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古文總是予人一種艱澀難明的感覺;而故事書則予人一種天真瀾漫的印象,身為一個作家,閱讀時必須涉獵不同的題材與文體,才能豐富創作視野。兒童讀物作家菜姨姨及方舒眉早前就為「小作家培訓計劃」培訓班擔任導師,跟小作家們大談創作兒童書籍的心得,透過加入古文或插畫等元素,為作品增添色彩。

「三顧草蘆」、「魚與熊掌」及「完壁歸趙」等成語,背後都有精彩的故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值得小作家好好學習。作家方舒眉以「細看古與今:趣味學古文」,講解在精鍊的文字背後古人的生活智慧及思想,讓小作家領略閱讀古文的樂趣。

成語故事 充滿智慧

不少人認為古文內容艱深難解。方舒眉卻認為,其實古文裏有許多成語、詩詞名句,簡易得來亦蘊含充滿智慧的故事,她嘗試從淺入深,列舉了幾個例子,如「撲朔迷離」、「青出於藍」、「完璧歸趙」等。「『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由雌雄兔子的特徵,引伸到事物錯綜複雜,難以明瞭真相的意思;『完璧歸趙』的典故,則是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戰國時代趙國藺相如奉命攜帶國寶和氏璧出使秦國,雖受到秦王威脅仍安然而返的故事,現在這成語可以表達物歸原主的意思。」

方舒眉表示:「利用這些四字成語,以精鍊的文字便能表達豐富的意思,小作家可以多學習這些成語,對提升寫作能力有很大幫助。」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古文題材多樣

中國古文的題材也很多樣化,有人描寫美麗的景色;有人表達自己的志向,亦有人用來抒發懷才不遇的心情。其中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中,開首四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便用了簡潔的文字,將明月、松樹及山澗等景色寫得躍然紙上。范仲淹在《岳陽樓記》除了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外,亦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表達了自己的志向,成為流傳至今的名句;作家蘇軾雖然被貶官,但是他仍然保持樂觀精神,在《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中「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短短幾句,既表達瀟灑氣慨,亦勉勵弟弟不要放棄,要努力實展抱負。

古文亦可用作發表議論。方舒眉特別介紹清代文學家彭端淑的《為學一首示子侄》一文,「這篇文章探討求學問上,究竟是天資還是勤力較為重要。作者以『聖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短短幾句,指出孔子的學問,最終由不甚聰敏的弟子曾參流傳下來,作為他重視勤學的論證。」

現代散文 秉承簡潔文字

即使到了現代,古文的特色仍然影響?現代作家,方舒眉創作《城市之書》,內有多篇散文記錄了她對遊歷不同城市的回憶。「寫這本書時,我也運用了古文帶給我們的智慧及技巧,用精鍊、簡潔的文字,記下不同城市的風光。其中一篇寫布達佩斯之旅,我用短小的篇幅,記下多瑙河、大橋美景,以及整個城市的浪漫氣色。」

另一位作家譚寶碩的《石頭記》,同樣用優美的文字,寫下一次在玉器市場買石頭的經歷,「他以『石上無紋,天上無雲。』一句,由石頭的裂痕,寫出中華文化的『殘缺美』。」

小作家心聲

李欣婷 香港嘉諾撒學校 小六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今次工作坊引起了我對閱讀古文的興趣,原來我們平日常用的金句,例如『不遠千里而來』,便是來自古文。今後我會主動讀一些古文,例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及孔子的《論語》。”

歐澄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小五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我以往接觸的詩詞不算多,今次學到許多成語故事,背後有精彩的歷史典故。古文的詩詞名句,不單傳承中國文化,我也希望學習及運用它們,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

許多小作家都愛聽家長或老師講故事,原來當中也有不少技巧,可以運用在寫作上。故事媽媽「菜姨姨」便在小作家工作坊上親身示範,並演繹講圖畫書及文字書的技巧,鼓勵小作家與家人一起親子共讀,分享故事帶出的智慧。

注意圖畫變化 配合文字 盡情發揮

小作家講故事時,可先注意圖書的種類,例如是圖畫書還是文字書,再用適合的方法來講故事。「菜姨姨」說:「講故事時,圖書的封面非常重要,直接帶出故事的主題。以我的創作《害羞的芋頭》為例,封面用簡單線條畫出捲縮的芋頭,小作家只要仔細觀察這個封面,便能掌握她害羞、欠缺自信的性格。」

圖畫書以插畫為主,講故事者應該從多幅生動的圖畫,感受角色的情緒變化,例如喜、怒、哀、樂的情感。「小作家也可以配合圖畫書的文字,盡情發揮想像力,令故事主角的性格更加突出。在《害羞的芋頭》一書中,便有寫道:『她希望別人了解自己;她很想,很想改變自己,可以把內心想說的話說出來。』進一步補充了芋頭害羞的性格。」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抑揚頓挫 演繹文字故事

至於文字書,主要靠朗讀來演繹故事,「菜姨姨」親自演繹「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出自《呂氏春秋》一書,闡述國君治國的道理,他認為國君治國應要符合時宜,明白世事在變,若一味沿襲舊法而不知改革,那麼就無法治國。後來這典故就被濃縮成「刻舟求劍」這一句成語,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的人。

「整篇文字故事,一字一句都由講者讀出來,假如平鋪直敘的話,聽眾難免會感到沉悶。因此,演繹文字故事時,要注意抑揚頓挫,這種講故事手法與朗讀有所不同,要憑節奏來吸引聽眾,關鍵是掌握句與句之間的頓。講者也要留心每一段文字,說到歡喜的事情時,要配合快樂的語調,帶出相應的情感。同時,講者也可以多花心思,將故事內容變得更加口語化,就像平日跟朋友交談一樣,令聽眾更加容易將故事記入心裏。」

寓言故事往往內含哲理,小作家與家人、朋友分享故事後,不妨一起思考當中的意義,「例如講完『刻舟求劍』的故事,大家可以討論一下『這位楚國人刻舟求劍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這位楚國人找不到他的劍?』、『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等問題。小作家在這些互動討論過程,不單學習到人生智慧,亦有助發掘出更多創作靈感,對日後寫作有很大幫助。」

從生活喜好入手 發掘創作靈感

除了愛講故事外,「菜姨姨」也創作不少故事,包括《害羞的芋頭》、《正義的辣椒》、《自信的甘筍》、《好動的菠菜》及《認真的西蘭花》等。「菜姨姨」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泉源,主要來自生活喜好,「我喜歡種菜、洗菜、炒菜、食菜及買菜……蔬菜便成為我的寫作靈感。同時,我透過自己的喜好進入閱讀世界,先了解蔬菜的特質,並且結合生活體驗來創作角色,例如創作《正義的辣椒》時,我先閱讀辣椒的資料,從它的外型、味道及營養等特質入手,再加入聯想,創作出它充滿正義感的性格特徵。」

小作家心聲

黃苡因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小三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工作坊讓我學習到講故事時,要注意抑揚頓挫,以後我可以用這個技巧,跟媽媽一起分享故事。『菜姨姨』創作的火紅色、充滿正義感的辣椒角色令我印象深刻,我也想創作一個性格囂張的朱古力金幣角色。”

麥昕喬 聖公會基福小學 小二
細味古文領略古人智慧 細閱圖書培養共讀興趣

“在圖畫書及文字書中,我較喜愛圖畫書,因為美麗的插畫可以表達更豐富的內容。『菜姨姨』鼓勵我們用一種蔬菜來創作角色,我會起用自己最愛吃、最熟悉的粟米來做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