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上東京》
講者:路邊攤
推薦作品:高木直子《一個人上東京》
上載日期:2017年07月30日
簡介:作者高木直子懷抱著「我想去東京當插畫家」的夢想,在一九九八年,她決心離開家鄉,帶著那一點點的存款一個人懷著不安的心情到陌生的東京尋找機會。到東京後,除了找工作困難,思鄉病及經濟問題都令她經常懷疑自己上東京是否一個正確的決定。
為了可以堅持下去,作者一直在打散工,例如在壽司工場做壽司。她在打工的同時,亦積極尋找插畫相關的工作。在書中的最後部份,她終於獲得一個在銀行廚窗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展開了插畫工作的第一步。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她一個人上東京生活的各種點滴,帶出追尋夢想雖然辛苦,但當中的的過程以及所學到的事物都是人生中難能可貴的經驗。
《名偵探的守則》
講者:唐希文
推薦作品:東野圭吾《名偵探的守則》
上載日期:2016年05月06日
簡介:日本推理大師東野圭吾的作品涉及懸疑、科幻、社會、醫學等多個領域,擅長以縝密細緻的佈局吸引讀者,其中「伽利略系列」更被拍成電影及電視劇。他的短篇推理小說集《名偵探的守則》由十二宗獨立的兇案組成,以密室殺人、死亡密碼、暴風雪山莊、消失的兇器、不在場證明等為人熟悉的詭計為題。
此書跟東野一貫沉重、嚴肅的風格有別,內容揉合了惡搞與諷刺成分,娛樂元素十分豐富。身為主角的偵探天下一自稱頭腦聰明、博學多才,但查案時常常擺烏龍,加上經常跟他針鋒相對、個性糊塗的警部大河原,兩人每次碰頭都會胡亂推理,又對兇案多翻抱怨,令破案之路變得莫名其妙,卻又妙趣橫生。
東野其中一個嘲諷的主題,是經常在偵探小說出現的「密室宣言」。當天下一要解說密室真相時,案中相關的人幾乎走得一個都不剩,無人關心謎底。另一個「孤立宅邸的理由」,則反問兇手為何要大花時間金錢,營造「暴風雪山莊」這類與世隔絕、容易讓人抓包的殺人舞台,倒不如直接僱用殺手更方便快捷。
作者利用這些常見的殺人案元素,揶揄那些死守本格推理、一成不變的傳統偵探小說作家,以及盲目擁戴這種寫作方法、不願接受新事物的頑固讀者。當然,這些經典的橋段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東野便以它們為基礎,採用全新的視角進行演繹,並加以批判。這種破格的寫作手法值得同學們多加學習,將可令故事充滿了不可預知的「意外性」,有助展開創作的新局面。
《六個字母的解法》
講者:梁科慶
推薦作品:劉禾《六個字母的解法》
上載日期:2017年07月12日
簡介:這六個字母是NESBIT。俄裔美國作家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的自傳裏,有一個有趣的人物,此人是他的劍橋同窗好友,名字據說在英國家傳戶曉,不過,納博科夫故弄玄虚,把此人的名字以6個字母NESBIT(奈斯畢特)代替。
文學教授劉化身成為福爾摩斯,偵破這宗文壇懸案,拆解NESBIT到底是誰。劉禾採用偵探小說的筆法,淡化學術論文的沉悶,強化現場感,強調推理線索,讀起來極有趣味。追尋過程,撲朔迷離,足跡遍及英國、法國、瑞士等多處歷史現場,其中牽涉大批1919年在劍橋同一時空出現的名人,包括李約瑟、奧威爾、艾略特、畢卡索、徐志摩、蕭乾等。 總之,這書既是學術研究,又是偵探小說,理性與感性並重,過程就像偵探破案一般的曲折離奇,最終發現NESBIT原來是鼎鼎大名的……
《綠衣人》、《番薯勳章》
講者:李洛霞
推薦作品:李潼《綠衣人》、《番薯勳章》
上載日期:2016年07月22日
簡介:打開台灣作家李潼的小說集《綠衣人》,書裏第一篇小說〈帶爺爺回家〉幾個字就十分吸引,從來都是「爺爺帶我回家」,怎麼這裏卻倒轉了,到底說些什麼?於是坐下來,安安靜靜的讀小說。看完了,心裏卻平靜不下來。
這兩年常聽人說「生於亂世,有種責任」,其實真正「生於亂世」的是我們的祖父母輩,像小說裏的爺爺,因為戰亂,離鄉別井幾十年,終於有機會回家了,可是回鄉前夕,爺爺卻翻箱倒籠的找東西。然後,他就帶着一大串鑰匙和我(十四歲的小夏)一起登上飛機。爺爺身上掛着大大小小的鑰匙,走到哪裏都鐺鎯鐺鎯的響,保證不會走失,但是,能保證他回到老家,開得了那些門窗和箱子,還有與我祖母一起扣上的定情鎖嗎?
李潼的另一本書《番薯勳章》,內容輕鬆多了,書裏廿多篇小說,裏面的主角都是阿龍,有論者認為這本書改為《阿龍求學記》都可以,因為小說的重點都是阿龍小學時代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書裏的阿龍頑皮搗蛋,會犯錯,甚至試過偷改成績表、離家出走。其中一個短篇〈番薯勳章〉,就是阿龍和同學一起去偷番薯,正要燒烤時,被當場捉住了。農夫拿着鋤頭,狠狠的盯着他們……。
不過,阿龍雖然調皮,心地不壞,而且平心靜氣想一想,他的許多「錯」,其實都是我們小學時代「不容錯過」的小把戲,只是表現方式不同了。日後回想,都是有趣的事,又都成為美好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