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記

屏山嘗傳統盆菜 學寫食物五感法

新春跟親朋好友吃團年飯,很多人會選擇傳統盆菜,豐富食材確帶來多樣化的味道。描寫食材的味道,也是培養小作家寫作技巧的好機會,例如運用五感法之外,配合恰當的修辭手法,能夠具體地表達食物的滋味及人情。 為讓小作家深入了解當中的寫作技巧,培訓計劃的流動教室特意安排高小組及初中組共160位同學,來到元朗「屏山傳統盆菜」餐廳,細聽三代俱經營盆菜的原居民鄧聯興講解盆菜的源起及做法,並由作家兼大學講師唐希文講授如何透過描寫食物帶出道理的寫法,亦透過本土文化傳承的題材,讓中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撰寫食物背後的文化意義及個人情感。 利用感官寫食物 創意無限 描寫食物的方法有很多,五感是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唐希文表示:「第一步要懂得形容食物,最基本是運用『五感法』,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五個感官來形容食物。」她先要小作家嘗試從視覺上形容蘋果,有的小作家想到「紅色皮帶有光澤、紅彤彤的」等形容詞。 在聽覺方面,有小作家會使用一些擬聲詞,例如食材投入鍋時的「噗噗」聲、進食時「咔咔嚓嚓」聲,唐希文欣賞他們的創意,「將這些烹調或進食時的聲音撰寫出來,可以令人想像食物帶給你的獨特體驗。」她續表示,「利用嗅覺方面,若只用『香氣撲鼻』便較為籠統,再具體一點可用『花香』、『果香』來形容不同的香味。」 至於味覺就更加容易,常用的有甜酸苦辣;而以「滾燙燙」、「熱辣辣」等詞來描寫盆菜的觸感則最為貼切。 另外,小作家也嘗試用五感法形容喜歡的食物,有的形容巨峰提子味乳酪,「有種水果甜香,略帶濕漉漉的觸感,味道清甜香滑,吃到最後一口時刮杯底發出『嚓嚓』聲。」唐希文認為:「小作家將進食時的情境也能夠表達出來,五感的形容都非常好。」;另一位小作家形容日本長腳蟹,「橙略帶白色的蟹殼很堅硬,雪白帶有絲絲橙色的蟹肉,嗅起來陣陣的海洋鹹味,蟹肉柔軟。」唐希文也甚為讚賞,她表示:「形容得很完整,由外形到裏面的蟹肉,令人有垂涎欲滴的感覺。」 食物背後喻意深 透視社會人生 小作家掌握用五官形容食物後,下一步便可嘗試運用修辭手法,以物喻人,將食物比喻人物事或情感,反映個人的感情,甚至是對社會的意義。 唐希文透過也斯的《給苦瓜的頌詩》教導小作家:「『柔軟鮮明的事物』比喻老人家外表滄桑,內裏溫柔,看透世情。他們見識經歷多,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而詩中『把苦澀藏在心中』不輕易向別人傾吐自己的經歷,將苦瓜比喻成熟對社會有貢獻且有智慧的老人。」 接著,唐希文跟小作家分享食物詩《白粥》。「白粥跟材料的配搭,主角是照顧者,描寫人情味。另一方面,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表面寫粥,描寫人及中華文化。」最後,她以《香港盆菜》教導小作家透過食物寫出人情、社會,甚至是香港文化或歷史。

漫遊尖沙咀古蹟 從建築物連結生活感受

在繁華的尖沙咀,原來保留了許多珍貴古蹟,例如屹立在海旁的鐘樓、儼如小堡壘的前水警總部、保留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的香港天文台等。小作家遊歷過這些建築物嗎?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作家李寶瑜(寶兒)表示:「只要將生活經歷、感受連結起來,古蹟也可以成為很好的寫作題材。」

突破課堂教學框架 活動多元激活創意

寫作源於生活,日常每個細節都可以是寫作的靈感來源。在過去的學年,《明報》與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安排一系列多元化的寫作活動,邀請不同範疇的作家、專家、學者,教導小作家從生活中發掘素材,訓練創作思維,增強寫作技巧。 鄧宛霞(圖左)和耿天元(圖右)為小作家講解角色行當的分類。 認識本土 涉獵文化 「小作家培訓計劃」自2012/13學年開始舉辦,起初只為初中學生提供寫作培訓,目前計劃涵蓋初小組、高小組及初中組,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寫作活動。新學年的培訓計劃即將展開,現正招募參加者。 2015/16學年培訓活動的其中一個焦點是歷史與文化,不同組別的小作家,分別走訪文化館、博物館、電影資料館、戲曲劇場等,實地認識香港歷史,涉獵中華文化;而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作家,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和互動教授形式,培訓小作家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包括小說、自傳、描寫文、抒情文及說明文,甚至食經及影評等,讓他們能作多方面嘗試。 「流動教室」遊坪洲 賞京崑 「流動教室」是「小作家培訓計劃」別樹一幟的培訓項目,旨在突破傳統教學框架。上學年初中組的「流動教室」共有4個,各自精彩,首先是「春日坪洲文學散步」,由居於坪洲的詩人飲江帶領一眾小作家,遊走這個小島的風景名勝,穿梭橫街窄巷感受地道的風土人情,享用傳統食物,復欣賞文學,思考寫作,且即席揮毫,度過一堂不一樣的學習課。 初中組另一個「流動教室」在京崑劇場進行。京劇崑曲被尊為中華文化瑰寶,京崑劇場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鄧宛霞及導師耿天元,不僅給小作家講解「京崑藝術的文化底蘊」,介紹角色行當的分類,縷述打擊樂如何貫穿整個表演成為世界絕無僅有的一門演出,還即場示範唱腔、做手,令小作家大開眼界。 饒宗頤文化館導賞員向小作家介紹香港百年歷史,讓他們學習更多歷史知識。 訪大夫第 向文壇宗師致敬 初中組「流動教室」尚有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帶領小作家走訪元朗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察往昔士大夫的居所、科舉年代的書室和接待考生的客舍,從認識歷史古蹟到啟發寫作靈感。在香港電影資料館,作家兼電影人黃勁輝與小作家一起觀賞他花了6年時間拍攝、向當代文壇宗師致敬的紀錄片《劉以鬯:1918》,並親自講述拍製影片的歷程、劉以鬯的寫作成就及其生活點滴。 乘電車學寫作 探知歷史建築 高小組的「流動教室」精彩程度也不遑多讓,資深編輯兼作家李洛霞以「電車『慢遊』細味城市百年變遷」為題,講解也斯、小思及阿濃等知名作家描寫電車與城市面貌的筆法,再帶領一眾小作家分乘兩輛古典電車,自西環屈地街車廠,前往港島東區筲箕灣東大街總站,細看沿途風光,並印證導讀文章所述景貌,了解電車沿線市區變化之餘,也掌握箇中寫作技巧。此外,作家兼文化旅遊人陳天權,帶領小作家暢遊由昔日歷經檢疫站、監獄、醫院,而活化成功的饒宗頤文化館,又以「香港歷史建築和保育」題目主講,教導如何從中發掘寫作素材,以及遊記的撰述技巧。 觀動畫麥兜 悟做人道理 初小組亦有一堂「作家精讀坊」,就是在香港電影資料館欣賞港產動畫電影《麥兜故事》。屬於本土創作的《麥兜故事》,從繪本到動畫,既有地道的文化內涵,又標誌着香港精神,電影場景充滿大量香港本地特色街景,當中亦穿插了一些歷史大事。放映完畢,作家、大專兼任講師唐希文帶領小作家認識主角卡通人物「麥兜」的造型構思,從中學習影片縷述的香港歷史和做人道理。 初小組小作家坐在地上與「雄仔叔叔」阮志雄(圖左)互動,表現十分踴躍。 寫作日營 輕鬆多樣 「寫作訓練日營」是培訓計劃另一亮點。本學年分成高小組及初中組兩天進行,在整天輕鬆活動中,高小組既有舞台經驗豐富的張飛帆講解舞台劇劇本編寫技巧,又有資深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分享「穿街過巷 香港探奇」的心得;除此,小作家嘗試即席創作劇本,現場演繹話劇,發揮無限創意。初中組日營則有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宋淑慧,跟小作家探討新聞報道與報告文學的異同;有香港巴士迷教父稱譽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及出版人陳自瑜更主講從巴士看世情,以及作家兼資深編輯李洛霞引導小作家根據多位香港作家對香港本土風貌的描寫片段,即席「串流」創作。 小組討論有助加強團體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圖為初小組小作家的討論情況。 「寫作訓練日營」在輕鬆的活動中學習各種寫作技巧。 培訓班寫作技巧與思考並重 培訓班主要教授寫作技巧,但並非如課堂式的授課,其中初小組最為活潑,小作家坐在地上與講者互動,家長從旁「觀課」,既分享過程中的歡愉,也能掌握一招半式,往後適時引領孩子學習。初小組的培訓班,有自稱「故事人」的「雄仔叔叔」阮志雄講解故事創作的靈感來源,資深創意人劉遠章教導如何啟發創意思維,以及由擅長創作兒童故事和手製繪本的Auntie Van Van主講「寫作由幻想開始」。 高小組培訓班的講題則貼近生活,作家兼編輯方舒眉分享「觀察生活 隨心寫作」的心得,指導用心感受發生在身邊的平凡事,就能把隨想化成文字;周淑屏擅寫吃的溫情小品,她以「為食寫作:寫食物、寫人情」為題,教導怎樣將對食物的感覺,轉化成寫作材料;曾當社工的「寫作人」蔣慧瑜主張「寫作說理不說教」,認為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小故事,只要言之有物,也可引申為大道理,並透過文字發放正能量,激勵讀者;資深教育工作者、現專注兒童及青少年文學創作的馮珍今,則以「故事的構思與寫作」為題,分享箇中竅門。 兒童故事和手製繪本作者Auntie Van Van主講「寫作由幻想開始」。 廣告、電影、文學、寫作 無論是講者類別或講題,初中組的培訓班都很不同。作家兼資深廣告創作人鍾國強講解廣告創意的竅門,以及文字在廣告的運用要點;職業導演及專欄作家趙崇基,指電影與文學同屬創作,甚至互為影響,並講述「電影與寫作」的關係;曾分別以新詩及散文奪得文學獎的劉偉成,以「新詩與散文靈感的捕捉」為題,傳授創作的法門;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劉燕萍博士,則以「從妖猴到聖佛——西遊記中悟空的成長路」為題,剖析作家筆下角色帶來的感悟,以及了解當中的文化意象。 「作家精讀坊」推介傑作 「小作家培訓計劃」鼓勵閱讀,因此各組均設「作家精讀坊」,分別由作家及大專兼任講師唐希文,資深編輯李洛霞,以及資深中文科主任蒲葦主持,他們導讀名家傑作,復分析創作思維、寫作技巧,所推介的作品遍及古今中外,如《城南舊事》、《小王子》、《安妮日記》等。 小作家及家長心聲 陳欣希 九龍禮賢學校 升小五 參加了「小作家培訓計劃」後,我學到很多寫作技巧,例如描寫文和小說,以及人物角色設定技巧。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的「流動教室」,讓我認識到不同歷史建築的結構特色,很有趣。另外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介紹香港由開埠至今的歷史,從圖片中可以看到每個年代的生活情况,令我認識更深。 陳熹樂 國際基督教音樂小學 升中一 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能夠走出班房,到不同地點學習,比在校上課更加有趣。我學到各種寫文章的技巧,像如何利用開首一段吸引人閱讀下去。 陳子朗 拔萃小學 升中一 培訓計劃以互動形式教授寫作技巧,不只邀請專家主持講座,更設有「流動教室」,帶大家走出校園認識不同事物;我認為「文學散步」的形式可以讓學生親身觀察和體驗,實地尋找靈感和素材,能啟發他們的創作思維,比傳統授課更加有趣和豐富。

徐振邦:遊屏山文物徑 學寫旅遊文章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故事,單看文字或圖畫,絕不及親身到當地聆聽口述故事來得深刻和真切。元朗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開放給市民參觀,小作家在古物古蹟辦事處導賞員帶領下,遊走文物徑各個特色景點,聆聽當中的人文逸事。其後,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老師,分享如何利用考察經驗,撰寫具有個人特色的旅遊文章。 小作家跟隨導賞員遊歷元朗屏山文物徑,穿梭於聚星樓、鄧氏宗祠、上璋圍、書室等傳統建築,了解古今村民的生活文化,細味當中的人和事,當中更有不少喻意吉祥或風水佈置的設計,讓小作家眼界大開。 鄧氏族人在屏山開村八百年,留下許多歷史故事和傳統習俗。例如沒有井口的水井,以大小兩石作為形象的土地公公婆婆,富戶人家的灶頭,門上有竹樹圖案的書室,鄧氏宗祠的傳統風俗等,都成為小作家的新奇事物。原高七層的聚星樓在經過兩次颱風吹襲後,只剩下現有的三層。導賞員表示,當年風水師說這是天意,因此沒有重建。另外由於單數在風水學上屬於陽數,有男性和陽宅之意,因此塔層數目和樓梯數目都用上單數數目。 特色文章包含地道人情 小作家經過親身體會,對文物徑有了進一步認識,但要寫旅遊文章,還有很多資料和技巧需要掌握。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老師強調認識行程路線非常重要。他表示,考察前要先掌握基本資料,了解前往方法、步程、方向、地標及特色景物。在遊覽過程中,要留意行程內容,建築物的歷史、演變和發展,掌握這些資料便可撰寫旅遊介紹文章。同時,亦要留意資料的真確性,分析有關人士的觀點,了解最新資訊。 若想寫得更深入,徐振邦說同學可以閱讀小冊子、書籍及報章,訪問當地村民及觀看他們的私人收藏,發掘當中不為人知的景點和細節。他坦言,寫特色文章,一定要涉及人和情,了解當中的小故事,有時更要親身體驗,例如品嘗當地的盆菜等,要用更多時間,才能發掘更深入的資料。 徐振邦建議小作家要行萬里路,加上平日的知識和觀察,體會當中的歷史文化,然後加入個人感受和特別元素,寫成具有個人風格的旅遊文章。

描寫飲食 非輕描淡寫 要深入表達

若然對飲食文化有濃厚興趣,或喜歡以文字創作的同學,值得看看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因可從描寫食物的技巧領略到寫作的技巧,尤其寫食物的外型、顏色、氣味、味道等,都可以啟發創作思路。為了能多點理解寫飲食的技巧,蕭欣浩博士於初中組活動「寫作訓練日營」,以「飲食文化與創作」為切入點,借香港著名作家也斯的著作認識飲食題材、故事與經歷,更從閱讀中拆解撰寫飲食的技巧,從而學習與模仿寫作,發展出自己的筆風。(撰文:曾劍華) 層層深入逐步推進 要食新鮮海產,必想起鯉魚門、流浮山;但對蕭博士來說,卻喜歡到西貢的布袋澳,或屯門三聖邨,「皆因那裏近海,海產多,漁民可直接打撈海鮮後直送到餐廳,然後即煮,因此最能吃到新鮮的海產。也斯亦同樣為了吃到美味的海鮮,飛到法國近海的馬賽,尋找最有名的〈馬賽的魚湯〉。」 從文學角度觀賞,蕭博士表示大師有技巧地寫魚湯,「要表達魚湯濃稠,可以用較好的魚來熬製,或用精華來描述。也斯作品的首句『是什麼巧手煮出了魚的精華』,運用熟悉的字彙放在創作中,並一步步地跳進想表達的意思如何煮製。另一句『從鋼兜裡像神仙的瓊漿』,古時以『瓊漿』比喻為天上美食,例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就是吸引孫悟空偷吃而為品桃故事添上韻味。當要形容魚湯好味,可用『神仙的瓊漿』來比喻能喝到神仙的美食,非常罕有。第三句『只分給我一點點』,形容上菜的份量及進食的狀態,描述仔細。還有最重要的部份可多加留意烹調食材的方法,文中提及『五種不同的魚細熬多時』,就是對烹調食材的方法有多了解,說明用了多種魚來熬煮;簡單地展示出〈馬賽的魚湯〉有多精采。」 感官出發深入細節 當要寫飲食,該如何下筆?就是需要越細節的形容,就能給人感覺像真;蕭博士常以感官來寫飲食,以富質感來述說。「有時候我們只管吃,卻忽略了觀察,甚至沒留意到細節,像〈馬賽的魚湯〉的『骨肉經磨練得不該隨便牛飲』,說明了魚肉和骨因長時間熬煮後分離,在視覺上展現出作者觀察入微。尤其是描寫魚的味道,除了有魚味外,作者認為魚湯烹調的方法拿捏得好,所熬出來的湯滲入到魚肉裏,道出『魚肉還有餘甘』。最後以觸覺說明『一個下午連綿的即興音樂的節拍』,吃魚都可像身處在海邊中,品嚐了一頓佳餚。」 因此,當我們書寫飲食,「除了多觀察外,更需要記憶、五感觸覺來慢慢收窄所描述的範圍,就好像肉餅或蕃茄炒蛋,用了哪些調味料來炮製呢!」 寫作特色微觀分析 蕭博士還分享創意跟寫作有着緊密的關係,可以「微觀」的寫作概念,透過物理化的方式把細節的地方展示出來。「在物理學裏,微觀是指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來進行觀察。當通過顯微鏡來觀看食物,會發現質感很有趣。故要詳細描述食物時,大可打破對食物日常的觀感,例如是怎樣的形態?如何引發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呢?只要做到有探究的想法,形容得越仔細,文章便會好看。」 也斯曾寫了好幾本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分別是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描寫香港97回歸前後的人、情與飲食文化,探討香港在地文化的多元性。散文《人間滋味》寫作者、朋友與學生之間的故事,包括餐桌上遇到的趣聞。另一本新詩《蔬菜的政治》寫世界各地特色的美食,例如有越南菜「釀田螺」、港式飲品「鴛鴦」及澳門的葡國菜等,能在日常生活中會吃到的飲料、食物至烹調方法。可從作者的不同篇章了解其文筆風格,如何展示出自己與飲食的關聯性。 延伸讀本: 《也斯的香港》、《也斯看香港》,內容除涵蓋衣飾、街道及飲食等不同範疇外,可從文中了解多年前的香港面貌,同時揭示了一些事物與現今社會作對照及密切關係。文章簡短易明,適合初中同學閱讀。 小作家心聲 聖芳濟書院 中三 徐霈恒 雖然平日會吃到不同菜式,但只留於享受而已,沒想過用視覺和味覺的感官方法,透過文字描繪出食物感覺,很有趣。經過是次活動,加深我對飲食寫作的認識,令我多欣賞了美食之餘,學到如何表達出垂涎三尺等感覺。課堂中,導師提到自己愛吃美食外, 借文章〈馬賽的魚湯〉指導寫作技巧,例如「精華」、「餘甘」等字詞描述食物的味道;「瓊漿」、「蹇踅」具體地說明出魚湯的精緻,讓美味提升到另一層次。再加上運用表格形式來協助我們如何寫作,使我在飲食寫作上學會了技巧。現在的我已敢於思考和創作,會按着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來實踐,希望能讓文章變得更清晰鮮明。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中一 黃安蕎 每次參與小作家舉辦的活動都帶來驚喜,尤其是每次請來的不同作家都介紹了有趣書籍,以及講解不同的寫作技巧,令我漸漸培養起對創作的興趣。自從參加了寫作班後,多了看書及買書,更留意了人家怎樣描述事情的手法。確實,寫作間接地豐富了我的詞彙,提高了寫作能力,還擴闊了視野和知識,也培養起創作不同類型的文體的興趣。現在的我會不時寫作,慢慢地找到自己寫作的風格。這次活動很有啟發性,導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寫作方法和技巧,特別講飲食寫作,提到五感來描述濃郁與氣味,令我更加有興趣探究運用感官去寫作。 皇仁書院 中一 趙汝謙 參加是次日營活動,讓我多點了解以另一個角度去看食物。就如講者蕭博士分享描寫飲食生動有趣,愛跟大家互動,從過程中學會了以顯微鏡看看食物的質感,並嘗試描述出來,從而啟發以微觀的角度去看事物。當觀察得仔細,就能描述得詳盡。當東西形容得透徹,就能真的感受出來。經指導後,我的寫作技巧提升了,真是獲益良多,期待能再次參加日後的寫作訓練班。

筆下電車 盡顯城市變遷與情懷

港電車有超過100年歷史,既是無數市民的交通工具,也見證了整個世紀的城市轉變。過去,很多作家會以電車為創作素材,連結城市風貌和情感,這些作品至今讀來依然饒有趣味,令人觸動。 「小作家培訓計劃」高小組「流動教室」特以「電車『慢遊』細味城市百年變遷」為題,先由資深編輯兼作家李洛霞講解也斯、小思及阿濃等知名作家描寫電車與城市面貌的作品,再帶領一眾小作家分乘兩輛古典電車,自西環屈地街電車廠,緩緩前往東區筲萁灣大街總站,細看沿途風光,並印證導讀文章所述景况,了解沿線市區變化之餘,也掌握箇中寫作技巧。 未遊電車河 先讀名家傑作 在登上這次的「流動教室」——古典電車前,小作家先在前西區裁判法院的活動室集合,聆聽李洛霞導讀也斯、小思、阿濃、鷗外鷗、符公望、蒲葦等作家描寫「電車與我城」的作品,亦概述電車沿線各區地標的今昔變化。李洛霞表示曾居於灣仔的小思老師,非常熟悉灣仔、銅鑼灣及北角一帶,她多年前的作品〈春秧街〉寫道:「龐然的電車,幾乎逐寸向前挪移,買菜的男男女女,老老幼幼,『感覺』電車駛近,就把身子一側,僅可容寸,電車自他們背後緩緩——緩緩的路過,一切如此相安無事,遂成春秧街的一種風光。」巧妙地刻劃出電車與人的關係,同時準確地描了至今依然存在的獨特小區風貌。 李洛霞指也斯筆下的〈電車的旅程〉,亦十分精彩。也斯藉着一次帶領外國友人乘坐電車的旅程,盡述港島各區不同面貌,包括由北角街市坐電車向西行,至上環的西港城。文章中提及北角和春秧街的變與不變的景象、維多利亞公園與對街屹立的仿古大樓(興建中的香港中央圖書館)給作家的感覺、電車駛進跑馬地時所引發的生死領略…… 電車入詩的作品也有不少,且各有特色。李洛霞說很喜歡阿濃的〈電車上〉,詩中描寫他坐電車至終點再回頭,既喜歡「明月伴我行」,但同樣享受「把月兒留在後面」獨自一人的感覺。此外,李洛霞認為符公望於1949年用廣東方言撰寫的〈黃腫腳〉別有本土風味:「架架電車擒滿人/好似個甴曱摟滿成身蟻/有事去上環/重迫過去輪米」幾十年前的詩作描寫電車擠迫情况,今天看來依然不覺過時。 細緻觀察 寫出個人感情 小作家寫電車相關的文章該如何下筆?李洛霞教導說:「並非只在電車上紀錄看到的風景般簡單,宜有個人對電車的感受,或是利用電車寄託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幻想。」猶如小思和也斯的文章都有寫過電車駛經的中環匯豐銀行,然而二人對這幢建築物的看法卻是截然不同。 李洛霞說:「也斯喜歡中環匯豐銀行開放式的佈局,小思則覺得這種新穎的設計不像樣,從中可看到兩位作家對同一棟建築物有兩種感覺、兩種描寫。」因此,她提醒小作家在觀察事物時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意見,懂得描寫自己真正的感覺。這些感覺除了細心觀察,也源自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和聆聽別人的說法;集思廣益後再加以思考,批判取捨,慢慢便會形成自己的觀點。 聽畢講解,小作家便登乘20年代風格的開篷電車,開始一個穿越港島的迷人旅程…… 小作家心聲 陳致誠 北角官立小學 小六 今次的「流動教室」,我印象最深刻是導讀小思的〈春秧街〉,文中講述很多人在春秧街買菜的情況,讓我明白下筆前應細心留意周遭的環境,然後設法去描寫。 張樂欣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小四 我很高興參加今次的「流動教室」,讓我能夠見識懷舊電車,沿途亦特別留意李洛霞老師提及的中環匯豐銀行。之前我沒有接觸過電車的文章,今次活動讀了也斯的〈電車的旅程〉,令我十分欣喜。

寫作方法力求細節 從茶文化到茶藝學習寫作題材

寫文章前先聆聽、觀察故事中的所有細節,才能豐富寫作內容。為了讓同學更掌握箇中技巧,有茶博士之稱的葉惠民教授以茶作為切入點,透過茶文化希望能找到更多寫好文章的線索。(撰文:曾劍華) https://video3.mingpao.com/202109/BUS20210921_01.mp4 以歷史作為了解事物的開端 當規劃文章內容時,究竟文章架構是怎樣建構出來?要放什麼材料令內容好看?葉惠民放映了一個視頻,細聽茶坊主人貴州大學教授兼江西省婺源茶業學院客座教授廖子芳介紹中華茶文化,完美地示範茶文化的內容該放什麼素材。 由於茶文化在發展的路上,經歷了數千年的文化,演變出儒家茶道、佛家茶道,以及道家茶道。「茶道並非宗派,是生活上的藝術。在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飲茶的發展與時代可謂息息相關,尤其在元朝,飲茶較繁鎖;明朝以後多了飲茶方式。或是唐宋時期,將茶文化傳到日本後,經過了地方文化的融和,演變出『茶道』。另一方面,台灣受着日治時代的影響,認為茶文化是一種演釋的方式,故有了『茶藝』。」 廖教授還分享沖茶六大錦囊,「包括難以控制的天時、地利、人和,因天氣可預測卻不能控制;地理環境能夠影響孕育出來的植物質素;以及做茶的人怎樣製作茶,茗茶的水溫、茶量和沖泡的時間,都可以改變茶的濃度、味道,因此一杯茶的靈魂是受制於多方面的。」 最後她分享茶道有三樣要素值得深思,「要研究歷史、做好現在、創造未來十分重要。由於歷史已成過去,我們可借此來認識和理解整個進程。當認識了,就要創造未來,讓我們下一代有更加好的將來。」 創作思考與要求 經過廖子芳的分享,葉惠民簡單道出寫作內容的方向:你對茶有什麼印象?茶在你的生活中有什麼地位?什麼是茶文化?好讓同學了解寫茶文化的內容怎樣落筆。「講茶文化的歷史,源於中國,根據最早的文獻記載從漢代已經開始飲茶;直到近代,飲茶更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得使飲茶成為民間通俗文化。與此同時,茶與品味亦是中國人的傳統、精神文化,更是古今達官、貴族和文人雅士必備技能,正所謂八大雅士,亦即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實在,茶文化牽涉了許多歷史文化,「從神農氏嚐百草開始,作為藥用的價值,到唐宋時甚為興盛,更有了煮茶或投茶法,更衍生了點茶法,之後到明朝至近代產生了泡茶法。由於歷史因素,茶文化在近代中國內地的承傳出現了斷層。80年代始,率先在香港及台灣復興。尤其在文化藝術方面,香港為茶文化再復興,做了不少貢獻,可多點思考茶樓文化與茶文化的關係。」 所以當以茶文化作為題材,究竟怎樣去描寫或描述呢?他還提出了其他方向,「香港茶道與傳統中國文人式的茶道有什麼不同?這種不同與香港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係嗎?因此,以香港的茶文化作為主軸,在香港茶道發展的經歷中,可以選取若干的感興趣事件,再搜集更多資料以方便寫作。有關資料性的敍述,可以點到即止;或可注重於個人對事件的感受,或說明自己的想法。這想法或思考不一定限於個別事件,可宏觀地從香港文化的發展的視角切入。」 茶博士於80年代起從事茶文化的工作,致力推廣茶藝文化,不時開課講學,提高參與同學對茶藝的興趣。是次活動,他特地指導同學認識茶文化,從農業科學、商業經濟、文化藝術等多方面去深層了解,加深認識茶文化。例如種茶到製茶, 如何在市場上買賣茶, 或關注茶器設計、泡茶禮儀等社會功能,都有助認識茶文化。這好比寫作一樣,如能夠透過多方面的觀察及了解事物的多角度,就能令內容變得豐富。 有關茶文學作品推介 小作家心聲 九龍華仁書院 中三 陳雋曦 是次活動令我深入了解到茶文化,除可以作為寫作題材外,亦滿足了對茶文化的好奇心。最深刻的部分是影片中提到可以以自己喜歡的音樂取代茶道中一貫用中樂的想法,很破革。令我覺得茶文化沒有想像中沉悶,完全感受到茶文化在與時並進。 屯門官立中學 中三 劉嘉濰 我雖對茶有點了解,但參加是次活動後,更令我對茶感興趣。有感在課堂上學習到不同題材,例如寫茶文化有別於以往的文體,迅速提升自己的文筆。最深刻的部分是提到香港茶文化史,想不到80年代已成立茶藝中心,不期然加深了我對香港的茶文化史的理解。

體驗漁村風情 發掘寫作元素

語常會及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為參加者舉辦多元化的創意寫作活動,當中寓教於樂的流動教室每次都深受小作家喜愛。早前,由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副教授、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博士帶領一眾高小組小作家到訪大澳,體驗織漁網、曬咸蛋黃及製作豆腐花,認識當地獨有的文化,從而發掘寫作元素。 認識大澳歷史文化背景 廖博士19歲以前都在大澳生活,因此對大澳的歷史發展及漁民生活十分熟悉。他首先向小作家們簡介了大澳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特色。大澳位於大嶼山西方,是香港著名漁村之一。大澳處於珠江河口,是鹹淡水交匯的水域,水產資源豐富,因而吸引漁民聚居。上世紀50年代,大澳漁業十分興旺,停泊超過500艘漁船。當時,鹽業是大澳主要的經濟生產活動,全盛期大澳市鎮約一半以上的面積是鹽田。今時今日,雖然大澳的漁業及鹽業已式微,然而當地仍保留着別具特色的漁村風情,例如建在河道兩旁密密麻麻的棚屋。 ▲廖迪生博士 織漁網體驗漁村生活 流動教室的行程之一是到訪棚屋居民十三叔家,學習編織漁網。廖博士介紹道:「棚屋又名高腳屋,建在河道上的房屋,方便漁民停泊漁船,並在棚頭位置,也就是漁民的工作平台,進行補給及維修。」十三叔所居住的棚屋為第三代棚屋,共有兩層,第一層是大廳,第二層是睡房。當日,小作家就在十三叔家的大廳學習織漁網。 織漁網是大澳漁民自小就學會的技能,十三叔向小作家們親身示範編織漁網的動作細節,用竹製的梭子帶線在漁網中往來穿梭、拉線系結,不費吹灰之力就織成菱形的網格,小作家們看得入神,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十三叔所做的動作。十三叔又指,一個出海捕魚用的大網,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織成。他慨嘆這種傳統行業日漸式微,這門手藝恐怕難以承傳下去,希望透過舉辦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本土的漁民文化,用文字保留下來,使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不至於失傳。 ▲大澳漁民十三叔(右)耐心教導小作家編織魚網。 值得一提的是,漁網跟大澳的特產之一「生曬咸蛋黃」,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六十年代以前,漁網並非以透明的尼龍線製成,而是採用麻線。為了令漁網更柔軟、更耐用,漁民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把漁網浸泡在蛋白中,再拿去蒸,使魚網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所選用的蛋必須是鴨蛋,因為鴨蛋的腥味,可吸引魚群。漁民取鴨蛋白用作維修漁網,為免浪費食物,於是想出了延長蛋黃食用期的方法,就是把蛋黃和蛋清分開後,灑上海鹽,放在太陽下曬至乾身,之後可用作煮製不同的菜式。時至今天,雖然沒有漁民再採用麻線漁網,原為維修漁網而產生的副產品「生曬咸蛋黃」卻成了大澳特產,這是十分有趣的文化變遷。 此外,廖博士跟小作家們分享了漁民的捕魚技藝。我們經常食用的黃花魚會發出聲響,所以漁夫會伏在魚船底憑聲音判斷魚群的位置,然後下網捕魚。而下網獲魚的方法有幾種,其中刺網法是把漁網垂直張開在水中,然而漁夫需要判斷水流的方向,因為魚群習慣逆流而游,而每天有兩次潮汐漲退,所以要正確下網亦十分考究。對於漁夫捕魚的方法,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並積極發問。 記錄所見所聞 在寫作方面,廖博士鼓勵小作家可把當天所見到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例如:描寫蜑家人十三叔的動作、語言、神態,或是曬咸蛋黃、製豆腐花的有趣經歷。此外,小作家亦可以漁民生活為題,描寫他們的棚屋居住環境、他們的捕魚工作、織網手藝等。他提醒小作家寫作前想清楚文章的主旨目的,不一定要長篇大論,但需要主題明確清晰。 小作家心聲 馬杏宜 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 小六 「今天是第一次到大澳,亦是第一次到棚屋參觀。棚屋有兩層,挺大間的,而且內裏設施很現代化,跟我家差不多。棚屋的主人十三叔所說的語言蜑家話,十分有趣。」 盧德賢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小五 「今天的活動令我認識到大澳的風土人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漁民以前會用麻繩織漁網。為令魚網更耐用,想出用鴨蛋蛋白浸泡漁網,再拿去蒸,而蛋黃亦不會浪費,因被整成生曬咸蛋,由此見識到漁民的智慧。」 問:寫作遊記時,應否將每項細節都寫進文章? 答:遊歷一個地方,有很多親身經歷固然能為寫作提供很多素材,但過於着重交代每一項經歷會分散文章焦點,而且寫得愈多細節則愈花時間,最好挑選有印象或有感受的經歷重點描寫。開始寫作前,可以先回想旅途期間有什麼事讓你印象深刻。 問:如何寫好遊記? 答:寫遊記,可着重在景觀的敘寫和鋪陳上,利用五感的描寫令畫面更添立體;亦可偏重在個人的感受,加入自己的觀點與角度,思索當地的風土人情。加入地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可讓文章更添深度,但要確保資料的真實和可靠。 撰文:李翠琼 攝影:Ken

從平安包細說歷史 感受長洲習俗變遷

長洲太平清醮是香港別具道地特色的文化傳統,不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被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評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早前,香港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主持小作家流動教室,帶領一眾初中組小作家來到扎根長洲40年的傳統中式餅店「郭錦記餅店」體驗製作平安包,以及簡介長洲的歷史文化。 製作平安包 當日,由「郭錦記餅店」第二代老闆郭宇鈿,講解平安包的製作。他說:「每年長洲太平清醮期間,餅店大概會售出6萬個平安包。平安包之所以大受歡迎,並非因為其味道好,而是『平安』二字。」為了確保質量和產量,現時不少舊式餅店亦以機器代勞部分製包的工序,郭錦記亦不例外,搓麵團及分麵團的工序以機器代勞,而包餡的工序依然由人手進行。 小作家們參觀餅店工場的同時,也親身體驗了包餡,以及最後在蒸熟的平安包上蓋印的步驟。夏日炎炎,餅店工場雖然悶熱,但無減一眾小作家的興致。各人一邊學習包餡的技巧,一邊聽郭老闆分享餅店的歷史及逸事,再將各自的平安包放進蒸爐。待平安包蒸好後,小作家們輪流用蓋章,配以紅色食用色素,為自己的包蓋上「平安」二字。 在蒸熟的包子印上平安包的靈魂——「平安」二字。 簡介長洲歷史 除了製作平安包的環節,鄭寶鴻先生也向學生展示了關於長洲的舊報紙及舊照片,以簡介長洲歷史。他說:「從一份1884年的報紙資料可知,當時仍然是清政府統治時期,為了驅趕疫症,已有進行太平清醮這項祭祀活動。當中最大的包山高度差不多是4、5層樓,採用6千個包製成,重達6噸。長洲居民相信包子能保一家平安,到清醮後期紛紛把包子搶走,漸漸形成了搶包山比賽。」鄭生續稱,不幸的是1948年及1978年都發生過包山倒塌的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因此長洲太平清醮自1978年起遭停辦,至2005年才獲准復辦。 太平清醮的高潮可以算是飄色巡遊,一個個扮相別緻的小孩站在色櫃上,穿梭於大街小巷中。飄色巡遊期間,居民會把各種神像抬出,一起巡遊,到了活動的尾聲,各遊行隊伍會把神像以最快速度送回神棚中,也是飄色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稱為「走菩薩」。相傳最早到達者福氣最多,因此各人爭先恐後地搶着跑回神廟。然而,過去為此屢起衝突,現已經改為由不同隊伍順序跑回神棚中。 此外,鄭生亦分享了長洲警局被海盜入侵、三名印籍警員被殺的故事,香港淪陷時期東江中隊保護長洲居民的事蹟,以及長洲醫院、留產所、金鋪等建築的歷史,小作家們都聽得津津樂道。 歷史研究專家鄭寶鴻。 資料蒐集心得分享 鄭寶鴻先生著書近30本,包括《香港城區發展百年》、《港島街道百年》、《百年香港慶典盛事》等。他分享道:「我喜歡攝影,到處拍攝香港的舊建築、物件等。另外,亦喜愛收藏舊報紙、照片和郵票,並寫下筆記。到要出書的時候,我把筆記整理好,已經有很多有用的資料。因此,鼓勵各位小作家於平日收集有興趣的資料,對日後寫作、出書都有幫助。好像今天來到長洲看到、聽到、體驗到不少關於長洲的事物,回家可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化成文字記錄下來。」 小作家心聲 李正皓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中一 「很開心可以親手製作平安包,同時學習到長洲的歷史文化。」 董雯悅 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 中二 「體會到在餅店工作的辛苦,廚房沒有冷氣,又熱又焗。另外,透過鄭生的分享,更清楚長洲太平清醮的歷史,飄色中走菩薩的環節,感受到人們的誠心,祈求平安。」

觀察茶餐廳文化 融入寫作題材

在香港,茶餐廳隨處可見,蛋撻、菠蘿油及餐蛋麵,是許多人每日必點的美食。從早期的冰室、大牌檔,到今天的茶餐廳,都與香港中西合璧、多元多樣及追求效率的特色相似。今次流動教室採訪了茶餐廳資深顧客Elly及餐廚大廚小凌,介紹茶餐廳美食、專用詞語,以及……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