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寫作營學劇本創作 鍛煉觀察力尋本土文化

▲張飛帆(前排第三行左五)與一眾小作家合照。

本學年「小作家培訓計劃」增添高小組寫作訓練營,在整天活動中,既有舞台經驗豐富的張飛帆講解舞台劇劇本編寫技巧,又有資深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分享「穿街過巷,香港探奇」心得;此外,小作家更嘗試即席創作劇本,現場演繹話劇,發揮無限創意。

小作家培訓計劃2015/16,寫作訓練營,劇本,舞台劇,香港藝術發展局,徐振邦,張飛帆,
▲小作家坐在草地上分組討論,感覺輕鬆

張飛帆:口語創作劇本傳神
憑《暗香》獲得「第三十三屆青年文學獎」(戲劇組)冠軍,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戲劇)」的劇團創作總監張飛帆,為小作家淺釋戲劇的定義:「戲劇包括電視劇集、電影等,只要運用不同媒體說故事就是戲劇。劇本透過文字的功力,讓演員、導演容易閱讀的故事,方便在舞台上演繹出來,便稱為舞台劇本。」他指舞台劇若以粵語演出,劇本也能以廣東話寫成。「假如題材圍繞香港或地道的事物,用廣東話能夠直接將生活的質感描寫出來,所以我贊成用口語寫劇本。」

張飛帆分享編寫戲劇的技巧:「任何戲劇要先設定角色、時間、地點和事件;下一步是構思故事,描寫主角經歷與解決困難,然後刻劃劇中高潮,以及為故事鋪排結尾。戲劇中最重要是突顯角色之間的矛盾,例如性格、身分的不同,或者是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衝突,例如超人打怪獸便是最常見的例子。另外,不少劇作家也喜歡利用角色之間的誤會,掀起激烈的矛盾與衝突。」

曾為電視編劇的張飛帆認為,戲劇大多由兩個人或以上演繹,因此角色之間要有深切的交流,才能激發故事的火花。他建議小作家:「編劇時,除了構思角色之間的對立面外,也要思考故事的推進問題,講求「Give and take」(給予與接收),例如角色如何透過溝通化解雙方的分歧,才具說服力。」

小作家培訓計劃2015/16,寫作訓練營,劇本,舞台劇,香港藝術發展局,徐振邦,張飛帆,
▲徐振邦(左一)寄語小作家發掘及紀錄本土特色事物。

徐振邦:發掘創作素材
曾出版多本香港專題著作如《香港書店巡禮》、《香港古跡圖冊》(1-3)、《集體回憶香港地》、《捐窿捐罅香港地》、《穿街過巷香港地》的徐振邦,多年來積極從事各項文化考察、寫作及教育工作,他在寫作訓練營着力指導小作家如何尋找具有本土特色的事物,發掘新奇有趣的寫作素材。

徐振邦以當日小作家身處的烏溪沙青年新村為例,他曾數度到訪,偶然發現營地沙灘上有一個人工的心形石灘,是泳客每天執拾附近的碎石堆砌而成,可說是泳客間一個很有意思、很浪漫的故事,但每逢潮漲便不見,他形容此乃半自然景觀的景點,要在合適的時間才能欣賞到,若不夠觀察力便會錯過如此富有特色的景物。

總括而言,徐振邦說香港有很多世界級的景點,亦有不少文化景點,就算是一些民間小故事,也相當有趣味。他鼓勵小作家要多觀察香港,「無論用記敘或描寫的形式,只要我們將香港的所見所聞紀錄下來,它就是香港的歷史。」

徐振邦表示:「我們要周圍認識香港,發掘多些素材,獲取更多資料,寫作時便更加得心應手。」他續指出創作不一定局限於文字:「有時可能是多媒體創作,例如拍攝關於香港特色的短片,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地方。」

小作家感想:
謝伶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 小五

小作家培訓計劃2015/16,寫作訓練營,劇本,舞台劇,香港藝術發展局,徐振邦,張飛帆,
▲謝伶同學:我們學以致用,即席創作並現場演繹話劇,很有成功感。

我在學校有編寫劇本的機會,參加寫作營後,進一步了解寫劇本的知識,明白人物的動作和表情要描寫得有趣生動,即使微小的事情也可表達出來,令劇情更加豐富。經張飛帆老師講解後,我們學以致用,即席創作並現場演繹話劇,很有成功感。

楊卓昊 元朗商會小學 小五

小作家培訓計劃2015/16,寫作訓練營,劇本,舞台劇,香港藝術發展局,徐振邦,張飛帆,
▲楊卓昊同學:我學習到如何透過寫作突顯劇情,將劇本寫得傳神,令角色演得更加投入。

我有參加話劇班,然而卻沒有寫劇本的經驗。今次終於嘗試了,令我學習到如何透過寫作突顯劇情,將劇本寫得傳神,令角色演得更加投入。整個活動中,最深刻是跟組員討論寫劇本和即席演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