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張祝珊英文中學
小作家大使
陳欣豫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講述精神病人的故事作者以與患者實問實答對話形式道出多個真實案例,在討論過程和內容將患者的思想狀態及世界觀,完整及具體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文句表達有待改善]

書中所列舉的,不僅是我們翻開書本前就能料到的精神分裂症,又或是妄想症,大多是引人深思,是我沒辦法想像的境界[前面說「就能料到」,後面卻逆「沒辦法想像」,表達不清,到底內容是「能夠想像」還是「難以料到」?]。患者們的思想哲學思考能力科學層面科學知識水平都異於常人、驚才絕豔,以為他們瘋瘋癲癲,可他們對事情本質的設想及推論極具說服力,其思維邏輯的縝密程度更讓我嘆為觀止。當中有兩位令我感受極深刻的被訪者,她們都是女性:一位熱衷於模仿他人,另一位談生死哲學。

熱衷於模仿他人的女患者對別人眼中的世界極感好奇,決定要換一個角度來看世界。而她用的方法就是模仿別人。從觀察別人的行為舉止開始,進一步留意細節特徵,馬上代入對方的思維模式,從對方的角度看事物。久而久之,她甚至可以揣摩對方的思想,達至「心靈模仿」,確切地從對方的心態去看世界。

她問了作者一個問題:「有沒有想過你看到的世界也許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她所提及的,是一個主觀意識的問題。我認同一般人總帶着點點自我意識去看事物,看到的是自己想看的,一切都是自我的。

思考邏輯的形成是很奇妙的,世上所能得到的知識皆是客觀的,當客觀知識一點一點被吸收,積累到某程度,就會轉化成為思想。當我們看到一件事物時,會下意識把它判入某一類別,或會用上某一些具體的詞語去形容它,為它打上標籤。比方說,當看到紅色時,有些人會為它打上「鮮豔」、「顯眼」的標籤,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個紅色偏紫,稍顯暗淡。不同的判斷源於各人的主觀意識。

既然每個人的學習過程和思想轉化的模式都一樣,而思想建基於所學的客觀知識,思考邏輯和觀點理應大致相同,但為甚麼出現不一樣的主觀意識?究竟人的思想分歧是怎樣形成的,又是從那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客觀知識是建構判斷能力的基本元素,再牽上從生活中歷練得來的價值觀,漸漸形成主觀意識,於是我們看事物就會帶上主觀意識去判斷或選取自己認為對的事去看、去做。這成了人與人相互之間的思想區別。人的思想各有異同,有部分原因是價值觀所導致的。

正如患者說,若要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從每件事物的角度出發:「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海的眼睛去看海;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眼前的她,說話時像是被附體似的,而在她身上出現過的「附體」,都有着鮮活的人格。瞬間,她又是另一個人,另一個她自己認識的人一樣。她作出模仿的舉動,不為窺探別人,而是要不帶任何主觀去看世界。可惜,她模仿代入過很多人,發現自己始終難以逃離塵世的角度去看世界。可是若不持某種態度去看世情,只能算目中無人,那是淡漠,而不是超脫。這種探討事情的態度,顛覆了我對精神病患者的想像,也令我對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動機很感好奇。[我劃下的部分,應該是你發揮的地方,內容可以更多。你所選取的故事是有趣的,但複述的內容有點多了。]

另一段讓我更感好奇的篇章,是關於人和因果的關係。作者與中年女患者討論如何結合常理和統計學去看別人過去和未來。內容雖沒什麼故事情節、起伏,而事情從他們口中說來好像簡單,但意義、道理卻極深奧。

我們看到某些訊息,連繫常理,然後可以找出最大概率的原因或走向,最後推斷出完整的事情。比方說,我們看到在草地上有一棵樹,一顆蘋果正在墜落,我們不需要看到整個過程,也能推斷出前因後果:那顆蘋果應該是從樹上掉下來的,而下一秒它將掉在地上。當然,也可以推斷會有一個人突然衝出來接住蘋果。中年女患者說,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的一種線性關係。

生命就是一道線,是一道起點和終點已定的線,起點是生,終點為死。然而,死亡是否就是終結?人於世上的生命是否只是人生中的某一個階段而已?

這些都是難解的問題,我無法討論這個層面,姑且把死亡當做這條線的終點。我們看到一個人活着,就可以推論出他曾出生,而未來將面對死亡。但他生命中要經歷很多事情。這些事件都是他的生命,是這條線中的一節。而這一節,我們又可以從他生命中的某一瞬間、某一點推論出來。但每個人都有着自主意識和獨特的思考邏輯,面對事情,於不同階段所作出的選擇都不一樣,而他們之間的偏差,將改變每一個命運的走向和造就各人成長,加上人生處處都是挫敗或機遇,任何一點的改變都帶來想像不到的後果和日後不可預計的發展方向。所以,要準確推斷出一個人生命的軌跡,並不是理論上的那麼簡單。但我們至少可以從瞬間發生的事情推斷過去或者是從人生中的某一點,推斷出某一線段,看到不遠的將來。某程度上來說,好像是掌握了某種超現實的東西。[第二個故事的交代太少了,篇幅較第一個故事為少。例如患者所言的「統計學」是怎樣操作的?]

其實精神病患者所看到的世界很有意思的,表面看來好像不合常理,想深一層卻又甚合邏輯,給我帶來無盡的思考。「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兩者不過是一體,又或是,他們才是天才,我們都不過是愚鈍的瘋子罷了!

評語:

評語:文章開始時的文句有不少沙石,幸而後面行文較順暢。寫讀後感,建議在歸納書中故事重點和發表個人閱讀感受部分取得適當的平衡。如果前者太多,後者太少,就會變成「故事撮寫」;相反,如果前者太少,後者太多,讀者就難以理解這些感受從何而來。

評審人:甄沃奇

名銜:中學中文科助理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