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舞台——藝穗會奶庫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中三
廖家翹

*觀眾的坐席包圍舞臺,以鋼琴為界,鋼琴的方向不設坐席。
**舞台位置按藝穗會平面圖所示,外加鋼琴面向舞臺的地方。
**以傳統燈籠為主要光源。

第一幕
{廣東 佛山}
(戲台上正唱著一齣《紫釵記》)

黛鳶(戲腔):「處處仙音飄飄送,暗驚夜台露凍……」

「端著水袖,我悲涼地望著對戲的青雁。戲中,霍小玉正向郎君訴說著對他另結新歡的絕望痛心。戲外,我瞧見空無一人的台下,心中也升起一股愁緒。

五年前改革開放後,看戲的人就少了,可一個觀眾都沒有,還是第一次。那天的小玉,應該演得別樣生動吧。」

(背景)青雁(念白):「劍合釵圓,有生一日都望一日呀。」

黛鳶:「盧太尉脅迫十郎與其女成婚時,他堅決拒婚。榮華富貴,多少人求之不得,但對十郎而言,皆不及他與小玉的山盟海誓貴重。因此,他始終希望與小玉長相廝守。

時代變改,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品茗聽戲的雅興。戲臺被時代遺忘,煙雨園的生意越來越慘淡。我知道,若把梨園改成電影院,生意自會興隆。可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喜歡粵劇,我愛粵劇,所以,我更要堅持粵劇。」

【第一幕 完】

第二幕

(戲在一片寧靜之中落幕。黛鳶回到後臺,卸下金釵花鈿,洗去胭脂鉛華)

黛鳶:「那天在後臺,他說,黛鳶啊,梨園生意不佳,我的薪水已經不夠養家糊口了,我不得不另尋出路。」

(說到這裡,黛鳶不禁歎息)

黛鳶:「當年,我們一起拜師學藝,熬了十年才出師。那些汗淚交織的日子,沒有他,可能堅持不下去吧。我自立門戶,建煙雨園,成立戲班,他一直都在。他走了,以後漫漫長路,又該怎麼走呢?

當然,這不怪他,只怪時間太殘酷,堅定不移地遵循著喜新厭舊的法則。新奇的引人追捧,而舊物只會不斷磨損,直到被世人遺忘。

二十年來共浮沉的戰友,終究也要離我而去了嗎?」

【第二幕 完】

第三幕

黛鳶:「青雁走後,戲班弟子,樂師陸續離去。只剩一些我接濟的孤兒留下。煙雨園越發冷清,快要撐不住了。

八五年元宵夜,多了幾個來吃湯圓的看客。遠處的坐席裡,一個西裝革履,長著鬍鬚的外國人,隻身一人看戲。

謝幕以後,人們紛紛散去,而那人緩緩走向戲臺,沉醉地拍著手,向我們鞠躬。

他叫安東尼·勒菲羅,是一家美國劇院的老闆,偶然路過,覺得梨園的典雅氣氛很獨特,便進來聽戲。他很欣賞我們的表演,想邀請戲班去他的劇院演出。

未知的地方,自會有新的機遇。既然如此,一試何妨?」

【第三幕 完】

第四幕

{美國 舊金山 唐人街}
黛鳶:「舊金山的劇場裡,有許多湊熱鬧的外國人,也不乏懷緬家鄉情懷的華人,全場座無虛席。」

這天上演的劇碼,又是《紫釵記》。

黛鳶,「李十郎」(念白):「紫玉釵,留佳話,劍合釵圓。」

黛鳶:「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李十郎和霍小玉最終得以團聚,而我的熱情,終於有了被人欣賞,與人分享的一日。」

【全劇完】

評語:

以逝去的粵劇作主題很好,能看到作者對粵劇本身的認識及情意結,鼓勵嘗試透過角色對白可更深入了解角色的心路歷程及當中的掙扎,多些真情的剖白或花多些筆墨在角色的真情剖白,讓角色更人性化,更立體。

評審人:林珍真

名銜:編劇、導演、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