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記

觀察茶餐廳文化 融入寫作題材

在香港,茶餐廳隨處可見,蛋撻、菠蘿油及餐蛋麵,是許多人每日必點的美食。從早期的冰室、大牌檔,到今天的茶餐廳,都與香港中西合璧、多元多樣及追求效率的特色相似。今次流動教室採訪了茶餐廳資深顧客Elly及餐廚大廚小凌,介紹茶餐廳美食、專用詞語,以及……

屏山嘗傳統盆菜 學寫食物五感法

新春跟親朋好友吃團年飯,很多人會選擇傳統盆菜,豐富食材確帶來多樣化的味道。描寫食材的味道,也是培養小作家寫作技巧的好機會,例如運用五感法之外,配合恰當的修辭手法,能夠具體地表達食物的滋味及人情。 為讓小作家深入了解當中的寫作技巧,培訓計劃的流動教室特意安排高小組及初中組共160位同學,來到元朗「屏山傳統盆菜」餐廳,細聽三代俱經營盆菜的原居民鄧聯興講解盆菜的源起及做法,並由作家兼大學講師唐希文講授如何透過描寫食物帶出道理的寫法,亦透過本土文化傳承的題材,讓中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撰寫食物背後的文化意義及個人情感。 利用感官寫食物 創意無限 描寫食物的方法有很多,五感是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唐希文表示:「第一步要懂得形容食物,最基本是運用『五感法』,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五個感官來形容食物。」她先要小作家嘗試從視覺上形容蘋果,有的小作家想到「紅色皮帶有光澤、紅彤彤的」等形容詞。 在聽覺方面,有小作家會使用一些擬聲詞,例如食材投入鍋時的「噗噗」聲、進食時「咔咔嚓嚓」聲,唐希文欣賞他們的創意,「將這些烹調或進食時的聲音撰寫出來,可以令人想像食物帶給你的獨特體驗。」她續表示,「利用嗅覺方面,若只用『香氣撲鼻』便較為籠統,再具體一點可用『花香』、『果香』來形容不同的香味。」 至於味覺就更加容易,常用的有甜酸苦辣;而以「滾燙燙」、「熱辣辣」等詞來描寫盆菜的觸感則最為貼切。 另外,小作家也嘗試用五感法形容喜歡的食物,有的形容巨峰提子味乳酪,「有種水果甜香,略帶濕漉漉的觸感,味道清甜香滑,吃到最後一口時刮杯底發出『嚓嚓』聲。」唐希文認為:「小作家將進食時的情境也能夠表達出來,五感的形容都非常好。」;另一位小作家形容日本長腳蟹,「橙略帶白色的蟹殼很堅硬,雪白帶有絲絲橙色的蟹肉,嗅起來陣陣的海洋鹹味,蟹肉柔軟。」唐希文也甚為讚賞,她表示:「形容得很完整,由外形到裏面的蟹肉,令人有垂涎欲滴的感覺。」 食物背後喻意深 透視社會人生 小作家掌握用五官形容食物後,下一步便可嘗試運用修辭手法,以物喻人,將食物比喻人物事或情感,反映個人的感情,甚至是對社會的意義。 唐希文透過也斯的《給苦瓜的頌詩》教導小作家:「『柔軟鮮明的事物』比喻老人家外表滄桑,內裏溫柔,看透世情。他們見識經歷多,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而詩中『把苦澀藏在心中』不輕易向別人傾吐自己的經歷,將苦瓜比喻成熟對社會有貢獻且有智慧的老人。」 接著,唐希文跟小作家分享食物詩《白粥》。「白粥跟材料的配搭,主角是照顧者,描寫人情味。另一方面,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表面寫粥,描寫人及中華文化。」最後,她以《香港盆菜》教導小作家透過食物寫出人情、社會,甚至是香港文化或歷史。

漫遊尖沙咀古蹟 從建築物連結生活感受

在繁華的尖沙咀,原來保留了許多珍貴古蹟,例如屹立在海旁的鐘樓、儼如小堡壘的前水警總部、保留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的香港天文台等。小作家遊歷過這些建築物嗎?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作家李寶瑜(寶兒)表示:「只要將生活經歷、感受連結起來,古蹟也可以成為很好的寫作題材。」

曾經元朗出稻米 觀察生活是靈感

稻米是中國南方的主要糧食,年輕一代可能不知道,香港的種米業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元朗盛產的「元朗絲苗米」,在明清時代是上呈皇帝的貢米,至上世紀50年代的全盛時期,除了內銷更遠銷至海外華僑。由語常會與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今次將流動教室移師位於元朗牛潭尾的新興農場,了解香港現時復耕稻米的情況,並邀請作家黃怡分享如何藉着觀察大自然及日常生活,化成靈感與創作。 今次流動教室的主題是「香港人食香港米」。來到新興農場,小作家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正是:「原來香港有人種植稻米嗎?白米不是由泰國、越南、日本和澳洲進口的嗎?」 放射師復耕元朗絲苗米 承傳祖業 經營新興農場的阿Mole聽罷,就由香港的種米業歷史說起。他說:「相信大家對元朗的印象是車水馬龍,區內林立大型屋苑和購物商場。但不講不知,幾十年前的元朗,乃是水土肥沃的平原,水土氣候十分適合稻米耕作,禾田更一度廣佔元朗整體耕作面積八成。我從父輩口耳相傳之間聽說,每到收成的時候,放眼盡是金黃色禾田,一串串稻穗在風中柔柔擺動,情景煞是優美。元朗絲苗曾經是明清兩朝皇帝所食的貢米,連住在當年稱為舊金山的美國三藩市僑胞,亦爭着要吃這種米,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 阿Mole續稱,隨着香港製造業在70年代起飛,本地農業式微,到了80年代,元朗絲苗更已完全絕迹。自小在牛潭尾成長、家族以種植稻米及菜蔬維生的阿Mole,見證了香港種米業的迅速沒落:「20多年前父親由種菜轉禽畜業,1992年政府收回牌照後,農田便一直荒廢了。」 阿Mole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放射師,三年前決定以兼職方式開始復耕稻米,幾經辛苦,由首年10,000呎面積,開墾至現時的30,000呎,每年可出產約2噸白米。小作家對數字的概念不強,一時間難以理解,阿Mole耐心地解釋:「30,000呎大概等於7至8個籃球場的面積,而2噸白米則等於100個四人家庭的一年食量。」哦!小作家完全明白了! 小作家體驗下田收割禾稻 這天,一班小作家除了參觀農場的環境和設備之外,還有機會親自下田,體驗農夫平日收割禾稻的艱辛。小作家們先穿上勞工手套,然後拿起呈彎月形狀的鐮刀,在指導下分頭收割。要一班用功學習的小作家提筆和使用鍵盤當然毫無難度,出乎意料地,拿起鐮刀一樣難不到他們。畢竟是初次下田收割,初時身手動作也顯得欠缺協調,看起來還有點笨手笨腳,但過了不久,當大家都熟習了如何掌握刀鋒運勁之後,動作亦愈見乾淨俐落,大家爭着要成為「地上最強收割者」似的埋頭苦幹,然後再將割下的稻梗移送到打穀機,再放入機內來回拍打滾動,使穀粒脫離稻桿。 一輪勞動之後,小作家都汗流浹背,大嘆農夫不易做,既要長時間彎腰工作,又要消耗大量體力,實在教人吃不消!其實農夫的工作又何止收割呢?以種米為例,每年4月便要開始整地、犁土,然後浸發米種等待發芽、插秧,往後兩個月更要定期除草、施肥、制水曬田、架起防雀網,一直到7至8月才可收成,之後還要經過打穀、曬穀、回潮、碾米等繁瑣工序,才算真正完工。即使日曬雨淋,農夫仍要耐心打理他的莊稼,萬一遇上惡劣天氣或蟲害令耕作失收,辛辛苦苦的農務更頓時白費一場。今次的農耕體驗,相信令小作家對務農生活的艱辛,以至珍惜食物的重要性,都別有一番體會! 一粒米中發掘生活創作題材 活動的第二部分是由作家黃怡透過分享她的作品—《林葉的四季》,跟小作家談談她將城巿的觀察,變成文學創作靈感的思維。故事借用小孩子林葉的視角,一個過份相信都市文明所謂「安全的衛生標準」的奇異視角,觀察人工化的石屎森林環境, 思考個人與物件、人物、城巿的關係。小說其中一段提及:「林阿母的工作正是要為城裏售賣的蔬菜貼上這樣的『透明護符』……在超級市場裏把來自土地的食物逐一以工業用份量的保鮮紙緊緊包裹,讓重要的貴婦指尖不受危險的馬鈴薯和馬蹄威脅。」以誇張的筆觸,點出城巿人對於蔬菜沾有泥土這樣自然不過的事情,視之為骯髒或生怕土壤中的惡毒細菌會危及健康。 緊接下來,一班小作家進行一個饒富趣味的練習 — 黃怡要小作家發揮想像力,先自由聯想記下腦海中湧現每個與米有關的念頭,然後再想出50個可以在城市中找到白米或白米製品的地方:「大家可從米可以製成甚麼食品、甚麼人會買米、米的用途、與米有關的季節和節慶等出發。」從小作家們天馬行空的答案中,不難發現原來米跟我們的生活的確息息相關,而且更隨時可化身為日常寫作的寫實主題,從保育大自然生態環境,到感同身受農家生活的辛勞,還有珍惜食物減少浪費等,全部都是豐富的創作題材! 米的聯想 含有豐富營養 代表農民的汗水 像雪白的玉石一樣珍貴 未收割的稻穗像一群低着頭的孩子 堆起的米粒像一堆螞蟻 像七彩繽紛的園圃中一件毫不起眼的裝飾 黏稠稠的米飯像泥膠 米奇老鼠和米芝蓮 美味的壽司和定食 珍惜食物不再光顧自助餐 小作家心聲 陳心悅 伊利沙伯中學 中二 ❝得知原來香港曾經盛產白米,後來才逐漸式微,覺得相當可惜,但亦明白這是城市發展的階段。聽農場負責人說,原來香港目前有十多個農場種米,才知道香港仍有很多關注本地農業的有心人在默默付出勞力。❞ 陳慧橋 瑪利曼中學 中三 ❝我十分喜歡寫作,透過文字抒發心內的情感,今次活動讓我有機會在農耕過程中,親身體會農民的日常辛勞,日後可將這次難忘的經驗和回憶加入創作之中,在作品中抒發細膩的情感。❞

筆下電車 盡顯城市變遷與情懷

港電車有超過100年歷史,既是無數市民的交通工具,也見證了整個世紀的城市轉變。過去,很多作家會以電車為創作素材,連結城市風貌和情感,這些作品至今讀來依然饒有趣味,令人觸動。 「小作家培訓計劃」高小組「流動教室」特以「電車『慢遊』細味城市百年變遷」為題,先由資深編輯兼作家李洛霞講解也斯、小思及阿濃等知名作家描寫電車與城市面貌的作品,再帶領一眾小作家分乘兩輛古典電車,自西環屈地街電車廠,緩緩前往東區筲萁灣大街總站,細看沿途風光,並印證導讀文章所述景况,了解沿線市區變化之餘,也掌握箇中寫作技巧。 未遊電車河 先讀名家傑作 在登上這次的「流動教室」——古典電車前,小作家先在前西區裁判法院的活動室集合,聆聽李洛霞導讀也斯、小思、阿濃、鷗外鷗、符公望、蒲葦等作家描寫「電車與我城」的作品,亦概述電車沿線各區地標的今昔變化。李洛霞表示曾居於灣仔的小思老師,非常熟悉灣仔、銅鑼灣及北角一帶,她多年前的作品〈春秧街〉寫道:「龐然的電車,幾乎逐寸向前挪移,買菜的男男女女,老老幼幼,『感覺』電車駛近,就把身子一側,僅可容寸,電車自他們背後緩緩——緩緩的路過,一切如此相安無事,遂成春秧街的一種風光。」巧妙地刻劃出電車與人的關係,同時準確地描了至今依然存在的獨特小區風貌。 李洛霞指也斯筆下的〈電車的旅程〉,亦十分精彩。也斯藉着一次帶領外國友人乘坐電車的旅程,盡述港島各區不同面貌,包括由北角街市坐電車向西行,至上環的西港城。文章中提及北角和春秧街的變與不變的景象、維多利亞公園與對街屹立的仿古大樓(興建中的香港中央圖書館)給作家的感覺、電車駛進跑馬地時所引發的生死領略…… 電車入詩的作品也有不少,且各有特色。李洛霞說很喜歡阿濃的〈電車上〉,詩中描寫他坐電車至終點再回頭,既喜歡「明月伴我行」,但同樣享受「把月兒留在後面」獨自一人的感覺。此外,李洛霞認為符公望於1949年用廣東方言撰寫的〈黃腫腳〉別有本土風味:「架架電車擒滿人/好似個甴曱摟滿成身蟻/有事去上環/重迫過去輪米」幾十年前的詩作描寫電車擠迫情况,今天看來依然不覺過時。 細緻觀察 寫出個人感情 小作家寫電車相關的文章該如何下筆?李洛霞教導說:「並非只在電車上紀錄看到的風景般簡單,宜有個人對電車的感受,或是利用電車寄託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猶如小思和也斯的文章都有寫過電車駛經的中環匯豐銀行,然而二人對這幢建築物的看法卻是截然不同。 李洛霞說:「也斯喜歡中環匯豐銀行開放式的佈局,小思則覺得這種新穎的設計不像樣,從中可看到兩位作家對同一棟建築物有兩種感覺、兩種描寫。」因此,她提醒小作家在觀察事物時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意見,懂得描寫自己真正的感覺。這些感覺除了細心觀察,也源自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和聆聽別人的說法;集思廣益後再加以思考,批判取捨,慢慢便會形成自己的觀點。 聽畢講解,小作家便登乘20年代風格的開篷電車,開始一個穿越港島的迷人旅程…… 小作家心聲 陳致誠 北角官立小學 小六 今次的「流動教室」,我印象最深刻是導讀小思的〈春秧街〉,文中講述很多人在春秧街買菜的情況,讓我明白下筆前應細心留意周遭的環境,然後設法去描寫。 張樂欣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小四 我很高興參加今次的「流動教室」,讓我能夠見識懷舊電車,沿途亦特別留意李洛霞老師提及的中環匯豐銀行。之前我沒有接觸過電車的文章,今次活動讀了也斯的〈電車的旅程〉,令我十分欣喜。

描寫飲食 非輕描淡寫 要深入表達

若然對飲食文化有濃厚興趣,或喜歡以文字創作的同學,值得看看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因可從描寫食物的技巧領略到寫作的技巧,尤其寫食物的外型、顏色、氣味、味道等,都可以啟發創作思路。為了能多點理解寫飲食的技巧,蕭欣浩博士於初中組活動「寫作訓練日營」,以「飲食文化與創作」為切入點,借香港著名作家也斯的著作認識飲食題材、故事與經歷,更從閱讀中拆解撰寫飲食的技巧,從而學習與模仿寫作,發展出自己的筆風。(撰文:曾劍華) 層層深入逐步推進 要食新鮮海產,必想起鯉魚門、流浮山;但對蕭博士來說,卻喜歡到西貢的布袋澳,或屯門三聖邨,「皆因那裏近海,海產多,漁民可直接打撈海鮮後直送到餐廳,然後即煮,因此最能吃到新鮮的海產。也斯亦同樣為了吃到美味的海鮮,飛到法國近海的馬賽,尋找最有名的〈馬賽的魚湯〉。」 從文學角度觀賞,蕭博士表示大師有技巧地寫魚湯,「要表達魚湯濃稠,可以用較好的魚來熬製,或用精華來描述。也斯作品的首句『是什麼巧手煮出了魚的精華』,運用熟悉的字彙放在創作中,並一步步地跳進想表達的意思如何煮製。另一句『從鋼兜裡像神仙的瓊漿』,古時以『瓊漿』比喻為天上美食,例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就是吸引孫悟空偷吃而為品桃故事添上韻味。當要形容魚湯好味,可用『神仙的瓊漿』來比喻能喝到神仙的美食,非常罕有。第三句『只分給我一點點』,形容上菜的份量及進食的狀態,描述仔細。還有最重要的部份可多加留意烹調食材的方法,文中提及『五種不同的魚細熬多時』,就是對烹調食材的方法有多了解,說明用了多種魚來熬煮;簡單地展示出〈馬賽的魚湯〉有多精采。」 感官出發深入細節 當要寫飲食,該如何下筆?就是需要越細節的形容,就能給人感覺像真;蕭博士常以感官來寫飲食,以富質感來述說。「有時候我們只管吃,卻忽略了觀察,甚至沒留意到細節,像〈馬賽的魚湯〉的『骨肉經磨練得不該隨便牛飲』,說明了魚肉和骨因長時間熬煮後分離,在視覺上展現出作者觀察入微。尤其是描寫魚的味道,除了有魚味外,作者認為魚湯烹調的方法拿捏得好,所熬出來的湯滲入到魚肉裏,道出『魚肉還有餘甘』。最後以觸覺說明『一個下午連綿的即興音樂的節拍』,吃魚都可像身處在海邊中,品嚐了一頓佳餚。」 因此,當我們書寫飲食,「除了多觀察外,更需要記憶、五感觸覺來慢慢收窄所描述的範圍,就好像肉餅或蕃茄炒蛋,用了哪些調味料來炮製呢!」 寫作特色微觀分析 蕭博士還分享創意跟寫作有着緊密的關係,可以「微觀」的寫作概念,透過物理化的方式把細節的地方展示出來。「在物理學裏,微觀是指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來進行觀察。當通過顯微鏡來觀看食物,會發現質感很有趣。故要詳細描述食物時,大可打破對食物日常的觀感,例如是怎樣的形態?如何引發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呢?只要做到有探究的想法,形容得越仔細,文章便會好看。」 也斯曾寫了好幾本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分別是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描寫香港97回歸前後的人、情與飲食文化,探討香港在地文化的多元性。散文《人間滋味》寫作者、朋友與學生之間的故事,包括餐桌上遇到的趣聞。另一本新詩《蔬菜的政治》寫世界各地特色的美食,例如有越南菜「釀田螺」、港式飲品「鴛鴦」及澳門的葡國菜等,能在日常生活中會吃到的飲料、食物至烹調方法。可從作者的不同篇章了解其文筆風格,如何展示出自己與飲食的關聯性。 延伸讀本: 《也斯的香港》、《也斯看香港》,內容除涵蓋衣飾、街道及飲食等不同範疇外,可從文中了解多年前的香港面貌,同時揭示了一些事物與現今社會作對照及密切關係。文章簡短易明,適合初中同學閱讀。 小作家心聲 聖芳濟書院 中三 徐霈恒 雖然平日會吃到不同菜式,但只留於享受而已,沒想過用視覺和味覺的感官方法,透過文字描繪出食物感覺,很有趣。經過是次活動,加深我對飲食寫作的認識,令我多欣賞了美食之餘,學到如何表達出垂涎三尺等感覺。課堂中,導師提到自己愛吃美食外, 借文章〈馬賽的魚湯〉指導寫作技巧,例如「精華」、「餘甘」等字詞描述食物的味道;「瓊漿」、「蹇踅」具體地說明出魚湯的精緻,讓美味提升到另一層次。再加上運用表格形式來協助我們如何寫作,使我在飲食寫作上學會了技巧。現在的我已敢於思考和創作,會按着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來實踐,希望能讓文章變得更清晰鮮明。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中一 黃安蕎 每次參與小作家舉辦的活動都帶來驚喜,尤其是每次請來的不同作家都介紹了有趣書籍,以及講解不同的寫作技巧,令我漸漸培養起對創作的興趣。自從參加了寫作班後,多了看書及買書,更留意了人家怎樣描述事情的手法。確實,寫作間接地豐富了我的詞彙,提高了寫作能力,還擴闊了視野和知識,也培養起創作不同類型的文體的興趣。現在的我會不時寫作,慢慢地找到自己寫作的風格。這次活動很有啟發性,導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寫作方法和技巧,特別講飲食寫作,提到五感來描述濃郁與氣味,令我更加有興趣探究運用感官去寫作。 皇仁書院 中一 趙汝謙 參加是次日營活動,讓我多點了解以另一個角度去看食物。就如講者蕭博士分享描寫飲食生動有趣,愛跟大家互動,從過程中學會了以顯微鏡看看食物的質感,並嘗試描述出來,從而啟發以微觀的角度去看事物。當觀察得仔細,就能描述得詳盡。當東西形容得透徹,就能真的感受出來。經指導後,我的寫作技巧提升了,真是獲益良多,期待能再次參加日後的寫作訓練班。

體驗漁村風情 發掘寫作元素

語常會及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為參加者舉辦多元化的創意寫作活動,當中寓教於樂的流動教室每次都深受小作家喜愛。早前,由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副教授、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博士帶領一眾高小組小作家到訪大澳,體驗織漁網、曬咸蛋黃及製作豆腐花,認識當地獨有的文化,從而發掘寫作元素。 認識大澳歷史文化背景 廖博士19歲以前都在大澳生活,因此對大澳的歷史發展及漁民生活十分熟悉。他首先向小作家們簡介了大澳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特色。大澳位於大嶼山西方,是香港著名漁村之一。大澳處於珠江河口,是鹹淡水交匯的水域,水產資源豐富,因而吸引漁民聚居。上世紀50年代,大澳漁業十分興旺,停泊超過500艘漁船。當時,鹽業是大澳主要的經濟生產活動,全盛期大澳市鎮約一半以上的面積是鹽田。今時今日,雖然大澳的漁業及鹽業已式微,然而當地仍保留着別具特色的漁村風情,例如建在河道兩旁密密麻麻的棚屋。 ▲廖迪生博士 織漁網體驗漁村生活 流動教室的行程之一是到訪棚屋居民十三叔家,學習編織漁網。廖博士介紹道:「棚屋又名高腳屋,建在河道上的房屋,方便漁民停泊漁船,並在棚頭位置,也就是漁民的工作平台,進行補給及維修。」十三叔所居住的棚屋為第三代棚屋,共有兩層,第一層是大廳,第二層是睡房。當日,小作家就在十三叔家的大廳學習織漁網。 織漁網是大澳漁民自小就學會的技能,十三叔向小作家們親身示範編織漁網的動作細節,用竹製的梭子帶線在漁網中往來穿梭、拉線系結,不費吹灰之力就織成菱形的網格,小作家們看得入神,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十三叔所做的動作。十三叔又指,一個出海捕魚用的大網,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織成。他慨嘆這種傳統行業日漸式微,這門手藝恐怕難以承傳下去,希望透過舉辦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本土的漁民文化,用文字保留下來,使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不至於失傳。 ▲大澳漁民十三叔(右)耐心教導小作家編織魚網。 值得一提的是,漁網跟大澳的特產之一「生曬咸蛋黃」,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六十年代以前,漁網並非以透明的尼龍線製成,而是採用麻線。為了令漁網更柔軟、更耐用,漁民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把漁網浸泡在蛋白中,再拿去蒸,使魚網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所選用的蛋必須是鴨蛋,因為鴨蛋的腥味,可吸引魚群。漁民取鴨蛋白用作維修漁網,為免浪費食物,於是想出了延長蛋黃食用期的方法,就是把蛋黃和蛋清分開後,灑上海鹽,放在太陽下曬至乾身,之後可用作煮製不同的菜式。時至今天,雖然沒有漁民再採用麻線漁網,原為維修漁網而產生的副產品「生曬咸蛋黃」卻成了大澳特產,這是十分有趣的文化變遷。 此外,廖博士跟小作家們分享了漁民的捕魚技藝。我們經常食用的黃花魚會發出聲響,所以漁夫會伏在魚船底憑聲音判斷魚群的位置,然後下網捕魚。而下網獲魚的方法有幾種,其中刺網法是把漁網垂直張開在水中,然而漁夫需要判斷水流的方向,因為魚群習慣逆流而游,而每天有兩次潮汐漲退,所以要正確下網亦十分考究。對於漁夫捕魚的方法,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並積極發問。 記錄所見所聞 在寫作方面,廖博士鼓勵小作家可把當天所見到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例如:描寫蜑家人十三叔的動作、語言、神態,或是曬咸蛋黃、製豆腐花的有趣經歷。此外,小作家亦可以漁民生活為題,描寫他們的棚屋居住環境、他們的捕魚工作、織網手藝等。他提醒小作家寫作前想清楚文章的主旨目的,不一定要長篇大論,但需要主題明確清晰。 小作家心聲 馬杏宜 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 小六 「今天是第一次到大澳,亦是第一次到棚屋參觀。棚屋有兩層,挺大間的,而且內裏設施很現代化,跟我家差不多。棚屋的主人十三叔所說的語言蜑家話,十分有趣。」 盧德賢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小五 「今天的活動令我認識到大澳的風土人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漁民以前會用麻繩織漁網。為令魚網更耐用,想出用鴨蛋蛋白浸泡漁網,再拿去蒸,而蛋黃亦不會浪費,因被整成生曬咸蛋,由此見識到漁民的智慧。」 問:寫作遊記時,應否將每項細節都寫進文章? 答:遊歷一個地方,有很多親身經歷固然能為寫作提供很多素材,但過於着重交代每一項經歷會分散文章焦點,而且寫得愈多細節則愈花時間,最好挑選有印象或有感受的經歷重點描寫。開始寫作前,可以先回想旅途期間有什麼事讓你印象深刻。 問:如何寫好遊記? 答:寫遊記,可着重在景觀的敘寫和鋪陳上,利用五感的描寫令畫面更添立體;亦可偏重在個人的感受,加入自己的觀點與角度,思索當地的風土人情。加入地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可讓文章更添深度,但要確保資料的真實和可靠。 撰文:李翠琼 攝影:Ken

漫遊東涌古道 觀察生態 同遊古蹟

活潑可愛的招潮蟹、色彩美麗的蝴蝶、威武的小炮台、神聖莊嚴的古廟,通通都可以是寫作的好題材。今次小作家流動教室以本港著名的行山線 —「東澳古道」為主題,作家葉曉文分享了多位著名作家的文章,他們寫下了遊歷這條古道的見聞,藉此引導小作家從觀察生態及古蹟方面入手,發掘值得描寫的好題材。 「東澳古道」全長15公里,是連接東涌及大澳之間的路段,沿途有不少具歷史文化和考古價值的地點,包括滿清政府為保護商船而建的東涌小炮台、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的東涌侯王廟及大澳楊侯古廟、由膠樽製造的裝置藝術「龍王」、大草人「千里眼」等。同時,遊覽這條古道時可發現很多動植物,例如蜘蛛、招潮蟹、巴黎翠鳳蝶、香港大沙葉(滿天星)等。 詳細描述動植物外型 葉曉文專注生態寫作多年,她認為動植物的外形千變萬化,是練習描寫的好對象,「作者對動植物的描繪愈仔細,可以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許多人誤以為蟹只有8隻腳,其實牠與蝦一樣,屬於10足目動物;而描寫植物也有很多方法,例如花的顏色、葉的形狀、生存環境等。」她的一篇文章〈香港大沙葉〉,便詳細描述了香港大沙葉(滿天星)的外型。 〈香港大沙葉〉 葉曉文 順沿東澳古道往逸東?方向走,又看到香港大沙葉,在陽光下振奮盛放潔白花兒。這是1850年間於港島區被發現,但直到1934年才被命名的新品種植物。屬灌木或小喬木的它,葉片薄紙質,花冠白色。特別之處在於葉面上佈滿固氮菌瘤,摸之,感覺如沙。在陽光底下,深綠的老葉上瘤點反光如天上繁星,故又俗名『滿天星』。 運用比喻和聯想 為了令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有趣,小作家也可以運用比喻和聯想的寫作手法。50年代當紅作家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便是最早期記錄香港出現鳥獸草木的著作,其中一篇〈香港的蜘蛛〉,便用了幽默的比喻來描寫雌雄蜘蛛: 〈香港的蜘蛛〉 葉靈鳳 香港最常見的是一種結在樹上的黑蜘蛛。這是一種大蜘蛛,雌的有五公分長,但是雄的卻很小,小得可憐,某位研究香港蜘蛛的英國動物學家曾作了一個有趣比喻,他說,一隻這樣的雄蜘蛛和雌蜘蛛放在一起,就好比一個身長六尺的英國紳士娶了一位有聖約翰大教堂鐘樓那麼高的太太! 記錄生物的特別行為 另一個描寫動物的手法,便是記錄生物的特別行為,例如活潑的招潮蟹愛打架。而葉靈鳳曾經這樣寫雌雄蜘蛛的生活習性: 〈香港的蜘蛛〉 葉靈鳳 一般動物,多是雄的比雌的大,但是蜘蛛卻是例外,雌蜘蛛往往比雄蜘蛛不知要大若干倍。我們平日所見到的蜘蛛,事實上多是雌蜘蛛,因為蜘蛛先生的身體不僅小得可憐,而且根本也很笨,牠不會結網。所有的網都是蜘蛛太太結的。牠坐鎮網中心,蜘蛛先生只能遠遠地枯坐在網邊上靜候使喚。牠的任務只是交尾之後,往往就成了牠太太的食糧。 葉曉文則記下巴黎翠鳳蝶的求偶方式: 〈香港大沙葉〉 葉曉文 時晴時雨的午後,大夥兒跟佐治到東涌看蝴蝶。正值春夏之交,風雲常變,早晨暴雨,午後陽光;餓了半天的蝶兒陸續自葉底轉醒,快快樂樂尋花覓食去。 黑色翅膀上散佈綠色鱗片,後翅兩大點翠藍色班紋在陽光下光輝閃爍……那是一雙瑰麗的巴黎翠鳳蝶,在我們面前展示獨特的求偶方式:雄蝶在下方痴纏緊隨上方的雌蝶,一下一上翩然若舞,互相調情追逐。 點明路線 同遊古蹟 除了觀察生態的特性外,描寫歷史及文化古蹟,也是訓練寫作的好方法。葉曉文表示:「由於讀者未必有相同的遊歷經驗,所以寫古蹟遊記時,不妨寫出遊歷的路線,讓讀者先有基本的概念,更有動力追看下去。」 台灣作家劉克襄亦曾經遊歷過東澳古道,更寫下遊覽的路線: 〈東澳古道〉 劉克襄 出了東涌站,往西過馬路,登上一水泥覆蓋甚多的小山崙。此丘雖矮,可不能小覷。山頂昔時軍事要津,清初設有一小炮台居高臨下,如今可遠眺昂坪纜車站及逸東?。隨即下馬路,抵寧靜的馬灣涌。 細膩的景觀描述 小作家也應該觀察周遭的環境,將獨特的景觀細膩地描繪下來,例如東澳古道屬漁鄉地區,村民亦保留古老的生活文化,劉克襄便一一記錄下來: 〈東澳古道〉 劉克襄 村內因蝦鮮海味攤檔,彷彿也還保留著,一點昔日漁村的閒淡風情。風景如綺麗宜人,好不快哉。接下幾處農宅,周遭栽種了不少龍眼、黃皮。其次是木瓜、香蕉,也有荔枝和釋迦。 反思人與城市發展關係 現代人追求生活進步、城市發展,舊有的鄉村文化難免被犧牲,小作家也可以在親身遊歷過後,反思人與城市發展的衝突。劉克襄遊東澳古道後,便有這樣的反思: 〈東澳古道〉 劉克襄 繼續上路,步過鱟殼灣。有此名,過去想必有鱟到訪過,如今只剩下行抵人口集聚較多的沙螺灣。初抵甚是幽靜,但這是幻象,旋即便聽到飛機轟隆起降之聲。我才驚覺,機場就在對面,僅隔著一小小水道。當地村民掛起白布條,抗議飛機起落的吵雜,更抗議即將興建的第三跑道,但這些反對都如妣蜉撼樹。為了香港的發展,偏遠而少人知悉的沙螺灣,注定要被犧牲。 葉曉文也引用了台灣詩人吳晟的〈只為你寫一首詩〉,感慨家鄉彰化縣因興建石化工廠,令一片濕地及動物的生活被摧殘: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吳晟 這裡是河川與海洋 相親相愛的交會處 招潮蟹、彈塗魚、大杓鷸、長腳雞 盡情展演的濕地舞台 白鷺鷥討食的家園 白海豚近海迴游的生命廊道 世代農漁民,在此地 揮灑汗水,享受涼風 迎接潮汐呀!來來去去 泥灘地上形成歷史 稍縱即逝的迷人波紋 這裡的空曠,足夠我們眺望 足夠我們,放開心眼 感受到人生的渺小 以及渺小的樂趣 這裡,是否島嶼後代的子孫 還有機會來到? 名為「國光」的石化工廠 正在逼近,憂傷西海岸 僅存的最後一塊泥灘濕地 名為「建設」的旗幟 正逆著海口的風,大肆揮舞 眼看開發的慾望,預計要 封鎖海岸線,回饋給我們封閉的視野 驅趕美景,回饋給我們 煙囪、油汙、煙塵瀰漫的天空 眼看少數人的利益 預計要,一路攔截水源 回饋給我們乾旱 眼看沉默的大眾啊,預計要 放任彈塗魚、放任招潮蟹、放任長腳雞 放任白鷺鷥與白海豚 甚至放任農漁民死滅 只為了繁榮的口號 這筆帳 環境影響評估 該如何報告 而我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小作家心聲 江俊軒 余振強紀念中學 中一 ”這次活動讓我認識描繪身邊事物的技巧外,還可以加入反思的感情。如果創作這類遊記,我會寫小學時常經過的九龍城寨公園,這不單是歷史古蹟,更曾是三不管地帶,有許多值得記下的故事。“ 鄭正弦 聖類斯中學 中一 ”這次介紹了東澳古道,認識了許多值得保育的古蹟。作者的講解中,印象最深刻是雌雄蜘蛛的比喻,幽默得來又加深了對這動物的認識。我亦想寫家居附近的『高街鬼屋』,既是歷史古蹟,網上亦流傳了很多驚奇故事。“

開啟五感 探尋自然寫作的美學

每次到訪香港迪士尼樂園,小朋友都會沉醉在一個有如童話故事的夢幻國度之中,不過原來這裏除了驚險的冒險旅程之外,還有另一個值得我們細心探索的玩樂角度。「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舉辦多元化的流動教室活動,讓小作家們有豐富的戶外體驗。熱愛大自然的知名作家兼畫家葉曉文,早前就帶領一班高小同學參加香港迪士尼樂園舉辦的「迪士尼青少年奇妙學習系列」之環境教育體驗行,增進對大自然的欣賞及認識,繼而分享自然書寫的靈感和寫作心得;之後在自然生態導賞員的帶領下,小作家們細心觀察樂園內的獨特自然生態,體驗了一次與別不同的香港迪士尼樂園之旅。 若大家有留意本地文壇動態,相信對葉曉文的名字絕不陌生。這位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曾獲得青年文學獎小說公開組冠軍的年輕作家,尤其擅長於自然書寫。近年她更專注於與植物相關的文字及繪畫工作,作品散見於報章及雜誌。 葉曉文於2016年出版的圖文著作《尋花2-香港原生植物手札》,是她花了一年時間,走遍香港山林,將本地原生花卉植物記錄在案,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於讀者眼前。她堅持用人手一筆一畫作真實記錄。此書出版後即大獲好評。翌年她再向高難度挑戰,遍尋全港郊野,完成了動物相關著作《尋牠-香港野外動物手札》,優美的文字配上生動可愛的動物插圖,不但令讀者愛不釋手,同時亦提升了公眾對生態保育的關注。 將親身觀察化成文字記錄 是次活動由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自然生態導賞員帶領。小作家們穿梭多個主題園區,認識樂園內種植的各種樹木以及棲息其中的雀鳥和昆蟲。此外,導賞員透過互動遊戲的形式說明樂園日常營運中如何融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小作家們明白園方如何以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可持續發展盡一分力。 ▲酷愛大自然的葉曉文分享她對自然寫作的心得,她建議同學先學習細心觀察,掌握對自然環境作客觀描述的技術,然後再嘗試加入主觀情感。 導賞行程完結後,一班小作家便在葉曉文的指導下,嘗試將他們剛才所觀察到的自然生態環境,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寫下來。部分同學早已將導賞路線上出現過的不同動物及植物一一捕捉於鏡頭之下,並且將名字及特性作詳細記錄。 例如導賞員特意介紹的山欖科植物星果樹,其樹冠外形不規則,葉片則呈橢圓形,前端突尖,葉背及嫩枝披上金褐色兼富有光澤的毛茸,部分樹枝上更開了淡黃色的冠鐘形小花。導賞員解釋,此樹在夏季開花後還會結出果實,其外形像一個小蘋果,顏色則呈暗紫色,切開後果心呈星形,星果樹的名稱亦由此而來。 另一種遍植於樂園內的是外形突出的細葉榕,它亦是香港最常見的本地喬木之一。同學們留意到它的樹冠十分濃密,而且有許多從樹枝下側及主幹表面長出的氣根,形狀像髮絲一樣。葉曉文解釋:「當這些氣根接觸土壤後,便會長粗並呈木質化,用以支撐樹幹和樹冠的重量。位於元朗錦田的樹屋,就是由一棵細葉榕依附在一間相傳建於明朝的磚屋生長,經過數百年兩者融為一體而成。」導賞員亦補充,細葉榕會於夏秋季間長出外形渾圓的無花果,成熟時果實會掉在地上,成為各種雀鳥的美味大餐。 ▲餐廳忽然傳來熱鬧響亮的鳥聲?原來幾隻樹麻雀趁沒有人注意之時悄悄地佔據了餐桌一隅,難道這是牠們的流動教室? 童話世界中的鳥語花香 樹木的果實是雀鳥的重要食物來源,偌大的樹冠亦是牠們棲息和繁殖的安樂窩。在這次行程中,小作家們觀賞到不少長駐樂園中的留鳥,包括樹麻雀、珠頸斑鳩、白頭鵯和紅耳鵯等。這些平日習慣與樂園訪客「朝夕相對」的鳥兒,有時更會飛近小作家們的身邊停留結集,發出亮麗的叫聲,或者趁沒有人察覺的時候,啄食地上遺下的雜糧。眼明手快的小作家們,當然亦不放過這些近距離拍攝野生動物生態的寶貴機會。不少小作家坦言,儘管以往曾不止一次到訪香港迪士尼樂園,但都沒有留意,原來樂園除了童話和歷險元素之外,還有如此優美和多樣性的自然生態。 着重細心觀察 加入主觀情感 說到自然描寫的寫作心得,葉曉文認為最重要的是懂得運用不同的感官,例如用眼睛仔細查看植物各個部位的特徵,包括顏色、外形、大小、紋理等。部分植物的花朵和果實, 以至樹葉和樹皮,還會發出獨特的香氣,不難以嗅覺識別。另外,在不損毀植物的大前提下,亦可用手去觸摸植物的表面,例如粗糙的樹幹和柔滑的樹葉,就帶來大相逕庭的觸感。 ▲「迪士尼環境教育體驗行」特設活動教學環節,帶領同學探討減少製造廢物、珍惜水資源及能源等可持續發展議題。 葉曉文還教導小作家們如何在進行自然寫作時大膽地加入個人聯想,即在客觀描述之外加入主觀情感,為文字創作帶來另一種效果。她說:「例如細葉榕以生長快、適應力強而見稱,經過一段時間,甚至可將附近環境的建築物侵佔吞沒。大家可發揮無窮想像和創意,為這種獨特的植物特性賦予情感投射。」 ▲葉曉文 自然畫家及作家 有同學覺得細葉榕好像一個擁有驚人意志的生命鬥士,每天都在為活下去而拚命;有同學則認為它更像一個軍隊的將令,在嚴峻的環境下奮勇抗戰,保衛家園。相信各位小作家都在今次流動教室活動當中,學到許多關於自然描寫的要旨。香港迪士尼樂園青少年教育項目拓展經理吳韻琴亦表示,很高興這次環境教育體驗行讓同學們親身觀察自然,在學習旅程中一邊提升對環境、人與物的觸覺,一邊培養閱讀及寫作的技巧,機會難能可貴。 小作家心聲 袁浠翹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 小六 ❝這次活動加深了我對保育大自然的關注,我會嘗試透過文字創作,傳達保護自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希望大家都愛惜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姚悅生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 小六 ❝十分感謝葉作家的分享,教我們如何運用五官與大自然溝通,細心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我幾乎每星期都會跟爸爸媽媽到郊外遠足,這次活動中學到的自然描寫技巧,日後一定能大派用場!❞

徐振邦:遊屏山文物徑 學寫旅遊文章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故事,單看文字或圖畫,絕不及親身到當地聆聽口述故事來得深刻和真切。元朗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開放給市民參觀,小作家在古物古蹟辦事處導賞員帶領下,遊走文物徑各個特色景點,聆聽當中的人文逸事。其後,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老師,分享如何利用考察經驗,撰寫具有個人特色的旅遊文章。 小作家跟隨導賞員遊歷元朗屏山文物徑,穿梭於聚星樓、鄧氏宗祠、上璋圍、書室等傳統建築,了解古今村民的生活文化,細味當中的人和事,當中更有不少喻意吉祥或風水佈置的設計,讓小作家眼界大開。 鄧氏族人在屏山開村八百年,留下許多歷史故事和傳統習俗。例如沒有井口的水井,以大小兩石作為形象的土地公公婆婆,富戶人家的灶頭,門上有竹樹圖案的書室,鄧氏宗祠的傳統風俗等,都成為小作家的新奇事物。原高七層的聚星樓在經過兩次颱風吹襲後,只剩下現有的三層。導賞員表示,當年風水師說這是天意,因此沒有重建。另外由於單數在風水學上屬於陽數,有男性和陽宅之意,因此塔層數目和樓梯數目都用上單數數目。 特色文章包含地道人情 小作家經過親身體會,對文物徑有了進一步認識,但要寫旅遊文章,還有很多資料和技巧需要掌握。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老師強調認識行程路線非常重要。他表示,考察前要先掌握基本資料,了解前往方法、步程、方向、地標及特色景物。在遊覽過程中,要留意行程內容,建築物的歷史、演變和發展,掌握這些資料便可撰寫旅遊介紹文章。同時,亦要留意資料的真確性,分析有關人士的觀點,了解最新資訊。 若想寫得更深入,徐振邦說同學可以閱讀小冊子、書籍及報章,訪問當地村民及觀看他們的私人收藏,發掘當中不為人知的景點和細節。他坦言,寫特色文章,一定要涉及人和情,了解當中的小故事,有時更要親身體驗,例如品嘗當地的盆菜等,要用更多時間,才能發掘更深入的資料。 徐振邦建議小作家要行萬里路,加上平日的知識和觀察,體會當中的歷史文化,然後加入個人感受和特別元素,寫成具有個人風格的旅遊文章。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