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都市有不平凡經歷 流動教室縷述社會實况

▲鄭寶鴻與一眾小作家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門前大合照。

香港從昔日貧困社會演變成今天繁華大都市,有過不平凡的經歷。為引領年輕學生認識香港歷史及發展進程,從而啓發他們的寫作靈感,「小作家培訓計劃」高小組「流動教室」特於香港電影資料館,安排放映1954年製作的寫實片《樓下閂水喉》,並請來醉心研究香港歷史及本土文化的鄭寶鴻主講「從經典電影看香港社會實况」,讓小作家了解五、六十年代本港水荒下的處境,以及基層市民的生活苦况。

鄭寶鴻細訴大牌檔由來
香港曾經每隔4天才供水4小時,有點匪夷所思,但鄭寶鴻說確有其事,由於往日的樓宇輸水管是從下而上,水壓不足讓每個樓層同時開動水龍頭取水,故每次供水時段,「樓下閂水喉」之聲,響徹全港,成為當代的特色。

電影《樓下閂水喉》裏其中一家人經營現今市面逐漸消失的熟食大牌檔 ,鄭寶鴻細說其名字由來:「很多人寫『大排檔』,用了排隊的『排』字,這是錯誤的,其實用『牌』字才對,小作家將來以大牌檔為寫作對象時宜留意了。」

根據鄭寶鴻的考究,香港開埠以來已經有熟食牌檔,1927年政府開始將街邊熟食檔分為「大牌」與「小牌」。由於戰後市民一般的生活條件差,政府恩恤戰前公務員或戰時殉職公務員家屬,發牌讓他們經營食檔維生,亦可供應廉價食物予市民。按照法例規定,「大牌檔」四邊須設有鐵輪,保持流動的性質;每檔只可在檔邊擺放兩張桌子,加上檔前的長木椅,共可容納11位客人。時至今天,全港只剩下二十七、八個大牌檔而已。

小作家培訓計劃2014/15,鄭寶鴻,流動教室,樓下閂水喉,大牌檔,
▲鄭寶鴻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

觀察生活細節 蒐集一手資料
《樓下閂水喉》情節感人,有許多煽情的橋段,感覺卻很真實。鄭寶鴻提醒小作家要對生活細節觀察入微,以及多請教別人,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加動人。他憶述:「有一次我帶學生出外考察,途經藍屋,來到一道又直又斜的樓梯,着同學觀察木樓梯上面的符號。考察完畢後,其中一位同學的報告是描寫「倒塔」(清糞)的故事,原來他留意到樓梯符號乃用作紀錄該樓的住戶數目,因為舊樓沒有自動冲廁設施,負責每晚到來清糞的人,憑符號數量便不會漏掉清理住戶糞便。同學觀察到符號的關鍵,又懂得訪問老人家,找尋更多資料,成就了一篇好文章。

對於香港大小事物,鄭寶鴻都能如數家珍,他歸因自己由年輕時已習慣蒐集資料之故。鄭寶鴻透露:「小時候,我經常跟爸爸到茶樓飲茶,接觸外間的機會很多;長大後需要外勤工作,看見的事物就更多了。八十年代,社會發展迅速,我覺得很多值得懷念的事物勢漸消失,便拿起相機四處拍照,同時搜購明信片,捕捉昔日景象,此外還經常埋首圖書館搜尋資料,分門別類抄寫筆記,掌握第一手資料。這些年來,我憑着手上的資料和筆記,出版了眾多不同性質同香港歷史有關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