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記

開拓寫作視野 關注本地農業邁向永續發展

都市人住在石屎森林中,幾乎被高聳入雲的建築物包圍着,就連草地、農地或灌叢的土地也愈來愈少,令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受到影響。因此,綠色議題是近年社會十分關注的事項。為了讓小作家開闊視野,作家梁永健特地跳出書本以外的框框,分享世界各地的農業科技化帶來的好處,還了解「都市農業」可促進本地農業有着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世界之大,有無限的知識等着去尋求,梁永健有感身處在地球表面只有一點的香港,需要了解香港以外的地方是怎樣耕作的,所以有空便飛出去看看。「對農業的印象是否留於石器時代,原始人走入森山採摘果實或手獵動物?當我們走進街市,看到新鮮的蔬菜,知不知農夫是怎樣耕種?或想想我們平時吃到的蔬菜、水果,知道產地來源嗎?以前,人們為了滿足食物需求,便會蒐集足夠的食物來充飢,為了更能穩定地提供食物,開始有條理地進行耕作,並會按季節來種植。」(撰文:曾劍華) 邁向農業科技化 別以為農夫是文盲,依然使用傳統人手擠牛奶;現代農夫會使用很多科學去研究,如何令產量大大提升。梁永健曾去過太平洋的復活島、芬蘭北極圈、秘魯等地方探索,更去到澳洲體驗擠牛奶,「想不到澳洲農夫為了提高乳牛生產的份量,使用高科技去生產牛奶。例如將牛隻排列在轉盤上,農夫只需站在原地位置,然後將擠奶的機器接駁到乳牛身體,用最少的氣力便能擠出牛奶。還分享每天會播放輕音樂給牛隻聽, 待牠們心情愉快, 便能產出更多牛奶。或另一次到馬來西亞的大片林木,農夫很有條理及規律地種植一排排的油棕樹;還以為種植植物是用來吃,卻是生產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香皂或沐浴液等原材料。有幸親身體驗,拿着工具在樹身割開小小的樹皮,白色汁液便會流落到用椰子殼造成的小兜內,這就是將來加工後成了筆袋內橡皮擦,可見農夫很有生意頭腦。」 學懂粒粒皆辛苦 梁永健除了去過外國了解農業外,亦走到本地農田觀察。可是土地隨着城市的發展下,農田空間愈來愈縮小,許多農夫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都搞盡腦汁去生存;有的農田建在貨櫃場旁、回收場等地,種植環境不太理想。「當農田設在不適當的土地上耕作,可以想像如果土地被污染,種植出來的植物亦不會健康。或試想像遇上打風,貨櫃有機會遭吹倒,輕則令農作物失收,大則對農田設施造成破壞,因此在這情況下,如要在香港推展或深化農業,可以怎樣做呢?」 他分享過,當小腿深深踩入田裏,感受耕作非易事。那刻,他真正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農夫把水稻幼苗插入田裏,待收成後收割並將稻穗打穀,再經過打磨後去除稻穀後,成了白米,所以每一粒米都是農夫的心血。現時,在香港種植稻米的農田不多,多以蔬菜為主,如西洋菜。」 發展天台農圃 梁永健認為發展都市農業,可考慮在市區上發展更多的天台農圃,便能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紐約是其中一個成功例子發展天台農圃,希望香港可以借鏡外國,選擇將天台發展成天台農圃。天台農圃就是在大廈天台或平台集體栽種農作物,都市農莊十多年前已開始被推廣,由在工廈的天台種植蔬菜,發展到租田,每天都有專人淋水、播種、施肥、除蟲等。後來,愈來愈多人參與天台種植,目前大約有60個空中農圃運作,當中包括學校、商廈、屋苑、工業大廈或頂樓,估計有1400個農友積極參與,將天台種植的規模普及到全港的工商廈。」 都市農莊資深種植師陳金寶講解,在天台上種植有限制,如受環境及天氣等因素所限制。「由於天台不像農田一樣, 沒法生根, 所以選種的蔬果亦有限制。且要控制水份,加上溫度比在地上高4至5倍,因此會影響植物的生長。故現時按季節性種植,夏天種苦瓜、櫛瓜、冬瓜、南瓜、佛手瓜、西瓜、蜜瓜;菜類則有莧菜、潺菜、通菜。冬天有芥蘭、菜心、油麥菜。」 小作家心聲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中一 李映彤 參與流動教室後,我認為能提升我寫創意故事的技巧。前輩的敘事技巧也令我明白在寫故事的時候,要細心觀察時間和地點的轉變,以及要發掘新點子。在活動上, 有關空中農圃令我印象較深,我認為這項技術非常新穎。除此之外,我也認識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蔬菜。所以我認為這次的活動, 不但能提升我的寫作技巧,還能開拓我的視野。 民生書院 中一 呂亦宬 參與作家梁永健之分享,對我作文上有一定得著及幫助。再經梁老師解釋,我更深入了解農夫原來有令人可敬的特質,及其背後的辛酸歷程。特別介紹空中耕作對我印象較深刻,想不到我們身處在石屎森林一樣的大城市,農夫很有創意地建造別有一番天地的天台種植,而且還有農作物收成,令我感覺有趣及興奮。希望有天能前往該處,去體會城市農夫的苦與甜、悲與喜。此外,梁老師還教懂我寫作之前,首先要對人或事或物有體驗,只要有了切身體驗,才能對人或事或物有深入了解,自然就會有很深的體會,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言之有物、發人深省」。

寫作方法力求細節 從茶文化到茶藝學習寫作題材

寫文章前先聆聽、觀察故事中的所有細節,才能豐富寫作內容。為了讓同學更掌握箇中技巧,有茶博士之稱的葉惠民教授以茶作為切入點,透過茶文化希望能找到更多寫好文章的線索。(撰文:曾劍華) https://video3.mingpao.com/202109/BUS20210921_01.mp4 以歷史作為了解事物的開端 當規劃文章內容時,究竟文章架構是怎樣建構出來?要放什麼材料令內容好看?葉惠民放映了一個視頻,細聽茶坊主人貴州大學教授兼江西省婺源茶業學院客座教授廖子芳介紹中華茶文化,完美地示範茶文化的內容該放什麼素材。 由於茶文化在發展的路上,經歷了數千年的文化,演變出儒家茶道、佛家茶道,以及道家茶道。「茶道並非宗派,是生活上的藝術。在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飲茶的發展與時代可謂息息相關,尤其在元朝,飲茶較繁鎖;明朝以後多了飲茶方式。或是唐宋時期,將茶文化傳到日本後,經過了地方文化的融和,演變出『茶道』。另一方面,台灣受着日治時代的影響,認為茶文化是一種演釋的方式,故有了『茶藝』。」 廖教授還分享沖茶六大錦囊,「包括難以控制的天時、地利、人和,因天氣可預測卻不能控制;地理環境能夠影響孕育出來的植物質素;以及做茶的人怎樣製作茶,茗茶的水溫、茶量和沖泡的時間,都可以改變茶的濃度、味道,因此一杯茶的靈魂是受制於多方面的。」 最後她分享茶道有三樣要素值得深思,「要研究歷史、做好現在、創造未來十分重要。由於歷史已成過去,我們可借此來認識和理解整個進程。當認識了,就要創造未來,讓我們下一代有更加好的將來。」 創作思考與要求 經過廖子芳的分享,葉惠民簡單道出寫作內容的方向:你對茶有什麼印象?茶在你的生活中有什麼地位?什麼是茶文化?好讓同學了解寫茶文化的內容怎樣落筆。「講茶文化的歷史,源於中國,根據最早的文獻記載從漢代已經開始飲茶;直到近代,飲茶更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得使飲茶成為民間通俗文化。與此同時,茶與品味亦是中國人的傳統、精神文化,更是古今達官、貴族和文人雅士必備技能,正所謂八大雅士,亦即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實在,茶文化牽涉了許多歷史文化,「從神農氏嚐百草開始,作為藥用的價值,到唐宋時甚為興盛,更有了煮茶或投茶法,更衍生了點茶法,之後到明朝至近代產生了泡茶法。由於歷史因素,茶文化在近代中國內地的承傳出現了斷層。80年代始,率先在香港及台灣復興。尤其在文化藝術方面,香港為茶文化再復興,做了不少貢獻,可多點思考茶樓文化與茶文化的關係。」 所以當以茶文化作為題材,究竟怎樣去描寫或描述呢?他還提出了其他方向,「香港茶道與傳統中國文人式的茶道有什麼不同?這種不同與香港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係嗎?因此,以香港的茶文化作為主軸,在香港茶道發展的經歷中,可以選取若干的感興趣事件,再搜集更多資料以方便寫作。有關資料性的敍述,可以點到即止;或可注重於個人對事件的感受,或說明自己的想法。這想法或思考不一定限於個別事件,可宏觀地從香港文化的發展的視角切入。」 茶博士於80年代起從事茶文化的工作,致力推廣茶藝文化,不時開課講學,提高參與同學對茶藝的興趣。是次活動,他特地指導同學認識茶文化,從農業科學、商業經濟、文化藝術等多方面去深層了解,加深認識茶文化。例如種茶到製茶, 如何在市場上買賣茶, 或關注茶器設計、泡茶禮儀等社會功能,都有助認識茶文化。這好比寫作一樣,如能夠透過多方面的觀察及了解事物的多角度,就能令內容變得豐富。 有關茶文學作品推介 小作家心聲 九龍華仁書院 中三 陳雋曦 是次活動令我深入了解到茶文化,除可以作為寫作題材外,亦滿足了對茶文化的好奇心。最深刻的部分是影片中提到可以以自己喜歡的音樂取代茶道中一貫用中樂的想法,很破革。令我覺得茶文化沒有想像中沉悶,完全感受到茶文化在與時並進。 屯門官立中學 中三 劉嘉濰 我雖對茶有點了解,但參加是次活動後,更令我對茶感興趣。有感在課堂上學習到不同題材,例如寫茶文化有別於以往的文體,迅速提升自己的文筆。最深刻的部分是提到香港茶文化史,想不到80年代已成立茶藝中心,不期然加深了我對香港的茶文化史的理解。

描寫飲食 非輕描淡寫 要深入表達

若然對飲食文化有濃厚興趣,或喜歡以文字創作的同學,值得看看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因可從描寫食物的技巧領略到寫作的技巧,尤其寫食物的外型、顏色、氣味、味道等,都可以啟發創作思路。為了能多點理解寫飲食的技巧,蕭欣浩博士於初中組活動「寫作訓練日營」,以「飲食文化與創作」為切入點,借香港著名作家也斯的著作認識飲食題材、故事與經歷,更從閱讀中拆解撰寫飲食的技巧,從而學習與模仿寫作,發展出自己的筆風。(撰文:曾劍華) 層層深入逐步推進 要食新鮮海產,必想起鯉魚門、流浮山;但對蕭博士來說,卻喜歡到西貢的布袋澳,或屯門三聖邨,「皆因那裏近海,海產多,漁民可直接打撈海鮮後直送到餐廳,然後即煮,因此最能吃到新鮮的海產。也斯亦同樣為了吃到美味的海鮮,飛到法國近海的馬賽,尋找最有名的〈馬賽的魚湯〉。」 從文學角度觀賞,蕭博士表示大師有技巧地寫魚湯,「要表達魚湯濃稠,可以用較好的魚來熬製,或用精華來描述。也斯作品的首句『是什麼巧手煮出了魚的精華』,運用熟悉的字彙放在創作中,並一步步地跳進想表達的意思如何煮製。另一句『從鋼兜裡像神仙的瓊漿』,古時以『瓊漿』比喻為天上美食,例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就是吸引孫悟空偷吃而為品桃故事添上韻味。當要形容魚湯好味,可用『神仙的瓊漿』來比喻能喝到神仙的美食,非常罕有。第三句『只分給我一點點』,形容上菜的份量及進食的狀態,描述仔細。還有最重要的部份可多加留意烹調食材的方法,文中提及『五種不同的魚細熬多時』,就是對烹調食材的方法有多了解,說明用了多種魚來熬煮;簡單地展示出〈馬賽的魚湯〉有多精采。」 感官出發深入細節 當要寫飲食,該如何下筆?就是需要越細節的形容,就能給人感覺像真;蕭博士常以感官來寫飲食,以富質感來述說。「有時候我們只管吃,卻忽略了觀察,甚至沒留意到細節,像〈馬賽的魚湯〉的『骨肉經磨練得不該隨便牛飲』,說明了魚肉和骨因長時間熬煮後分離,在視覺上展現出作者觀察入微。尤其是描寫魚的味道,除了有魚味外,作者認為魚湯烹調的方法拿捏得好,所熬出來的湯滲入到魚肉裏,道出『魚肉還有餘甘』。最後以觸覺說明『一個下午連綿的即興音樂的節拍』,吃魚都可像身處在海邊中,品嚐了一頓佳餚。」 因此,當我們書寫飲食,「除了多觀察外,更需要記憶、五感觸覺來慢慢收窄所描述的範圍,就好像肉餅或蕃茄炒蛋,用了哪些調味料來炮製呢!」 寫作特色微觀分析 蕭博士還分享創意跟寫作有着緊密的關係,可以「微觀」的寫作概念,透過物理化的方式把細節的地方展示出來。「在物理學裏,微觀是指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來進行觀察。當通過顯微鏡來觀看食物,會發現質感很有趣。故要詳細描述食物時,大可打破對食物日常的觀感,例如是怎樣的形態?如何引發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呢?只要做到有探究的想法,形容得越仔細,文章便會好看。」 也斯曾寫了好幾本跟飲食相關的著作,分別是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描寫香港97回歸前後的人、情與飲食文化,探討香港在地文化的多元性。散文《人間滋味》寫作者、朋友與學生之間的故事,包括餐桌上遇到的趣聞。另一本新詩《蔬菜的政治》寫世界各地特色的美食,例如有越南菜「釀田螺」、港式飲品「鴛鴦」及澳門的葡國菜等,能在日常生活中會吃到的飲料、食物至烹調方法。可從作者的不同篇章了解其文筆風格,如何展示出自己與飲食的關聯性。 延伸讀本: 《也斯的香港》、《也斯看香港》,內容除涵蓋衣飾、街道及飲食等不同範疇外,可從文中了解多年前的香港面貌,同時揭示了一些事物與現今社會作對照及密切關係。文章簡短易明,適合初中同學閱讀。 小作家心聲 聖芳濟書院 中三 徐霈恒 雖然平日會吃到不同菜式,但只留於享受而已,沒想過用視覺和味覺的感官方法,透過文字描繪出食物感覺,很有趣。經過是次活動,加深我對飲食寫作的認識,令我多欣賞了美食之餘,學到如何表達出垂涎三尺等感覺。課堂中,導師提到自己愛吃美食外, 借文章〈馬賽的魚湯〉指導寫作技巧,例如「精華」、「餘甘」等字詞描述食物的味道;「瓊漿」、「蹇踅」具體地說明出魚湯的精緻,讓美味提升到另一層次。再加上運用表格形式來協助我們如何寫作,使我在飲食寫作上學會了技巧。現在的我已敢於思考和創作,會按着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來實踐,希望能讓文章變得更清晰鮮明。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中一 黃安蕎 每次參與小作家舉辦的活動都帶來驚喜,尤其是每次請來的不同作家都介紹了有趣書籍,以及講解不同的寫作技巧,令我漸漸培養起對創作的興趣。自從參加了寫作班後,多了看書及買書,更留意了人家怎樣描述事情的手法。確實,寫作間接地豐富了我的詞彙,提高了寫作能力,還擴闊了視野和知識,也培養起創作不同類型的文體的興趣。現在的我會不時寫作,慢慢地找到自己寫作的風格。這次活動很有啟發性,導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寫作方法和技巧,特別講飲食寫作,提到五感來描述濃郁與氣味,令我更加有興趣探究運用感官去寫作。 皇仁書院 中一 趙汝謙 參加是次日營活動,讓我多點了解以另一個角度去看食物。就如講者蕭博士分享描寫飲食生動有趣,愛跟大家互動,從過程中學會了以顯微鏡看看食物的質感,並嘗試描述出來,從而啟發以微觀的角度去看事物。當觀察得仔細,就能描述得詳盡。當東西形容得透徹,就能真的感受出來。經指導後,我的寫作技巧提升了,真是獲益良多,期待能再次參加日後的寫作訓練班。

活化後的舊牛奶公司倉庫 參觀藝穗會 學習劇場創作技巧

在中環鬧市裏,一幢樓高三層、紅白磚牆的舊建築格外醒目,它曾經是舊牛奶公司的倉庫,現已活化成當代藝術空間—藝穗會,場地設有賽馬會劇場、地下劇場、畫廊、咖啡室及酒吧等表演場地。今次「流動教室」邀請藝穗會助理節目經理梁嘉詠(Offy)帶大家一同參觀藝穗會,途中巧遇穿越時空的孖生姊妹「牛奶妹」及「皮草姐」,引發許多趣事;而編劇林珍真亦教大家利用舞台設計,豐富創作的內容。 早在1892年,舊牛奶公司倉庫於中環下亞厘畢道落成,直至1970年代遷出。該倉庫採用安妮女王復興式建築風格(Queen Anne Revival),現已被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建築物丟空十多年後,及至1983年,藝穗會進駐這個殘舊地方,經過多次復修及改造,變成一個多元化的藝術空間。(撰文:陳慶賢) http://video3.mingpao.com/202105/BUS20210506_01.mp4     儲存皮草地方 化身黑盒劇場 小作家參觀藝穗會時, 分別遇上穿越時空而至的孖生姊妹——「牛奶妹」及「皮草姐」,前者來此尋找「增高牛奶」;後者想找「黃金皮草」,都是與建築物前身——舊牛奶公司倉庫有關。以前外國人聚居於中環及半山區,由於天氣潮濕,舊牛奶公司倉庫便劃出一個儲存皮草的地方,(現在已經改建為賽馬會劇場),劇場仍保留舊時掛起皮草的黑色掛勾。 賽馬會劇場由古蹟改建而成,有歷史限制,規模不能跟大劇院相比,故採用「黑盒劇場」模式,沒有固定燈光、舞台,甚至觀眾席也可以隨意擺放。劇場亦保留舊牛奶公司倉庫時期的三個大窗和外框,這些建築特色深受劇作家喜愛,甚至將它們納入舞台布置。   全港首間超級市場 搖身一變成拉闊音樂場地 一行人轉移到「奶庫」,以往是售賣凍肉及奶製品的地方。1916年,「奶庫」更成為香港第一間超級市場,設有櫃位專門售賣剛剛加工完成的肉類及奶製品。Offy表示:「在保育方面,我們希望做到新舊並存效果,所以請建築師、建築顧問修補七彩繽紛的瓷磚、保留天花吊扇等。『奶庫』現時主要是舉辦拉闊音樂的表演場地,可以進行不同種類的音樂會和表演,有流行樂隊、Jazz、古典音樂等表演,場館內同時供應餐飲,觀眾可以一邊品嚐美食,一邊欣賞音樂。」   挖深地下約1.4米 改建地下劇場   活化地方不只於此,昔日加工肉類及奶製品的地方,亦改造成可以容納70至120位觀眾的地下劇場,視乎劇場設計,場地可舉辦戲劇、音樂會、分享會等活動。「以前為了以低溫來保存牛肉及奶類製品,這個地方設計成樓底矮、地板高的地方;但是改造這個空間成劇場時,我們將地下挖深約1.4米,並且加鋪彈弓地板,以保護演員及舞蹈員演出時不受勞損。」 最近藝穗會亦作了一些新嘗試,例如舉辦一些體驗劇場演出,將整個表演空間轉化,「觀眾不必坐在觀眾席上看表演,而是遊走在幾個劇場及藝術空間,欣賞不同的演出。」除了以上介紹的地方,藝穗會還有許多地方保留了歷史遺跡,例如由冰庫改建成酒吧、停車場改建的畫廊等,留待一眾小作家自行發掘,找出劇本創作的靈感吧!   自由編排觀眾席 拉近彼此距離 相對大型劇院冠冕堂皇的舞台、燈光布置,黑盒劇場的設計便簡單得多,但是在創作上卻有很大發揮空間。黑盒劇場極具彈性,舞台面積及觀眾席可切合節目需要而作出改動。是一個細的空間,沒有固定模式、著重靈活舞台設計的劇場。舞台多數是四向形式,觀眾可從不同角度欣賞戲劇。林珍真表示:「在這種自由設定下,演員與觀眾的距離非常接近;有些演出甚至是大家坐在一起,製造親密的感覺,彼此成為朋友。許多創作者都喜歡黑盒劇場的模式,可以跟觀眾一起流淚、一起笑、一起驚訝,共同經歷情感起跌的獨特性。」 如果小作家想寫一個適合黑盒劇場演出的劇本,不妨先思考兩個問題,「首先,我們要考慮將觀眾放在哪些位置欣賞演出,例如整個舞台側旁、一起圍成圓圈、分別散落於劇場四角,或者只能見到演員背影的地方,劇本完全由創作人決定。其次是設定觀眾與演員的距離,想他們近距離欣賞,或配置到較遠的地方,都是考慮因素之一。」   善用燈光、聲音、布景 融入劇作演出 「劇院空間較大,所以需要很多舞台燈;而黑盒劇場細小得多,有時只需一盞地燈便足夠。小作家寫劇本時,可以想像一下故事場景需要怎樣的燈光設計,或者只用幾支蠟燭燈光,便能令劇本更加豐富及立體。」 聲音亦是另一個重要元素,藝穗會地下劇場有一個細小窗戶,常聽到街外人聲、車聲,「創作者也要留意這些聲音,啓發撰寫劇本靈感,例如『牛奶妹』及『皮草姐』身處充滿牛隻的年代,到現今中環街道上醉酒漢的叫駡聲,交代時空穿越的背景;或者寫《安妮日記》劇本,講述主角長期匿藏在地下室裏,場外街道的聲音也可以寫入劇本,成為想像空間。」   除了燈光及聲音外,小作家還可以將布景與場景融合,藝穗會黑盒劇場保留的三個大窗和外框便是好例子,「幾隻大窗和外框帶有傳統建築風格,編劇不需再花心思設計場景,演員借此來配合演出,令觀眾有置身其中的感覺;而地下劇場亦保留了許多破舊牆壁,令人聯想到監獄、密室及秘道。林珍真也建議,小作家創作劇本前,可以去演出場地逛逛,留意這些空間的燈光、聲音及布景,以便找尋創意及靈感。」   明訂寫作重點 有助組織靈感 相信參觀藝穗會後,小作家有很多創作靈感,如何將它們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劇本,或者令文章架構更加紮實?林珍真教大家明確訂立寫作重點, 包括時間、人物( 角色)、問題、角色動機等元素。「故事發生的時間,炎夏或落雪的季節會有不同場景;而故事出現的人物,只有「牛奶妹」及「皮草姐」兩姊妹;或增至60位小作家一起參與,劇情考慮也大有分別。」 「大家參觀藝穗會後對哪些地方特別有興趣?例如賽馬會劇場、奶庫、冰庫、地下劇場、畫廊等,在這裏找出最有感覺的地方,作為故事發生的地點吧!同時,紮實的劇本一定有發生的事情,例如家庭糾紛、情侶分手,甚至是緊張刺激的謀殺案;亦要交代角色心中的動機,例如關係疏離、爭執的原因。」   小作家心聲 金文泰中學 中二 丘裕康 雖然沒接觸過舞台劇本創作,但原來創作時要留意許多細節,這對寫作上有一定的幫助,如寫人物角色時,可多加注意出場或走位的情節, 令文章變得生動有趣。這啟發了我很想加入學校的話劇組,編寫劇本。 聖芳濟書院 中一 宋志城 平日書寫抒情文、記敍文等文體,沒想到還有其他文體,完全跳出箇有寫作的框架。今次導師指導的舞台劇本是全新嘗試,令我更加熱愛寫作,及提升我對寫作的運用;期望日後能寫出動人的劇本。

觀察茶餐廳文化 融入寫作題材

在香港,茶餐廳隨處可見,蛋撻、菠蘿油及餐蛋麵,是許多人每日必點的美食。從早期的冰室、大牌檔,到今天的茶餐廳,都與香港中西合璧、多元多樣及追求效率的特色相似。今次流動教室採訪了茶餐廳資深顧客Elly及餐廚大廚小凌,介紹茶餐廳美食、專用詞語,以及……

漫遊尖沙咀古蹟 從建築物連結生活感受

在繁華的尖沙咀,原來保留了許多珍貴古蹟,例如屹立在海旁的鐘樓、儼如小堡壘的前水警總部、保留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的香港天文台等。小作家遊歷過這些建築物嗎?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作家李寶瑜(寶兒)表示:「只要將生活經歷、感受連結起來,古蹟也可以成為很好的寫作題材。」

漫遊東涌古道 觀察生態 同遊古蹟

活潑可愛的招潮蟹、色彩美麗的蝴蝶、威武的小炮台、神聖莊嚴的古廟,通通都可以是寫作的好題材。今次小作家流動教室以本港著名的行山線 —「東澳古道」為主題,作家葉曉文分享了多位著名作家的文章,他們寫下了遊歷這條古道的見聞,藉此引導小作家從觀察生態及古蹟方面入手,發掘值得描寫的好題材。 「東澳古道」全長15公里,是連接東涌及大澳之間的路段,沿途有不少具歷史文化和考古價值的地點,包括滿清政府為保護商船而建的東涌小炮台、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的東涌侯王廟及大澳楊侯古廟、由膠樽製造的裝置藝術「龍王」、大草人「千里眼」等。同時,遊覽這條古道時可發現很多動植物,例如蜘蛛、招潮蟹、巴黎翠鳳蝶、香港大沙葉(滿天星)等。 詳細描述動植物外型 葉曉文專注生態寫作多年,她認為動植物的外形千變萬化,是練習描寫的好對象,「作者對動植物的描繪愈仔細,可以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許多人誤以為蟹只有8隻腳,其實牠與蝦一樣,屬於10足目動物;而描寫植物也有很多方法,例如花的顏色、葉的形狀、生存環境等。」她的一篇文章〈香港大沙葉〉,便詳細描述了香港大沙葉(滿天星)的外型。 〈香港大沙葉〉 葉曉文 順沿東澳古道往逸東?方向走,又看到香港大沙葉,在陽光下振奮盛放潔白花兒。這是1850年間於港島區被發現,但直到1934年才被命名的新品種植物。屬灌木或小喬木的它,葉片薄紙質,花冠白色。特別之處在於葉面上佈滿固氮菌瘤,摸之,感覺如沙。在陽光底下,深綠的老葉上瘤點反光如天上繁星,故又俗名『滿天星』。 運用比喻和聯想 為了令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有趣,小作家也可以運用比喻和聯想的寫作手法。50年代當紅作家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便是最早期記錄香港出現鳥獸草木的著作,其中一篇〈香港的蜘蛛〉,便用了幽默的比喻來描寫雌雄蜘蛛: 〈香港的蜘蛛〉 葉靈鳳 香港最常見的是一種結在樹上的黑蜘蛛。這是一種大蜘蛛,雌的有五公分長,但是雄的卻很小,小得可憐,某位研究香港蜘蛛的英國動物學家曾作了一個有趣比喻,他說,一隻這樣的雄蜘蛛和雌蜘蛛放在一起,就好比一個身長六尺的英國紳士娶了一位有聖約翰大教堂鐘樓那麼高的太太! 記錄生物的特別行為 另一個描寫動物的手法,便是記錄生物的特別行為,例如活潑的招潮蟹愛打架。而葉靈鳳曾經這樣寫雌雄蜘蛛的生活習性: 〈香港的蜘蛛〉 葉靈鳳 一般動物,多是雄的比雌的大,但是蜘蛛卻是例外,雌蜘蛛往往比雄蜘蛛不知要大若干倍。我們平日所見到的蜘蛛,事實上多是雌蜘蛛,因為蜘蛛先生的身體不僅小得可憐,而且根本也很笨,牠不會結網。所有的網都是蜘蛛太太結的。牠坐鎮網中心,蜘蛛先生只能遠遠地枯坐在網邊上靜候使喚。牠的任務只是交尾之後,往往就成了牠太太的食糧。 葉曉文則記下巴黎翠鳳蝶的求偶方式: 〈香港大沙葉〉 葉曉文 時晴時雨的午後,大夥兒跟佐治到東涌看蝴蝶。正值春夏之交,風雲常變,早晨暴雨,午後陽光;餓了半天的蝶兒陸續自葉底轉醒,快快樂樂尋花覓食去。 黑色翅膀上散佈綠色鱗片,後翅兩大點翠藍色班紋在陽光下光輝閃爍……那是一雙瑰麗的巴黎翠鳳蝶,在我們面前展示獨特的求偶方式:雄蝶在下方痴纏緊隨上方的雌蝶,一下一上翩然若舞,互相調情追逐。 點明路線 同遊古蹟 除了觀察生態的特性外,描寫歷史及文化古蹟,也是訓練寫作的好方法。葉曉文表示:「由於讀者未必有相同的遊歷經驗,所以寫古蹟遊記時,不妨寫出遊歷的路線,讓讀者先有基本的概念,更有動力追看下去。」 台灣作家劉克襄亦曾經遊歷過東澳古道,更寫下遊覽的路線: 〈東澳古道〉 劉克襄 出了東涌站,往西過馬路,登上一水泥覆蓋甚多的小山崙。此丘雖矮,可不能小覷。山頂昔時軍事要津,清初設有一小炮台居高臨下,如今可遠眺昂坪纜車站及逸東?。隨即下馬路,抵寧靜的馬灣涌。 細膩的景觀描述 小作家也應該觀察周遭的環境,將獨特的景觀細膩地描繪下來,例如東澳古道屬漁鄉地區,村民亦保留古老的生活文化,劉克襄便一一記錄下來: 〈東澳古道〉 劉克襄 村內因蝦鮮海味攤檔,彷彿也還保留著,一點昔日漁村的閒淡風情。風景如綺麗宜人,好不快哉。接下幾處農宅,周遭栽種了不少龍眼、黃皮。其次是木瓜、香蕉,也有荔枝和釋迦。 反思人與城市發展關係 現代人追求生活進步、城市發展,舊有的鄉村文化難免被犧牲,小作家也可以在親身遊歷過後,反思人與城市發展的衝突。劉克襄遊東澳古道後,便有這樣的反思: 〈東澳古道〉 劉克襄 繼續上路,步過鱟殼灣。有此名,過去想必有鱟到訪過,如今只剩下行抵人口集聚較多的沙螺灣。初抵甚是幽靜,但這是幻象,旋即便聽到飛機轟隆起降之聲。我才驚覺,機場就在對面,僅隔著一小小水道。當地村民掛起白布條,抗議飛機起落的吵雜,更抗議即將興建的第三跑道,但這些反對都如妣蜉撼樹。為了香港的發展,偏遠而少人知悉的沙螺灣,注定要被犧牲。 葉曉文也引用了台灣詩人吳晟的〈只為你寫一首詩〉,感慨家鄉彰化縣因興建石化工廠,令一片濕地及動物的生活被摧殘: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吳晟 這裡是河川與海洋 相親相愛的交會處 招潮蟹、彈塗魚、大杓鷸、長腳雞 盡情展演的濕地舞台 白鷺鷥討食的家園 白海豚近海迴游的生命廊道 世代農漁民,在此地 揮灑汗水,享受涼風 迎接潮汐呀!來來去去 泥灘地上形成歷史 稍縱即逝的迷人波紋 這裡的空曠,足夠我們眺望 足夠我們,放開心眼 感受到人生的渺小 以及渺小的樂趣 這裡,是否島嶼後代的子孫 還有機會來到? 名為「國光」的石化工廠 正在逼近,憂傷西海岸 僅存的最後一塊泥灘濕地 名為「建設」的旗幟 正逆著海口的風,大肆揮舞 眼看開發的慾望,預計要 封鎖海岸線,回饋給我們封閉的視野 驅趕美景,回饋給我們 煙囪、油汙、煙塵瀰漫的天空 眼看少數人的利益 預計要,一路攔截水源 回饋給我們乾旱 眼看沉默的大眾啊,預計要 放任彈塗魚、放任招潮蟹、放任長腳雞 放任白鷺鷥與白海豚 甚至放任農漁民死滅 只為了繁榮的口號 這筆帳 環境影響評估 該如何報告 而我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小作家心聲 江俊軒 余振強紀念中學 中一 ”這次活動讓我認識描繪身邊事物的技巧外,還可以加入反思的感情。如果創作這類遊記,我會寫小學時常經過的九龍城寨公園,這不單是歷史古蹟,更曾是三不管地帶,有許多值得記下的故事。“ 鄭正弦 聖類斯中學 中一 ”這次介紹了東澳古道,認識了許多值得保育的古蹟。作者的講解中,印象最深刻是雌雄蜘蛛的比喻,幽默得來又加深了對這動物的認識。我亦想寫家居附近的『高街鬼屋』,既是歷史古蹟,網上亦流傳了很多驚奇故事。“

挪亞方舟大冒險 童話故事創作力大爆發

「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為小作家設計不同主題的活動,以寓學習於遊玩的方式,提升他們的創意和觀察能力,令他們的寫作靈感自然能時刻如泉湧至。這次初小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就專程到位於馬灣小島上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由兒童故事作家 Auntie Van Van 帶領一班小一至小三的小作家,即場發揮無窮想像力,構思有趣的童話故事橋段,並且化身話劇主角,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為微涼的冬日早上添上不少歡笑聲。 相信不少同學都對聖經中的「挪亞方舟」故事耳熟能詳。這次一班小作家就有機會來到坐落於馬灣小島上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登上這艘按照聖經描述仿製的巨型方舟,一起聽故事和遊玩,難怪大家都未出發先興奮! 方舟上聽童話 接續故事情節 這次的小作家寫作迎新營就以「童話故事的描繪與創作」為主題。導賞員薯片姐姐先帶領小作家到活動室,給他們講故事。故事內容環繞住在小鎮中一個充滿愛心的巨人,他的身型非常龐大,身高比鎮上的三層樓房還要高,每次走到街上也要小心翼翼,因他害怕會踩爛別人的東西。薯片姐姐說:「雖然他沒有華美的衣服,但他仍相當知足,而且樂於助人,覺得自己是小鎮中最優秀出眾的一個。有一天,巨人在服裝店買了一身全新漂亮的衣裳,包括襯衫、褲子、領帶、皮帶、長襪和帽子,獨個兒帶著愉快的心情到郊外遊玩。在路上他遇上了正在冷風中顫抖的長頸鹿。他不假思索就將新買的領帶脫下來,戴在長頸鹿長長的脖子上,令牠感到相當溫暖⋯⋯」 故事說到這裏便停下來了,因為是小作家發揮創意的時間。小作家分成多組,每組自行挑選一件衣物,然後構思故事接續下來的情節,並與其他小作家分享。小作家的想像力的確非常天馬行空,有小作家說:「巨人回到家中,遇上賊人在偷東西,於是用皮帶將他整個緊緊地扣起來,然後交給警察叔叔。」又有小作家說:「到了晚上,天氣愈來愈冷,小兔子冷得不斷打噴嚏,於是巨人將長襪送給牠,分別穿在兩隻長耳朵上。」薯片姐姐總結說:「巨人這份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心腸,為小鎮添上了更多關懷和愛,而且更為他贏得友誼,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像這個童話故事中的巨人一樣,學習關心身邊的人,分享希望和愛,同時明白我們不用依靠外表裝扮來換取別人的愛戴,因為內在美才是最重要。」 Auntie Van Van 教「時人地事寫作法」 經過一輪熱身後,小作家們都急不及待想一嘗創作童話故事的滋味。不過到底怎樣才能寫出生動有趣及情節豐富的故事內容?Auntie VanVan 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由她創作的《假如巴士有十層》奇趣小故事。 「有沒有想過如果街上的雙層巴士全部變成十層會是怎樣?我夢想中的十層巴士,每層各有不同主題,好像讓小朋友一上車就可盡情地吃雪糕的雪糕自助餐、天氣炎熱時可即時跳入水中暢泳的泳池、專為流浪貓狗和其他小動物而設的寵物王國、加入隔音物料讓小朋友可大聲叫喊的尖叫房子等,至於最高的露天頂層,當然要裝上一個摩天輪,為乘客送上幸福感覺!」 這時候,一班小作家腦袋中的創作細胞全部都被激發了!接著 Auntie Van Van 向已分成小組的小作家分派多張不同的任務卡,當中包括「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個不同元素,讓組員在限時之內,構思一段簡單的童話故事情節,然後再以話劇形式分享創作成果。 齊做話劇小主角 提升自信及表達能力 小作家們平日聽童話故事就聽得多,今次由他們發揮創意,不知會有甚麼驚喜?別以為這個任務會難到一班小作家,原來他們不但想像豐富,連即場表演也毫不怯場!例如有組員抽到「起床時、老虎、河邊跟朋友跳舞」四張任務卡,他們就聯想到老虎大哥早上醒來,發現一班好朋友要為自己慶祝生日,還在河邊準備了一場熱鬧的派對!於是幾位小作家負責旁白,幾位扮演老虎大哥,走到河邊遇到其他小動物向他說生日快樂,祝願他身體健康!小作家們都認為這次小作家寫作迎新營非常好玩,同時學到如何在創作故事時運用豐富聯想,令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時人地事寫作法 先準備「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個不同元素的紙卡,並依元素分別放在四個不同的小箱中,然後讓每組小作家自行從四個箱中各抽一張紙卡。 每組小作家集齊「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各一的四張紙卡後,即可發揮想像力,將這些元素串連起來,構思一段簡單的故事情節。 在構思故事時,內容情節不一定要依循「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這個次序,只要情節通順即可。 有時候,小作家或會覺得,元素卡之間的內容並不符合日常生活的認知。例如人物卡「老虎」和事件卡「吃水果」。若果拼合成「老虎在吃水果」的話,現實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過這亦是「時人地事寫作法」的特別之處,讓小作家能暫時跳出常理認知的框框,找到激發創意思維的有趣組合,尤其是在創作童話故事時,由於經常都會運用擬人法,此寫作法正好大派用場。 當小作家漸漸熟練並掌握「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組合之外,便可加入其他元素,例如「心情」,便可令故事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及帶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生心聲 張凱傑 聖公會榮真小學 小三 ❝我在學校已聽過挪亞方舟的聖經故事,真是想像不到這麼多動物如何擠進方舟裏一起生活!今次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主題公園,也是首次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的活動,希望日後能學習更多寫作技巧。❞ 楊思言 拔萃女小學 小三 ❝之前真的沒有想過巴士可以有十層高,聽完 Auntie VanVan 的原創故事覺得很有趣,很想設計一些專為小朋友而設的交通工具,例如加入一些吃喝玩樂和學習的設施,每天乘車上學一定更加開心。❞ 更多小說及創作參考 本屆及歷屆小作家「佳作共賞」

曾經元朗出稻米 觀察生活是靈感

稻米是中國南方的主要糧食,年輕一代可能不知道,香港的種米業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元朗盛產的「元朗絲苗米」,在明清時代是上呈皇帝的貢米,至上世紀50年代的全盛時期,除了內銷更遠銷至海外華僑。由語常會與明報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今次將流動教室移師位於元朗牛潭尾的新興農場,了解香港現時復耕稻米的情況,並邀請作家黃怡分享如何藉着觀察大自然及日常生活,化成靈感與創作。 今次流動教室的主題是「香港人食香港米」。來到新興農場,小作家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正是:「原來香港有人種植稻米嗎?白米不是由泰國、越南、日本和澳洲進口的嗎?」 放射師復耕元朗絲苗米 承傳祖業 經營新興農場的阿Mole聽罷,就由香港的種米業歷史說起。他說:「相信大家對元朗的印象是車水馬龍,區內林立大型屋苑和購物商場。但不講不知,幾十年前的元朗,乃是水土肥沃的平原,水土氣候十分適合稻米耕作,禾田更一度廣佔元朗整體耕作面積八成。我從父輩口耳相傳之間聽說,每到收成的時候,放眼盡是金黃色禾田,一串串稻穗在風中柔柔擺動,情景煞是優美。元朗絲苗曾經是明清兩朝皇帝所食的貢米,連住在當年稱為舊金山的美國三藩市僑胞,亦爭着要吃這種米,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 阿Mole續稱,隨着香港製造業在70年代起飛,本地農業式微,到了80年代,元朗絲苗更已完全絕迹。自小在牛潭尾成長、家族以種植稻米及菜蔬維生的阿Mole,見證了香港種米業的迅速沒落:「20多年前父親由種菜轉禽畜業,1992年政府收回牌照後,農田便一直荒廢了。」 阿Mole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放射師,三年前決定以兼職方式開始復耕稻米,幾經辛苦,由首年10,000呎面積,開墾至現時的30,000呎,每年可出產約2噸白米。小作家對數字的概念不強,一時間難以理解,阿Mole耐心地解釋:「30,000呎大概等於7至8個籃球場的面積,而2噸白米則等於100個四人家庭的一年食量。」哦!小作家完全明白了! 小作家體驗下田收割禾稻 這天,一班小作家除了參觀農場的環境和設備之外,還有機會親自下田,體驗農夫平日收割禾稻的艱辛。小作家們先穿上勞工手套,然後拿起呈彎月形狀的鐮刀,在指導下分頭收割。要一班用功學習的小作家提筆和使用鍵盤當然毫無難度,出乎意料地,拿起鐮刀一樣難不到他們。畢竟是初次下田收割,初時身手動作也顯得欠缺協調,看起來還有點笨手笨腳,但過了不久,當大家都熟習了如何掌握刀鋒運勁之後,動作亦愈見乾淨俐落,大家爭着要成為「地上最強收割者」似的埋頭苦幹,然後再將割下的稻梗移送到打穀機,再放入機內來回拍打滾動,使穀粒脫離稻桿。 一輪勞動之後,小作家都汗流浹背,大嘆農夫不易做,既要長時間彎腰工作,又要消耗大量體力,實在教人吃不消!其實農夫的工作又何止收割呢?以種米為例,每年4月便要開始整地、犁土,然後浸發米種等待發芽、插秧,往後兩個月更要定期除草、施肥、制水曬田、架起防雀網,一直到7至8月才可收成,之後還要經過打穀、曬穀、回潮、碾米等繁瑣工序,才算真正完工。即使日曬雨淋,農夫仍要耐心打理他的莊稼,萬一遇上惡劣天氣或蟲害令耕作失收,辛辛苦苦的農務更頓時白費一場。今次的農耕體驗,相信令小作家對務農生活的艱辛,以至珍惜食物的重要性,都別有一番體會! 一粒米中發掘生活創作題材 活動的第二部分是由作家黃怡透過分享她的作品—《林葉的四季》,跟小作家談談她將城巿的觀察,變成文學創作靈感的思維。故事借用小孩子林葉的視角,一個過份相信都市文明所謂「安全的衛生標準」的奇異視角,觀察人工化的石屎森林環境, 思考個人與物件、人物、城巿的關係。小說其中一段提及:「林阿母的工作正是要為城裏售賣的蔬菜貼上這樣的『透明護符』……在超級市場裏把來自土地的食物逐一以工業用份量的保鮮紙緊緊包裹,讓重要的貴婦指尖不受危險的馬鈴薯和馬蹄威脅。」以誇張的筆觸,點出城巿人對於蔬菜沾有泥土這樣自然不過的事情,視之為骯髒或生怕土壤中的惡毒細菌會危及健康。 緊接下來,一班小作家進行一個饒富趣味的練習 — 黃怡要小作家發揮想像力,先自由聯想記下腦海中湧現每個與米有關的念頭,然後再想出50個可以在城市中找到白米或白米製品的地方:「大家可從米可以製成甚麼食品、甚麼人會買米、米的用途、與米有關的季節和節慶等出發。」從小作家們天馬行空的答案中,不難發現原來米跟我們的生活的確息息相關,而且更隨時可化身為日常寫作的寫實主題,從保育大自然生態環境,到感同身受農家生活的辛勞,還有珍惜食物減少浪費等,全部都是豐富的創作題材! 米的聯想 含有豐富營養 代表農民的汗水 像雪白的玉石一樣珍貴 未收割的稻穗像一群低着頭的孩子 堆起的米粒像一堆螞蟻 像七彩繽紛的園圃中一件毫不起眼的裝飾 黏稠稠的米飯像泥膠 米奇老鼠和米芝蓮 美味的壽司和定食 珍惜食物不再光顧自助餐 小作家心聲 陳心悅 伊利沙伯中學 中二 ❝得知原來香港曾經盛產白米,後來才逐漸式微,覺得相當可惜,但亦明白這是城市發展的階段。聽農場負責人說,原來香港目前有十多個農場種米,才知道香港仍有很多關注本地農業的有心人在默默付出勞力。❞ 陳慧橋 瑪利曼中學 中三 ❝我十分喜歡寫作,透過文字抒發心內的情感,今次活動讓我有機會在農耕過程中,親身體會農民的日常辛勞,日後可將這次難忘的經驗和回憶加入創作之中,在作品中抒發細膩的情感。❞

小作家親手烤焗叉燒酥 認識香港飲食文化發展

《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飲食文化至為重要。 「小作家培訓計劃」經常籌辦多元化創意寫作活動,尤以流動教室最受歡迎。今次流動教室移師到烹飪教室,讓小作家們親自炮製本地代表食物 -- 叉燒酥,並邀請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博士,帶領小作家們一同穿越時空,回到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感受當時社會基層的飲食文化。 小小叉燒酥 糅合中西飲食文化元素 今次流動教室變身烹飪教室,小作家親手製作香港本地代表食物 -- 叉燒酥,其濃厚的廣東「內涵」與西式酥皮外表,恰好代表香港中西夾雜的飲食文化。蕭博士解釋:「叉燒跟其他燒味一樣,都是中國粵菜中的一種廣受歡迎的美食。燒味源於廣東,在香港、澳門、台灣及華南地區流行,遠至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餐館都吃得到。 顧名思義, 叉燒乃是將「半肥瘦」脢頭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燒熟而成,燒烤時會在表面塗上紅色的叉燒醬,醬汁主要材料包括生抽、蒜蓉、麥芽糖、南乳、五香粉和酒等廣東菜常用的調味料。至於用以包裹餡料的酥皮,有指源於17世紀的法國,由麵粉、牛油和水混合製成,迄今已成為西方糕點廚師的常用材料。可見,叉燒酥其實是中西飲食文化碰撞交流之下的「混血兒」,慢慢地不論在中式酒樓還是西式餅店,都可輕易找到!叉燒酥成為了香港飲食文化中的代表食物。 新派叉燒酥 創意出爐 聽罷蕭博士的解說後,一班小作家已急不及待大顯身手了!由烹飪教室Cooking Fever創辦人兼烹飪導師Celia,指導小作家們烤焗叉燒酥。她大讚小作家們拿起刀和鑊剷的模樣甚有功架,甚有小廚神的風範。 焗叉燒酥的步驟十分簡單:把急凍酥皮置室溫解凍15分鐘,同時預熱焗爐至200度;小作家們開始準備餡料,叉燒和洋蔥分別切粒,逐一以中火略炒,夾在酥皮之中,用鐵叉壓實酥皮埋口,刷上蛋漿和灑上芝蔴,放入焗爐焗大約15至20分鐘便可。 期間蕭博士在旁邊提點,與小作家分享入廚經驗和美食心得。部分小作家更發揮創意,設計出大小不一、形狀奇趣兼獨一無二的「新派」、「變種」、「自家品牌」叉燒酥,學習氣氛愉快。 ▲Celia老師正在細心講解及示範叉燒酥的製作步驟。 終於大功告成了!一盤盤熱烘烘、酥皮呈金黃色的叉燒酥,從焗爐端出來的時候,叉燒和牛油混雜的香氣即時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大家都讚嘆新鮮出爐、加上親自動手製作的叉燒酥,不僅色澤金黃,撲鼻而來的香氣引得小作家們食指大動。 蕭博士於是提出:「那麼我們不如『先吃為快』,吃完才聽有關香港飲食文化的講解吧!」大家當然亦欣然接受了蕭博士的建議,以極其迅速的行動作出回應,就在一片喧鬧之中,所有叉燒酥全數落入了各人的咀巴裏! ▲左起:Cooking Fever創辦人Celia、蕭欣浩博士 回顧50年代光影小說 見證飲食與文學融合 在互動學習的環節,蕭博士以「飲食與文學的融與合」為題,帶領小作家們從昔日的文學作品中,追溯50至60年代香港之飲食文化。他解釋,大家今天常常將「香港是美食天堂」掛在嘴邊,其實嚴格來說只不過是近三、四十年演變而來的。 從昔日作家所寫的報章專欄文章、黑白粵語片電影劇情可見,戰後的香港經濟尚未起飛,消費者負擔外出用膳的能力有限,絕不像我們今天隨時都能去酒樓、快餐店及茶餐廳等用餐。至於西方飲食文化對於絕大部分民眾來說,更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西餐尚未在平民之間普及又從何憑證呢? 他逐舉列, 作家侶倫於195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窮巷》為參考,此書獲公認為50年代重要的香港文學作品,內容真實地反映了香港戰後低下階層市民生活。其中一段提及三文治的章節,作家為了讓讀者理解何謂三文治,竟然煞有介事地形容它是由兩片麵包加上南乳和蔴油再夾起來吃的食物,還稱讚道一嗅已知道是人間美食,情況就像今天創科專家介紹一些日新月異的嶄新技術時,需要因應受眾的科技知識水平,以比喻的方式來解說一樣。 ▲蕭博士以「飲食與文學的融與合」為題,帶領小作家們從昔日的文學作品中,追溯50至60年代香港之飲食文化。 另外,蕭博士亦帶來了多套經典的黑白粵語片電影,好像於1960年上映、由謝賢、胡楓主演的《難兄難弟》(小作家都認不出這兩位昔日影壇巨星年輕時的模樣!),當中有一段情節講述兩人為了追求心儀的女孩,不惜典當家財,也要籌錢帶女生光顧價錢高得令人咋舌的高級西餐館,期間更因不諳西方飲食文化而大出洋相。蕭博士解釋:「當時食西餐是時尚、潮流的象徵。高級西餐館更只有上流社會才有機會踏足,電影作品加入這些場景元素,自然能為主要以平民大眾作對象的觀眾帶來新鮮感。」 ▲新鮮出爐的叉燒酥令人垂涎三尺,小作家們都忍不住要「先吃為快」! 作家錦囊 ▲蕭欣浩博士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 一直致力研究香港飲食文學及文化, 經常擔任電視節目的常駐出鏡學者。常與觀眾分享中文、文學、粵語、飲食等文化。❞ 小作家心聲 張嘉怡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中二 ❝我一有空便會和媽媽一起下廚,早前更曾在青年廚神大挑戰活動中晉身入圍賽。今次流動教室的主題十分吸引,讓我明白飲食原來跟歷史、文化、時代、潮流和文學等都有極大關聯,加上蕭博士風趣幽默的講解,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既充實又愉快的周末下午。❞ 王偉衡 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 中三 ❝飲食文學屬於近年新興的文學類型,平日經常有機會透過報章雜誌、網絡及社交媒體接觸得到,內容層次及寫作水平均有高有低。其實除了食評之外,好像研究菜式起源、食材與時令、歷史及文化關係的專題文章,都能令人增進知識,很有閱讀價值。❞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