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好時光

《家守綺譚》

講者:梁偉洛 推薦作品:梨木香步《家守綺譚》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29日 簡介:我喜歡神神怪怪的故事,日本作家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就能滿足我。這本小說可以說是《聊齋誌異》的日本版,故事在江戶時代的一幢日式庭院裡發生,有亡魂、人魚、河童、雷神、狸貓精等等不可思議的東西出現,不過呢,小說一點都不恐怖,反而是很溫馨、很輕鬆,有些地方會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其中一篇,講述某天一陣雷聲過後,主角在庭院裡發現一個白木蘭花的花蕾,那是並不是白木蘭開花的季節,所以他覺得很奇怪。過了不久,一個抓蛇人上門,想用高價向主角買下那朵花,說是那朵花懷了白龍之子,主角不肯賣,但又怕抓蛇人會來把花偷走,於是便和家裡的狗輪流看守。過了幾天,一個清晨,忽然庭院裡竟然傳出雷聲,主角馬上去察看,看見那朵白木蘭花開了,一條小白龍從花裡鑽出來,飛上了天空。 這個故事令我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單是消費、不單是買和賣。書中還有許多故事,值得細味。

《絢光細瀧》

講者:梁偉洛 推薦作品:麥樹堅《絢光細瀧》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30日 簡介:這本書的書名怎樣讀?給你五秒時間。一、二、三、四、五,時間到了,這本書叫「勸光細龍」,第一個字的發音是「勸」,第四個字的發音是「龍」。這本散文集的作者是麥樹堅,他是我的大學同學,現在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的助理教授。為什麼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散文集,好的散文要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情感真摰,這本書裡面就有許多真摰感人的文章,全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例如第一篇〈琉璃珠〉,寫的是作者和太太(當時還是女朋友)的故事,很浪漫的。另一篇〈媽媽和我的小車〉寫的是親情,文中提到難得一次跟媽媽同桌吃飯,卻找不到話題,結果兩人都在看電視,十分真實,一點都不煽情。 好散文的第二個條件是文字功夫要好,麥樹堅曾得過很多文學獎,文字功力是公認的,從書名已經可見他是對文字很敏感、很有要求的作者。讀這本書,學習作者的文筆,對作文會很有幫助。

《故事效應》

講者:梁偉洛 推薦作品:楊照《故事效應》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31日 簡介:你有沒有見過一隻不喜歡跑步的馬?如果有一條魚,剛好不想活在水裡呢?如果有一個人,偏偏不會死呢?這些想法都很有趣,一個人不會死,相信大家馬上會聯想到喪屍、不死人等動漫、電影的情節。原來故事之所以這麼有趣和吸引人,是因為故事總是挑戰定義,什麼是魚?我們會有一堆定義,例如活在水裡的,但不想活在水裡的魚,會帶來怎樣的故事呢?故事是什麼?就是人類經驗世界的例外,古怪、奇特、罕見、違反常理,都是故事的特質。 我們為什麼喜歡迪士尼的童話故事?還有超級英雄?為什麼喜歡韓劇裡面的窮女孩跟富家公子走在一起?因為這些都是例外,是日常經驗裡找不到的。楊照的這本書叫《故事效應》,書中有許多例子,告訴我們故事的特別之處,原來好的故事能夠令到迪士尼公園大受歡迎、令雜誌銷量上升、令一間公間起死回生。到底要怎樣運用故事的力量呢?我為大家推薦這本書:楊照的《故事效應》。

《最早的記憶》

講者:劉偉成 推薦作品:柳田邦男 伊勢英子《最早的記憶》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25日 簡介:與其說這是書介,不如說我是在介紹一位繪本作家,和一種讀法。在寫作上有所謂「隱括」的手法,就是在作品中運用典故,但讀者不知道典故不打緊,無礙閱讀,但知道了卻可以領悟更多含藴。要打開深層次的理解,我們或需一條鑰匙,接着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本鑰匙書,叫《最早的記憶》,由兩位作者合著。 書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關於某種感悟,兩位作者各自表述相關的「最早的記憶」,例如「悲傷」,伊勢英子憶述最早的記憶是看着爸爸的背影日漸沈默和孤單——爸爸患病後,不斷獨自作畫以排遣寂寞;臨終前,爸爸向作者要求一件紅色毛衣,最後爸爸就穿着這件毛衣躺在棺槨中。伊勢英子寫道,爸爸去世三年,始能從他的背影中解脫出來。看完這篇文章,你大概明白為何伊勢英子筆下的父輩形象,如在《書的手藝人》和《大提琴與樹》等繪本中,都顯得孤獨而專注,總是很平和地在灌溉年幼的心靈,這對現在的「怪獸家長」無疑是相當真切的勸喻。當然你沒有看過《最早的記憶》不影響你欣賞她的繪本,看過了便會有更深的感通。 而在「存在的理由」中,作者談及她第一次感到自身的實存,就是在快要交稿前,往往會對自己的作品諸多挑剔,於是試過將之統統破壞,大幅修改或重畫,作者說:「明知畫作中有別人的影子,卻佯裝不知,最後崩解的會是自己」,又說「我相信,全白的我,將會有新的邂逅及無限的可能。」知道這樣的信息後再去翻《畫之旅》這繪本,便會有更大的領悟:封面畫的不就是梵谷的向日葵房間嗎?作者推門進來時顯得垂頭喪氣,因為他知道自己正活在前人的影子下,無法擺脫。但在文章最後伊勢英子寫道:「好大一片白色,它期待眼睛和手留下新的記憶。」原來這繪本就是作者建立自我形象的心路歷程。存在主義的大前提是人是給投擲到現在的光景中,彷彿只能無奈地接受和努力適應,但在《畫之旅》中,最後一頁是主角自己勇敢走入畫紙中,成為一道風景。 現在就讓我以伊勢英子的繪本《最初的質問》來呼應《最早的記憶》的內容吧。繪本全部都是設問,起初問的是:「今天,你抬頭仰望過天空了嗎?天空是遠還是近?」「對你來說,美好的一天是怎樣的一天呢?『謝謝』這句話,你今天說過了嗎?」最後她問:「靜心閉上眼,你可以看見甚麼?」;「提問與回答,對現在的你來說,需要的是哪項?」;「在你心中,是否存着一心一意想要去做的事?」;「對你而言,或者是對你所不認識的人們,以及不認識你的人們而言,所謂的『幸福』是甚麼?」 如果你明白作這些撫心自問的原委和心情,你的人生將會出現豁然開朗的景色。

《野草》

講者:劉偉成 推薦作品:魯迅《野草》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18日 簡介:《野草》所載的23首散文詩,是魯迅於1924年9月到1926年4月期間寫成的,歷來都因其象徵性強而顯得晦澀難明,於是評論者每每籠統地說魯迅在歌頌革命烈士,表現他們像野草般生命力頑強。 中學時初讀《野草》,只是走馬看花,沒有甚麼深刻印象,這兩年重讀,常令我思及在近年香港紛亂的社會氛圍下應當如何自處,這可能也可以為有同樣迷茫的學生提示一點思考方向。 我就用《野草》的一些例子來說明吧。《野草》卷首的題辭寫於1927年,當時是軍閥割據的時代,整個中國,較之現在的香港更撕裂,人心更惶惑。魯迅寫這篇題辭時剛好是給軍閥祺瑞通緝,於是南下到廣州暫避,他憶述執筆時,樓下還是滿佈警察放哨,緊張氣氛猶可想見。這篇題辭可說是解讀整本《野草》的重要鑰匙。例如當中有一句:「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明明說不生喬木,但第一篇〈秋夜〉中卻重點寫那兩棵直插天宇的棗樹。這代表本來沒啥養份的土地上,還是有高遠理想的志士供人景仰,加上不少孩子為了採棗子用長桿子來打,令樹受傷。最後還以撲火的小青蟲來映襯棗樹直衝天際的星星和月亮。在混亂的時勢中,作者似乎在尋找像棗樹那樣既能包容小節又有衝天志向的仰望對象。這也是我近年心中常泛起的渴望,但最後每每是「不生喬木」之歎。 當然不乏人批評魯迅自己不去當喬木,只站着打邊鼓,這個取態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但魯迅要表達的是強烈的反思意向。在〈風箏〉中,作者因小時候不允許弟弟放風箏而歉疚,以往由於給選作課文,所以只會單篇看,會認為作者不過是在憶述兒時往事,但將之放回《野草》的語境看,便會讀出作者更深層的吶喊。在題辭中,作者寫道:「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我們由此可知魯迅是在反省自己是否有份造就這樣的裝飾地面?尤其作者在《狂人日記》的結尾作了救救孩子的吶喊,我們更可以體悟到作者是在反思自己有沒有以「精神虐殺」的方式令那年代的土壤變成扼殺喬木生長? 《野草》最末一篇是〈一覺〉,其中提到看到一位少年人拿着一本《淺草》雜誌,「淺草」跟「野草」當然是首尾呼應。後來,馮至憶述,他就是那少年人。作者說那雜誌是一份豐饒的禮物,魯迅其實是在思考我們為下一代準備甚麼禮物,不無愛爾蘭詩人葉慈為愛女祈求「豐饒羊角」的情深。 在現在紛擾的時勢,我們未必一定要來當喬木,但至少我們有否檢討自己是否有份污染土壤,令它難以孕育豐饒?

《明報偵查報道實錄:明查暗訪》

講者:劉進圖 推薦作品:明報偵查組《明報偵查報道實錄:明查暗訪》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22日 簡介:對新聞背後來龍去脈好奇的讀者,相信《明報偵查報道實錄:明查暗訪》會是一本令你愛不釋手的好書。一般讀者可能並不知道,裏面的獨家故事並非出自日常新聞生產流程,而是由另一組專門生產深度新聞的團隊不辭勞苦、鍥而不捨探尋得來的,那條生產線故名為偵查報道。 一般來說,日報新聞以日為單位,平均每名記者每天交一份稿件。但偵查報道以周為單位,4個記者往往奮鬥5天只交一個報道,人力投放上最少是一般新聞的20倍!偵查組除了靠記者主動打探,原來也非常依靠知情市民致電報料,提供寶貴線索。書中分成三個單元:《政治醜聞》、《突破封鎖》和《揭發真相》,各有三個故事。顧名思義,首個單元是香港政壇高官(唐英年、梁振英、湯顯明)不為人知的秘密;第二單元是關於內地駭人聽聞的不公之事,卻被中國政府封鎖報道;第三單元則集中香港政府部門的貪污勾當、官僚失職。 書中最有趣的部分,要算每個故事完結前的一篇記者心聲獨白——「偵查背後」。文中,記者帶你進入他/ 她的思考角度,如同化身福爾摩斯,切身處地思考解難方法。例如唐英年僭建風波中,你是記者,會如何證實地下室確實存在?心思細密、創意爆棚的他們竟然想出Plan A,B,C,D,有「借酒入屋法」、「紅外線檢測法」、「拋浪頭法」、甚至「租雙層巴士拍照法」!可見要當成功的記者,除了要學識淵博之外,也要懂得適時靈活變通,耍點小聰明呢!

《一人一故事 — 新聞人的心聲細語》

講者:劉進圖 推薦作品:《一人一故事 — 新聞人的心聲細語》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16日 簡介:這是一本向香港新聞行業致敬的書 —— 任何有志從事新聞工作的年輕人都不能錯過的「新聞心法」。 本書由百多位新聞工作者,包括駐外特派員、紀錄片編導、攝影主任、節目總監、電視台員工、新聞主播、內地新聞組記者、自由撰稿人、傳理系教授、電台評論員、報社編輯等,一人一故事合編而成。當中有些名字較為人熟悉,例如趙海珠、劉進圖、方健儀、禇簡寧、程翔等,但更多的是行業裏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他們每天見證世間的悲歡離合,卻要暫時收起感情,秉持客觀專業的態度,報道別人的夢與不幸。 大眾一般甚少關心記者個人的人生故事和感受,連不少記者也坦言,面對日日趕死線、排山倒海的工作量,「想停下來抽時間反思,是一種奢侈」。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僅使行外讀者有機會一窺新聞工作者堅持理想的辛酸血淚,更重要的是把從業員的感性體驗和採訪經驗記錄在紙張上,傳承下去。想了解人生百態、紅塵萬千?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放風》

講者:王良和 推薦作品:黃仁逵《放風》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10日 簡介:黃仁逵是畫家、電影美術指導,也是非常出色的作家。他總是以畫家、電影工作者對色彩和鏡頭運作的敏感寫作,因此塑造人物形象時,就像拍電影,同時顧及場景和現場氣氛,在「佈局」上尤花心思。他盡力讓人物「演戲」,少說明,多呈現,自己則隱身於「鏡頭」之後,巧妙調度鏡頭,如〈水記〉以雙關手法諷刺忘恩負義的人是索命的「畜牲」,首尾兩個「盈千上萬的牛靜靜地端詳著阿水」的夢魘式鏡頭,和謀著阿水身家的兒媳的「笑臉」,隨著敘述交互疊現,造成亦虛亦實,疑幻疑真的蒙太奇效果。 黃仁逵十分喜愛差利卓別靈的電影,他相信「喜悅是創作的動力」,因而傾向用略帶詼諧、誇張的筆法刻畫人物的外貌特徵、個性、動態、行徑,或營造漫畫化、諷刺的喜劇效果,令人讀後會心微笑;而感受、思考深化後,讀者則會觸到一顆溫熱之心──作者對現實人生中那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的理體與體會,對生命的感恩與檢視。例如〈城市傳奇〉中的「余老柄」,當銀行護衛員被經理說他拿槍的把式似土匪多過似護衛員,他就在家中拿著掃帚在全身鏡前晃來晃去,很努力學習怎樣拿槍,做好自己的工作。這篇文章的結尾,令人發笑,也令人深思。有評論家用「差利式的筆法」形容黃仁逵這種藝術特色。

《吐露港日月》、《披髮跣足》

講者:王良和 推薦作品:黃國彬 《吐露港日月》、《披髮跣足》 上載日期:2016年08月03日 簡介:黃國彬兼擅新詩、散文、文學評論、翻譯,著作極豐。他年輕時便認真思考怎樣成就「不朽」、「偉大」,而他選擇了寫作,作為人生的目標,終身的追求,寫作成了他的「宗教信仰」,因此,他是一個「意志型」的作家。由於一開始就對寫作抱有大志,他常以「攀山」、攀到「峰頂」,作為向文學最高境界進發的隱喻。所以〈攀山者〉一詩說,「攀上了萬山之巔,/浴著光海四顧腳下俯伏的雲濤。/這時候,山下的一切/再也不能傷你分毫」,在詩人的想像世界中,只要到了「超凡入聖」的「最高」境界,臻於「偉大」,人生就可以「不朽」。 黃國彬喜歡杜甫、屈原、李白的詩,他認為詩人除了要像杜甫,有博大的同情心,胸懷家國、民族外,還要像屈原、李白,具有驚人的想像力,可以上天入地。在〈我躺下的時候〉中,他想像自己離開人世的一刻,在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宏大樂聲中,飛升天宇,「像一枝發光的飛鏢,/射入最高天。」這是他頗為獨特的想像,深受意大利詩人但丁《神曲‧天堂篇》的影響。 黃國彬有一些詩向陶淵明學習,以生活瑣事、樸素而直白的語言入詩,例如收在《吐露港日月》中的〈懶爸爸的獨白〉、〈責子〉、〈見港督〉等,這類詩有淡淡的生活氣息、人情味、幽默感,是另一種藝術取向,也很值得欣賞。

《紫荊賦》、《與永恆拔河》

講者:王良和 推薦作品:余光中 《紫荊賦》、《與永恆拔河》 上載日期:2016年07月29日 簡介:余光中是當代中國傑出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他1949年從大陸逃難到香港,1950年赴台灣。此一離散經驗,使他經常在詩文中,表達對故鄉的懷念、對母土的眷戀,名作〈鄉愁〉、〈鄉愁四韻〉,膾炙人口。 余光中的詩,大量運用比喻,這是因為詩人擅於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似點,在藝術手法上又喜歡作隱喻的更新,強調想像力,追求新穎的意象。例如詩人要離開住了十年的香港,返回台灣,他想,香港與高雄,隔著大海,連著一條水平線,就像斷開的蓮藕,卻有絲相連;於是,在〈別香港〉這首詩中,他用「藕斷絲連」的比喻來抒發惜別香港之情:「如果離別是一把快刀/青鋒一閃而過/就將我剖了吧,剖/剖成兩段呼痛的斷藕/一段,叫從此/一段,叫從前/斷不了的一條絲在中間/就牽成渺渺的水平線」。 此外,余光中作詩,非常重視音樂性。當意識到筆下的事物會發聲,他就盡量選用能模擬該物聲音的字詞,製造聲音效果。例如〈海魘〉首句「當世界太猛浪空空曠曠太動盪」,「當」、「猛」、「浪」、「空」、「曠」、「動」、「盪」等後鼻音的字,洶湧拍擊,讀者的耳朵像岩石,撞擊出巨浪澎湃的聲響,感到世界的驚濤如擂戰鼓。節奏上的用心,使余光中的詩,朗讀時特別好聽。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