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簿》讀書報告

聖保羅男女中學
中一
劉晴昕

  成長,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成長路上,每個人有不同的經歷,你又會如何紀錄你的成長呢?作者董啟章先生選擇以特殊的手法,將他成長的體驗,記錄在《紀念冊》、《小冬校園》及《家課冊》三本校園短篇小說中,並結集成此書。   在《紀念冊》裡,作者運用擬人法,以自白的形式記述學生物品的經驗,從而帶出中學生求學時的苦與樂。作者從這與別不同的角度來寫作,可讓讀者重新審視身邊的一事一物,從而有新的體會。如在〈尺子〉一文中,一把塑膠尺子述說了頑劣學生「高童」受罰的事。〈手錶〉一文從一隻錶的角度,寫出一個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學生的掙扎。〈鏡子〉則由一塊鏡子講述學生開始貪美的心理變化。   其實,每件普通的事物也可以有一個迷離的故事。看來,回到學校,我須多留意身邊的一切。我若細心觀察,說不定會發現儲物櫃鎖着的不僅是白紙黑字的課本,而是無涯學海的閃耀奪目!   《小冬校園》中,作者以一些不該在校園出現的動植物貫穿全書,訴說小冬在新的學習環境下不被理解的孤獨之感。小冬說他看見了樹熊、樹蛙、企鵝等等。但他究竟是真的看見了這些,還是只是在徬徨無助之中的幻想?剛升中時,我們同樣要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教學模式……可是在師長、朋友的關愛下,我相信我無需在樹蛙的引領下才能適應環境吧。     《家課冊》則以不同的科目的內容為題材,記述不同學生在成長中形形色色的追求和慾望。如用英文科的條件句記述不可能發生的愛情;用經濟科的供求定律定義友誼。   面對新環境的忐忑、學習的挑戰、友情的顧慮、愛情的似有還無……我們每天都不斷成長。成長的記憶也許被時間塗改得面目全非,但蓋在塗改液下面的種種歷練,放在陽光底下仍可看見。其實只要用心細看,仍可發現在失落時曾經抱過你的樹熊,讓你重拾成長的記憶。成長像循環數一樣,是不會終止的。只要我們不停鍛鍊,終會練成圓滿的整數!

評語:

《練習簿》一書內容豐富,作者不宜泛論其內容。建議作者先確立評論主線(作者如果以「成長」為主線,該集中討論該書如何處理這個主題),輔以一、二印象深刻之片段,該能寫出更有深度之報告。

評審人:鄒文律博士

名銜: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