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中四
魏心悦

《聖誕節》
聖誕快樂。
—————————–

此刻窗外下著鵝毛大雪,所及之處均是一片雪白。室內的暖空氣和室外的熱空氣對沖,使玻璃被覆上一層薄薄的冰層。與窗外的世界不同,窗內屋子被明亮色彩裝飾,是暖和的,繽紛的。

壁爐裡燃燒著的柴火閃著橙黃色的光芒;翠綠聖誕樹上掛著各種各樣的飾品;放在一旁的榭寄生紅綠交雜;壁爐上方掛著三隻聖誕襪;聖誕樹下則是包裝的漂漂亮亮的禮物。我獨自一人坐在躺椅上,轉頭看向窗外,想著自己的心機會不會白費。

作為一個從小在歐洲長大,經常被父母拉去教堂進行崇拜的人,聖誕節對我的意義就像感恩節至於美國人,春節至於中國人的意義。在聖誕節,家裡會掛上各種裝飾,使其煥然一新。親朋戚友都會前來拜訪,自己收禮物收的不亦樂乎,那使聖誕節成為自己每年最期待的日子。

只不過後來,自己因為一些事情和家人起了爭執,一氣之下竟說出要斷絕關係,離家出走。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挽回。哭著,鬧著,也未能讓自己動搖。第二天,我就自己拿著一個行李箱,離開了家。

現在反倒是懷念起以前和家人歡度聖誕的時光了,對自己當年的決絕感到羞恥和慚愧。但始終還是拉不下臉皮和家人道歉。為了找回那時候的那種快樂,每年聖誕總會將家中佈置(得非常)華麗非常,邀請一大堆人前來狂歡。但不知道為什麼,老覺得差了點什麼。室內雖然是暖的,心中卻如同窗外被白色覆蓋,寒風凜冽的世界般,絲毫感受不到喜悅,哪怕家中被裝飾得充滿節慶色彩。

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感受到那種聖誕節的“暖和”了。

此時此刻,卻是隱隱約約感受到了些許。心中有了些思緒。

或許,這就是小時候能感受到“暖和”的原因?

門鐘響了,思緒抽離,站起身,打開了門。

門外不只是父母,還有小時候經常見到的堂妹,叔叔,姨姨等。父母手中各捧著一份禮物,看了看我愣住的模樣,不好意思道。

“對…對不起。我擅作主張…”
“沒關係,進來吧。”我揮揮手,讓他們都走進屋子,然後把門關上。

廚房的焗爐發出響聲,我正要站起身,卻被母親按住了。

“我去拿火雞出來吧,你去擺桌。”母親依舊如以往那般,以一股命令口吻指揮父親做事。我多番想要站起,對上父親的視線和聽到他的話語後,就不再動作了。

他說。“讓你媽去吧。十幾年來,她一直在想著要怎麼做才能彌補。”之後父親就去擺桌去了。

堂妹依舊很小時候一樣,像只(隻)小鳥般一直在我的耳邊吱吱喳喳個不停。按照自己討厭被煩的性子,此時就應該冷喝一聲讓她閉嘴了,卻不知道為何這一次,居然很專心地聆聽,也認真的回答了她問的問題。

那邊廂晚餐已經準備好了,母親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坐下。自己則坐在了母親的旁邊,低垂著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此時自己的碗中多了一條火雞腿,一轉頭,就對上母親的注視和還沒來得及收回去的叉子。

“我記得你以前最喜歡吃腿…想也沒想就…”

“謝謝你。”我打斷了她。又將話重複了一次。“謝謝你,媽媽。”眉眼彎彎說出這話,伸手握住了母親以布上皺紋的手,看著晶瑩淚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轉。耳邊傳來拍手聲,緊接而來的是整個屋子的人的歡呼。

“歡迎回歸——”

我站起了身,鞠了一躬,良久才開口道。

“還請各位原諒我多年來的任性——”

話還沒說完,就被母親拉回椅子上。她手指在我的手心打圈,緩緩開口。

“沒事…回來就好。”

“回來就好!”其他人應和。

於是我便好好坐下,開始吃飯。耳邊是歡聲笑語,碗中的飯菜漸漸堆積成一座小山。

菜式是一樣的,裝飾也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這一次的聖誕節是與家人同過。

我卻感受到了,在那十幾年間一直在尋找,卻仍未能尋到的那獨屬於聖誕節的暖和。

看了看眼前的景象,突然開竅。原來。

是團聚啊…

想到一直以來苦苦尋找的東西,其實就如此簡單,笑了笑。

窗外依舊下著雪,刮著風。窗內依舊是掛滿聖誕裝飾,豐富筵席,和一堆人一起熱熱鬧鬧。

不同的是,這一次,是和家人過的。

不同的是,這一次,感受到了聖誕的“暖和”。

不同的是。

終於意識到“團聚”才是心靈暖和的來源。

聖誕快樂。

評語:

節奏前慢後快,對比強烈,孤獨與團聚,意旨鮮明。聖誕快樂的呼應,意識良好,但說服力稍嫌不足。前段描寫略見功力,但難超「傳統」模式。中段過渡,純以獨白的轉變串連,似宜有更具體的敘述,好能引發更深的共鳴。構思則不俗,結構初現技巧,亦初步呈現對細節的關注。只要寫下去,深信一定是一篇比一篇好,加油!

評審人:蒲葦

名銜:作家兼資深中文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