷和見聞記錄下來,積累一切,投入歌詞中。 簡嘉明:從成長經歷尋找題材 簡嘉明鼓勵學生要從成長經歷中尋找題材,除了自己的故事,亦可聆聽別人的故事,例如另一位填詞人黃偉文將朋友持續寫信給美國歌手麥當娜,並得到對方親筆回信的故事,寫成了《奇洛李維斯回信》。她說同學亦可透過日常觀察,了解身邊的事物,例如填詞人周博賢的《亡命之途》,所寫的是乘坐高速小巴的乘客心態。林夕填寫的《幸福摩天輪》,將摩天輪比喻愛情高高低低。充實人生,令人生變得多樣化,創作的靈感自會源源不絕。 簡嘉明表示,知識要全方位汲取,需要大量閱讀,亦要留意時事,不能與社會脫節。另外,撰寫歌詞要注意演唱者的背景和心態,她為譚詠麟及杜麗莎編寫的《得過不且過》,先從不同渠道了解他們的心態,將人生體會寫入歌詞中,反映出歌者心聲,不因合唱者是男女便選用愛情題材。 黃勁輝:劇本創作需與時俱進 除了歌詞,寫作訓練營亦探討「文學與電影」的話題。事實上,許多文學作品被拍成電影,成為經典。「最佳編劇」黃勁輝博士分享了多篇文學作品,分析不同寫作風格,帶領學生欣賞具電影視角的文章。另外又播放了不同類型的電影片段,激發小作家的創作靈感。 黃勁輝大學時期修讀中文及新聞傳播,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歷年熱衷研究文學與電影;2012年,他憑電影《奪命金》獲中港台三地獎項,包括台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國內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編劇」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編劇」,該電影同時獲亞太影展「最佳影片」。黃勁輝早年參與編劇電影包括2001年鄭秀文、梅艷芳主演高票房電影《鍾無艷》及2000年柏林影展觀摩電影《辣手回春》等。 由於編劇撰寫的故事要由演員演出,黃勁輝強調要「寫得出,做得到」,因此,編劇要為電影度身訂造劇本,與不同崗位溝通合作,考慮很多現實需要。如發現演員與對白不合,編劇就要如裁縫一樣,為電影需要而剪裁劇本。 每個電影場面都是故事的焦點所在。黃勁輝表示,對白要精闢,一兩句說話就要帶出演員身分、學歷、性格及時代背景。例如30年代的上海、50年代的香港,以至現代人說話方式都不一樣,故需要多方面閱讀,多觀察了解不同年代事物,與時並進。 黃勁輝又用賈樟柯以寫實方式拍攝內地販狗情况的《狗的狀况》,以及李安導演《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比較,分享以不同手法描述動物的影片,讓學生嘗試以動物為題材,即時編寫故事大綱,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

細味粵劇悠久歷史 領略文化遺產精粹

粵劇是一種豐富的文化藝術,亦具有文學的教育意義。「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流動教室,特邀請粵劇名伶阮兆輝以《粵劇藝術在香港的傳承》為題,詳細縷述粵劇的悠久歷史,並分享個人的演出經驗、示範做手,又帶領參觀戲服道具,讓小作家深入了解這項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表演藝術。 阮兆輝:戲曲源於祭神 粵劇的發展源遠流長,阮兆輝跟小作家娓娓道來。「全世界的戲曲都是源自於祭神,最初祭神只是敬拜天神,後來類似詩歌的出現歌頌神,並開始構思一些關於神的故事情節,例如日本寺廟有很多《天宣降臨》的故事,找演員扮演當中的角色,這種習俗仍保留至今,逐漸演變成戲劇的雛型。」 原來,最初的戲曲是由一段段故事組成,並非像現時的完整長戲。阮兆輝說:「早期詩歌都是以朗讀為主,慢慢加長成詞,因為要配合入樂。從《詩經》大雅、小雅開始,每個朝代都重視詩,到了唐宋戲曲的發展很大,其中唐明皇喜歡音樂、詩歌,於是集合李龜年、李太白等編制可唱的唐詩,最早的曲是由唐朝產生,唐以前沒跡可尋。」 南戲北雜劇衍生粵劇 接着,阮兆輝講解中國戲曲由宋朝到元朝的發展,其間的南戲、北雜劇更生了現時的粵劇舞台。「宋朝盛行詞,收集詞後組成曲,同時宋亦有很多戲曲的產生,現存完整的古代劇本源自南戲,南戲是由南宋時期誕生,其中「荊、劉、拜、殺 」被稱為四大南戲,就是指《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及《殺狗記》。」 元朝是戲曲大盛的年代,阮兆輝說:「元代北雜劇的最大特色是由四折組成(即四場),每一折由一個演員主唱,其他腳色只是說白。如果四折不足,就會加入楔子,意指四場戲未足以表達或令觀眾明白,四折一楔子是元雜劇的劇本結構。」他續說元朝盛行的戲曲最大的特點是:「當時老百姓受到高壓的統治,只有靠戲曲發洩,大多是以鬥爭為題材,尤其是關漢卿的戲曲,訴說妓院、國家大事,總是以弱勝強。」 劇作含隱喻 典雅在骨子 目前戲曲界做傳統舊戲外,亦有很多新編的劇本,阮兆輝舉《白蛇傳》為例,指其完全不是愛情故事,本意針對時弊,運用了很多隱喻的手法來控訴整個社會的制度和人性,可惜改編後觀眾不大了解背後的意思。他解釋:「其實很多劇作家都會運用隱喻手法,表達寫實主義情懷。新戲方面,我亦希望能夠注入更多新元素,情感不要留於表面,劇作家要將細節讓觀眾清楚明白,從歷史中描述新的角度或新的觀點。」 有小作家向阮兆輝提出創作技巧的問題,他回應:「我建議文學作品應該要有深層意思,不過要運用淺白文字,讓人容易明白吸收,尤其是戲曲,寫作時必須單刀直入,也可適當地用典,而下筆宜典雅在骨子裏,但切記把文字推砌並不等於典雅。」

從經典文學電影 看港式懷舊飲食

飲食文化向來是作家重要的創作靈感來源,不同年代的飲食文化更能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狀况。「小作家培訓計劃」請來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主持高小組培訓班,帶各位小作家窺探50年代的飲食文化,感受當時社會基層的生活情况,展開一次懷舊飲食之旅。  食物與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有不少關於飲食的著名諺語,如「靠山食山、靠水食水」、「民以食為天」等,都反映出飲食與民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最基本生理上的維生、充飢,慢慢發展至文化層面、餐桌禮儀、烹飪藝術,統統離不開一個「食」字。今次高小組培訓班的主題「三文治與叉燒包:1950年代的香港文學與飲食文化」,蕭欣浩博士為小作家帶來幾篇經典香港小說的節錄,以及一些黑白懷舊電影片段,縷析50年代那個中西文化碰撞、物質匱乏的香港社會。 《窮巷》:全書運用寫實主義技巧,並將廣東話詞彙融入書中,反映香港以廣東人為主的都市面貌。 《太陽下山了》:故事以戰後初期、1947年的西灣河為主要場景,講述家境複雜的少年人林江的成長啓蒙。 《半下流社會》:描寫50年代初一群文人從大陸流亡到香港之後,相濡以沫,扎求生存的悲慘處境。 飲食意義 今昔對照 「食物」不只是食物,同時承載着某種社會上的象徵意義。若然人們看待食物方式有所轉變,正正也預示着社會模式的轉變。有趣的是,現在我們一般將「出街食飯」視為一項社交活動,它過去的首要功能——提供營養/維持生命——反倒變得微不足道。蕭博士指出,50年代的香港,食物是家人親友之間表達關心的方法,因為過去很多人的生活環境欠佳,在尋常家庭的一頓晚飯,通常只有腐或豬油下飯,肉類並不常見。「在當時的社會,食物很難得,除了用來果腹,也可以作為傳遞感情的方式。」正如電影《可憐天下父母心》裏,小主角一家吃飯時,把全桌唯一「珍貴」的鹹蛋互相推讓,這種情況對於現今生活在物質富裕的小孩可能難以想像。除此之外,當時普羅大眾吃飯時,並不像現在人們習慣的聊天「吹水」。《半下流社會》中有道,「在窮人的餐桌上,惟有吃飯的聲音;只有富人的餐廳中,才會有不着邊際的談笑。」可見在當時,飲食是一件多麼嚴肅且重要的事,為的不是聯誼,而是生存。  全球化的洗禮下,香港市民對一般外國食物已經毫不陌生,而漸漸追求最新奇的烹飪方法,如新興的分子料理;或擁抱更「異國」的異國風情,如黎巴嫩菜、尼泊爾菜等,但對50年代的香港人來說,即使是最平常的西方食物,他們亦不大認識,甚至鬧出不少笑話。蕭博士笑言,從這些香港文學之中,反映出當時西方食物不甚普遍,例如《窮巷》在其中一章提到「三文治」,小說人物誤聽作「新聞紙」;在《香港居》之中「鮑許」(Borsch)一詞原來指羅宋湯,當時只能在俄國餐廳吃到。這些現時十分普通的食物,在當時的社會是新興的潮流,一般人未必接觸得到,就如同現時的分子料理,在數十年後可能相當普遍。「這些作品反映出當時人民面對的遠非生活品質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例如《太陽下山了》男主角遇上住在木屋區、在中秋節偷月餅的孩子。孩子當時顫著聲說:「月餅容易偷……人家做節,但我們到現在還沒吃晚飯呢。」故事呈現了社會上貧困家庭三餐不繼的苦况。蕭博士認為透過這些作品,小作家可以比較以往的飲食文化和現今社會豐富的飲食選擇,反思個人對於食物的需求。 寫飲寫食 問: 我每天身處「現代」,對身邊的一切飲食習以為常,怎樣才能令自己變得更敏銳? 答: 多觀察、多思考、多發問。有什麼食物/菜式長輩都很愛吃,但你與朋友從來不愛吃?為什麼?當中是否反映飲食文化、口味的轉變?例如現在人們流行「相機先吃飯」,立即上載至社交網絡,這種現象也很值得記錄!另外,小作家不妨進一步了解過去的飲食文化,再與現代飲食文化做比較,尋找靈感,皆有助提升日常觀察的敏感度。 鄒可茵同學: 我了解易明,到50年代的生活情況,學會珍惜食物,以及如何在寫作中加入對食物的情感表達。 陳熹愉同學: 活動帶給我更多寫作靈感,新潮和懷舊的食物,以及舊式飲食情懷。

歌詩顧蒼生反極權 卜戴倫唱作奪諾獎

美國唱作人卜戴倫(Bob Dylan)獲頒 2016 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於國際藝文界略有爭議。詩人、作家廖偉棠主持「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作家精讀坊」時,則認同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對卜戴倫的評價:「在美國偉大的歌唱傳統中創造出全新的詩意表達」,並形容這位影響着他的歌手的作品為「歌詩」。 小作家留心聆聽講者道出卜戴倫作品的特色。 詩與音樂 關係密切  廖偉棠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及創世紀詩獎。他分析卜戴倫的歌曲意義之餘,並向小作家解構文學與詩歌的關係。  詩與音樂的關係本來就十分密切,廖偉棠說:「以前中國的音樂和藝術有着詩教的作用,詩教即文學藝術需要承擔教化的作用。音樂要有情,將自己的心聲有紋路描寫出來,才成為一首詩歌。」  《論語.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廖偉棠指這說法跟卜戴倫喜歡諷刺時弊的創作很相似:「詩歌具有社會功能,並不是為自己而寫,而是加入令人共鳴的事情,這是詩歌『興』的作用,喚起別人的感情;『觀』即是觀察社會的變遷;『群』即聚集一起表達欲望、觀念及意向;『怨』並不是怨恨,而是諷刺、辨別。」  廖偉棠又謂:「早期的詩歌跟種田、打獵有關,正如東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所言『勞者歌其事』,當時的詩歌多數跟生活有關。」 表露人性 反戰疾惡  卜戴倫的樂曲被譽為跨越潮流,歌詞關顧蒼生,表露人性,用字簡單精準,發人深省,廖偉棠說卜戴倫作為「民謠詩人」,在音樂上確實簡潔有力,在歌詞上深刻、尖銳;他創作的民謠不吟唱風花雪月,卻大聲疾呼生活之惡、反戰、反極權、反資本主義。  廖偉棠認為,卜戴倫渾身充滿矛盾,創作的歌詩滿是相悖的修辭、不斷反對自身的反諷,當這些矛盾集中撞擊的時候,它們喚起巨大的能量,構成他的詩詞中難以解釋的魅力與感召力,成就了與眾不同的卜戴倫。  精讀坊上,廖偉棠引領小作家欣賞卜戴倫多首作品的歌詞,包括:《暴雨將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溪谷下游》(ValleyBelow)、《來自北方鄉村的女孩》(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手鼓先生》(Mr. Tambourine Man)、《瘦人歌謠》(Ballad of A ThinMan)、《談談紐約》(Talkin' New York)、《三個安琪兒》(ThreeAngels)等。廖偉棠綜合卜戴倫的創作特色:一、代入他人角色,述說社會;二、講故事,帶入抒情和議論;三、最大難度,使用對話和隱喻,製造戲劇性。 寫作錦囊 廖偉棠眼中的卜戴倫: 「我覺得這種傳統意義上的詩人愈來愈缺乏,卜戴倫的歌總懷着一種坦蕩,同時又毫不妥協的態度。他的歌裏總是有懷疑主義的精神,那是超越別人加諸他的理想主義成分的——我們不要以為他就是60年代美國那種熱情的理想主義者,實際上他是懷疑主義者,他和卡夫卡、齊克果、卡繆等不安但清醒的獨立作家更接近。」 丁曉麒同學:讓我重新認識歌謠的意義,不只是娛樂,與詩也有很大關係,卜戴倫創作的詩歌都有不同的感受 周津兒同學: 我覺得他用詩與音樂結合一起,具有深層的意義,很厲害!

新一屆計劃開學禮盛大舉行

過去五年,「小作家培訓計劃」以一系列輕鬆有趣生動的流動教室及工作坊,將飲食、藝術、歷史文化及文學結合,令參加同學認識不同文體寫作, 同時擴闊視野, 發掘自己的寫作興趣。2 0 1 7 / 1 8學年「小作家培訓計劃」於1 1月1 2日假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開學禮暨寫作交流會,當日出席嘉賓頒獎予去年表現出眾的學生,更為新一屆參加學員準備了精彩的一課。 《明報》總經理高志毅先生連同主禮嘉賓盧偉力博士, 以及語常會表鄧卓莊校長共同主持開學禮儀式。  「小作家培訓計劃」由明報及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合辦,自2012/13學年至今,共栽培了1234名中一至中三學生,以及825名小一至小六學生,他們來自逾278間中學及190間小學,當中包括國際學校。  計劃昂然邁進第六年,今年共有270名中學生及359名小學生參加,他們將走出框框,以餐廳、文物景點、電影院等場所為非一般教室,與作家互動交流,學習不同寫作文體技巧,閱讀及寫作的知識。 主禮嘉賓盧偉力博士致辭 盧偉力:寫作、閱讀令生命充實  當日,主禮嘉賓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組別副主席盧偉力博士分享了個人愛上閱讀和寫作的經過,此外他勉勵小學生可多以五感描寫記錄生活,表達感受;同時激勵中學生在寫作中,多加插想像,豐富要表達的內容。  盧博士說:「小時候愛玩,不太愛讀書。直到小三、小四時,一次特別的機緣,參加了豉油製造廠的參觀活動後,因看到醬油製作的過程,心情十分澎湃,寫了十頁原稿紙的日記。結果,那篇文章獲得老師大力讚賞,自己感到十分滿足。自此,每個週末都會去圖書館看書,養成了閱讀習慣。」盧博士形容參觀豉油廠是他成長中的飛躍,同時祝願小作家們今後參加流動教室,經歷與日常生活不一樣的體驗時,亦能有所飛躍。  此外,盧博士鼓勵小作家多關心、觀察生活,並多練習用文字記錄生活,訓練表達感受。對於初小的學生,他教導大家描摹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另外,亦可把喜怒哀樂這些感受書寫出來,學習用不同的詞彙豐富所要表達的內容。  至於高小或初中的學生,盧博士鼓勵多運用比喻、類比的手法。他指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而且是很有趣的,他舉例說形容暑假很長,可寫成「暑假很長,好像一條走不完的隧道」。  除了上述的寫作錦囊,盧博士認為閱讀也十分重要,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歷有限,唯有透過別人的人生經驗,豐富我們自己的生命,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散文寫作竅門多 心有靈感一點通

生活上的大小事均可以成為寫作題材,但要將這些感覺轉化成創作靈感,又談何容易?小作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培養正確有效的寫作練習和閱讀習慣,才能將腦海這些累積下來的經驗,以文字重新演繹。今次初中組的小作家培訓班「散文——靈感的捕捉與轉化」,請來作家劉偉成與小作家分享閱讀及運用靈感的心得。 各位小作家都聚精會神地聽課。  劉偉成是香港土生土長的詩人、作家,筆名超活,曾獲青年文學獎及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獎項;任職教科書編輯多年,曾應邀舉辦多場工作坊及講座,及參與香港電台舉辦的文學導賞節目;2014年出版的詩集《陽光棧道有多寬》獲得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推薦獎。今次來到小作家培訓班,創作經驗豐富的他決定先從閱讀心態入手,教導小作家如何從名家作品中吸收養分,師法前人技巧,培養轉化靈感的能力。 文學作品 讀法大不同  很多小作家都留意到文學作品的內容較一般課文艱澀隱晦,不是一下子能夠明白。在現今考試制度之下,一般學生都傾向把閱讀理解視為尋找「標準答案」的任務。接卷後,首先問的不外乎「段旨、中心思想是什麼」、「作品想表達什麼道理」,卻鮮有留心作者表達方式的用心與鋪排。當面對文學色彩較濃厚、結構較複雜含蓄的作品時,學生便如墮進五里雲霧中,不知所措。劉偉成表示,閱讀文學作品先不要急着找主旨,可先留意文章的表達手法,因為文學作品重「呈現」多於「陳述」,陳述有如日記般平鋪直叙,而文學作品通常說教味道較淡,更多利用不同的寫作手法呈現出豐富的畫面或營造不同的氛圍,引發反思,增加讀者的想像空間。 跳出固有角度 刺激靈感來源  劉偉成利用電影《魔雪奇緣》、新詩《再別康橋》及繪本《地下鐵》作例子,示範如何通過觀察,學習作家的藝術表達方法。他表示《魔雪奇緣》其中的拍攝手法包含俯角和仰角,營造出獨特的意思,在畫面的部署和鋪排上匠心獨韻,十分有文學技巧;《再別康橋》是徐志摩其中一首燴炙人口的作品,將詩中的文字轉換成畫面,當中亦包含了俯視和仰視(例子: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同樣見到作者精心鋪排;而《地下鐵》的情節亦包括「往上」和「向下」,內容富含豐富的比喻。劉偉成表示,三個作品都呈現「V」型的畫面構圖,穿梭於「上」和「下」之間,而這些手法都是靈感的來源,假如小作家可以吸收作品呈現的手法和模式,例如對比和鏡頭的運用,然後用於自己的作品之上,將令作品生色不少。 寫作錦囊 作者絮語:只要小心閱讀,就能解讀文學作品運用的手法和技巧,並成為自己的寫作靈感。 閱讀心態:若如盤子一樣,自知深度不足,則應對任何知識抱持開放的態度。當發掘到有興趣的題目,就要深入探索,盤踞於該主題上。 楊僖童同學:原來細膩的文字能夠有如此深刻的影響力,可以將內心的感受清晰地表達出來。 潘作年同學:導師引用不同的作品去說明閱讀技巧,令人容易明白,以後看文學作品就更容易明白當中真正意思。

「六何法」構思故事 按大綱演進情節

對於小作家來說,要撰寫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最困難的是構思題材和內容,以及表達手法。「小作家培訓計劃」邀請了資深教育工作者、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馮珍今主持高小組培訓班,以「故事的構思與寫作」為題,分享箇中竅門。 馮珍今著有繪本童話《奇幻泡泡與石頭貓》、散文集《見雪在巴黎》、《我的學生二三事》及《不一樣的學生》等。她教導小作家在下筆前要構思故事的大綱,按着大綱發展,寫出來的故事才會好看。在構思內容時,馮珍今提議運用「六何法」,即何人(人物)、何時(時間)、何地(地點)、何事(做什麼)、為何(為什麼)及如何(結局)。 塑造具立體感角色 她表示先構思整個故事的骨幹至為重要,「開首要介紹出場的人物和背景,藉着圍繞主角發生的事件,讓故事開始發展;然後在特定環節帶出問題,掀起一個戲劇化的轉變。要循序漸進構思故事的內容,讓這些問題得以解決,最後將情節收結,帶出結局。」 除了故事演進,作者更要花心思塑造角色。馮珍今說:「開始創作時,要設定人物的姓名、外表、個性、擅長、喜好及主角追求的目標等,這樣刻劃出來的人物才會具有立體感。有趣的角色,會故事更加精彩,諸如擁有超能力的男孩、蓋了一間樹屋的女孩、無法忍受對方的雙胞胎等。」 構思角色後,就要設定場景,她說:「不妨憑着視覺、聽覺及嗅覺幾方面的感官創造特別的場景,平日要訓練自己仔細觀察周遭的環境,記下吸引你的風景、聲音,有需要時便用於寫作。」 多角度述說 馮珍今認為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敘述情節,故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第一人稱的叙事角度令故事比較私人,好像故事中人告訴讀者他所經歷的事,但這種方式會令故事受到限制,因叙述者只能透露他知道的事情;第二人稱(你)能夠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令讀者對故事感同身受,猶如置身故事中。第三人稱(他/她/它)則可以進入不同角色的內心,讓讀者多角度來看故事,這是很多作者最常用的叙事角度,用『他』容易描寫得更加細緻。」 小作家心聲 辛啟雋 陳瑞祺喇沙小學 六年級 我喜歡看故事,如科幻小說、偵探小說等,現在也嘗試寫科幻小說。在今次培訓班學到寫故事除了對人物描述外,對周圍環境和氣氛都要有足夠的描寫,例如機械人統治世界的題材,就要詳細描寫恐怖的氣氛,以及機械人統治世界的過程所發生的事情、原由及背景。 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嚴弘傑 六年級 平日我愛讀民間和歷史人物的故事,以前我未試過運用場景來寫作,經過今次學習後,我學懂要因應故事、人物來描寫場景,例如鬼的題材,就要寫一些陰暗的場面。

小作家培訓計劃 開學禮暨寫作交流會

《明報》與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 日前舉行2015/16 學年計劃開學禮暨寫作交流會,同時亦頒獎予2014/15 學年各寫作獎項得主。主禮嘉賓潘步釗博士讚揚學生的好學精神,訓勉各人堅持寫作。在緊接的學年,入選小作家將參與各項多元化及生動有趣的活動,與知名作家交流,提升創作水平。 「小作家培訓計劃」自2012/13 學年舉辦,初期以中一至中三學生為主要對象;至2014/15 學年,增設高小組,招募小四至小六學生參加,連同初中組,上學年共收到超過2,000 篇投稿,成績令人鼓舞,反映計劃獲得學校、家長及學生廣泛支持。 由於成效良好,計劃於本學年增設初小組,進一步將閱讀、寫作風氣推廣至小一至小三學生,期望達到語文基礎從小做起的目標。2015/16 學年「小作家培訓計劃」,三組的申請人數逾2,000 人,經過甄選,分別有264 名初中生、210 名高小生及118 名初小生入選計劃。此外,計劃亦募集了一批上學年的畢業同學擔任「小作家大使」,在新學年協助推行活動、分享及傳承寫作經驗。 培養寫作興趣 激活文思 入選計劃的小作家將按組別參與一系列寫作活動,所有組別均設有「培訓班」及「作家精讀坊」,初中組及高小組另設有「流動教室」及「寫作訓練日營」。在作家導師的指導下,小作家可認識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增進個人文學修養,更會走出課室,透過電影欣賞、遊覽香港景點及體會本地飲食文化,吸納不同素材,以助刺激文思,享受寫作樂趣。 計劃為一眾小作家提供平台發表作品,投稿作品可得到知名作家的點評,並上載至語常會及「小作家培訓計劃」網站,供公眾瀏覽,而優秀作品更有機會於《明報》刊登。為鼓勵小作家積極創作及投稿,計劃特設多個獎項,包括「每月寫作大獎」、「全年寫作大獎」、「閱讀報告獎」及「最佳表現獎」等。 潘步釗:勤閱讀、不自滿、寫作感動人心 一直致力在校園推廣文學創作的開學禮主禮嘉賓、作家潘步釗博士,致辭時表達對小作家的期望。他提到個人最喜愛的作家是宋代的蘇東坡,藉此勉勵同學學習古人的讀書精神: 「蘇東坡的優秀著作為人傳誦,但他出色的地方不只是作品,還有他的氣質,他利用整個人生呈現讀書人的生命。我們寫作是為了感受生活和生命,然後通過作品感動他人,好的作家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存在。」他又提醒同學,增進自己必須勤加閱讀及不要自滿: 「閱讀是提升寫作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宜多讀優美的詩詞,感受當中的意境。不要着眼於虛榮,也不要單是享受別人的稱許,這些東西在一生當中都不是最重要的。我現時寫作都以打動人心為前提,希望各位同學能真實地感受人生,忠誠地表達,多看書,將來可由小作家成為真正的大作家。」

精讀阿濃作品 透析濃情世界

多閱讀才能提升寫作能力,因此小作家培訓計劃特地舉辦作家精讀坊,選讀名家不同類型的篇章,探討作家的創作思維及寫作技巧,從而培養同學閱讀興趣之餘,也掌握下筆竅門。 小作家培訓計劃高小組的首個作家精讀坊,請來作家兼資深編輯李洛霞主講「阿濃的濃情世界」。阿濃的作品深受學生歡迎,陪伴過很多莘莘學子走過中小學歲月。在精讀坊中,李洛霞娓娓道出阿濃在文章中呈現的耐性與愛心,以及幾種他常用的寫作風格,並提示同學學習當中要點。 講述過後,小作家就阿濃的文章分組討論,他們熱烈分享,過程中更加入時事及個人經歷,不但擴闊討論層次,更顯出阿濃的作品原來與大家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係,印證了生活就是最佳的寫作素材。 訓導老師也有溫柔一面 阿濃原名朱溥生,退休前在一間特殊學校任教,早在撰寫專欄時結識時任編輯的李洛霞。李洛霞憶述,當年阿濃是學校負責學生紀律的訓導組成員,想不到他為人相當隨和;細味他的文章,李洛霞更覺他筆法簡練清晰,永不囉唆,而且深有內涵,能啟發思考。她說阿濃把自己的文章分成四大類風格:溫馨、幽默、菩薩低眉及金剛怒目。 李洛霞藉阿濃《得心集》中的〈燈下‧小青蟲〉,分析作者筆下的慈悲不是高居臨下式的施捨,而是帶有眾生平等的想法;阿濃更運用作家的眼光及想像力,寫自己在一個獨自批改功課的晚上,與青蟲分享眼前燭光的溫馨一幕。她認為阿濃以擬人法寫青蟲非常有想像力,值得同學學習。 金剛怒目狠批沒品德孩子 而阿濃幽默的性格更令他能以「佻皮」的口吻寫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他在〈男學生〉中把男生寫得較可愛,並不表示他重男輕女,只是因為當時大家都偏愛女生,他便為男生站出來;而當歧視女生的風氣日盛而使女生屢屢面對不公平的處境時,他便寫下了〈女人〉,說自己來生要當女生,要「化個靚妝」、「靈氣逼人」,為女生打抱不平。 阿濃固然有慈悲、幽默的一面,但對於極不合理的事及看不過眼的人卻會嚴厲聲討,例如阿濃會罵欺騙青少年購買商品的奸商,甚至在〈且慢〉中批評某些別人眼中的好學生,暗地裏原來是個自私自利、沒有品德的人,「這樣的孩子,比一個污糟的、粗魯的、不大用功的、不很守秩序但卻並不如此自私的孩子要差得多,討厭得多,可怕得多」。阿濃不禁金剛怒目地予以狠批。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