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寫作魅力 不同專業者交流創作心得

寫作交流會由作家唐希文主持,嘉賓包括素食餐廳合伙人伍成邦、急症室醫生鍾浩然、導演兼電台節目主持人劉偉恒及深度旅行家及旅遊節目主持項明生。每位嘉賓雖然都有不同身分,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皆熱愛寫作,曾出版書籍作品。 資料重準確 下筆須謹慎  曾任《明報》副刊資深記者18年、擅寫飲食題材的伍成邦,現致力推廣素食。他認為當記者對他創作的最大影響是處理資料必須準確:「初入行時前輩教導,採訪對象的職銜、名字等絕對錯不得,因為編輯不在現場沒法跟進,只有信賴記者的報道。」從此他下筆謹慎,涉及的資料必然先行核實。 伍成邦認為文章資訊的正確性很重要,與寫作態度有莫大關係。 醫生事忙 偷閒寫作享樂趣  自稱是急症室福爾摩斯的鍾浩然醫生,學生時期喜歡寫作,畢業後愛議論時事,遂向報刊投稿,起初未受編輯關注,但他沒有氣餒,即使屢遇「投籃」結果,還是繼續嘗試,終獲編者欣賞邀約撰寫關於醫療的專欄。眾所周知,香港醫院的急症室使用率高,醫生工時長又需要輪班,工作壓力甚大。鍾醫生坦言:「如果希望夢想飛翔,便一定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而我所作出的犧牲是減少吃喝玩樂的時間。」回憶最初寫作第一集《急症室的福爾摩斯》時,他每到放假天便把自己關在書房,由早上開始寫作至黃昏,大約用了30多天假期完成一本書。後來孩子出生,他更加忙碌,唯有利用小孩入睡後的時間寫作。他表示當習慣了這種寫作模式後就不會覺得辛苦,因為對於愛好文字的人來說,寫作其實就是一種樂趣。 鍾浩然醫生鼓勵小作家嘗試投稿,累計經驗,堅持寫作。 中文悠久長存 遠勝表情符號  一直任職商界、熱愛周遊列國的項明生,年輕時參加徵文比賽獲獎,受到嘉許覺得文字有價,於是勤寫遊記,享受樂趣之餘,甚至可藉寫作維生。涉足過百多個國家的項明生,指人類歷史悠久,可是很多古國的文字已消失殆盡,只有中文是現今世上留存下來最長久的唯一一種象形文字,中文堪稱最難學而同時也是最優美的語文。他說:「雖然資訊影像化,但中文字仍然值得學習,就如現時流行以表情符號(emoji)代替文字,其實數以千計的中文字,每字都是個表情符號,若能好好運用,有利表達感情、與人溝通。」 項明生認為文章愈短愈難寫,關鍵在於文字的駕馭能力是否到家。 培養閱讀風氣 宜由家庭做起  自小喜歡寫作的劉偉恒即使中學修讀理科,仍然積極參與徵文比賽,也因寫作具有一定基礎,後來進入電台主持節目便有着莫大的幫助;而現時他除了出版書籍,還創作電影劇本,端賴從小培養的寫作習慣。已為人父的他深感家庭影響的重要性,建議家長與子女勿只顧把弄手機而忽略閱讀:「小時候一家人去飲茶,爸爸總會拿着報紙專心地看一個小時,潛移墨化下我也很喜歡閱讀。」劉偉恒指家長亦可以嘗試多用文字與孩子溝通,讓他們習慣寫字。 劉偉恒表示小時最愛看《十萬個為什麼》,求知欲是閱讀重要的推動力。 參照名家筆法 融入個人寫作 4位不同專業的嘉賓,皆同意閱讀與寫作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當談到年輕時愛讀的書籍,大家不約而同地提起一些經典名著,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及《說岳全傳》等。鍾浩然表示經典名著能流傳後世,必有其優良之處,因此他鼓勵小作家多閱讀這些書籍。  閱讀名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具參考價值,譬如了解作家運用的筆法技巧,再融入個人的寫作之中。項明生推薦小作家參照文學家余光中教授剖析散文的寫法,講究「彈性、密度和質料」,彈性指語言運用宜靈活,密度是注重修辭美感,質料則關乎文章的品質。

突破課堂教學框架 活動多元激活創意

寫作源於生活,日常每個細節都可以是寫作的靈感來源。在過去的學年,《明報》與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合辦的「小作家培訓計劃」,安排一系列多元化的寫作活動,邀請不同範疇的作家、專家、學者,教導小作家從生活中發掘素材,訓練創作思維,增強寫作技巧。 鄧宛霞(圖左)和耿天元(圖右)為小作家講解角色行當的分類。 認識本土 涉獵文化 「小作家培訓計劃」自2012/13學年開始舉辦,起初只為初中學生提供寫作培訓,目前計劃涵蓋初小組、高小組及初中組,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寫作活動。新學年的培訓計劃即將展開,現正招募參加者。 2015/16學年培訓活動的其中一個焦點是歷史與文化,不同組別的小作家,分別走訪文化館、博物館、電影資料館、戲曲劇場等,實地認識香港歷史,涉獵中華文化;而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作家,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和互動教授形式,培訓小作家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包括小說、自傳、描寫文、抒情文及說明文,甚至食經及影評等,讓他們能作多方面嘗試。 「流動教室」遊坪洲 賞京崑 「流動教室」是「小作家培訓計劃」別樹一幟的培訓項目,旨在突破傳統教學框架。上學年初中組的「流動教室」共有4個,各自精彩,首先是「春日坪洲文學散步」,由居於坪洲的詩人飲江帶領一眾小作家,遊走這個小島的風景名勝,穿梭橫街窄巷感受地道的風土人情,享用傳統食物,復欣賞文學,思考寫作,且即席揮毫,度過一堂不一樣的學習課。 初中組另一個「流動教室」在京崑劇場進行。京劇崑曲被尊為中華文化瑰寶,京崑劇場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鄧宛霞及導師耿天元,不僅給小作家講解「京崑藝術的文化底蘊」,介紹角色行當的分類,縷述打擊樂如何貫穿整個表演成為世界絕無僅有的一門演出,還即場示範唱腔、做手,令小作家大開眼界。 饒宗頤文化館導賞員向小作家介紹香港百年歷史,讓他們學習更多歷史知識。 訪大夫第 向文壇宗師致敬 初中組「流動教室」尚有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帶領小作家走訪元朗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察往昔士大夫的居所、科舉年代的書室和接待考生的客舍,從認識歷史古蹟到啟發寫作靈感。在香港電影資料館,作家兼電影人黃勁輝與小作家一起觀賞他花了6年時間拍攝、向當代文壇宗師致敬的紀錄片《劉以鬯:1918》,並親自講述拍製影片的歷程、劉以鬯的寫作成就及其生活點滴。 乘電車學寫作 探知歷史建築 高小組的「流動教室」精彩程度也不遑多讓,資深編輯兼作家李洛霞以「電車『慢遊』細味城市百年變遷」為題,講解也斯、小思及阿濃等知名作家描寫電車與城市面貌的筆法,再帶領一眾小作家分乘兩輛古典電車,自西環屈地街車廠,前往港島東區筲箕灣東大街總站,細看沿途風光,並印證導讀文章所述景貌,了解電車沿線市區變化之餘,也掌握箇中寫作技巧。此外,作家兼文化旅遊人陳天權,帶領小作家暢遊由昔日歷經檢疫站、監獄、醫院,而活化成功的饒宗頤文化館,又以「香港歷史建築和保育」題目主講,教導如何從中發掘寫作素材,以及遊記的撰述技巧。 觀動畫麥兜 悟做人道理 初小組亦有一堂「作家精讀坊」,就是在香港電影資料館欣賞港產動畫電影《麥兜故事》。屬於本土創作的《麥兜故事》,從繪本到動畫,既有地道的文化內涵,又標誌着香港精神,電影場景充滿大量香港本地特色街景,當中亦穿插了一些歷史大事。放映完畢,作家、大專兼任講師唐希文帶領小作家認識主角卡通人物「麥兜」的造型構思,從中學習影片縷述的香港歷史和做人道理。 初小組小作家坐在地上與「雄仔叔叔」阮志雄(圖左)互動,表現十分踴躍。 寫作日營 輕鬆多樣 「寫作訓練日營」是培訓計劃另一亮點。本學年分成高小組及初中組兩天進行,在整天輕鬆活動中,高小組既有舞台經驗豐富的張飛帆講解舞台劇劇本編寫技巧,又有資深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分享「穿街過巷 香港探奇」的心得;除此,小作家嘗試即席創作劇本,現場演繹話劇,發揮無限創意。初中組日營則有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宋淑慧,跟小作家探討新聞報道與報告文學的異同;有香港巴士迷教父稱譽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及出版人陳自瑜更主講從巴士看世情,以及作家兼資深編輯李洛霞引導小作家根據多位香港作家對香港本土風貌的描寫片段,即席「串流」創作。 小組討論有助加強團體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圖為初小組小作家的討論情況。 「寫作訓練日營」在輕鬆的活動中學習各種寫作技巧。 培訓班寫作技巧與思考並重 培訓班主要教授寫作技巧,但並非如課堂式的授課,其中初小組最為活潑,小作家坐在地上與講者互動,家長從旁「觀課」,既分享過程中的歡愉,也能掌握一招半式,往後適時引領孩子學習。初小組的培訓班,有自稱「故事人」的「雄仔叔叔」阮志雄講解故事創作的靈感來源,資深創意人劉遠章教導如何啟發創意思維,以及由擅長創作兒童故事和手製繪本的Auntie Van Van主講「寫作由幻想開始」。 高小組培訓班的講題則貼近生活,作家兼編輯方舒眉分享「觀察生活 隨心寫作」的心得,指導用心感受發生在身邊的平凡事,就能把隨想化成文字;周淑屏擅寫吃的溫情小品,她以「為食寫作:寫食物、寫人情」為題,教導怎樣將對食物的感覺,轉化成寫作材料;曾當社工的「寫作人」蔣慧瑜主張「寫作說理不說教」,認為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小故事,只要言之有物,也可引申為大道理,並透過文字發放正能量,激勵讀者;資深教育工作者、現專注兒童及青少年文學創作的馮珍今,則以「故事的構思與寫作」為題,分享箇中竅門。 兒童故事和手製繪本作者Auntie Van Van主講「寫作由幻想開始」。 廣告、電影、文學、寫作 無論是講者類別或講題,初中組的培訓班都很不同。作家兼資深廣告創作人鍾國強講解廣告創意的竅門,以及文字在廣告的運用要點;職業導演及專欄作家趙崇基,指電影與文學同屬創作,甚至互為影響,並講述「電影與寫作」的關係;曾分別以新詩及散文奪得文學獎的劉偉成,以「新詩與散文靈感的捕捉」為題,傳授創作的法門;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劉燕萍博士,則以「從妖猴到聖佛——西遊記中悟空的成長路」為題,剖析作家筆下角色帶來的感悟,以及了解當中的文化意象。 「作家精讀坊」推介傑作 「小作家培訓計劃」鼓勵閱讀,因此各組均設「作家精讀坊」,分別由作家及大專兼任講師唐希文,資深編輯李洛霞,以及資深中文科主任蒲葦主持,他們導讀名家傑作,復分析創作思維、寫作技巧,所推介的作品遍及古今中外,如《城南舊事》、《小王子》、《安妮日記》等。 小作家及家長心聲 陳欣希 九龍禮賢學校 升小五 參加了「小作家培訓計劃」後,我學到很多寫作技巧,例如描寫文和小說,以及人物角色設定技巧。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的「流動教室」,讓我認識到不同歷史建築的結構特色,很有趣。另外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介紹香港由開埠至今的歷史,從圖片中可以看到每個年代的生活情况,令我認識更深。 陳熹樂 國際基督教音樂小學 升中一 參加「小作家培訓計劃」能夠走出班房,到不同地點學習,比在校上課更加有趣。我學到各種寫文章的技巧,像如何利用開首一段吸引人閱讀下去。 陳子朗 拔萃小學 升中一 培訓計劃以互動形式教授寫作技巧,不只邀請專家主持講座,更設有「流動教室」,帶大家走出校園認識不同事物;我認為「文學散步」的形式可以讓學生親身觀察和體驗,實地尋找靈感和素材,能啟發他們的創作思維,比傳統授課更加有趣和豐富。

打破常規逆向思考 鍾愛幻想有利創作

「小朋友,巴士有多少層?可以有十層的巴士嗎?」擅長創作兒童故事禾製繪本的 Auntie Van Van 以此打開話題,為「小作家培訓計劃」初小組培訓班「寫作由幻想開始」揭開序幕。原來Auntie Van Van寫過一個題為〈假如巴士有十層〉的故事,她說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能寫出有創意的傑出作品。 畢業於社工系的 Auntie Van Van ,曾是一位行為分析老師,演出過多齣話劇,現為故事演講專家。她希望每個孩子都愛幻想、有夢想,因為幻想不僅令人快樂,更是學習的推動力。 功能性寫作VS自由寫作 Auntie Van Van 將寫作分為兩種:功能性寫作和自由寫作。「功能性寫作包括功課、日記及作文,這些都有特定的答案和框架,對錯標準及評分。自由寫作則沒有特定的題目題材,文體不限,可以是小故事、小詩(打油詩)、歌詞或播音劇等,且沒有答案、對或錯、評分及框架。自由寫作的目的是抒情,引起共鳴,並透過創作感染別人,誘發讀者思考和興趣。」 小作家如何由幻想開始寫作呢?Auntie Van Van 強調思想是自由、無邊無際的,而下筆前謹記問自己幾個問題:「如果……不是這樣,而是那樣,會變得怎樣?」、「假如……又會怎樣呢?」及「為什麼……?」只要問得多,想像得多,內容自然豐富。 幻想需要空間和練習 Auntie Van Van 認為,幻想需要空間和練習,要誘發幻想力,先要努力觀察身邊的事物,設法找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規律的事物,當有所發現後,就要嘗試打破這些常規或逆向思考。 幻想盡可無邊無際, Auntie Van Van 指出幻想的故事應具備一些特質,諸如正面快樂、有趣幽默,再融入驚喜元素,將不可能變成可能,自然令故事變得引人入勝。 初小組培訓班接受家長「旁聽」, Auntie Van Van...

京劇崑曲文化瑰寶 舞台藝術以人為本

中國戲曲是世界藝壇獨樹一幟的舞台表演藝術,其中京劇和菎曲被視為文化瑰寶,與整整中國文化關係密切。「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流動教室」特移師到「京崑劇場」,邀請劇場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鄧宛霞,以及駐場導演兼導師耿天元講解「京菎藝術的文化底蘊」,並親身示範。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京崑藝術源遠流長,崑曲又稱崑劇,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崑山縣,崑曲結合了南北多種地方的曲調,集合唱、做、唸、打、音樂和舞蹈,對中國其他地方的戲曲如京劇和粵劇等影響深遠,故有「百戲之母」稱譽。崑曲名劇眾多,包括《竇娥冤》、《琵琶記》、《牡丹亭》和《長生殿》等。2001年5月,崑曲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京劇又稱平劇,戲曲發展以北京為中心,遍佈全國。京劇的唱詞比較淺白易懂,唱腔和劇目豐富,自清朝乾隆55年(1790年)開始,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大徽班在御前獻唱後,便成為最受歡迎的劇種之一。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京劇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京崑劇場成立於1986年,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鄧宛霞是香港土生土長的藝術工作者,她早年畢業於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專攻鋼琴演奏,後來成為中國戲曲藝術表演者,師承京崑藝術大師俞振飛,另隨著名武旦張美娟習武,其嗓音寬厚圓潤,表演風格清新,曾獲多個獎項,包括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07/08年度「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戲曲)」。劇場導演、導師耿天元則是國家一級演員,1971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工生行;1996年獲文化部第六屆「文華導演獎」,2007年於法國第三屆「巴黎中國戲曲節」獲頒「最佳男演員獎」,2007年於法國第三屆「巴黎中國戲曲節」獲頒「最佳男演員獎」;2012年,耿天元更取得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文學碩士學位,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客席講師。 行當做手程式化利承傳 「流動教室」甫開始,鄧宛霞與耿天元先介紹中國傳統戲曲的歷史、京崑跟西方戲劇的分別,接着由淺入深地帶領小作家進入戲劇的世界。耿天元表示:「戲劇就是表現衝突,如果沒有衝突,所有的故事都會變得索然無味。」鄧宛霞則謂,與寫實表演不同,京崑演出者配合音樂及歌唱去說故事,以虛擬的方法來表達,舞台不賴佈景,因為環境帶在演員的身上,所以涉及很多演藝技巧,例如步法、唱腔、做手等,表演者舉手投足都有意思。 耿天元指出,京崑屬於「程式性」表演藝術。所謂「程式性」就是角色以行當區分,做手有其規範,正因如此,整門藝術才有所依循,得以代代相傳;當然,演繹水平的高低視乎演出者的造詣。 所謂角色行當,複雜又有趣,四大行當分「生」、「旦」、「淨」、「丑」。「生」下分「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是女性,下有「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淨」行有「正淨」(銅錘花臉)與「副淨」(架子花臉)兩大類;「丑」行分為「文丑」、「武丑」兩種。 中國戲曲也是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包括劇本、化妝、音樂、唱詞,以及各種動作等,但說到以打擊樂來貫穿整個表演,在全世界可算絕無僅有。鄧宛霞表示:「京崑戲曲藝術好看在於以人為本,故事情節為副,演員的表演完全主宰着觀眾的情緒與觀感,當打擊樂響起,演員的連串功架便隨着節奏表露無遺。」她示範開門和關門的步法,並表示在關門的一刻已走進第二個場景,利用演員的動作演繹情節而無需更換佈景。耿天元也說:「台上的日常動作加入了舞蹈元素,變成程式化的舞姿,就豐富了欣賞價值。」 同學分享: 許智芃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中二 這次「流動教室」的主題十分有趣,內容易明,能夠解答我對曲藝的疑問。在接觸到京崑戲劇之後,令我明白更多中國歷史故事,加深了我對中國戲劇的興趣,將來可能會作深入了解。 鄭穎悠 將軍澳官立中學 中三 「流動教室」教曉我很多關於京崑戲劇的知識,之前曾在學校參加過粵劇工作坊,對內容不甚明暸,今次的講解深入淺出,令我更明白中國戲劇的運作。兩位講者的親身示範,以及他們準備的錄像片段都展示出精湛的演技,令我眼界大開。

感悟妖猴成長路 神怪經典意象深

文學領域不乏神魔妖怪的故事,其中名著《西遊記》深入民心,至為經典。「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培訓班邀得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劉燕萍博士,以「從妖猴到聖佛——西遊記中悟空的成長路」為題,剖析作家筆下神猴角色,分享故事感悟,帶領小作家了解當中的文化意象。 劉燕萍博士教授元曲、古典小說、神話與文學等科目,四度獲頒優異教學獎,著作包括有《女性與命運:粵劇•粵語戲曲電影論集》、《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和《古典小說論稿——神話、心理、怪誕》等,並經常在港、台、中、日等地發表四十餘篇學術論文。 吳承恩筆下文學經典 《西遊記》是深具代表性的神魔小說,描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唐三藏取西經的故事,可見於《舊唐書》:「貞觀初,隨商人往遊西域」,紀錄他從公元627年出發,直至公元645年回長安;後世文學家按這段歷史創作故事,最早的刊本有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金陵世德堂本、一百回目的《西遊記》。 劉燕萍表示:「胡適根據《淮安府志》,斷定《西遊記》出於明代吳承恩之手。《西遊記》的故事夾雜真實歷史及文學家的創作,可說經歷長時間的演變而成,亦趨神化。主角孫悟空的原型,相信也參考過印度神話中的神猴哈奴曼,以至狀似猿猴的中國傳說水神無支祁。」 劉燕萍指眾多神魔妖怪,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啟發讀者思考,尤其是全書都是圍繞着孫悟空的成長故事,堪稱為一部「成長小說」;她解釋:「一般而言,故事的主人翁從無知至成長,過程中經歷犯錯,最後達到一個有經驗的長成階段。」她鼓勵小作家嘗試從主角的成長路方向閱讀這部經典,細看其轉折的歷程,除具欣賞價值,也有利個人寫作。 曲折的成長小說 《西遊記》塑造的孫悟空,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出生、追求知識的童年、反叛少年期及啓悟成長。故事中孫悟空協助唐三藏取西經,經過八十一難,最終由妖猴試煉成佛,劉燕萍說這是小說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作者將孫悟空描寫得很立體,他雖然有上進心、自我實踐、悟性高的優點,但是也兼具嗔怒、好勝、傲氣的缺點,因而有曲折離奇的經歷。 孫悟空擁有神話般的出生,從石頭中破空出世,作者常強調他是自然之子,與生俱來便擁有神奇力量,與其他神話提到的「孩神」相似,加上他童年時期已經尋師訪道,年紀輕輕學得一身好本領,形成了心高氣傲的性格,遂引發「大鬧東海龍宮」、「大鬧陰司」、「大鬧天宮」等事件,可幸他總會不時遇到「智慧老人」,諸如教他七十二變的須菩提、五行山下定心猿的如來、施以緊箍兒但相助的觀音、懷慈悲之心的三藏,由是得以扭轉命運,展開漫長的贖罪與啓悟之旅,最後回歸天上。 總括而言,劉燕萍認為孫悟空的成長經歷形成一個謫世結構,他在天上犯錯被貶謫降落人間,再因罪受懲罰,經過啓悟試煉修成正果,終於得以原形歸天。 小作家感想 黃金湶 王肇枝中學 中三 我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也看過《西遊記》。之前閱讀小說時只會着重故事發生的過程,經過今次培訓班後,我學懂要從兒童、青年至成人等不同階段來看情節的轉變;往後創作時亦會從小說找靈感,幫助塑造人物角色。 藍鈺怡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中三 我看過電視劇《西遊記》,初時以為只是神怪小說,從未想過把它當作成長小說,經過劉燕萍老師的深入講解,我對《西遊記》這部經典著作了解更多,同時亦可以啟發創意思維。

童眼看人間悲歡離合 林海音舊事懷念抒情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屬自傳體小說,寫的是一名小學生的成長經歷,以小孩子的角度看人間的悲歡離合。作家資深編輯李洛霞主持的「小作家培訓計劃」高小組「作家精讀坊」,特選取章節精讀,並播族改編自該小說的電影片段,教導小作家懷舊與抒情的表達手法。 獨立小故事貫成長篇小說 李洛霞指出,《城南舊事》由5個短篇組成,內裏的故事各自精彩,當中〈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4篇都可以獨立存在,有其完整自足的世界,不過,這本半傳記式的小說集,正如林海音在書前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中所說:「收集在這裏的幾篇故事,是有連貫性的」,所以又可以把它作長篇小說看。 貫穿《城南舊事》全書的中心人物是英子,叙述時間從1923年開始,那一年英子6歲,故事循着英子年紀漸長,閱歷和觀點慢慢改變而發展,到她13歲小學畢業時,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爸爸去世了,英子說:「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的童年隨之結束。 小說以「城南」起題,李洛霞解釋,城南指的是北京城城南,英子童年住的地區。小說描繪的時間,城南的街巷已看不到昔日京華的繁盛,但是平民百姓家柴米油鹽的實際生活,課餘在街頭巷尾閒逛,雖然多數是個旁觀者,但在某些事件中,她有心或無意的卻也變為故事中的重要角色,特別是英子8歲那年,她升讀小學三年級前的暑假中,她溫暖和洽的家幾乎「家變」,全虧她的鬼靈精手段,止息了一場可大可小的風波。英子在〈蘭姨娘〉的姑事中成為主角,其他人都變成她手裏的提線木偶,由她擺佈。 電影活化小說文化表象 除了文本外,是次「作家精讀坊」也選播了198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吳貽弓所改編的同名電影片段,讓小作家既認識大半世紀前的舊京城景貌,也可了解人物特寫的文字及影像表達方法。 選播的有〈惠安館〉片段,李洛霞形容此故事為「瘋子媽媽尋女記」,並謂當年的小孩子可以到處蹓躂,認識到很多有趣的人,包括同齡孩子妞兒及人稱瘋子的秀貞,自傳式小說雖含有虛構成分,但仍是根據作者的經歷下筆,李洛霞表示英子是透過旁人的說話,加上個人領悟,才知道發生在秀貞與妞兒身上的事。 另一選段是〈我們看海去〉,描述英子偶爾跑到空草地找球而認識了一名陌生男人,他有一個念書很好的弟弟,為了完成弟弟升學心願,他不惜以偷竊為業,後來被警察拘捕了。英子的一句:「我不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分不清這些,就像我分不清海跟天一樣」,帶出了一個信息,就是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李洛霞認為:「林海音的有關描寫,雖然沒有直接道出那個小偷的心情,讀者卻可以從對話之中進入小偷的內心世界,從而產生同理心。」 精讀過後,李洛霞着小作家以「我難忘的人物」為題分組討論,探討人物特寫;她提議從生活當中發掘靈感,包括從家庭、親友、學校或鄰里之間認識者的事迹,再加入一些想像,豐富構想。李洛霞表示:「雖然自傳式寫法帶有虛構情節,但最好合乎情理和有具人情味的結尾。」 小作家心聲 白璟泰 佛教慈敬學校 小四 第一次接觸《城南舊事》這本書,覺得很有趣。李洛霞老師的清晰解說和小組交流討論,提升了我的寫作技巧,例如我以前會用「十分可憐」、「很可憐」的字眼去描述相關感受,但現在明白可透過故事和旁觀者的叙述來表達。 徐梓誠 道教青松小學 小六 今天「作家精讀坊」對我有很大啟發,以往寫作我主要寫關於自己的事情,多以記叙文為主,但李洛霞老師的解釋深入淺出,帶出如何寫作自傳式小說,讓我知道原來可以滲入虛構情節,半真半假,對我而言是一種新鮮的寫作方法。

從《麥兜故事》看香港 認識多元本土人生哲理

屬於本土創作的《麥兜故事》,從繪本到動畫,既有地道的文化內涵,又標誌香港精神。「小作家培訓計劃」將香港電影資料館變身「流動教室」,由作家唐希文為初小組主持「作家精讀坊」,先觀賞這齣輕鬆惹笑的動畫電影,再帶領小作家認識主角卡通人物「麥兜」的造型構思,從中學習影片縷述的香港歷史和做人道理。 《麥兜故事》於2001年上映時,在座的初小組小作家還未出世。故事講述名為麥兜的擬人化小豬,從出生開始到中年的經歷。望子成龍的麥兜媽媽對麥兜寄予厚望,但麥兜只是個資質不高的平凡小孩,他們一起面對困難,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電影場景充滿大量香港本地特色,例如密集的高樓、殘舊的唐樓、貼滿街招的牆壁、茶餐廳和大牌檔等,當中亦穿插着一些歷史大事,如李麗珊奪奧運風帆冠軍及九七回歸等。電影當中也不乏音樂元素,多首改詞改編或原創作品甚受歡迎,令情節更加吸引。 中西文化 融合多元 觀畢電影後,唐希文以「從《麥兜故事》看香港」為題主講,先介紹故事的創作背景和原著漫畫的主角麥嘜及麥兜:「原作者麥家碧解釋過麥兜較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相比起來,他的表弟麥嘜太聰明太完美,而傻兮兮的麥兜則予人親切有趣的感覺,觀眾容易代入其中。」她由此領略到,在設定人物角色時,較輕鬆惹笑的形象往往更討人歡喜。 電影除了將麥兜有點笨、有點蠢、有點傻的個性表露無遺,亦充滿着華人傳統習俗及香港本地特色,例如求籤拜神及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活動等;另一方面又相當重視西方文化,例如小朋友都需要學習英文,影片中麥太選擇的幼稚園標榜外國人教英文等。唐希文說:「《麥兜故事》內的香港特色有趣而豐富,將所有元素共冶一爐,多元融合,有新發展又有舊風貌,例如新建築和唐樓、新景點和傳統節日等,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習俗,同時又嚮往西方文化,不斷求創新進步,表現出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國際大都會,亦是當下社會最重要的特質。」 結尾隱喻 發人深省 唐希文提醒小作家注意《麥兜故事》所體現的香港精神,諸如:重視家庭並孝順父母、出身草根卻自強不息、思想單純而懷有理想,堅毅不屈又默默耕耘;她形容電影內的人物都擁有樂觀性格,即使對於沒有可能發生的事,仍會努力嘗試,突顯出香港敢於冒險和勇於嘗試的精神。 影片最後講述麥兜長大後的情况,發人深省。唐希文分析:麥兜小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長大後覺得世界不再好笑;小時候經常微笑容易滿足,長大後眉頭深鎖輕易失望;小時候相信凡事「一定得」,長大後發現很多事「未必得」。電影最後鏡頭是一個穿黑白間條衣服的真人,站於沙灘面向茫茫大海,唐希文解釋:「真人現身的結尾反映童年夢的完結,由幻想回歸現實,而黑白間條戲服意象徵囚衣,隱喻現實世界其實是一個大的監獄,作者希望表達出成年人與兒童的世界顯著不同。」 小作家心聲: 張啟軒 拔萃小學 小三 我最開心是可以來到香港電影資料館看卡通片,我覺得這套電影能夠代表香港人,內容得意有趣,當中有大量與媽媽相處的情節,令我想到媽媽平日工作和照顧我的辛勞,明白體諒媽媽的重要。 林樂呈 香港嘉諾撒學校 小二 我覺得《麥兜故事》的卡通人物很可愛,故事輕鬆有趣,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他們幻想去馬爾代夫的部分,我都很想去。麥兜的樂觀性格令我感動,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例如以正面的態度應對生活困難。

走訪中西交融大夫府第 感知歷史造學問之道

古舊建築遺留下許多歷史故事,反映在一磚一瓦,門廊屋簷之上。身處其中,恍如置身古代,窺探昔日社會與人民生活面貌。「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流動教室」,邀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帶領30多位小作家,一起走訪元朗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察往昔士大夫的居所、科舉年代的書室和接待考生的客舍,從認識歷史古蹟到啟發寫作靈感。 光緒御賜牌匾高懸正廳 大夫第位於元朗新田永平村,為當地大戶文頌鑾於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興建,該建築牆基以花崗條石砌築,上半則是青磚牆,周遭不乏糅合中西方建築元素的雕塑與圖案。踏入正廳還可見掛有兩塊由清朝光緒皇帝於1875年御賜的牌匾,分別刻有漢、滿兩種文字,乃全港獨有。 何佩然教授指出,大夫第將傳統中式及西方華麗建築結合,採納西方的石材、泥塑及雕塑,並製作出複雜的花卉圖案。在當中可發現石灣陶瓷和許多中國傳統吉祥物,例如八仙法器、金錢、雲、蝙蝠、鹿、麒麟、梅蘭菊竹,亦有西式的時鐘、石柱、花卉雕塑、拱門的彩繪玻璃等,反映當年士大夫接觸到西方文化,並有意將之引入村內。 科舉進仕 光宗耀祖 清暑軒位於屏山坑尾村,與毗鄰的覲廷書室皆是鄧族祖業,於19世紀70年代落成,用於接待賓客。清暑軒樓高兩層,裝飾華麗,中西建築元素相融,第二層更有通道與覲廷書室相連。覲廷書室稍早於清暑軒落成,是鄧族廿二世祖香泉公為紀念先父覲廷公而興建,設立書室以培養族中子弟考取科舉,進身仕途,光宗耀祖,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科舉制度廢除後,覲廷書室仍負起教育子弟的任務,兼具祭祀的用途。 清暑軒的漏窗兩旁書有對聯「紅日當窗花絢錦,和風繞檻桂生香」,何教授表示,對聯描述大自然與屋的關係,現時到訪者可能只感到悶熱,亦聞不到花香,但可從對聯中的紅日與和風,猜想一下究竟是作者當日對建築物的真實感受,抑或是為求工整的造句。此外,清暑軒的設計除有與功名利祿相關的中式吉祥圖案,拱門、窗框的圖案也有西方特色,可見西方文化在當時是一種潮流,民眾擁有採納西方文化的態度,同時反映屋主富裕及與時並進。 何教授認為,今次「流動教室」選擇到訪大夫第、清暑軒及覲廷書室,觀賞歷史建築之餘,尤其值得學習是前人造學問的態度;另外,好的作品不一定需要優美詞藻堆砌,而必須用心觀察事物和加以思考,再將個人感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才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 小作家心聲 胡嘉穎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中二 初時覺得大夫第及清暑軒沒有想像中的華麗,但卻愈看愈美,當中最喜歡精雕細琢的門戶,而漏窗則最有中西文化交融的感覺。另一方面,今次「流動教室」亦令我體會到若要撰寫好文章,須做好觀察與思考的功夫,尤其涉及歷史和古舊建築時,對一磚一瓦也不能錯過。 周國曄 聖士提反堂中學 中三 我家住港島西,平日甚少踏足新界。首次參與「流動教室」,有機會接觸中西文化合璧的古老建築,感覺良好;從何教授的介紹中,知道很多中國歷史,了解到過去不少建築設計是為了炫耀,而且村民十分迷信風水。在寫作層面上,活動增加我尋找更多鄉村故事的興趣。

高小寫作營學劇本創作 鍛煉觀察力尋本土文化

本學年「小作家培訓計劃」增添高小組寫作訓練營,在整天活動中,既有舞台經驗豐富的張飛帆講解舞台劇劇本編寫技巧,又有資深文化考察工作者徐振邦分享「穿街過巷,香港探奇」心得;此外,小作家更嘗試即席創作劇本,現場演繹話劇,發揮無限創意。 張飛帆:口語創作劇本傳神 憑《暗香》獲得「第三十三屆青年文學獎」(戲劇組)冠軍,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戲劇)」的劇團創作總監張飛帆,為小作家淺釋戲劇的定義:「戲劇包括電視劇集、電影等,只要運用不同媒體說故事就是戲劇。劇本透過文字的功力,讓演員、導演容易閱讀的故事,方便在舞台上演繹出來,便稱為舞台劇本。」他指舞台劇若以粵語演出,劇本也能以廣東話寫成。「假如題材圍繞香港或地道的事物,用廣東話能夠直接將生活的質感描寫出來,所以我贊成用口語寫劇本。」 張飛帆分享編寫戲劇的技巧:「任何戲劇要先設定角色、時間、地點和事件;下一步是構思故事,描寫主角經歷與解決困難,然後刻劃劇中高潮,以及為故事鋪排結尾。戲劇中最重要是突顯角色之間的矛盾,例如性格、身分的不同,或者是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衝突,例如超人打怪獸便是最常見的例子。另外,不少劇作家也喜歡利用角色之間的誤會,掀起激烈的矛盾與衝突。」 曾為電視編劇的張飛帆認為,戲劇大多由兩個人或以上演繹,因此角色之間要有深切的交流,才能激發故事的火花。他建議小作家:「編劇時,除了構思角色之間的對立面外,也要思考故事的推進問題,講求「Give and take」(給予與接收),例如角色如何透過溝通化解雙方的分歧,才具說服力。」 徐振邦:發掘創作素材 曾出版多本香港專題著作如《香港書店巡禮》、《香港古跡圖冊》(1-3)、《集體回憶香港地》、《捐窿捐罅香港地》、《穿街過巷香港地》的徐振邦,多年來積極從事各項文化考察、寫作及教育工作,他在寫作訓練營着力指導小作家如何尋找具有本土特色的事物,發掘新奇有趣的寫作素材。 徐振邦以當日小作家身處的烏溪沙青年新村為例,他曾數度到訪,偶然發現營地沙灘上有一個人工的心形石灘,是泳客每天執拾附近的碎石堆砌而成,可說是泳客間一個很有意思、很浪漫的故事,但每逢潮漲便不見,他形容此乃半自然景觀的景點,要在合適的時間才能欣賞到,若不夠觀察力便會錯過如此富有特色的景物。 總括而言,徐振邦說香港有很多世界級的景點,亦有不少文化景點,就算是一些民間小故事,也相當有趣味。他鼓勵小作家要多觀察香港,「無論用記敘或描寫的形式,只要我們將香港的所見所聞紀錄下來,它就是香港的歷史。」 徐振邦表示:「我們要周圍認識香港,發掘多些素材,獲取更多資料,寫作時便更加得心應手。」他續指出創作不一定局限於文字:「有時可能是多媒體創作,例如拍攝關於香港特色的短片,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地方。」 小作家感想: 謝伶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 小五 我在學校有編寫劇本的機會,參加寫作營後,進一步了解寫劇本的知識,明白人物的動作和表情要描寫得有趣生動,即使微小的事情也可表達出來,令劇情更加豐富。經張飛帆老師講解後,我們學以致用,即席創作並現場演繹話劇,很有成功感。 楊卓昊 元朗商會小學 小五 我有參加話劇班,然而卻沒有寫劇本的經驗。今次終於嘗試了,令我學習到如何透過寫作突顯劇情,將劇本寫得傳神,令角色演得更加投入。整個活動中,最深刻是跟組員討論寫劇本和即席演話劇。

寫作營探討報告文學 從巴士看世情覓素材

探討新聞報道與報告文學的異同、嘗試從巴士看世情,是本學年「小作家培訓計劃」初中組「寫作訓練營」的主題;除了聆聽講座,小作家還根據多位香港作家對香港本土風貌的描寫片段,即席「串流」創作。 宋淑慧:報告文學是「混血兒」 曾任報章總編輯的資深傳媒人、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宋淑慧指出:「新聞是指最近發生、受眾感興趣的事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基本的新聞報道形式要求簡明,強調客觀性,不夾雜個人意見,呈現事實效果。」 至於報告文學的表達形式卻略有不同,宋淑慧形容其為新聞與文學的「混血兒」,兼有新聞和文學雙重價值。她說報告文學是一種具有新聞特點的叙事性文學,以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事為題材,並用文學的角度、技巧來表達、報道,堪稱是一門在真人真事基礎上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 宋淑慧表示,報告文學禁用想像力虛構故事,與新聞報道一樣強調「求真」、「傳真」。但想像力能幫助作者尋找故事,在不斷的想像、追蹤、再想像、再追縱的過程中,逐步修正假設,接近真實。她指報告文學的作者必須有備而戰,設法回到「歷史戰場」:採訪當事人、搜索歷史的原件和遺物、勘探事發現場、蒐集及分析大量資料等,始能寫出一部反映時代、記載歷史的作品,成為著名報告文學家錢鋼口中感性的「傳播物」。 陳自瑜:乘坐巴士發掘身邊題材 資深新聞工作者及出版人陳自瑜獲譽為香港巴士迷的教父,他曾到世界各地考察巴士的狀况,出版了一系列《香港巴士手冊》、《香港巴士年鑑》,並為報章撰寫巴士專欄。他說研究巴士的更迭,可見證科技的發展,透視社會的演進。 ▲香港巴士迷教父陳自瑜 此外,陳自瑜說作為巴士迷,經常以巴士代步,也愛隨時留意身邊發生的事情,在巴士車廂觀察周遭,思索解決環境問題之道,亦為寫作發掘題材。 講解完畢,陳自瑜要求小作家分組討論,從巴士經營的視角,探討今後巴士的發展方向,以致能夠配合社會發展、改善環境及滿足乘客要求。討論過後,各組分別發表意見,陳自瑜更讚揚當中不少提議甚具創意。 小作家分享 曹雪熊 港大同學會書院 中一 小學四年級時我參加過《明報》小記者體驗營活動,當時只知道新聞寫作必須客觀、真實地將訪問寫出來。但今次寫作營令我眼界大開,使我更了解有「新新聞學」之稱的報告文學是如何以文學手法表達真人真事。 蔡宛芯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中三 巴士這個題目很有趣,富人情味,讓我們藉此探討社會環境的變遷和市民生活的關係。我很喜歡即席寫作一環,平時較少機會這樣創作文字,感覺深刻。

活動 / 投稿

焦點內容