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班

「六何法」構思故事 按大綱演進情節

對於小作家來說,要撰寫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最困難的是構思題材和內容,以及表達手法。「小作家培訓計劃」邀請了資深教育工作者、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馮珍今主持高小組培訓班,以「故事的構思與寫作」為題,分享箇中竅門。 馮珍今著有繪本童話《奇幻泡泡與石頭貓》、散文集《見雪在巴黎》、《我的學生二三事》及《不一樣的學生》等。她教導小作家在下筆前要構思故事的大綱,按着大綱發展,寫出來的故事才會好看。在構思內容時,馮珍今提議運用「六何法」,即何人(人物)、何時(時間)、何地(地點)、何事(做什麼)、為何(為什麼)及如何(結局)。 塑造具立體感角色 她表示先構思整個故事的骨幹至為重要,「開首要介紹出場的人物和背景,藉着圍繞主角發生的事件,讓故事開始發展;然後在特定環節帶出問題,掀起一個戲劇化的轉變。要循序漸進構思故事的內容,讓這些問題得以解決,最後將情節收結,帶出結局。」 除了故事演進,作者更要花心思塑造角色。馮珍今說:「開始創作時,要設定人物的姓名、外表、個性、擅長、喜好及主角追求的目標等,這樣刻劃出來的人物才會具有立體感。有趣的角色,會故事更加精彩,諸如擁有超能力的男孩、蓋了一間樹屋的女孩、無法忍受對方的雙胞胎等。」 構思角色後,就要設定場景,她說:「不妨憑着視覺、聽覺及嗅覺幾方面的感官創造特別的場景,平日要訓練自己仔細觀察周遭的環境,記下吸引你的風景、聲音,有需要時便用於寫作。」 多角度述說 馮珍今認為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敘述情節,故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第一人稱的叙事角度令故事比較私人,好像故事中人告訴讀者他所經歷的事,但這種方式會令故事受到限制,因叙述者只能透露他知道的事情;第二人稱(你)能夠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令讀者對故事感同身受,猶如置身故事中。第三人稱(他/她/它)則可以進入不同角色的內心,讓讀者多角度來看故事,這是很多作者最常用的叙事角度,用『他』容易描寫得更加細緻。」 小作家心聲 辛啟雋 陳瑞祺喇沙小學 六年級 我喜歡看故事,如科幻小說、偵探小說等,現在也嘗試寫科幻小說。在今次培訓班學到寫故事除了對人物描述外,對周圍環境和氣氛都要有足夠的描寫,例如機械人統治世界的題材,就要詳細描寫恐怖的氣氛,以及機械人統治世界的過程所發生的事情、原由及背景。 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嚴弘傑 六年級 平日我愛讀民間和歷史人物的故事,以前我未試過運用場景來寫作,經過今次學習後,我學懂要因應故事、人物來描寫場景,例如鬼的題材,就要寫一些陰暗的場面。

跟「講古佬」學寫故事 跟「小紅帽」改寫童話

將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驗,透過文字引起讀者共鳴,當中有什麼竅門呢?今次「作家精讀坊」邀請被稱「講古佬」的雄仔叔叔和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利倚恩,教導小作家們透過「創作三寶」和改寫童話的練習,加強創意寫作的技巧。 小作家創作時,會否為尋找靈感而煩惱?善於「講古」及創作的雄仔叔叔告訴大家,靈感並非憑空而至,透過觀察生活可以帶來許多創作材料。他更分享了自己的「創作三寶」—— 生活、情感及想像,藉此創作出更多動人的故事。 生活遇上觸動事物 雄仔叔叔創作豐富,曾經有人問誰是他的師傅?他說:「每當有人問我這條問題時,我的腦海便憶起童年居於深水埗舊區,遇到一位失明伯伯,他撐著拐杖,逐家逐戶拍門賣唱,用南音唱出自己日常生活的事。當時我為他的表演入迷,經常跟著他賣唱,有街坊甚至以為我是他的徒弟呢。這些生活上遇到的事物,無論是否相識的人,或者身邊的花草樹木,只要有觸動自己的地方,便可以成為創作的一部份。」 借事件抒發感情 創作能夠觸動人心的故事,情感的表達非常重要,透過記述不同的事物,更加容易表達可愛、親切、溫馨等感情。「我還記得小時候搬到屋?,隨家人探望一位患病的伯伯,他很想吃雪梨,但親友不想他吃『生冷』東西而拒絕,當時我很同情他,便偷偷給了他一片雪梨。即使隔了幾十年,我仍然清晰記得這段兒時回憶,因為當中有溫馨的感情。」 小作家又有那些兒時經歷,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情?「有些細路仔/女會很喜歡兒時冚過的一張被,當它被風吹走時,你們會不捨得嗎?這些已經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了。」 運用想像 打破固有限制 小作家創作時感到困難,往往是受固定的詞語或概念限制,雄仔叔叔分享了他一次到幼兒園教創作的經歷,講解了如何運用想像力,令創作更加天馬行空,「我們講到『死亡』時,幼兒對此沒有概念,有人說像睡覺、睡得像石頭一樣,這都是有趣的想法,用一個新角度來形容『死亡』。」 運用想像也可以令描寫的對象更加豐富,「例如寫一條漂亮的頸巾,除了用『漂亮』來形容外,我們可以想像更多細節,包括它有七彩的顏色,或繡有各種動物圖案,能夠為讀者帶來更多聯想。」 小作家心聲 袁靖然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小六 “雄仔叔叔教我們從生活中找創作靈感,其實有許多事物都值得寫,只是我們平日沒有留意到,例如昔日遊樂場的滑梯很長,如今這些設施卻愈來愈少見。” 黃愷恩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小學部) 小四 “雄仔叔叔分享了兒時遇見盲人賣唱者的經歷,令我印象最深刻,我會嘗試在校園生活中發掘創作靈感,例如與同學一起參與的運動會。” 《快樂王子》、《白雪公主》、《三隻小豬》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小作家可以運用想像,為這些經典注入新靈感,改編出新的情節或結局。作家利倚恩教小作家用好玩的方法,享受改編故事的樂趣。 嘗試創作新版本 帶來不一樣的結局 在工作坊上,利倚恩分享了科幻版《快樂王子》,快樂王子得到穿越時空的小燕子幫助,利用攝影機、投影機等新科技,拍攝向父皇請求幫助窮苦百姓的短片,最終國民得到救濟,而快樂王子亦避免賣盡寶石、金屬身體被熔化的悲傷結局。 利倚恩鼓勵小作家運用創意,嘗試將童話故事改編成不同的版本,例如科幻、推理、恐怖、快樂版本等。「改編童話故事,除了可以為經典帶來新意外,亦可以改寫自己不滿意的結局,例如《小紅帽》中大野狼被?肚的情節太殘忍;或《快樂王子》的結局太悲傷,我們可以將這些情節改編,變成自己喜愛的版本。」 童話故事二合一 創造無限可能 改編童話故事,有許多好玩的方法,「首先,我們可以為故事加入新材料,例如穿越的效果、新科技等,藉此引發新劇情。以《三隻小豬》為例,除了小豬、草屋、木屋、磚屋、大野狼等舊有角色及元素外,如果加入一部單車或手提電話,故事會有甚麼變化呢?逃跑的過程會否更加驚險?小豬兄弟可以用手提電話來互相通風報訊?」 小作家也可以發揮想像力,將童話故事二合一,「關鍵是從兩個童話故事中找到共通點,例如在《小紅帽》及《三隻小豬》中,都有相同的角色  大野狼;在《小紅帽》及《白雪公主》中,便有相同的地點  森林,小作家可以利用這些共通點,將童話故事串連起來,例如小紅帽與三隻小豬合力對抗大野狼、白雪公主逃避追殺,在森林裏巧遇小紅帽等。另外,小作家也可以挑戰難度,將沒有共通點的童話故事混合,例子是《三隻小豬》及《國王的新衣》,三隻小豬可以化成裁縫、誠實小孩的角色,為故事帶來意外驚喜。」 活潑的字詞、比喻 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小作家也要利用各種寫作技巧,令童話故事更加生動有趣,「活用詞頭、詞尾是一個好方法,重複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如以『老』為字首的詞語串連成句子,例句是『利老師在老人院養了一隻老虎』;或以『子』為字尾的詞語練習,例句為『兔子跳上桌子吃瓜子』,令故事更加順口、有趣。」 利倚恩以自己創作的《烏龍小陶笛》解釋,「其中一段寫校園姨姨被魔法紙鶴追擊,『姨姨丟掉掃把,拔腿就跑,跑過走廊,跑上樓梯,跑到四樓,回頭一望……』,這裏用了多個『跑』字,製造了驚險的氣氛。」 此外,運用生動的比喻,也有助令故事更加吸引,《烏龍小陶笛》便有以下寫法:「小陶笛們抬起頭,看到一隻老虎狗,口水像瀑布向下流。」作者用瀑布來形容老虎狗的口水,貼切地形容口水流動的動態;而「傑仔好像一隻獅子,毛髮一根根豎起,還噴了特硬定型水,令人難以親近。」一段,更加有層次地比喻傑仔難以親近的程度。 小作家心聲 袁靖然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小六 “我很喜歡閱讀《童話夢工場》系列,它改編了很多經典童話故事。利老師教我們運用生動的形容詞,寫故事時便更加有趣,我會嘗試改編《灰姑娘》的故事。” 黃愷恩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小學部) 小四 “利老師教了我們許多改編童話的技巧,例如將它們二合為一,我想改編《三隻小豬》,因為它的主要場景是森林,較易與其他故事串連起來。”

從粵語歌詞到影視劇本 新晉導演黃綺琳 分享文字創作經驗

文學創作十分多元化,除了詩詞、散文和小說外,粵語歌詞、影視劇本也是其中之 一。新晉導演黃綺琳曾擔任填詞人及全職編劇,她在大使交流會與一眾小作家大使 分享不同崗位上的工作概要及創作經驗,讓大家對這些職業有更深入的了解。(撰文:曾劍華) 先用數字入音 轉化粵語歌詞 初學填詞時,不妨選幾首喜愛的流行樂曲,做一些改寫歌詞的練 習。黃綺琳表示:「與寫散文、小說相比,填詞的限制更大,除了 需要在短小的篇幅裏,用詞組表達豐富意象外,更加要考慮聲調問 題,影響歌手能否順暢演繹出來,甚至聽眾感到悅耳動人。」 因此,填詞人需要鍛鍊文字功力外,也需要熟悉粵語讀音、用字押 韻的技巧。樂評人黃志華2003年出版的《粵語歌詞創作談》便介紹 了一套「02493」填詞法,教大家先用不同聲調的數字入音,再轉 化為適合的粵語歌詞,「以《Shall We Talk》為例,第一句旋律可配 入『023 002420』數字,更容易配出『明月光 為何又照地堂』一 句。」   填詞風格多樣 配合畫面抒情 除熟悉粵語音調外,透過歌詞來表達故事,也是有趣的文字創作經 驗,「填詞的風格很多樣化,例如故事向、畫面向,甚至可以是一 篇議論文。林夕填的《約定》便很像影視劇本,起首幾句「還記得 當天旅館的門牌,還留住笑著離開的神態。當天整個城市,那樣輕 快,沿路一起走半哩長街。」便描寫場境及人物狀態。 另一首《再見二丁目》中林夕亦運用了電影手法,例如「滿街腳步 突然靜了」、「滿天柏樹突然沒有動搖」,將畫面不斷拉遠,表達 寂靜的街景;而最後對白「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 帶出心情的轉換,整首歌詞有豐富的故事性。 電視及電影編劇 工作層面大不同 影視編劇是另一種文字創作,電視及電影編劇的工作也有很大分 別,黃綺琳說:「電視劇本比電影長得多,編劇的工作與連載漫畫 很相似,每齣電視劇會先寫一本『天書』,定下故事大綱及人物小 傳,再寫分集故事、每集故事、初稿、定稿(編審)、修訂稿等。 每集平均需寫17,000字,所以編劇一定要十分熱愛文字創作,亦要 花很多時間『度橋』。電視台常有創作會議,編劇組會一起『圍 度』,討論故事發展。」 至於電影編劇集體創作的機會較少,亦需要接觸不同層面人士,包 括投資者、導演、監製、演員,「他們也要參與『創投會議』,向 投資者『賣橋』,吸引他們為電影注入資金。電影編劇也要跟進與 文字無關的工作,例如『跟場』,在拍攝現場解答導演、演員,甚 至是美術的提問,因為一件戲服更改,可能與劇本設計不同,編劇 要即時提供意見。」   晉身電影編劇前 須成為資料搜集員 一個紮實的電影劇本,事前需要充足的資料搜集,黃綺琳認為晉身 電影編劇前,必須成為一個有用的資料搜集員,累積審閱資料、分 析創作橋度等工作。「曾經有人問,是否寫實題材的劇本才需要資 料搜集?科幻片、鬼片等類型的電影需要嗎?根據我的經驗,資料 搜集非常有用,可以發掘題材、故事(撈大橋)、修正劇情、對白 合理性。我在編寫《刺殺黃大仙》劇本時,便研究與黃大仙相關的 文獻及籤文,為劇本提供許多有用的資料。」她續表示,實地考 察、參考二手資料,如書籍、新聞、紀錄片,以至日常交談,都可 以是資料搜集的來源。   小作家心聲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中五 林恩同 當時問了導師,有沒有想過放棄寫作?靠什麼堅持下來?她表示,「當時沒有人脈,所填的詞沒被選中,曾經一度想放棄, 但心中仍有信念, 便堅持下來。」這令我明白在追夢的過程中縱使遇上困難,也不能輕易放棄,只要有毅力,必能實現。參加了交流會後,除了明白人生哲理外,更認識文字創作可以有不同方向,像劇本、作詞等而非局限於作文,或可嘗試不同文體,如寫詞、詩歌等,啟發甚深。 香港真光中學 中四 陳思萁 由於學校或課堂沒有這樣的交流會,是次交流會給了我很多對寫作的想法。除了寫小說、散文外,還啟發了我可嘗試跳出描寫文、記敘文和抒情文的世界,嘗試填詞、欣賞詩詞,寫一些破格、新穎的文章。在課堂上,我問了導師如何拿捏創作?她分享文學的人寫歌詞,跟音樂的人寫歌詞有別;前者的文字較優美和有含意,後者的詞比較鬼馬,不要因為自己沒潛質就放棄一試,每個人都有獨特處,不要小看自己,令我獲益良多。  

從生活「竊取」創作靈感 精讀暢銷叢書 細說人物描寫

小說是我們成長的良伴。生動有趣的角色、貼近生活又意想不到的劇情,為我們的休閒時光注入了無比快樂。早前,暢銷兒童叢書《老鼠記者》的翻譯者及引進者嚴吳嬋霞,以及曾出版多本校園小說的作家梁望峯來到小作家的課堂,分別與高小及初中組學生分享小說角色設計及精彩情節設計的秘訣。 梁望峯創作經驗分享 梁望峯(峯哥)由17歲時出版第一本校園小說《校方線人》成為全職作家,至今出版書籍超過200本,包括:《戍班生週記》系列、《叛逆青蔥》系列、散文集、旅遊書等,讀者群包括七十、八十、九十,甚至千禧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長。早前,梁望峯來到初中組小作家培訓班分享個人的創作經驗及閱讀習慣,並鼓勵小作家透過閱讀、偷聽身邊人講述真人真事,吸收創作的養分,寫出引發讀者共鳴的作品。 創作源於生活,選取最熟悉、最常接觸的題材,才能寫出令讀者產生共鳴的作品。峯哥就讀中學時,班上同學經常打架、做壞事,他為了避開充滿校園欺凌的課室環境,於是每逢小息及課餘時間,他都躲在圖書館,於是愛上了閱讀,更當上了圖書館管理員,每天把大量想看的書帶回家看。與此同時,他把經常接觸到的叛逆青少年的故事,寫成了第一本小說《校方線人》。 偷聽別人談話獲靈感 峯哥續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校園生活很平淡,寫不出精彩的劇情,然而我們可以偷聽別人談話來獲取靈感。記得有一次在咖啡店寫書,聽到旁邊幾個學生在討論明日中午,不外出吃飯,帶電磁爐及食物回學校,在班房裏偷偷打邊爐的計劃。這樣戲劇化的真人真事,被我寫在小說中,記得當時出版社編輯形容這劇情太超現實。所以,沒有親身有趣的經歷並不重要,可透過偷聽別人談話,獲得創作素材。」 身邊人的經歷,也是作家的創作素材。峯哥說:「在我的小說中有一個角色——金水,他是一個茶餐廳太子爺,他凡事親力親為,為食客斟茶遞水,並推出極優惠的學生餐、免費長者餐等。這個茶餐廳太子爺其實是我一個好朋友的心願,於是我透過小說幫他把夢想實現了。」 「曾有幾年, 我不再寫校園小說, 亦不到學校舉辦寫作講座, 因為我覺得很灰心, 現在已經沒有人喜愛閱讀。直到近年, 我接二連三地看到學生乘車時看電子書, 我發現原來還有學生愛閱讀, 加上女兒的出生, 令我再次接觸校園, 於是又開始了校園小說的創作。閱讀真的很重要, 當我某段時間沒有閱讀就寫不出創新的內容, 因此鼓勵各位愛寫作的小作家, 多閱讀吸收養分,寫作更多精彩文章。」 梁望峯 作家 電影感劇情設置 除了閱讀、收集身邊的故事,看電影也能吸收不少創作素材。峯哥分析道,現今每人每日都接收大量資訊,因此小說創作,必需節奏明快、簡潔,才能吸引讀者往後追看。他說:「正如現今不少商業電影,每十分鐘就有一個巨變,令人意想不到,藉此吸引觀眾。由於我很害怕讀者覺得悶,因此我寫小說亦會參考電影的做法,時不時製造驚喜,令人有興趣追看下去。」 角色活出自己生命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寫作習慣,峯哥喜歡在嘈吵、有人的地方寫作,因為他認為寫作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沒有人可以幫到你,為了不讓自己那麼孤單,在有人的地方就有種被陪伴的感覺。另外,他形容寫作的過程是非常煎熬的,因為太喜歡自己創作的角色和故事,會不自主地投入全部心思。他說:「有時甚至覺得角色好像有生命一樣,不斷催逼我寫下去,直至寫完為止,甚至有時候一本書寫完了,還是放不下,於是在下一本書安排該角色出場交代一下近况,才會安心。我認為讓角色活出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創作的最高境界。」 小作家心聲 鍾曉楠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中一 作家分享從偷聽陌生人談話中獲取靈感的方法,感覺很有用,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有限,把朋友的故事轉化成自己的創作,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種可行方法。另外,作家提醒我們寫作時,有靈感就要立刻寫下,因為當情懷過了,就再寫不出了,我曾經也試過這情况,所以之後應該會更注意,以免錯失靈感。 蔡樂晴 沙田官立中學 中二 透過講座我學習到以最熟悉的事物為題材,從而寫出令人有共鳴的文章。今次課堂上的創作題目是「一年後的我/你」,我希望一年後的自己可以踏出舒適區,發揮所學,去韓國旅行時,用韓文與當地人溝通。 作家精讀坊 《老鼠記者》魅力所在 15年前,《老鼠記者》系列叢書被引進,一直深受一眾兒童喜愛。早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老鼠記者》的引進者嚴吳嬋霞,來到高小組精讀坊,帶領一眾小作家精讀《老鼠記者.預言鼠的神秘手稿》,分享小說角色及故事細節探究。 《老鼠記者》系列圖書憑着緊張刺激的故事、惹人發笑的情節、富創意的排版、精美的插圖、角色鮮明的個性,以及可學習相關知識的特色,深受一眾香港小學生的喜愛。 嚴太稱,人物角色是一個好故事的靈魂,其次是設定主題、故事背景和情節。當日,小作家們一邊朗讀文章,一邊完成角色分析表。 現在,《老鼠記者》已經出版至第89冊,這一系列書籍之所以精彩,持續出版那麼多冊,是因為它本身幽默、惹笑的獨特風格。例如,原作者聲稱這本書的作者是一隻名為謝利連摩.史提頓的老鼠,也就是本書主角的名字,他作為《預言鼠的神秘手稿》第一個出場的角色,職業是老鼠出版商《老鼠公報》的總裁,口頭禪是「我以一千個莫澤雷勒乳酪製成的飲料發誓!」性格是對飲食有要求,討厭別人叫他「老闆」等等。原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增添角色的趣味性。 ▲嚴太與小作家交流讀書心得。 「精讀不同於閱讀, 學生若想從文章中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可以先略讀一遍, 然後再一字一句地朗讀出來, 並進行分析, 你就會發現, 好的文章不會忽略細節的描寫。期望各位小作家可從閱讀中獲得樂趣之餘, 學習到寫作技巧, 同時謹記寫作前首先要多觀察所要描寫人物的細節特徵。」 嚴吳嬋霞 兒童文學作家 刻劃立體角色 嚴太分析道,寫一個完整故事,簡單而必要的元素是把每一個角色,不論主角還是配角都描寫得很真實、很具體。我們學習描寫人物時,可從身邊人入手,首先觀察他的特徵,包括外貌、表情、衣著、說話、小動作、性格、職業、討厭的事、喜歡的事等方面,從而逐步塑造出立體形象的人物。 ▲一眾鼠迷,從喜愛的書籍中學習寫作技巧。 小作家心聲 謝安琪 元朗商會小學 小五 《老鼠記者》這一系列書情節緊湊,透過嚴太的講解,令我更明白寫作一個有吸引力的故事,要刻劃人物的性格、外貌、語言、動作等。 關有朋 佛教慈敬學校 小五 《老鼠記者》的角色各有特色,其中謝利連摩.史提頓的口頭禪「我以一千個莫澤雷勒乳酪發誓…」很有趣。記得嚴太強調描寫細節的重要性,她把書中不同芝士的名稱都翻譯了下來,並加入註釋,讓讀者可以學習不同意大利芝士的知識,同時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及生動性。 撰文:李翠琼 攝影:黃永昌 此活動及相關版面由明報市場部統籌及編輯 查詢:2515 5052(馮小姐)

「黑暗中對話」 閉上眼用五感觀察法寫作

健視同學每天生活在光明世界中,似乎很難想像失去視力是怎麼一回事,更難以理解視障人士平日所遇到的種種挑戰。「小作家培訓計劃」今次就將流動教室移師至「黑暗中對話」體驗館,小作家們在漆黑一片的環境中,親身體驗視障人士的生活。年輕視障作家鄺頌安傳授「五感觀察法」要訣,將身處黑暗中的官感體驗寫出來。小作家們都大嘆這次獨特的黑暗體驗之旅令他們的創作靈感大爆發! 探索伸手不見五指的空間 在進入體驗館之前,義工先向小作家們各派發一支視障人士平日自由出行的好幫手 — 白杖。不講不知,原來健視人士初次使用這根白杖,也要注意技巧。義工解釋,身處黑暗環境中,只須面向前方以肩膊闊度左右擺動白杖,如無碰到障礙物,便知道前方通道有足夠空間前進,使用時切記不可在導賞行程中胡亂揮舞,否則或會傷及他人。一班小作家都懷着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準備出發! 穿過兩重黑色的垂幕,小作家們踏進了伸手不見五指的空間。原來真正漆黑無光的世界是這樣的,仿佛連空間感也頓時失去了。在一片混亂紛擾之中,突然傳來工作人員響亮的聲音:「大家稍安毋躁,我是Henry哥哥,現在將會帶領大家順利完成這次黑暗體驗旅程。」 摸黑感受日常 遊公園逛商場搭渡輪 一行八人先來到一個地面凹凸不平的空間,Henry哥哥建議小作家們伸出左手摸摸有那些東西。「樹葉!」(試形容一下它們的外型?)「有尖長的,也有扁闊的」(觸感如何?)「有些很堅硬粗糙,也有些很平滑柔軟。」(你們認為這裏有多少隻小鳥?)這時小作家們安靜下來,靜心傾聽四方八面傳來的雀鳥聲。有人說三隻,有人說五隻,有人數到18隻。 Henry哥哥繼續「聲音導航」,帶大家探索館內其他空間,一起走過熙來攘往的鬧市街頭,側耳聽著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發出的指示橫過馬路;又通過了左搖右擺的渡輪甲板,原來在沒有視力輔助之下,踏上搖晃的甲格是一件如此驚心動魄的事!小作家們還去了超級市場,伸手觸摸貨物架上的每件貨品,辨認出各種水果和糧油雜貨。來到行程的尾站,Henry哥哥才告訴小作家們,其實他是一位視障義工:「剛才大家以為我戴上了夜視功能裝置,因此才能在漆黑中帶著大家走遍場內每個角落。其實只不過是因為我早已熟習這裏的環境,有沒有光線對我根本沒有分別。希望這次旅程,能讓大家明白視障人士日常所面對的處境,大家一起共建和諧共融的社會!」 五感觀察世界 描述更像真 「流動教室」的第二部分邀請了年輕視障作家鄺頌安,分享「看不見」的創作經驗,並教大家運用「五感觀察法」提升寫作技巧。鄺頌安在初中時確診青光眼,現時僅餘下一成視力,他形容收窄的視野好像透過一個小孔觀看四周環境一樣,而且光線濛瀧不清。鄺頌安先分享應用「五感觀察法」的心得,他說:「平日大家習慣依賴眼睛作出大部分的空間判斷,例如分辨日夜、高低、長短、距離,以及物件的顏色和形狀等。然而視覺之外,還有耳、鼻、舌及身等器官感受世界,加起來就是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感觀察法』能令描述更加豐富像真。」 「黑暗」為題 寫出細膩文章 一輪熱身之後,鄺頌安便開始指導一班小作家們,應用「五感觀察法」,將在「黑暗中對話」體驗館的經歷,以「黑暗」為主題進行創作。同學們都十分認真,細心回想剛才Henry哥哥如何帶領他們運用不同感官,探索黑暗中的環境,辨別出公園、鬧市街頭、渡輪和超市的場景,又加入許多主觀的情感,例如「當我明白原來視障人士在超市中既看不見貨架的位置,連貨品描述、成份介紹和售價標貼都看不到,實在相當不便。希望我們日後能想出更多方法,令他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一篇篇靈感來自「黑暗」、運用「五感觀察法」進行創作的精彩文章,便順利誕生了! 之後大家更在鄺頌安的鼓勵下,運用「自由寫作法」,嘗試創作「二人對談小故事」,完成後再輪流朗讀分享。鄺頌安強調,使用這種方法最重要是放下思考框架,突破既有思維、規限和邏輯,即管大膽地加入天馬行空的情節。小作家們果然在經過「暗黑魔法」的洗禮後,創作靈感即時大爆發! 「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 是一個起源自德國的社會企業,自1988年至今已擴展至全球超過26個國家及150個城市。透過完全黑暗的環境,創造機會讓健視人士認識到視障人士的日常生活,放下一貫的有色眼鏡。視障人士在「黑暗中對話」擔任各類型的工作,發揮工作能力和提升自信。 ▲鄺頌安 視障作家 五感觀察法 以五感觀察法舉例,描述「媽媽帶著手袋出門」: 視覺:媽媽有一個渾圓的鮮紅色手袋,肩帶上印有許多細小的粉紅色星形圖案。 聽覺:拉鏈掛著一個小鈴,每當她拿起手袋時,便會叮叮作響。 觸覺:這個手袋摸起來柔軟舒適。 嗅覺:還散發一陣獨特的皮革氣味。 小作家心聲 劉適以 荃灣天主教小學 小五 ❝場景真是完全漆黑一片,剛開始時大家有點擔心會跌倒和誤踩其他人呢!不過在Henry哥哥的帶領之下,大家逐漸適應漆黑環境,減少了恐懼,也明白了這個體驗館的理念,是要讓健視人士理解視障人士的生活,提倡社會平等,我覺得很有意義。❞ 郭子悅 北角衛理小學 小五 ❝這次活動令我有很深刻的體會,明白原來擁有健全的視力並非必然,要珍惜上天送給我們的完整官能和健康,也祝福每位傷健人士安好,願大家都能一起勇敢面對挑戰!行程完畢後我們將剛才的體驗,透過「五感觀察法」以文字方式作記錄,我覺得很有活學活用的功效!❞ 黃尚賢 聖芳濟各英文小學 小四 ❝我平日有寫日記的的習慣,但很少運用「五感觀察法」,日後會多加運用。今次我寫的「二人對談小故事」是描述兩個朋友在爭辯誰是世界上寫作技巧最高超的人,並且驕傲地向對方宣示自己有多優秀,又互相批評對方的作品,但結果仍然無法分出勝負。這種「自由寫作法」真是很好玩!❞

創作故事有序 真實經歷 + 想像力 = 創作好故事

每個人的成長旅程,是由無數精彩故事組合起來,有哭有笑,不同階段各有經歷,令人生豐富多姿。要創作一本好看的小說,可以把真實的故事寫下來,並加入豐富的想像力,令作品引起讀者的共鳴和閱讀興趣。今次邀請兩位作家黃雅文及金鈴分享各自的寫作心得,既要懂得把玩文字,加上做好資料搜集,令文章看起來有根有據,說服力更強。(撰文:曾劍華) 寫故事竅訣: 多運用想像力 邏輯要合乎情理 一篇好的文章,從字裏行間勾勒故事情節與意境,給予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為了讓同學更加掌握寫好故事的技巧,導師黃雅文分享寫作落筆前應該要準備哪些功夫! 她認為寫作不是嚴肅的事,可換個角度把玩文字、變成遊戲。「我們不要習慣把寫作變成一種嚴肅的工作,反之可將之當作遊戲。正如玩遊戲,都會按不同遊戲規則去玩;當把寫作變成遊戲時,究竟有什麼潛藏的規則?如何去書寫才會好玩呢?」 先仔細構想 寫作中最常犯錯,就是把所有臨時想到的東西直接寫下來。其實寫作前,導師分享該「想一想」才落筆。「我們很習慣把第一個跳進腦海的點子寫下來,可是這未必是最好的意念,不妨先構想故事會牽涉什麼人物?動物或物件?或可通過擬人法把物當作人物來寫,例如將石頭比喻為人,擁有硬心腸的性格。然後再想想內容會關於什麼主題,是愛情?環保?移民?或是其他呢?又或是要借什麼東西來說明想表達的訊息?或有什麼想法?」 導師言簡意賅地道出寫一個故事可以有多種解說,不一定有完滿的答案,或可以借故事來思考箇中道理,甚至透過自己的觀察來跟大家分享故事的趣味。 培養想像力 導師給予同學一些故事的開端,好讓同學接下來,例如一家人在野生動物園看到小鹿後引發的討論。並隨即給予同學一些延伸創作的方向,例如可引伸出一句成語;或說明顛倒黑白的想法,或是關於遊動物園的開心經歷。 導師認為寫作可以是一種想像、一種觀察。並提點同學不要害怕把故事延伸下去,最重要有沒有好好運用豐富的想像力。「當我們要寫故事,第一個規則是出奇制勝,就是不要把第一個印象寫下來,要讓讀者看後有出乎意料的想法,猜不到故事情節的發展。沒錯,寫作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但也要合乎邏輯,例如不能飛上太空月球後卻去了秦朝;所以落筆前,要花點時間去構想內容情節。」 創作延續性 寫作固然要文筆流暢通順,但也要好好發揮想像力,所以從小發揮想像和創意,就能培養出真正具有創造力、思考力和想像力的力量。她表示,「寫作是對生活觀察的小訓練。」 導師又列出一篇借成語故事《坐井觀天》,描述主角青蛙擁有一個幸福的家的故事,分享不同延伸的故事。好讓同學理解運用想像力是怎樣的一回事。最後,借成語豬朋狗友發展了一段有趣的對話作為投稿題目。究竟故事之後的發展會是怎樣呢?就讓同學打開想像的大門,把故事發展下去! 小作家心聲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小五 林靖 由於學校只講文體,少談怎樣才可以寫得好,所以我對培訓班課堂內容感興趣,特別提及盡量不要以發夢作為結尾,令自己對寫作有點想法。我會嘗試活用導師教授的寫作技巧,先好好構想要分享的主題,再加點想像力才好動筆。 德望學校(小學部)小四 麥芷浠 因自己很喜歡寫小說,所以得知計劃後就很想參加,沒想到導師講解清晰,令自己對培訓班課堂內容感到有啟發性。尤其是教曉了學校沒談及過的寫作技巧,如何透過想像力使文章變得生動、有趣。期望參與計劃後,可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寫歷險小說 多搜集資料 文章才扎實 一般來說,寫文章不是虛假發表,也非憑空想像,完全是有事實根據。當資料愈多,就可以令文章活潑生動,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對於創作魔幻歷險小說的作家金鈴,特別以「如何創作與眾不同的歷險故事」為題,分享創作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究竟怎樣才稱得上歷險小說?怎樣才能撰寫出與眾不同的歷險故事?何解本土作者沒有寫作歷險小說?要書寫一本出色的歷險小說,除了加入想像元素外,更有賴過往的旅遊閱歷。 從旅遊到神話研究 金鈴從事寫作工作逾20年,撰寫近50本著作。她分享自己喜愛寫作,跟同學在這個年紀一樣便開始創作,「因為喜歡旅行,所以去了超過120個城市;因為發現沒有港人撰寫歷險小說,就開始創作起來。首本作品《埃及猜‧情‧尋》是把法老王、金字塔等元素放進著作內,帶有科幻、歷史,以及人與人的愛情元素,成了一本別樹一格的小說。自此,便朝着這方向一路創作至今。」 她創作時,發現西方神話與亞洲神話很相似。「例如希臘神話中創造天地的神明,與中國傳說時代中的始祖都是女性,前者叫蓋亞,後者稱女媧,大家都是所有神靈和人類的始祖母神。其後愈找愈多共通點,就連柬埔寨或印度的神話也跟歐洲神話甚似,同樣有九頭蛇的典故。有感神話的奧妙,並不在異,而是在同,故此寫一個神話作為背景的故事頗有趣。」 正因世界各處有類似的事與物,令她創作了「覺醒世紀」系列的著作,讓讀者走進她潛藏內心的真實世界。 多練佈局學好歷史 創作故事時,先問自己的作品想跟讀者有什麼連繫?讓讀者透過著作反思什麼議題? 為了創作魔幻故事,金鈴會參考真實的地方與歷史,「有時候所寫的作品,大都會加入相關歷史;不要認為歷史是沉悶的記載,它是人類過去的故事,可以透過著作認識某時某刻的事跡。就如著作《蜜涅瓦的貓頭鷹》地域涉足中原南方的世界,於是參考雲南至緬甸等地的山脈與河流後,再描繪出自己心中的地圖,主角們必會經過這些地方,再加些史詩來揭示正與邪、好與壞。」 她更指出,創作如同電影一樣有「起承轉合」的結構,「很多電影的佈局都有「起承轉合」,甚少會把『高潮』放在作品的開端,皆因餘下的章節就會顯得沉悶;而且情節沒鋪排,難以吸引讀者提起閱讀興趣。另外,如要涉及歷史部分,也得確保蒐集的資料沒有錯誤。還有,說到出乎意料的結尾,要以整體故事來看,基本上一開始是埋下伏線,引導或誤導讀者,猜想接下來的情節會是怎樣的呢?」 小作家心聲 香港培道中學 中三 袁禎雪 因去年參加了培訓計劃,甚有得著,故今年再接再厲去學習,讓自己的創意可繼續發揮。導師特別分享撰寫魔幻歷險這類題材不是全憑空想,而是要多做資料搜集, 令自己意識到寫作絕不簡單;但有感富挑戰性,一步步去給大綱加內容。 港島民生書院 中四 吳仲賢                   平日有參加校外寫作比賽,對於能幫助自己提升寫作水平的培訓班很有興趣。加上學校主要學習記敘文等文體,少有提及小說類型。我感到課堂內容有趣吸引;還有導師分享許多結構式佈局的寫作方法, 及注入地方歷史資訊,令文章變得更豐富立體,使自己對寫作有了新的啟發性。

林珍真編劇速成班 小作家即場「飛紙仔」排戲

有不少戲劇劇本改編自文學作品,然而劇本本身就是一種文體。它比文學更立體,在戲本文字以外,還借助演員、舞台燈光及音樂等多官能表達內容,令觀眾看起來自不然更有感染力。較早前,「小作家培訓計劃」請來跨媒體創作人林珍真,以「戲劇的建構與創作」為主題,引導一眾小作家找出編寫劇本的靈感,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在故事中表達最深刻的感情。 戲劇劇本與詩歌、散文寫作最大的分別,是劇本可以通過演員及道具來演繹。今次小作家流動教室以活動形式進行,林珍真與眾小作家圍坐,討論編寫劇本的要點,更鼓勵他們分成小組,演繹屬於自己的劇本。 創作劇本三大要素:HAT 構思一齣戲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珍真教導小作家謹記「HAT」三大創作要素,即:Heart(熱情)、Action(行動)及Theme(主題),它們編寫劇本有很大幫助。她說:「無論是創作小說或編寫舞台劇劇本,必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當我們為欠缺創作靈感感到苦惱時,不妨回想自己動筆創作的初衷。憑着這股對創作的熱情,可以重新給予自己力量,衝破每一道難關。」 她續表示,「每一個劇本都要在舞台上演繹出來,無論故事如何天馬行空,簡單來說都是敘述一件事情、一個行動來推進劇情發展,小作家描寫這些事件及行動時需要加入衝突來掀起高潮。」 ▲「戲劇的建構與創作」流動教室以活動形式進行 林珍真提醒小作家需要構思好劇本的主旨,透過劇情帶出劇本盛載的重要訊息。小作家們活學活用,其中一組即席編寫了一個小故事,以智能手機作媒界,反映現今情侶關係疏離的現象。 細畫童年快樂回憶 捕捉靈感建構劇本框架 「流動教室」以活動形成進行,引導小作家回憶快樂童年,追憶幼年時期愛幻想的宇宙,啟發創造劇本的靈感。林珍真先親身上陣,演出自編自導的舞台劇--《我們很快樂》的其中一幕作為引子,然後向每位小作家派發一張明信片,請他們以文字或畫畫記錄童年時最快樂的事情。 這疊明信片,上邊記載的都是微細而平淡的片刻,例如:每日最期待父母雙雙接放學;最享受秋天乘巴士時,從窗外吹入涼爽的風;最難忘拿着禁區紙跨區上學,沿途欣賞美麗的風景。事情微小卻因為感覺深刻,令小作家記得仔細。小作家若把感受放大,把事件說得流暢,已為劇本建構好初步的框架。 ▲林珍真親身上陣,演出自編自導的舞台劇 --《我們很快樂》的其中一幕 「其實童年時每一件快樂事情,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只是大家成長後將它們遺忘。回憶起這些往事,大家仍然會感到開心。我希望透過這練習,小作家能夠尋找更多快樂泉源,成為創作靈感。」 轉個新角度觀察最熟悉的物件 塑造立體劇本 除了快樂的經歷外,一件有感情的「信物」也是勾起靈感的好幫手。較早前,林珍真要求參加流動教室的小作家們,帶上一件最喜愛的玩具或最熟悉的物件到來。現場所見物件包羅萬有,包括:毛公仔、手鍊、茶具模型、名星寫真集、智能手機等等。 然後,兩至三位小作家分成一組,細心觀察這些物品的顏色、形狀及特徵,再作一分鐘介紹。「在觀察過程中,組員可以互相分享、提問如物件的來歷、與主人的關係等等,帶來新的思考角度。」 ▲林珍真引導一眾小作家觀察自己最熟悉的事物,並進一步編寫出劇本內容。 在一分鐘介紹環節後,林珍真鼓勵各小組利用這些物件來創作短劇,設計故事背景、發生地點、事件及人物關係,並且即場排練演出。「這是一個很好的劇本編寫訓練,無論故事主題是科幻或反映社會現實,都以作者喜歡或最熟悉的事件為起點。由於自己對這些事物有深刻的感情,創作的劇情會更具感染力。同時,我也建議小作家透過排練,將創作的故事演繹出來,透過與身邊人對話、問與答,發掘自己留意不到的盲點,從而完善自己的劇本。」 編劇陷阱:把話說得太清楚 適當留白給觀眾更大的想像空間 在每一個劇本裏,作家都有想傳達的思想,林珍真認為適當的留白,可讓觀眾有更大的想像空間。「編寫劇本往往遇到一個陷阱,就是作家不經意地將自己想表達的道理,直接放入劇本之中。除了文字之外,編劇、導演還可以透過燈光、音樂來交代故事。好的編劇懂得留白,曖昧的地方更加扣人心弦,更能引導觀眾進入思考空間。因此,寫成劇本後不妨自己讀出來,聆聽有沒有過於直接表達的地方。」 作家簡介 ▲林珍真 跨媒體創辦人 ❝土生土長香港人,也是一名跨媒體創作人, 遊走導演、編劇、演員及主持身分,曾於美國及澳洲主修表演,並參演多個經典舞台劇劇目。於2013年成立業餘藝術創作單位《一舊飯團》,透過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分享創作。編寫並執導多部作品,包括:舞台劇《我們很快樂》、《親愛的, 請留言》、《差一點我們墜機》、《11520 》、音樂劇《米!發夢啦》(2度公演)、網上廣播劇場《Girls on wire》、網上音樂節目《珍點真唱》製作及主持。同時,林珍真自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我們很快樂》,現正七度公演。❞ 小作家心聲 余汶蕙 聖安當女書院 中三 平日學校裏並沒有編劇課,所以對這次活動教室特別感興趣。相比起散文寫作,編寫劇本更加立體,需要考慮故事格局、場景轉換、事件衝突等。今次活動獲益良多,例如在數分鐘內即興撰寫劇本,是一次很好的訓練。❞ 陳欣豫 張祝珊英文中學 中三 ❝我一向很喜歡寫作,夢想成為一位作家。在今次工作坊中,作家林珍真教我們的「HAT」理念很重要,尤其是從心出發去創作。同時,她提到的留白技巧也令我印象深刻,未來我會構思一下好題材,嘗試編寫劇本。❞ 許馨 福建中學(觀塘)中三 ❝在這次流動教室裏,最深刻是回憶童年的環節,重拾成長中已經遺忘的快樂,例如自己每日最期待父母一起接放學一刻。活動中我們也要演出自己編寫的劇本,要在短時間內編寫及排演,我覺得是蠻有趣。❞

金像導演現身交流會 分享電影劇本創作心得

有人說,電影劇本是一部電影作品的靈魂,好讓導演能按照編劇寫下的指示,運用崇尚唯美的表達方式,將一段段驚心、動人、淒美、浪漫、甜蜜、悲傷的情節,逐一展現在觀眾面前。由語常會贊助,明報舉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日前就邀請了憑電影《淪落人》榮獲金像獎「新晉導演」殊榮的陳小娟導演,出席「小作家培訓計劃大使交流會」,以「電影劇本創作及靈感來源」為主題,與一班小作家大使面對面交流,分享創作的經驗和心得。不少同學於活動後都表示獲益良多,對提升自身的劇本創作技巧大有幫助。 《淪落人》由陳小娟親自執導及編劇,故事講述由黃秋生飾演的主角,因工傷意外半身不遂,要在輪椅上渡過餘生,同時遭逢家庭破裂的打擊,對人生前路感到灰暗。由 Crisel Consunji 飾演的菲籍傭工,則離鄉別井來到香港展開新生活,主僕兩人在相處同住的磨合過程中,漸漸發展出一段珍貴的情誼,互相扶持走過了人生低谷,情節笑中有淚,真摯感人,打動不少觀眾。電影在剛剛舉行的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八項提名,結果陳小娟以大熱姿態贏得「新晉導演」殊榮,而黃秋生及 Crisel Consunji 則分別獲頒「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新演員」獎項。 活動當日,陳導演向一班小作家介紹電影劇本的特色,例如一般劇本採用的故事結構、主題的闡述鋪陳方式、如何塑造人物角色、如何透過衝突展現故事張力,以及如何尋找劇本創作靈感等。她更帶來了由自己親自執導及編寫劇本的廣告及短片作品,在講解期間加插播放片段及互動討論環節,場面別開生面。 ▲陳導演還帶來了《淪落人》的精彩預告片,讓同學們有機會在金像獎頒獎典禮舉行前先睹為快! 什麼是劇本? 劇本是一種有別於小說、散文的獨一無二之文學形式,亦是各種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例如電視劇、電影、歌劇或舞台劇等,導演、演員以至整個拍攝團隊,均需要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至於電影劇本,顧名意義,即是專為拍攝電影而創作的文本,主要由人物對話和場景提示組成,用以交代故事涉及的「時間」、「人物」、「地點」、「行動」四大元素。 ▲陳小娟 金像獎「新晉導演」 陳導演強調,劇本必須使用能夠「以畫面可呈現方式」來表達,同學們初時聽得一臉茫然,不明所指。陳導演續解釋,例如劇本若想表達角色的焦急心情,一般不會直接寫某角色「顯得焦急」,而會使用某角色「不斷踱來踱去」、「時宜坐着,不出一會又站起來張望」等方式,指示導演及演員應如何具體地在拍攝畫面中表達「焦急」的模樣。 劇本也有指定結構? 所謂劇本的結構乃指編劇向觀眾講故事的方式,就好像建築工程中所用的鋼筋結構一樣,能讓編劇為故事訂立清晰的目標和方向,適用於任何類型演出的劇本,例如荷里活電影經常採用的「三幕劇」結構,就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希臘悲劇時期,一直是觀眾容易接受的典型劇本型式。 陳導演指出,三幕劇簡單來說一般包含「前提」、「障礙」、「解決」三個階段,分別代表了故事鋪成、問題、衝突或懸念浮現、高潮與故事結局三種目的。她以曾經為某金飾品牌拍攝的廣告短片《可尋》為例,故事背景是一對已結婚50年的老夫老妻,一直互相扶持過着平淡溫馨的生活,劇本中段刻意製造懸念,令觀眾以為妻子擔心丈夫患上了腦退化症,直到後段才揭露,原來患病的竟是妻子本人。最後丈夫為了幫助太太重拾昔日的浪漫回憶,換上了相識時所穿的校服,還買了妻子以前最喜歡吃的砵仔糕,妻子看到這一幕,終於想起眼前人正是相依50載的伴侶,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觀眾深感動容。 看罷短片,陳導演再帶領同學討論,分析故事中的三幕劇結構,大家都掌握到箇中竅門。不過陳導演亦強調,現時許多編劇為了給觀眾帶來新鮮感,都會視乎故事風格等考慮因素,刻意採用破格手法,建立各式各樣的劇本結構,例如加入倒敘、平行時空等。 ▲陳導演要即場測試一班小作家大使的創作力,安排他們分成小組,以一人一句的接龍方式合力撰寫一段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令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如何塑造人物角色? 人物設定的作用是方便編劇在撰寫劇本時能有所依據,陳導演認為,塑造人物角色的成功關鍵是必須由內至外全面地進行設定,這樣才能令角色的性格顯得更為立體和統一。 她舉例說,例如在電影中,主角到底有什麼「戲劇性需求」?即是他在戲內展現的欲望、他想透過行動來得到什麼。編劇對角色所進行設定,包括主角的性格、嗜好、家庭背景、戀愛經歷,以至他的主張、他的人生價值觀、對社會時事的看法等,都會影響主角在故事中的一舉一動,為什麼會是這些欲望,又會做什麼行動來換取,還有面對衝突所作出的每個判斷和轉變,而觀眾看完又會覺得合情合理,並不會感到情節犯駁或兀突。因此她建議同學,創作劇本時,不妨先多花時間心思在人物設定上,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如何展現故事張力? 有同學問到,為什麼電影故事中的角色經常遇到生活上的衝突。陳導演笑言,如果人物所遭遇的每件事均稱心如意,生活毫無轉折或領悟,即所謂故事欠缺戲劇性,一般觀眾未必喜歡和接受。相反,若編劇在故事結構中加入一些衝突元素,從而加強故事張力,往往可引領觀眾反思,將劇本的內容提升至更高層次。 電影劇本中最常見的衝突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人與世界或大自然的衝突,例如人類面對天災、戰爭等不可抗力;第二種是人與社會或其他個體的衝突,例如英雄面對壞人、少數族群面對主流社會價值觀等;第三種是人與自己內在人性的對決,例如個人對自我貪念、嫉妒、各種私慾的內心掙扎等。 陳導演帶來的另一套作品,是一套以反貪污為主題的競賽短片《三個金幣》,講述主角眼見父親因行賄而為家庭帶來一連串悲慘遭遇,決定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幾經波折和失敗終於成功扭轉結局,最終以非說教的手法,帶出貪念不但影響自己,更會影響自己所愛的人之重要訊息,同時要及早為下一代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學看完短片,都對在劇本中加入衝突元素所發揮的作用有了確切的了解。 如何尋找創作靈感? 最後陳導演還與同學們分享了她尋找創作靈感的心得。她建議同學們平日不妨從日常生活、新聞時事、社會動態等方面着手,用心觀察,便不難發現其實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成為打動觀眾的故事。她分享道,新作《淪落人》之中,菲傭推着輪椅人士的故事情節,其實是她在街上親眼看到的真實見聞,於是她再在此基礎上加以發揮,終於寫成了《淪落人》的劇本。 她更透露,平日會隨身帶着一本專用記事簿,每當想到什麼靈感,便馬上寫在筆記簿上,坊間亦有許多手機應用程式,方便創作人有系統地以文字方式,記錄腦海中突然閃過的每個靈感片段。適逢活動在金像獎頒獎典禮的前一日舉行,小作家大使都感謝陳導演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並送上祝福,而《淪落人》最終以大熱姿態摘下三個獎項,誠為對陳導演的編劇及導演表現之一份肯定。 小作家心聲 何鍵朗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中四 「很感謝陳導演帶來了她的短片作品,讓我們更容易掌握她所講解的內容,令我掌握了如何着手創作劇本的基本概念。我自小六開始便經常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所舉辦的活動,幾年以來我看到自己在文字素養上的進步,因此我十分鼓勵身邊的朋友一同參加!」 黃俊朗 聖芳濟書院 中四 「今次活動的主題十分吸引,而且更有重量級嘉賓面授劇本創作技巧,實在非常難得。我很喜歡看電影,亦知道《淪落人》的觀眾口碑很好,聽過陳導演親身分享她在日常生活擷取靈感的經驗,終於明白為何這套電影能如此充滿真實感。」 葉凱瑩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中四 「回想去年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時,我亦曾試過構思劇本,不過自己對作品並不滿意。累積了寶貴經驗後,今次有機會與陳導演面對面交流,感覺好像給我注下了一支強心針一樣,再次燃起了撰寫劇本的衝動!」 郭子弘 聖芳濟書院 中四 「我以往曾試過在中文科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將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改編成劇本,再交由同學演出,覺得編劇一職實在殊不容易!今次活動最大得益是學到只要細心留意生活尋常事,原來題材無處不在,俯拾即是!」

創作童話故事 將文字轉化為畫面

寫作就像一杯白開水,看似透明,喝起來淡而無味,但其實可以在平淡中品味出人生哲理,感悟出酸甜苦辣。像作家周蜜蜜、圖文作家魏寶婷喜歡把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人、事、物,運用想像力描寫出來,因此文章往往能充滿生命力,讓人閱讀下去都能得到啟發。今次她們分享更多如何運用語文能力、想像力、觀察力,創作出有畫面和質感的故事。(撰文:曾劍華) 讓寫作靈感源源不絕的方法 從生活開始入手觀察 有人靈感像天地宇宙山河般奔流不息,亦有人靈感來自現實生活上的情感,轉化為創作。其實,寫作靈感可以從生活上取得,像講者魏寶婷喜歡從生活中尋找靈感,並於今次活動分享如何在日常中取得創作及寫作靈感。 要多留意事物 魏寶婷認為一個好的創作者是一個好的觀察者,因平日會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有趣的事物,並轉化為一個寫作靈感。在課堂上,借一幅錯視圖畫來舉例,「只要將視點向上或向下移動,就能看見一名黑髮少女的側臉;或換個角度,以少女的耳朵作為眼睛,就會看到一位老婆婆。單憑小小的圖畫,可有不同的詮釋與呈現方向。這跟寫作一樣,同一個主題都可以有不同的切入點來寫。」 除此之外,可從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事物來找靈感,「在看恐龍圖書時,同學可知恐龍身上的顏色除有綠色外,還有其他顏色。況且恐龍有不同品種,可在圖書館找到不同作者撰寫的圖書,從內文了解恐龍知識;甚至可啟發自己寫一個跟恐龍有關的故事。又或者公主系列的圖書,除欣賞到美麗的城堡設計外,亦可看看主角背後的歷險與奇幻故事,或研究主角服飾及頭髮等,從而找到閱讀的樂趣。 引發創意聯想 她鼓勵同學可多寫自己喜歡的題目和故事,例如隨身帶備一本「簿仔」(筆記本),把平日看到有趣的事物記錄下來,作為日後寫作的素材。 另一啟發寫作靈感的來源是電視或電影,特別是角色人物與故事背景的設計,都可作為鍛鍊寫作的技巧。「小時候,每當放學做完功課後,便會追看電視播放的卡通片。因故事裏所描述的角色、故事情節富想像力,從而啟發了我對創作的興趣。就好似《哆啦A夢》的「法寶」設計及用途極具創意,每當主角大雄有難,那些「法寶」就可解困,這對創作很有啟發性。或是《寵物小精靈》主角比卡超,靈感來自松鼠,長長的尾巴是從閃電啟發出來。實在,在日常生活中可找到許多創作及寫作的靈感。」 寫作另一重點是要保持好奇心,方能享受創作的樂趣。她建議大家完成創作後多跟家人朋友分享。最後她補充,「寫作是沒有規限,字數亦不限,只要寫到自己感滿意便可以了。如有興趣的話,可以繪畫人物角色,甚至為這個故事附加圖像或相片來豐富作品。」 小作家心聲 黃埔宣道小學 小一 陸詩語 小作家培訓計劃十分吸引,自參加後我比以前更愛看書, 期待再有下次參加機會。課堂上,最令我驚訝的是原來寫作靈感可以從書本上或從生活上觀察汲取的;由於自己喜歡吃,或可能將食物作為寫作靈感,把最愛吃的甜品寫下來。 香港培正小學 小一 劉盈妤 首次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覺得很有啟發性,令我更愛看書,特別是偵探故事。我會嘗試透過偵探故事來取得寫作靈感,或許日後可當上偵探家或寫偵探故事的作家。對於是次課堂,美中不足是無法跟導師面對面交談,希望疫情快受控,大家可以回復面授課堂的模式,很期待下次再參加其他導師的培訓班。   寫好童話故事 學習捕捉人世間各種情感 雖說童話是給小孩看的文體,但亦可作為吸取對寫作興趣的養份。特別是兒童文學作家阿濃之著作,當中想表達的主題,往往令人看後有所得著。為了進一步提升寫作技巧,作家周蜜蜜於作家精讀坊,以阿濃的作品為例,讓同學掌握書寫情感的方法。 阿濃原名朱溥生,從二十多歲開始就投稿寫作,因對寫作有濃厚的情感,便改了此筆名。他出書過百本,得獎無數,五度獲選「中學生最喜愛作家」,最受讀者喜愛之作為《阿濃集》,字裏行間充滿感情,是學習寫作的最好途徑。周蜜蜜於課堂裏特別推介阿濃另一著作《阿濃的有情世界》,可從文中進入一個充滿愛的世界,感受什麼是濃情,以及如何表達出富深度的意念。 以物喻人 從情感出發創作 《阿濃的有情世界》是作者與兒子打造的有情世界,圖文並茂收錄了二十一個有趣故事,並區分了多個部份來着墨,包括「動物的有情世界」、「人間有情」、「這些人」、「這些物」及「語文故事」。「著作的字裡行間,充分展現出作者的有情世界,尤其是以物喻人,很有幽默感,可透過描寫故事的手法理解如何用真情待人,學會體諒、包容與珍惜。」 周蜜蜜在書中挑了其中一個故事《刺蝟寶寶》來跟同學分析作者寫情感世界包含了多方面的建構。「人和動物最大分別是人類有情感,作者運用文字的力量寫出有情感的故事,亦刻畫出有感情的畫面。例如描述主角擁有的刺蝟特徵,其媽媽為了打毛衣,從身上拔下刺,引喻為人著想,保護大家的想法。其實,寫童話世界,可把物件寫成有生命、個性,透過主角的性格或言行舉止,立體地塑造出角色的性格。」 寓言手法 把故事推向高潮 當一個出色的作家,不但不會讓讀者看穿故事發展,更會帶出意想不到的結局。尤其是創作童話,更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藉助虛構的事物來表達出精彩寓意。「正如文中的結尾部分,提到主角為了不想傷害對方,竟把身上的刺拔掉。這場高潮戲,帶來富深度的寓意,就是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最寶貴?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管是友情、愛情還是親情,所有的感情都需要被溫柔對待。所以,當我們學習寫童話,可描述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或怎樣構成不同的事件和情節,或透過故事想表達什麼主題。」 小作家心聲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小三 麥詠淳 自己平日喜歡寫作,特別鍾情於創作故事,透過寫故事來培養出自己的想像力。由於學校較為著重文體培訓,甚少談及如何應用想像力。當參加培訓班後,能夠有空間讓自己自由地發揮想像力。現正計劃遞上第二篇文章,希望可從每次的投稿來挑戰自己過往沒寫過的文體。 馬鞍山靈糧小學 小三 時若詩 自己很喜歡看書,亦會自行創作漫畫,有感發表漫畫需要文字來輔助,希望能透過課堂內容得到啟發,所以參加培訓班。最深刻是課堂內容充實,導師借圖畫來引導大家,如何掌握寫情感的手法,有感計劃可助自己提升寫作技巧,希望日後可以有更多機會參加其他培訓班,或會有更多的得著。

借古鑑今 取長補短 由經典作品拼發創作宇宙

歷史上偉大的著作有許多,由中國文學到西方童話比比皆是,箇中引人入勝的原因,實在值得參考。早前,作家唐希文及田南君擔任培訓班導師,分別為初小和初中小作家分享創作心得,特別教導小作家如何從童話故事和中國典籍中汲取靈感及應用到創作上,讓小作家獲益良多。 換個新主角 在閱讀故事時,我們往往會討厭某些角色,或不滿意某些情節。小作家不妨由此入手,為這些故事換個新主角,改編全新的故事。唐希文說:「我們可以代入故事裏的配角,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寫出另一個版本的精彩故事,例如在《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便以大野狼為主角,將牠由大壞蛋改編為孝順的孫子,為了讓祖母吃到美味的蛋糕,向鄰居小豬借糖時引發了一連串的誤會,藉此寫出一個新故事。」 她又舉了《睡公主》作例子,故事中向公主下詛咒的巫婆原本戲份不多,然而迪士尼卻以她為主角,拍成兩齣《黑魔后》電影。「改編後黑魔后變成淒美的故事,她原本是森林精靈,卻被睡公主的父親偷去珍貴的翅膀,她為了報復才向公主下詛咒,事後感到十分後悔,並且幫助睡公主度過很多難關。小作家可為故事換個新主角,加插許多新的經歷,令整個故事的劇情更加豐富。」 以不同視角帶出劇情 當小作家決定轉換新主角後,下一步便是運用想像力,構思新劇情。「這些新角色可以是人類、動物或物件,例如《灰姑娘》故事,我們可以選擇繼母、仙子、老鼠、南瓜車及玻璃鞋為主角,嘗試以這些新角色的視角出發。例如:繼母千方百計阻止灰姑娘去舞會,可能只是擔心她夜歸有危險;或者為南瓜車賦予神奇魔法,讓它可以隨時上天下海,載着灰姑娘與王子一起幸福快樂地生活。」 從新角色的角度出發,也可以幫助修補原故事的漏洞。「許多讀者都有疑問,為何只有灰姑娘才能穿上玻璃鞋?如果我們以有生命的玻璃鞋為主角,便可以從『它』的角度出發,只有真正主人出現時,才會變成最合適的尺寸,讓王子找出灰姑娘。」 換個新時空 穿越古今 引發趣事 除了更換新主角外,小作家也可以為經典故事換一個時空背景,為讀者帶來更大的驚喜!例如:迪士尼的公主來到現代世界;或者現代人返回古代,與名人或藝術家一起遊歷。 唐希文的作品《時空遊學園》,便講述一群資優學生返回18世紀的奧地利,在這個音樂之都與音樂家們會面。她說:「寫這些穿越故事時,小作家先要做好資料搜集,若要寫音樂之都維也納,便要熟悉當地曾有哪些音樂名家,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還有當地的建築、飲食文化,將這些細節融入,才能令故事更加真實。」 小作家心聲 譚存希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小三 “「小作家活動很有趣,教曉我許多寫作技巧。參與工作坊後,我想創作一個穿越時空的故事,以我最喜歡的恐龍為主角,講述牠們與人類相處的故事。」” 陳恩陶 九龍禮賢學校 小三 “「在這次活動中,我學會可以換個主角,就能寫出許多新故事。例如公主不一定溫柔斯文。工作坊也教我們設計一些小道具及情節,令穿越時空的故事更加合理。我正構思寫作這樣的故事,透過旋轉樓梯或彈一首歌,便可穿越時空。」”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自詩經、楚辭、唐詩、宋詩,留下大量經典名句,小作家可引用這些古人累積下來的智慧,透過這些豐富的言辭來抒發情感;寫議論文時亦可引經據典,來增強立論的說服力。 引用典故 生活日常隨處見 引用典故是一種修辭手法,無論是詩詞、成語、寓言、諺語及俗語,都可以成為引用的對象。文言專家田南君表示:「即使創作於數百年前的詩詞典故,今日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仍然隨處可見。較早前我乘搭渡海小輪時便看到一句呼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引用自唐王之澳《登觀雀樓》,原意是寫登樓觀景,如今便借用為呼籲乘客登上甲板欣賞海景。」 又如飲品「百事可樂」的名稱,原來亦來自宋蘇軾〈與鞠持正書〉:「文登雖稍遠,百事可樂。島中出一藥,名曰:『石芝』者,香味初嚼茶,久之甚美,聞甚益人!」田南君說:「『百事可樂』的英文名為PepsiCola,而宋代有一種飲料叫『石芝』,故相信『百事可樂』的起名,是音譯、意譯及引用典故三者結合而來。」此外,許多人的名字,都是引用古代的經典,例如明星趙學而及蘇有朋等,都引用自《論語‧學而》篇中「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等名句。 明用 暗用典故 文章更加生動 在引用古典詩句時,小作家可採「明用」或「暗用」的方法,令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明用、明典都是直接引用的方法,例如周作人《蜘蛛》一文中:「天氣暖起來了,蜘蛛又出來在房檐底下做網。這使我記起小時候猜過的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田南君指出:「這裏明用諸葛亮喻蜘蛛,令文章更加生動;而散文引用五言詩,令句式有所變化,更具韻味。 至於暗用、暗典,則是不會說明出處,如金兆梓《風雪中的北平》一文寫到:「俯視足下的五龍亭、漪瀾堂一帶,盡成了『瓊樓玉宇』,而我已聳身在『瓊樓玉宇』之巔。這時候,我真覺有些『高處不勝寒』了。」「文中的『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作者雖然未有表明出處,卻將其意境融入文章之中,令行文更加流暢。」 議論文引典故 增強說服力 小作家寫議論文時,不妨加入一些詩詞典故,有助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其中黃永武《在錯誤中學習》一文中寫到,「由此也可以想起《潛虛》上的一句名言:『項羽日勝而亡,高祖日敗而王。』日勝反而滅亡,就是缺少學習改進的機會,自始至終只有一套僵硬的戰略。日敗反而稱王,就是失敗之中,有許多可資學習策勵的地方。」田南君表示:「作者在這裏引用了史學家司馬光評價漢高祖,常從敗戰中汲取教訓,最終成王稱霸的故事,藉此加強『從錯誤中學習』論點的說服力。」 此外,如果反用典故,更加可以帶出諷刺、標新立異的文風,朱自清在《海行雜記》寫到「『子入太廟,每事問,』至今傳為美談。但你入輪船,最好每事不必問。茶房之怕麻煩,之懶惰,是他們的特徵。」「這個典故出自《論語‧八佾》篇,原意是讚揚孔子的恭敬謹慎,朱自清卻以此與船上茶房的懶散作對比。」 小作家心聲 袁皓華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中一 “「這次活動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百事可樂的名稱是來自蘇軾的詞句,引 用的例子並不限文章,還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 姜恩澄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中一 “「除了物品外,原來許多文學家、明星藝人的名字都是來自中國古典詩詞。我希望寫議論文時能運用引用相關的修辭技巧,相信會較易掌握。」”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